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六
[科]未二 依彼引生住心次第分三
申一 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申二 由六力成办
申三 具四种作意
今申一 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初中九心:一内住者,谓从一切外所缘境摄录其心,令其攀缘内所缘境。
《庄严经论》云:
“心住内所缘。”
二续住者,谓初所系心令不散乱,即于所缘相续而住。如云:
“其流令不散。”
三安住者,谓由忘念向外散时,速知散已,还复安置前所缘境。
如云:
“散乱速觉了,还安住所缘。”
四近住者,《修次初编》说,前安住心是知散断除,此近住心是散乱断已,励力令心住前所缘。《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说,从广大境数摄其心,令性渐细上上而住,
如云:
“具慧上上转,于内摄其心。”
《声闻地》说:
“先应念住,不令其心于外散动。”
谓起念力,令不忘念于外散动。五调伏者,谓由思惟正定功德,令于正定心生欣悦。
如云:
“次见功德故,于定心调伏。”
《声闻地》说,由色等五境及三毒男女随一之相,令心散动,先应于彼取其过患,莫由十相令心流散。六寂静者,谓于散乱观其过失,于三摩地止息不喜。
如云:
“观散乱过故,止息不欣喜。”
《声闻地》说,由欲寻思等诸恶寻思,及贪欲盖等诸随烦恼能扰乱心,先应于彼取其过患,于诸寻思及随烦恼不令流散。七最极寂静者,谓若生贪心忧戚昏沉睡眠等时,能极寂静。
如云:
“贪心忧等起,应如是寂静。”
《声闻地》说,由失念故,若起如前所说寻思及随烦恼,随生寻断,能不忍受。八专注一境者,为令任运转故而正策励。
如云:
“次勤律仪者,由心有作行,能得任运转。”
又如《声闻地》云:
“由有作行令无缺间,于三摩地相续而住,如是名为专注一趣。”
第八心名专注一趣,即由此名易了其义。九平等住者,《修次》中说,心平等时当修等舍。《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说,由修专注一趣,能得自在任运而转。
如论云:
“从修习不行。”
《声闻地》说名等持。如云:
“数修数习,数多修习为因缘故,得无功用任运转道,由是因缘,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运相续,无散乱转,故名等持。”
此中九心之名,是如《修次初编》所引,如云:
“此奢摩他道,是从般若波罗蜜多等所说。”
[科]申二 由六力成办
第二由六力成办。力有六种:一、听闻力,二、思惟力,三、忆念力,四、正知力,五、精进力,六、串习力。此等能成何心者,一由听闻力成内住心,谓惟随顺从他所闻,于所缘境住心教授,最初令心安住内境,非自数思数修习故。由思惟力成续住心,谓于所缘先所住心,由数思惟将护修习,初得少分相续住故。由忆念力成办安住、近住二心,谓从所缘向外散时,忆先所缘于内摄录,又从最初生忆念力,从所缘境不令散故。由正知力成办调伏、寂静二心,谓由正知了知诸相诸恶寻思及随烦恼流散过患,令于彼等不流散故。由精进力成办最极寂静、专注一趣,虽生微细诸恶寻思及随烦恼,亦起功用断灭不忍。由此因缘,其沉掉等不能障碍妙三摩地,定相续生。由串习力成等住心,谓于前心极串习力,生无功用任运而转三摩地故。此等是如《声闻地》意,虽见余处亦作余说,然难凭信。
若得第九住心,譬如读书至极串熟,最初发起欲诵之心,虽于中间心往余散,然所读诵任运不断。如是初念于所缘境,令心住已,次虽未能一类相续依念正知,然三摩地能无间缺长时流转,由其不须功用相续恒依念知,故名无加行或名无功用。能生此者,先须一类功用依念正知,令沉掉等诸障品法不能障碍,生三摩地经极长时,此即第八住心。此与第九虽沉掉等三摩地障,不能为障,二心相同。然于此心必须无间依念正知,故名有行或有功用。能生此者,须于微细沉掉等法,随生随除而不忍受,故须第七心。生第七心,须先了知诸恶寻思,及随烦恼散乱过患,由有力正知于彼等上观察令不流散,故须第五及第六心,此二即是有力正知所成办故。能生此者,须于散失所缘境时速忆所缘,及须最初从所缘境念不令散,故须第三及第四心,以此二心即彼二念所成办故。又生此者,须先令心安住所缘,及令住已相续不散,故应先生初、二种心。
如是总谓,先应随逐所闻教授,善令心住。次如所住数数思惟,令略相续将护流转。次若失念心散乱时速应摄录,忘所缘境速应忆念。次更生起有力正念,于所缘境初不令散。若已成办有力忆念,又当生起猛利正知,观沉掉等能从所缘散乱过失。次当起功用力,虽由微细失念而散,亦能无间了知断截。既断除已,令诸障品不能为障,定渐延长。若生此心策励修习,得修自在,即能成办第九住心,无诸功用胜三摩地。是故未得第九心前,修瑜伽师须施功用,于三摩地安住其心,得九心已,虽不特于住心功用,然心亦能任运入定。虽得如是第九住心,若未得轻安,如下所说尚不立为得奢摩他,何况能得毗钵舍那?然得此定,有无分别安乐光明而严饰者,误为已生根本后得共相合糅无分别智。尤有众多于《声闻地》所说第九住心,误为已生无上瑜伽之圆满次第者,下当广说。
[科]申三 具四种作意
第三具四种作意。如《声闻地》云:
“即于如是九种心住,当知复有四种作意:一、力励运转,二、有间缺运转,三、无间缺运转,四、无功用运转。
于内住、等住中,有力励运转作意;
于安住、近住、调伏、寂静、最极寂静中,有有间缺运转作意;
于专注一趣中,有无间缺运转作意;于等持中,有无功用运转作意。”
此说初、二心时,须勤策励,故有力励运转作意。次五心时,由昏沉掉举故,中有间缺不能久修,故有有间缺运转作意。第八心时,昏沉掉举不能为障,能长时修,故有无间缺运转作意。第九心时既无间缺,又不恒常勤依功用,故有无功用运转作意。
若尔,初、二心时,亦有有间缺运转,中五心时,亦须力励,云何初、二不说有间缺运转作意,于中五心不说力励运转作意?答:初、二心中,心入不入定,后者极长,中间五心住定时长,故于后者就三摩地障碍立名,前者不尔。故虽俱有力励运转,然间缺运转有无不同,故于力励运转作意,未说中间五心。如是住前所说资粮,恒依精进修三摩地,乃能成办正奢摩他。若略修习一次二次,还复弃舍所修加行,必不能成。
如《摄波罗蜜多论》云:
“由无间瑜伽,精勤修静虑,
如数数休息,钻木不出火,
瑜伽亦如是,未得胜勿舍。”
[科]辰三 修已成就奢摩他量分三
巳一 显示奢摩他成与未成之界限分二
午一 显示正义
午二 有作意相及断疑
巳二 显示依奢摩他趣总道轨
巳三 显示别趣世间道轨
今午一 显示正义
若善了知如前所说修定之轨而正修习,则九住心如次得生。第九心时,能尽远离微细沉掉,长时修习,此又不待策励功用,相续依止正念正知,而三摩地能任运转,是否已得奢摩他耶?兹当解释。得此定者,有得未得轻安二类。若未得轻安,是奢摩他随顺,非真奢摩他,名奢摩他随顺作意。
如《解深密经》云:
“世尊,若诸菩萨缘心为境内思惟心,乃至未得身心轻安,于此中间所有作意,当名何等?慈氏,非奢摩他,是名随顺奢摩他胜解相应作意。”
《庄严经论》云:
“由习无作行,次获得圆满,
身心妙轻安,名为有作意。”
此说作意即奢摩他。《声闻地》文,至下当说。《修次中编》云:
“如是修习奢摩他者,若时生起身心轻安,如其所欲,心于所缘获得自在,应知尔时生奢摩他。”
此说须具二事,谓于所缘得自在住,及发轻安,故《修次初编》说:
“若时于所缘境不用加行,乃至如欲心任运转,尔时应知是奢摩他圆满。”
意在已得轻安,《修次中编》显了说故。又《辨中边论》说,八断行中之舍与此第九心同一宗要,但此非足。彼论亦说须轻安故。
《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云:
“如是菩萨独处空闲,如所思义作意思惟,舍离意言,于心所现多数思惟,乃至未生身心轻安,是奢摩他随顺作意。若时生起,尔时即是正奢摩他。”
此说极显,此等一切,皆是抉择《深密经》义。
若尔,未生轻安以前,此三摩地何地摄耶?答:此三摩地欲界地摄,三界九地随一所摄,而非第一静虑近分以上定故。又得近分,决定已得奢摩他故。于欲地中虽有如此胜三摩地,然仍说是非等引地,而不立为等引地者,以非无悔欢喜妙乐轻安所引故。
如《本地分》云:
“何故惟于此等名等引地,非于欲界心一境性?谓此等定,是由无悔欢喜轻安妙乐所引,欲界不尔,非欲界中于法全无审正观察。”
由是因缘,未得轻安,虽三摩地不须一类依止正念,能无分别心任运转,复能合糅行住坐卧一切威仪,然是欲界心一境性,应当了知不能立为真奢摩他。
若尔,云何能得轻安?得轻安已,云何而能成奢摩他?答:应知轻安如《集论》云:
“云何轻安?谓止息身心粗重,身心堪能性,除遣一切障碍为业。”
身心粗重者,谓其身心,于修善行,无有堪能随所欲转。能对治此身心轻安者,由离身心二种粗重,则其身心于善事转极有堪能。又能障碍乐断烦恼,烦恼品摄内身粗重。若勤功用断烦恼时,其身重等不堪能性,皆得遣除,身获轻利,名身堪能。如是能障乐断烦恼,烦恼品摄内心粗重,若勤功用断烦恼时,爱乐运转攀缘善境,不堪能性皆得遣除,心于所缘运转无滞,名心堪能。
如安慧论师云:
“身堪能者,谓于身所作事轻利生起。心堪能者,谓趣正思惟,令心适悦轻利之因心所有法。由此相应于所缘境无滞运转,是故名为心堪能性。”
总略应知,若得轻安,于断烦恼起功用欲,如行难行,恒常畏怯身心难转不堪能性皆得遣除,身心最极调柔随转。如是身心圆满堪能,是从初得三摩地时,便有微劣少分现起,次渐增长,至于最后而成轻安,心一境性妙奢摩他。又初微时难可觉了,后乃易知。
如《声闻地》云:
“先发如是正加行时,若心轻安若身轻安,身心调柔微细而转,难可觉了。”
又云:
“即前所有心一境性,身心轻安渐更增长,由此因果辗转道理,而能引发强盛易了心一境性身心轻安。”
将发如是众相圆满易了轻安,所有前相,谓勤修定补特伽罗,于其顶上似重而起,然其重相非不安乐。此生无间,即能远离障碍乐断诸烦恼品心粗重性,即先生起能对治彼心轻安性。
如《声闻地》云:
“若于尔时不久当起强盛易了心一境性身心轻安,所有前相,于其顶上似重而起非损恼相,此起无间能障乐断诸烦恼品心粗重性皆得除灭,能对治彼心调柔性心轻安性皆得生起。”
次依内心调柔轻安生起力故,有能引发身轻安因风入身中,由此风大遍全身分,身粗重性皆得远离。诸能对治身粗重性,身轻安性即能生起。此亦由其调柔风力,遍一切身状似满溢。
如《声闻地》云:
“由此生故有能随顺起身轻安,诸风大种来入身中。由此大种于身转时,能障乐断诸烦恼品身粗重性,皆得遣除。能对治彼身轻安住,遍满身中状如满溢。”
此身轻安,谓极悦意内身触尘,非心所法。如安慧论师云:
“欢喜摄持身内妙触,应当了知是身轻安。契经中说,意欢喜时身轻安故。”
此身轻安最初生时,由风力故身中现起最极安乐。由此因缘,心中喜乐转更胜妙,轻安初势渐趣微细。然非轻安一切永尽,是初强盛太动其心,彼渐退已,如影随形,有妙轻安无诸散动与三摩地随顺而起。心踊跃性亦渐退减,心于所缘坚固而住,远离喜动不寂静性乃为获得正奢摩他,
《声闻地》云:
“彼初起时,令心踊跃令心悦豫,欢喜俱行令心喜乐,所缘境界于心中现。从此已后,彼初所起轻安势力渐渐舒缓,有妙轻安随身而转,心踊跃性渐次退减,由奢摩他所摄持故,心于所缘相寂静转。”
如是生已,或名得奢摩他,或名有作意,始得堕在有作意数。以得第一静虑近分所摄正奢摩他,乃得定地最下作意故。
如《声闻地》云:
“从是已后,其初发业修瑜伽师名有作意,始得堕在有作意数。何以故?由此最初获得色界定地所摄少作意故。由此因缘,名有作意。”
言定地者,是上二界地之异名。
[科]午二 有作意相及断疑
第二分二,初有作意相。具何相状能令自他了知是为已得作意?谓由获得如是作意,则得色地所摄少分定心,身心轻安心一境性,有力能修粗静相道,或谛相道净治烦恼,内暂持心身心轻安疾疾生起。欲等五盖多不现行,从定起时亦有少分身心轻安随顺而转。
如《声闻地》云:
“得此作意初修业者,有是相状,谓已得色界少分定心,已得少分身心轻安心一境性,有力有能善修净惑所缘加行,其心相续滋润而转,为奢摩他之所摄护。”
又云:
“于内正住暂持其心,身心轻安疾疾生起,不极为诸身粗重性之所逼恼,不极数起诸盖现行。”
又云:
“虽从定起出外经行,而有少分轻安余势随身心转。如是等类,当知是名有作意者清净相状。”
由得具足如是相状作意力故,奢摩他道极易清净。谓由奢摩他心一境性住定之后,速能引起身心轻安。轻安转增,如彼轻安增长之量,便增尔许心一境性妙奢摩他,互相辗转能增长故。
如《声闻地》云:
“如如增长身心轻安,如是如是于所缘境心一境性,转得增长。如如增长心一境性,如是如是转复增长身心轻安。心一境性及以轻安,如是二法辗转相依辗转相属。”
总之若心得堪能者,风心同转,故风亦堪能。尔时其身,便起微妙殊胜轻安。此若生起,心上便生胜三摩地。复由此故,其风成办殊胜堪能,故能引发身心轻安,仍如前说。
第二断疑者,如是前说第九心时,不须策励勤加功用,心任运转趣三摩地,无诸分别,又尽灭除微细沉没,具明显力。又如前身轻安时说,由其风大堪能力故,能与身心胜妙安乐。此三摩地又如前于相状时说,贪欲等盖诸随烦恼多不现行,虽从定起不离轻安。若生具此功德之定,于五道中立为何道?答:若生如是妙三摩地,昔及现在总有多人立为入大乘道,尤由随顺生轻安风,一切身中安乐充满,依此身心起大调适。此又具足无诸分别、最极明显二种殊胜,故许为无上瑜伽中备诸德相圆满次第微妙瑜伽。然依慈尊、无著等诸大教典及《中观修次》等,明显开示修定次第,定量诸论而观察之,此三摩地尚未能入小乘之道,何况大乘?《声闻地》说,即修根本第一静虑观粗静相诸世间道,皆依此定而引发故。外道诸仙由世间道,于无所有以下诸地能离欲者,皆须依此而趣上地。是故此定是内外道二所共同。若无颠倒达无我见及善觉了三有过失,厌离生死希求解脱,由出离心所摄持者,是解脱道。若菩提心之所摄持,亦能转成大乘之道。如与畜生一抟之食,所行布施及护一戒,若由彼二意乐摄持,如其次第,便成解脱及一切智道之资粮。然今非观察,由余道摄持趣与不趣能证解脱及一切种智道,是就此定自性观察为趣何道。又中观师与唯识师抉择毗钵舍那所观境时,虽有不同,然总明止观及于相续生彼证德全无不合。故无著菩萨于《菩萨地》及《摄抉择分》、《集论》、《声闻地》中别分止观二中,若修止者,说由九心次第引发。此复于《声闻地》抉择最广,然不许彼定即是修毗钵舍那法,故诸论中离九住心,别说修毗钵舍那法,《声闻地》亦别说修观法故。如是《中观修次》及《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等,亦以九心为奢摩他道,别说毗钵舍那道。慈氏五论所说诸义,除无著菩萨所解之外更无所余。故于此事,一切大辙同一意趣。
若谓《声闻地》所说者,虽有安乐明显,然无甚深无分别相,惟是寂止,若有无分别即空三摩地。所言甚深无分别者,深义云何?为由观慧正见决定,次于其上无分别住耶?抑不思择无分别住耶?初者吾等亦许如此即是空三摩地。若汝许此,则应分别有无实性见解二类。若有彼见补特伽罗,次住见上修无分别,是修甚深空三摩地。若无彼见补特伽罗,惟不分别而修,则非修习甚深空性。理应如是分别宣说,不应宣说凡无思惟一切痴修皆是无缘,或于无相或于空性修静虑师。若谓无论有无了悟空性正见,但若心无分别,全不思择,一切止修皆是空定,则前所引《声闻地》说奢摩他品诸三摩地,虽非所欲,亦应许为空三摩地。由彼定时除念正知势力微时,略起观察,余时全不略起分别,谓此是此非,故诸能引正奢摩他妙三摩地。《解深密经》说缘无分别影像。
《声闻地》亦云:
“彼于尔时成无分别影像所缘,即于如是所缘影像,一向一趣安住正念,不复观察,不复思择,不极思择,不遍寻思,不遍伺察。”
止观二中于奢摩他,作是说故。《声闻地》又云:
“又若汝心虽得寂止,由失念故及由串习诸相寻思,随烦恼等诸过失故,如镜中面所缘影像数现在前,随所生起,即更当修不念作意,谓先所见诸过患相增上力故,即于如是所缘境像,由所修习不念作意,除遣散灭,当令毕竟不现在前。”
此亦是于修止时说。诸定量论皆说修奢摩他时,不观察修,惟安住修,故许一切不分别修,皆是修空。实为智者所应笑处,尤其说修不念作意皆是修空,《声闻地》文善为破除。
又《修次初编》云:
“奢摩他自性者,惟是心一境性,故此即是一切奢摩他总相。”
《慧度教授论》云:
“应当远离缘虑种种心相意言,修奢摩他。”
意言者,谓分别此是此等。又《宝云经》说,奢摩他是心一境性,已引如是众多经论,曾经多次说奢摩他全无分别。故无分别略有二种,谓修空无分别,及于空性全未悟解诸无分别。故不应执凡有一切安乐明显无分别者,皆是修空。此等乃是略示方隅,应善策励了知慈尊及无著等所解,修止观法。若不尔者,尚未得止,便于少分无分别定,误为能断三有根本毗钵舍那。于此起慢,谓修无缘,空度时日,定欺自他。定量智者所造论中,说于新修奢摩他时,惟应止修无分别住,初修观时,以观察慧思择而修。若执一切分别,皆是实执,舍此一切,即违一切定量经论,未得无谬无我正见。凡无分别,皆是修甚深空义毗钵舍那,纯粹支那堪布修法,细观三编《修次第》中自当了知。
[科]巳二 显示依奢摩他趣总道轨
第二显示依奢摩他趣总道轨。如是已得如前所说无分别三摩地作意,又有明显无分别等殊胜差别,惟应修此无分别耶?答:于相续中引发如此妙三摩地,是为引生能断烦恼毗钵舍那。若不依此,令生毗钵舍那,任如何修此三摩地,尚不能断欲界烦恼,况能尽断一切烦恼,故当更修毗钵舍那。此复有二:一、能暂伏烦恼现行,趣世间道毗钵舍那。二、能永断烦恼种子,趣出世道毗钵舍那。除此更无上进方便。
如《声闻地》云:
“已得作意诸瑜伽师,已入如是少分乐断,从此已后惟有二趣更无所余。何等为二?一者世间,二出世间。”
如是已得正奢摩他,或作意者,或欲修习世间道毗钵舍那,或欲修出世道毗钵舍那,皆于先得奢摩他道应多修习。如是修故,所有轻安心一境性皆得增长,其奢摩他亦极坚固。又应善巧止观众相,后于二道随乐何往,即于彼道发起加行。
如《声闻地》云:
“彼初修业诸瑜伽师,由有作意,或念我当往世间趣,或念我当往出世趣。复多修习如是作意,如如于此极多修习,如是如是所有轻安心一境性,经历彼彼日夜等位转复增广。若此作意坚固相续,强盛而转,发起清净所缘胜解,于止观品善取其相,彼于尔时或世间道或出世道,随所乐往,即当于彼发起加行。”
其中世间毗钵舍那修粗静相,谓观下地粗性、上地静性。其出世间毗钵舍那,《声闻地》所说者,谓于四谛观无常等十六行相,主要通达补特伽罗无我正见。
若得前说奢摩他作意,有几种补特伽罗,于现法中不趣出世道而趣世间道?
如《声闻地》云:
“问,此中几种补特伽罗,即于现法乐往世间道非出世道?
答:略有四种:
一、一切外道,
二、于正法中根性钝劣先修止行,
三、根性虽利善根未熟,
四、一切菩萨乐当来世证大菩提非于现法。”
外道瑜伽师一切得如前说奢摩他者,然于无我无观察慧观择而修,彼于无我不信解故,或惟修此无分别止,或更进修粗静行相毗钵舍那,故惟能往世间之道。又正法中佛诸弟子,若是钝根,于奢摩他先多修习,故不乐修于无我义观慧思择,或虽乐修,然不能了真无我义,故于现法亦惟能往世间之道。以惟修住分,或惟能修粗静行相毗钵舍那故,又诸利根佛弟子众,虽能悟解真无我义,若谛现观善根未熟,则于现法亦不能生诸出世间无漏圣道,故名惟往世间道,非缘无我不能修习毗钵舍那。又菩萨成佛,虽一生补处亦必来世,于最后有从加行道四道俱生,于一生补处时圣道不起,故于现法惟往世间道,非未通达真无我义。
如《俱舍论》云:
“佛麟喻菩提,依边定一坐,前顺解脱分。”
此顺小乘教成佛道理,非无著菩萨自许如是。由是外道修粗静相伏烦恼现行,内佛弟子修无我义断烦恼根本,皆须先得如前所说奢摩他定。故前所说此奢摩他是内外道诸瑜伽师伏断烦恼所依根本。
又大小乘诸瑜伽师亦皆须修此三摩地,即大乘中若显密乘诸瑜伽师,一切皆须修奢摩他,故此奢摩他是一切修观行者共所行道,最要根本。又咒教所说奢摩他,惟除少分所缘差别,谓缘形像,或缘三昧耶相,或种子字等,及除少分生定方便差别而外,其断懈怠等三摩地五种过失,及能对治依止正念及正知等,其次获得第九住心,从此引发妙轻安等,一切皆共。此三摩地极其宽广,故《解深密经》密意宣说,大乘小乘一切等持,皆是止观三摩地摄。故欲善巧诸三摩地,应当善巧止观二法。
生此三摩地奢摩他作意,义虽多种,然主要者是为引发毗钵舍那之证德。毗钵舍那又有二种:一、内外大小乘所共,能暂伏烦恼现行粗静行相毗钵舍那;二、惟佛弟子内道别法,毕竟断除烦恼种子,修习无我真实行相毗钵舍那。前是圆满支分,非必不可少,后是必不可少之支。故求解脱者,应生能证无我真实毗钵舍那。以若得前说第一静虑未到地摄正奢摩他,纵未获得以上静虑及无色奢摩他,然即依彼止修习胜观,亦能脱离一切生死系缚而得解脱。若未通达未能修习无我真实,仅由前说正奢摩他,及依彼所发世间毗钵舍那,断无所有下一切现行烦恼得有顶心,然终不能脱离生死。
如《赞应赞论》中赞置答云:
“未入佛正法,痴盲诸众生,
乃至上有顶,仍苦感三有。
若随佛教行,虽未得本定,
诸魔勤看守,而能断三有。”
故预流、一来,一切能得圣道毗钵舍那所依之奢摩他,即前所说第一静虑近分所摄正奢摩他。如是当知一切顿证诸阿罗汉,皆依前说正奢摩他而勤修习毗钵舍那,证阿罗汉,故若身中未得前说奢摩他定,必不得生缘如所有或尽所有毗钵舍那真实证德,后当广说。故修无上瑜伽观行师,虽不必生缘所有粗静行相毗钵舍那,及彼所引正奢摩他,然必须生一正奢摩他。初生之时,亦是生起圆满二次第中初次第时生。总应先生正奢摩他,次即依彼或由粗静行相毗钵舍那,渐进诸道乃至有顶,或由无我真实行相毗钵舍那,渐行五道而趣解脱或一切智,是佛教中总印所印。故随修何种瑜伽,皆不应违越,是谓总显依奢摩他趣上道轨。
[科]巳三 显示别趣世间道轨分二
午一 显往粗静相道须得正奢摩他
午二 依奢摩他离欲之理
今午一 显往粗静相道须得正奢摩他
由了相门修粗静相道,须得前说正奢摩他。如《庄严经论》云:
“由此令彼增,由增极远行,而得根本住。”
谓得前说第九住心及诸轻安,由此增长彼三摩地,依此引发根本静虑。又从第九心乃至未得作意时,说名作意初修业者。从得作意,为净烦恼修习了相作意时,名净烦恼初修业者。故修了相,是先已得作意。
如《声闻地》云:
“云何作意初修业者?
谓专注一缘勤修作意,乃至未得所作作意,未能触证心一境性,是名作意初修业者。
云何净烦恼初修业者,
谓已证得所修作意,于诸烦恼欲净其心,发起摄受正勤修习了相作意。”
《第四瑜伽》卷首亦说已得作意,次修世间及出世间离欲道故。又先具足如前所说正奢摩他,次修世间及出世间毗钵舍那。暂伏永断烦恼之理,于余对法论中未见明显如此广说。故昔善巧大小对法诸先觉等,于此先修专住一缘正奢摩他,及依此故,暂伏永断烦恼之理,皆未能显。若未善解《声闻地》义,便觉静虑无色最下之道,是初静虑之近分。于彼说有六种作意,初是了相。故起误解谓初生近分摄心,即了相作意,若如是计极不应理。以若未得正奢摩他,必不能生初静虑之近分,未得近分,定不能得奢摩他故。了相作意是观察修,由修习此,若先未得正奢摩他不能新生故。又如先引《本地分》说,欲界心一境性无诸轻安。《解深密经》等说,未得轻安即不得止。故未得近分即未能得正奢摩他,故初近分六作意之最初者,是修近分所摄毗钵舍那之首,非初近分之最初,其前尚有近分所摄奢摩他故。未得初近分所摄三摩地前,一切等持皆是欲界心一境性。若依诸大教典之义,得奢摩他者亦极稀少,况云能得毗钵舍那。
[科]午二 依奢摩他离欲之理
第二依奢摩他离欲之理。惟修前说,具足明显无分别等众多殊胜正奢摩他,全不修习二种胜观,且不能伏欲界所有现行烦恼,况能永断烦恼种子及所知障?故欲离欲界,欲得初静虑者,应依此止而修胜观。前说修奢摩他能伏烦恼现行,岂不相违?答:无有过失。前依世间毗钵舍那悉皆摄为奢摩他而说,此依二种毗钵舍那前行初禅近分所摄奢摩他说。能引离欲毗钵舍那略有二种,谓由谛行相及由粗静相离欲之理,此说由其后道离欲。修此之身,谓未少得无我正见诸外道众,及正法中具足无我见者二所共修。彼修何道而断烦恼?
如《声闻地》云:
“为离欲界欲勤修观行,诸瑜伽师由七作意,方能获得离欲界欲。何等为七?谓了相、胜解、远离、摄乐、观察、加行究竟、加行究竟果作意。”
最后作意是证离欲根本定时所有作意,即所修果,前六作意是能修因。
若此非由修无我义而断烦恼,为抉择修习何义而断烦恼耶?虽由此道亦伏欲界余惑现行,然惟说名离欲界欲。故主要者,谓由修习欲贪对治而断烦恼。其欲贪者,此为贪欲五种欲尘,故能对治,是于欲尘多观过患。违贪欲相而善修习,由能于欲界离欲。此虽无倒了解诸欲过失及初静虑功德,而有坚固了相定解。若先未得正奢摩他,随久观修此二德失,然终不能断除烦恼。又虽已得正奢摩他,若无明了观察,随修几久,亦定不能断除烦恼。故须双修止观方能断除。此一切伏断烦恼共同建立。如是别思上下诸地功德过失善了其相,时为闻成,时为思成,故此作意闻思间杂。由如是修超过闻思,惟有修相一向胜解粗静之义,是名胜解作意。
《声闻地》云:
“于所缘相修奢摩他毗钵舍那。”
第六作意时亦云:
“修奢摩他、毗钵舍那。”
初作意时说缘义等六事,此于余处毗钵舍那中亦多宣说,是故此等虽非修习无我正见,然是毗钵舍那亦不相违。故此诸作意之时,是由双修止观而断烦恼。修习之理,谓若分辨粗静之义数数观察,即是修习毗钵舍那,观察之后于粗静义一趣安住,即是修习正奢摩他。如是所修初、二作意,是为厌坏对治。如是辗转修习止观,由修习故,若时生起欲界上品烦恼对治,是名远离作意。又由间杂薰修止观,若能伏断中品烦恼,是名摄乐作意。次若观见能障善行欲界烦恼,住定出定皆不现行,不应粗寻便谓我今已断烦恼,当更审察,为我实于诸欲尚未离欲而不行耶?抑由离欲而不行耶?作是念已,为醒觉故,随于一种可爱净境攀缘思惟,若见贪欲仍可生起,为断彼故喜乐修习,是名为观察作意。由此能舍未断,谓断诸增上慢。次更如前于粗静义别别观察,于观察后安住一趣,由善薰修此二事故,若时生起欲界下品烦恼对治,是名加行究竟作意。第三、第四、第六作意,是能伏断烦恼对治。
如是若断软品烦恼,即是摧坏一切欲界烦恼现行,暂无少分而能现起,然非毕竟永害种子。由此能离无所有处以下诸欲,然尚不能灭除有顶现行烦恼,何况能得永度生死?然依静虑,亦能获得五种神通,恐繁不录,如《声闻地》,极广宣说,应当了知。现在无修此等根本静虑之理,故亦无有错误引导,然于此等若真了解,则于余定亦断歧途最为利益。如是四种静虑、四无色定及五神通,与外道共,惟得此定非但不能脱离生死,反于生死而为系缚,故于奢摩他不应喜足,更当寻求真无我见毗钵舍那。纵未广知修初静虑等根本定法,然于前说修奢摩他,或名作意法,定当了知。此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等所说九种住心,《中观修次》之所建立,如前已引。又《庄严经论》及无著菩萨,于《菩萨地大乘对法摄抉择分》解彼意趣。又《摄抉择分》于止观二法,指《声闻地》,故《声闻地》解释最广。又此诸义,《中观修次论》及《慧度教授论》亦曾宣说。又《辨中边论》说,由八断行断五过理,修奢摩他法。今善观彼等诸心要义,略示一二,全无杜撰。现在修静虑者,且无此等之名。又有一类先学论时,虽知其名,然未善其义,后修行时,见无所须弃而修余。又有众多略得止品所摄正定,便谓已得空三摩地,或得内外所共第九住心定,便谓已得无上瑜伽具众德相圆满次第,及谓已得根本、后得合杂无间无分别智,皆是未得善解之相。若于上说善得定解,则不因其假说修无所缘,无相了义,美妙名称而生误解。若能实知此定之义,便能了知歧非歧途,故于此诸定量教说修三摩地次第,应当善巧。
经及广释论善说修定轨,因文简直故狭慧未能解,
反谓此经论无无分别教,不于有处求无处求谓得,
尚且未能辨内外定差别,况能善分辨小乘及大乘,
显教与密教三摩地差别,见此故显说大论修定法。
久习大论友莫舍自珍宝,而取他假石愿识宝自有。
佛见除汝学别无教授义,赞闻住林乐愿观察彼义。
无分别止道修法与修量,未得善了解劬劳修定师,
尚须依智者如实知修法,否则暂休息于教损害小。
慈尊无著论所说修止法,为圣教久住故今略解释。
已释上士道次第中,学菩萨行,于奢摩他静虑自性如何学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六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