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四
奢摩他
敬礼胜尊具大悲者足
[科]丑二 特于后二波罗蜜多学习道理
第二、别学后二波罗蜜多,谓修奢摩他、毗钵舍那。如其次第,即是静虑及慧波罗蜜多之所摄故。
[科]丑二 特于后二波罗蜜多学习道理分六
寅一 修习止观之胜利
寅二 显示此二摄一切定
寅三 此观自性
寅四 现须双修
寅五 次第决定
寅六 各别学法
今寅一 修习止观之胜利
大小二乘世出世间一切功德,皆止观之果。如《解深密经》云:
“慈氏,若诸声闻,若诸菩萨,若诸如来,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应知皆是此奢摩他、毗钵舍那所得之果。”
若谓止观,岂非已得修所成者身中功德,今说彼一切功德皆止观之果,云何应理?答:如下所说真实止观,实是已得修所成之功德,则大小乘一切功德,非尽彼二之果。然以善缘心一境性,诸三摩地悉皆摄为奢摩他品,及凡拣择如所有性尽所有性诸妙善慧,悉皆摄为毗钵舍那品。故密意说三乘所有一切功德,皆止观之果,无相违过。
又于此义,《修信大乘经》亦密意说云:
“善男子,由此异门,说诸菩萨尽其所有大乘信解大乘出生,应知皆是无散乱心,正思法义之所出生。”
无散乱心,谓奢摩他品心一境性,正思法义,谓毗钵舍那品妙观察慧。故大小乘一切功德,皆以观慧思择而修,及于所缘心一境性,二所成办,非惟止修或惟观修一分而成。
如《解深密经》云:
“众生为相缚,及为粗重缚,
要勤修止观,尔乃得解脱。”
言粗重者,谓心相续中所有习气,增长内心颠倒堪能。相者,谓于外境前后所生颠倒习气。《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说,前者为观所断,后者为止所断。此上是引有止观名者所有胜利,余未说止观名者,凡说静虑般若胜利,其义同故,应知皆是止观胜利。
[科]寅二 显示此二摄一切定
第二显示此二摄一切定。譬如一树,虽有无边枝叶花果,然总摄彼一切扼要厥为根本。如是经说大小乘无边三摩地,然总摄一切之宗要厥为止观。
如《解深密经》云:
“如我所说,无量声闻菩萨如来,有无量种胜三摩地,当知一切皆此所摄。”
故欲求定者,不能寻求无边差别,应求一切等持总聚止观二品,一切时中恒应修学。如《修次下编》云:
“世尊虽说诸菩萨众无量无数等持差别,然止观二品,能遍一切胜三摩地,当说止观双运转道。”
《修次中编》亦云:
“由此二品能摄一切三摩地故,诸瑜伽师一切时中应修止观。”
[科]寅三 止观自性
第三止观自性分二:初奢摩他自性,如《解深密经》云:
“即于如是善思惟法,独处空间内正安住,作意思惟,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萨能求奢摩他。”
义谓随所定解十二分教中五蕴等义为所缘境,由念正知,令能缘心于所缘境,相续安住而不散乱。故心于境能任运住,若时生起身心轻安所有喜乐,此三摩地即奢摩他。此由内摄其心不散所缘即能生起,不要通达诸法真实。
二毗钵舍那自性,即前经云:
“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舍离心相,即于如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即于如是胜三摩地所行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若忍若乐若觉若见若观,是名毗钵舍那。如是菩萨能善巧毗钵舍那。”
此经宣说毗钵舍那是观察慧,最极明显无可抵赖。传说支那堪布见已谤云:“此是经否不得而知。”用足毁踏。因彼妄计一切分别皆执实相,要弃观慧全不作意,乃为修习甚深法义,不顺此经故用足毁,现见多有随此派者。
圣无著说:
“正思择者,谓思择尽所有性,最极思择,谓思择如所有性,以有分别慧作意取诸相时,名周遍寻思。真实观时,名周遍伺察。”
寻谓粗思,伺谓细察。取诸相者,非执谛实,是明了境相,由是思择如所有性尽所有性,皆有周遍寻思及周遍伺察。
《宝云经》说,义同深密。如云:
“奢摩他者,谓心一境性。
毗钵舍那者,谓正观察。”
慈尊于《庄严经论》云:
“应知诸法名,总集为止道,
应知妙观道,思择诸法义。”
又云:
“正住为所依,心安住于心,
及善思择法,应知是止观。”
依定住心说名为止,善择法慧说名为观。前经密意作是解已,令更不能别解经义。
《菩萨地》云:
“于离言说惟事惟义所缘境中系心令住,离诸戏论,离心扰乱想作意故,于诸所缘而作胜解,于诸定相令心内住安住等住,广说乃至一趣等持,是名奢摩他。云何毗钵舍那?由奢摩他熏修作意,即于如先所思惟法思惟其相,如理简择,最极简择,极简择法,广说乃至觉明-慧行,是名毗钵舍那。”
此与前说极相随顺。此文双解经意及慈尊意,故于前文所明止观应生定解。
《修次中编》亦云:
“外境散乱既止息已,于内所缘恒常相续任运而转,安住欢喜轻安之心,是名奢摩他。即由安住奢摩他时,思择真实,是名毗钵舍那。”
《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云:
“尽所有性如所有性,无分别影像者,是止所缘。尽所有性如所有性,有分别影像者,是观所缘。”
此说于如所有性尽所有性不分别住,名奢摩他;思择二境,名毗钵舍那。《解深密经》云:
“世尊,几是奢摩他所缘?告曰一种,谓无分别影像。
几是毗钵舍那所缘?告曰一种,谓有分别影像,
几是俱所缘?告曰有二,谓事边际、所作成办。”
《集论》于事边际,开说如所有性及尽所有性之二。寂静论师如前所说,止观皆能俱缘如所有性尽所有性。是故止观非就所缘境相而分,既有通达空性之止,亦有不达空性之观。若能止心于外境转,住内所缘即说名止,增上观照即名胜观。
有说内心无分别住,无明了相,说名为止,有明了力,说名为观。此不应理,以与佛经及慈尊、无著之论,并《修次第》等诸广抉择止观相者,说于所缘心一境性胜三摩地名奢摩他,于所知义正拣择慧名毗钵舍那皆相违故。又无分别心有无明了之力者,是因三摩地有无沉没之差别。以此为止观之差别,极不应理。以一切奢摩他定皆须离沉,凡离沉没三摩地中,心皆定有明净分故。故缘如所有性之定慧,是就内心证与未证二无我性随一而定,非就其心住与不住,明了安乐无分别相,而为判别,以心未趣向无我真实者,亦有无量明乐无分别三摩地故。虽未获得实性见解,但若执心令无分别,现可生起。故未解空性,生无分别定无少相违。若能由此久摄其心,以摄心力风生堪能,身心法尔能生喜乐,故生喜乐亦不相违。喜乐生已,即由喜乐受相明了力令心明了。故说一切明了安乐无分别定,皆证真性,全无确证。诸证空性妙三摩地,虽有明乐无所分别,诸未趣向空性之定,亦有极多明了安乐及无分别,故应善辨二定差别。
[科]寅四 理须双修
第四理须双修。修止观一种,何非完足必双修耶?答:譬如夜间,为观壁画而然灯烛,若灯明亮无风扰动,乃能明见诸像;若灯不明,或灯虽明而有风动,是则不能明见诸色。如是为观甚深义故,亦须定解真义无倒妙慧,及心于所缘,如欲安住而无扰动,乃能明见真实。若仅具有心不散乱无分别定,然无通达实性妙慧,是离能见实性之眼,于三摩地任何薰修,然终不能证真实性。若虽有见能悟无我真实性义,然无正定,令心专一坚固安住,则无自在,为分别风之所动摇,亦定不能明见实义,是故双须止观二品。
如《修次中编》云:
“惟观离止如风中烛,瑜伽师心于境散乱不能坚住,不生明了智慧光明,故当双修。”
《大般涅槃经》云:
“声闻不见如来种性,以定力强故,慧力劣故。菩萨虽见而不明显,慧力强故,定力劣故。惟有如来遍见一切,止观等故。由止力故如无风烛,诸分别风不动心故。由观力故,永断一切诸恶见网,不为他破。”
《月灯破》云:
“由止力无动,由观故如山。心无散乱,安住所缘,是修止迹。证无我义,断我见等一切恶见,敌不能动犹如山王,是修观迹。故于此二应知差别。”
又于未奢摩他前,虽以观慧观无我义,心极动摇如风中烛,无我影像且不明显。若成止后而善观察,则已灭除极动过失,方能明了无我影像。故毗钵舍那不散动心,是从无分别奢摩他生,通达实义非从止生。譬如灯能照色,是从前念灯火而生,非从遮风帐幔等起。灯固不动,则从幔生。若心无掉沉不平等相,住奢摩他定,次以慧观能证真实。
故《正摄法经》密意说云:
“由心住定,乃能如实了知真实。”
《修次初编》云:
“心动如水无止为依,不能安住非等引心,
不能如实了知真义,故世尊说由心住定,
乃能如实了知真实。”
又成就奢摩他已,非仅能遮正观无我性慧动摇过失,即修无常业果,生死过患,慈悲菩提心等,凡此一切修观慧时,于所缘境散乱过失,亦皆能遣。各于所缘无散乱故,所修众善皆有大力,未得止前多是散心,故所修善皆悉微劣。
如《入行论》云:
“诸人心散乱,住烦恼齿中。”
又云:
“虽经长时修,念诵苦行等,
心散乱所作,佛说无义利。”
如是成就无分别定,心于所缘不余散者,义为令心于善所缘,成就堪能如欲而住。此复系心于一所缘,即能安住,欲令起时须于无边善所缘境,如欲而转,如通利沟引诸流水。故成止后,更须修集缘如所有及尽所有妙慧、施心、戒心、忍辱、精进、净信及厌离等无边众善,灭无边失。若惟安住一所缘境者,是未了知修止之义,不能增长广大善行。如是若舍行品观品妙观察慧,惟修三摩地心一境性,其利极小。又于无我义,若无观慧引生恒常猛利定解,缘如所有性毗钵舍那,惟久修习正奢摩他,仅能压伏现行烦恼,终不能断烦恼种子。故非惟修止,亦定应修观。
如《修次中编》云:
“诸瑜伽师若惟修止,惟能暂伏烦恼现行,不能断障。以未发生智慧光明,则定不能坏随眠故。”
《解深密经》云:
“由静虑故,降伏烦恼;
由般若故,断诸随眠。”
《三摩地王经》云:
“虽善修正定,不能破我想,
后为烦恼乱,如外道修定。
若观法无我,观已善修习,
是证涅槃因,非余能寂灭。”
《菩萨藏经》亦云:
“若未闻此菩萨法门,亦未听闻圣调伏法,
惟三摩地而得喜足,为骄慢转堕增上慢,
不能解脱生老病死愁叹苦忧及诸衰恼,
不能解脱六道轮回,
不能解脱诸大苦蕴。”
如来于此密意说云:
“从他听闻解脱老死,故欲断诸障发净智者,应依奢摩他而修妙慧。”
《宝积经》云:
“住戒能得定,得定能修慧,
由慧得净智,智净戒圆满。”
《修信大乘经》云:
“善男子,若诸菩萨不住于慧,我不说彼能信大乘,能生大乘。”
[科]寅五 次第决定
第五次第决定。如《入行论》云:
“当知具止观,能摧诸烦恼,故应先求止。”
谓先修止,次依止故,乃修妙观。若作是念,《修次初编》云:
“此二所缘无定。”
此说止缘无有决定。前文亦说,止所缘中俱有法及法性,故先了解无我深义,缘彼而修,则心无散乱之止及缘空性之观同时俱起,何必先求奢摩他已,次乃修观耶?答:此说观前先修止者,非说引生正见通达无我须先修止。虽无止者,亦能生正见故。又此正见内生强力之感觉,亦不须以止为先。以无止者,仅以观慧数数思择,此亦能生强力感觉,无所违故。若相违者,则修无常生死过患菩提心等,引生强力之感觉,皆须依止。太为过失,理相等故。
若尔,观前修止为何耶?如《解深密经》说,若以观慧而修思择,最极思择,乃至未起身心轻安,尔时但是毗钵舍那相应作意,生轻安已乃名妙观。故先未得止者,仅以观慧而修思择,终不能发身心轻安所有喜乐。若得止已,后以观慧思择而修,轻安乃生,故观须止因,下当广说。故若非仅由住一境,即以观慧思择之力,若能引发轻安之时,乃是成办毗钵舍那。虽缘空性为境,若但由其住一所缘,引生轻安,仍未能出修止之法,非此即得毗钵舍那。又未得止者,先求了解无我之义,次缘此义数数思择,由此思择不能得止。若不思择安住而修,由此为依虽可得止,然除修止之外,而无修观之法,更须修观。故仍未出先修止已次修胜观决定次第。若不以思择引发轻安,建立为观者,则先修止次乃修观,全无正理。若不如是次第而修,亦不应理。《解深密经》说,要依奢摩他乃修毗钵舍那。又“依前而生后”,说六度中静虑与般若之次第,及依增上定学而生增上慧学之次第,皆先修止而后修观。又如前引《菩萨地》文,《声闻地》亦说,当依奢摩他而修毗钵舍那。《中观心论》及《入行论》、《修次三编》、智称论师、寂静论师等,皆说先修奢摩他已,后修胜观。故印度少数论师,有说无须别求正奢摩他,最初即以观慧思择,亦能引生毗钵舍那者,违诸大辙所造论典,非诸智者可凭信处。
又此止观次第,是就新生之时应如是修。若先已生,则无决定次第,亦可先修毗钵舍那,次修奢摩他。何故《集论》说有先得胜观而未得止,彼应依观而勤修止耶?答:此非说未得第一静虑未到定所摄之止,是说未得第一静虑三摩地以上之止。此复是说证四谛已,次依止观,而修第一静虑以上之止。
《本地分》云:
“又已如实善知从苦至道,然未能得初静虑等,于此无间住心,更不择法,是依增上慧而修增上心。”
又为便于立言说故,于九住心通说为止,思择等四通说名观。然真实止观如下所说,要生轻安乃可安立。
[科]寅六 各别学法分三
卯一 学奢摩他法分三
辰一 修止资粮
辰二 依止资粮修奢摩他
辰三 修已成就奢摩他量
卯二 学毗钵舍那法
卯三 学双运法
今辰一 修止资粮
诸瑜伽师先集资粮,即是速易成止之因。其中有六:一、住随顺处,住具五德之处:(一)易于获得,谓无大劬劳得衣食等。(二)处所贤善,谓无猛兽等凶恶众生,及无怨等之所居住。(三)地土贤善,谓非引生疾病之地。(四)伴友贤善,谓具良友戒见相同。(五)具善妙相,谓日无多人夜静声寂。
如《庄严经论》云:
“具慧修行处,易得贤善处,
善地及善友,瑜伽安乐具。”
二、少欲,不贪众多上妙衣服等事。三、知足,虽得微少粗弊衣等,常能知足。四、断诸杂务,皆当断除行贸易等诸恶事业,或太亲近在家出家,或行医药算星相等。五、清净尸罗,于别解脱及菩萨律,皆不应犯性罪遮罪破坏学处;设放逸犯,速生追悔,如法悔除。六、断除贪欲等诸恶寻思,于贪欲等当修杀缚等现法过患,及堕恶趣等当来过患;又生死中爱非爱事,皆是无常可破坏法,此定不久与我分离,何为于彼而起贪等。由是修习,能断贪等诸恶寻思。此如《修次中编》之意,于《声闻地》应当广知。
如是六法能摄正定,未生新生,生已不退,安住增长因缘宗要。尤以清净尸罗,观欲过患,住相顺处为其主要。
善知识敦巴云:
“我等惟觉是教授过,专求教授。然定不生,是未安住资粮所致。”
言资粮者,即前六法。又前四度,即是第五静虑资粮。
《修次初编》云:
“若能不著利等诸欲,善住尸罗,性忍众苦,勤发精进,速能引发正奢摩他。故《解深密经》等,亦说施等为后后因。”
《道炬论》云:
“失坏止支分,虽励力修习,
纵经多千年,不能成正定。”
故真欲修止观定者,应励力集《声闻地》中正奢摩他十三粮资,极为主要。
[科]辰二 依止资粮修奢摩他分二
巳一 加行
巳二 正行
今巳一 加行
修如前说加行六法,尤应久修大菩提心。又应净修共、中、下士所缘自体,为菩提心之支分。
[科]巳二 正行分二
午一 身何威仪而修
午二 正释修习之次第
今午一 身何威仪而修
如《修次·中编、下编》所说,于安乐具身具八法。足者,谓全跏趺,如毗卢遮那佛坐,或半跏趺。眼者,谓不应太开亦非太闭,垂注鼻端。身者,谓非过后仰莫太前屈,端身内念。肩者,谓平齐而住。头者,莫扬莫低莫歪一方,自鼻至脐正直而住。齿与唇者,随自然住。舌者,令抵上齿。息者,内外出入莫令有声,粗猛急滑,必使出入无所知觉,全无功用徐徐而转。《声闻地》说于佛所许,或床或座或草敷上,结跏趺坐,有五因缘:一、善敛其身速发轻安,由此威仪顺生轻安故。二、由此宴坐能轻久时,以此威仪不极令身疾疲倦故。三、由此威仪不共外道及异论故。四、由此威仪,令他见已极信敬故。五、由此威仪,佛佛弟子共所开许共依止故。正观如是五因缘故,结跏趺坐。端正身者为令不生昏沉睡眠,先应令身具八威仪,尤于调息如说善修。
[科]午二 正释修习之次第
第二正释修习之次第。诸道次第,多依《辨中边论》所说,由八断行,断五过失,修奢摩他。善知识拉梭瓦所传之教授,更于彼上加《声闻地》所说六力、四种作意及九住心。
德称大师《道次第》云:
“四作意中,摄九住心及断六过八对治行,是为一切正定方便,众多契经及《庄严经论》、《辨中边论》、无著菩萨《瑜伽师地论》、中观宗三编《修次》等,开示修静虑之方便中一切皆同。若能先住正定资粮,以此方便励力修习,决定能得妙三摩地。现在传说修静虑之甚深教授中,全不见此方便之名。若不具足正定资粮及无此方便,虽长时修定终不成。”
此语是于诸大教典修定方法,得清净解。又总三乘修道次第,无著菩萨于五分中极广抉择,故彼为最广开示修行之论,然于一处广说之事,余则从略。止观二法,《摄抉择》说于《声闻地》应当了知,故《声闻地》最为广者。慈尊则于《庄严经论》、《辨中边论》说九住心及八断行,狮子贤论师、莲花戒论师、寂静论师等印度智者随前诸论,亦多著有修定次第。又除缘佛像、空点、种子形等所缘不同外,其定大体,前诸大论与咒所说,极相随顺。尤于定五过失及除过方便等经反较详,然能依彼大论修者,几同昼星。将自心垢责为论过,谓彼惟能开辟外解,妄执开示心要义理别有教授。于彼所说修定次第,正修定时,竟为何似,全无疑惑。然此教授一切修行,前后皆取大论所出,故于此处修定方法,亦取大论而为宣说。
[科]午二 正释修习之次第分二
未一 引生无过三摩地法分三
申一 系心所缘先如何修
申二 住所缘时应如何修
申三 住所缘后应如何修
未二 依彼引生住心次第
今申一 系心所缘先如何修
若不能灭不乐修定,乐定障品所有懈怠,初即于定不令趣入,纵一获得亦不能相续,速当退失,故灭懈怠为初切要。若能获得身心轻安,喜乐增广,昼夜行善能无疲厌,懈怠尽除。然生轻安,须于能生轻安之因妙三摩地,恒发精进。然生精进,须于正定具足恒常猛利希欲。欲乐之因,须由观见正定功德,生坚信心。故应先思正定功德,数修信心。此等次第,修者观之极显决定,故应认为最胜宗要。
《辨中边论》云:
“即所依能依,及所因能果。”
所依谓欲勤所依故,能依谓勤或名精进;欲因谓信深忍功德,勤果谓轻安。此中所修正定功德,谓由获得奢摩他已,现法乐住,身心喜乐;及由获得身心轻安,于善所缘心如欲转。又由息灭于颠倒境散乱无主,则诸恶行皆不得生,随所修善皆有强力。又止为依,能引神通变化等德。尤由依止,能生通达如所有性毗钵舍那,速疾能断生死根本。若能思惟此诸功德,则于修定增长勇悍;生勇悍故,恒乐修定,极易获得胜三摩地,得已不失能数修习。
[科]申二 住所缘时应如何修分二
酉一 明心住之所缘分二
戌一 总建立所缘分二
亥一 正明所缘
亥二 显示何等补特伽罗应缘何境
亥三 显示所缘异门
戌二 明此处之所缘
酉二 心于所缘如何安住
今亥一 正明所缘
如世尊言,修瑜伽师有四所缘,谓周遍所缘、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周遍所缘复有四种。谓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事边际性、所作成办。就能缘心立二影像,初是毗钵舍那所缘,二是奢摩他所缘。言影像者,谓非实所缘自相,惟是内心所现彼相。由缘彼相正思择时,有思择分别故,名有分别影像。若心缘彼不思择住,无思择分别故,名无分别影像。又此影像为何所缘之影像耶?谓是五种净行所缘、五种善巧所缘,二种净惑所缘之影像。就所缘境立事边际,此有二种,如云惟尔更无余事,是尽所有事边际性;如云实尔非住余性,是如所有事边际性。其尽所有性者,谓如于五蕴摄诸有为,于十八界及十二处摄一切法,四谛尽摄所应知事,过此无余。如所有性者,谓彼所缘实性真如理所成义。就果安立所作成办,谓于如是所缘影像,由奢摩他、毗钵舍那,作意所缘,若修若习若多修习,远离粗重而得转依。
净行所缘者,由此所缘能净贪等增上现行,略有五种,谓不净、慈愍、缘起、界别、阿那波那。缘不净者,谓缘毛发等三十六物名内不净,及青瘀等名外不净。是于内心所现不净非可爱相,任持其心。慈谓普缘亲、怨、中三,等引地摄,欲与利益安乐意乐。即由慈心行相,于彼所缘任持其心,名曰缘慈,是于心境俱说为慈。缘缘起者,谓惟依三世缘起之法,生惟法果,除法更无实作业者,实受果者,即于是义任持其心。缘界差别者,谓各别分析地、水、火、风、空、识六界,即缘此界任持其心。缘阿那波那者,谓于出入息,由数观门住心不散。
善巧所缘亦有五种,谓善巧蕴、界、处缘起及处非处。蕴谓色等五蕴。蕴善巧者,谓能了知除蕴更无我及我所。界谓眼等十八界。界善巧者,谓知诸界从自种生,即知因缘。处谓眼等十二处。处善巧者,谓知内六处为六识增上缘,知外六处为所缘缘,知无间灭意为等无间缘。缘起谓十二有支。缘起善巧者,谓知缘起是无常性、苦性、无我性。处非处者,谓从善业生可爱果是名为处,从不善业生可爱果是名非处。处非处善巧者,即如是知。此即善巧缘起。其中差别,此是了知各别之因。又以此等作奢摩他所缘之时,谓于蕴等所决定相,任持其心一门而转。
又净惑者,谓惟暂伤烦恼种子及永断种。初所缘者,谓观欲地乃至无所有处下地粗相,上地静相。第二所缘,谓四谛中无常等十六行。又以此等作奢摩他所缘之时,谓于诸境所现影像,随心决定任持其心,不多观察。
《修次中编》说三种所缘。谓十二分教,一切皆是随顺趣向临入真如,总摄一切安住其心。或缘蕴等总摄诸法,或于见闻诸佛圣像安住其心。其于蕴等住心之法,谓先了知一切有为五蕴所摄,次于五蕴渐摄有为,即缘五蕴任持其心。譬如观择而修,能生观慧。如是摄略而修,亦引生胜三摩地,摄心所缘而不流散,此即《对法论》之教授。如是亦应了知界、处摄一切法,渐摄于彼任持其心。
又,净行所缘,上品贪行等易除贪等,依此易得胜三摩地,故是殊胜所缘。善巧所缘,能破离彼诸法之补特伽罗我,随顺引生通达无我毗钵舍那,故是极善奢摩他所缘。净惑所缘,能总对治一切烦恼,故义极大。遍满所缘,离前所缘非更别有,故当依殊胜奢摩他所缘修三摩地。有缘块石草木等物而修定者,自显未达妙三摩地所缘建立。又有说于所缘住心,皆是著相,遂以不系所缘无依而住,谓修空性。此是未解修空之现相。当知尔时若全无知,则亦无修空之定。若有知者,为知何事,故亦定有所知。有所知故,即彼心之所缘。以境与所缘所知,是一义故。是则应许,凡三摩地皆是著相,是故彼说不应正理。又是否修空,须观是否安住通达实性之见而修,非观于境有无分别,下当广说。又说安住无所缘者,彼必先念“我当持心,必令于境全不流散。”次持其心,是则缘于惟心所缘,持心不散。言无所缘,与自心相违。故明修定诸大教典,说多种所缘,义如前说,故于住心之所缘,应当善巧。又《修次论》说奢摩他所缘无定,《道炬论》说随一所缘者,义谓不须定拘一种所缘差别,非说凡事皆作所缘。
[科]亥二 显示何等补特伽罗应缘何境
二显示何等补特伽罗应缘何事。若贪增上,乃至寻思增上补特伽罗,
如《声闻地》引《颉隶伐多问经》云:
“颉隶伐多,若有苾刍勤修观行,是瑜伽师。
若惟有贪行,应于不净缘安住其心;
若惟有瞋行,应于慈愍;
若惟痴行,应于缘性缘起,
若惟有慢行,应于界差别安住其心。”
又云:
“若惟有寻思行,应于阿那阿波那念安住其心。如是名为于相称缘,安住其心。”
《声闻地》云:
“此中若是贪、瞋、痴、慢及寻思行补特伽罗,彼于最初,惟应先修净行所缘而净诸行,其后乃能证得住心。又彼所缘各别决定,故于所缘定应勤修。”
故于所缘定应勤学,若是等分或是薄尘补特伽罗,于前所缘随乐摄心,无须决定。
《声闻地》云:
“等分行者,随其所乐精勤修习,惟为住心非为净行。如等分行者,薄尘行者,当知亦尔。”
贪等五增上者,谓先余生中于贪等五,已修已习已多修习,故于下品贪等五境,亦生猛利长时贪等。等分行者,谓先余生中于贪等五不修不习不多修习,然于彼法未见过患,未能厌坏,故于彼境无有猛利长时贪等,然贪等五非全不生。薄尘行者,谓先余生中于贪等五不修习等,见过患等故,于众多美妙上品可爱境等贪等徐起,于中下境全不生起。又增上贪等,经极长时,等分行者,非极长时;薄尘行者,速证心住。善巧所缘为何补特伽罗之所勤修?
如《颉隶伐多问经》云:
“颉隶伐多,若有苾刍勤修观行,是瑜伽师。
若愚一切诸行自相,或愚我有情命者、生者、能养育者补特伽罗事,应于蕴善巧安住其心。
若愚其因,应于界善巧;
若愚其缘,应于处善巧;
若愚无常、苦、空、无我,应于缘起、处非处善巧安住其心。”
此五所缘正灭愚痴。净惑所缘为何补特伽罗安住其心?
亦如前经云:
“若乐离欲界欲,应于诸欲粗性,诸色静性;若乐离色界欲,应于诸色粗性,无色静性,安住其心。若乐通达及乐解脱遍一切处萨迦耶事,应于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安住其心。”
此诸所缘,通于毗钵舍那思择修习,及奢摩他安住修习二种所缘,非惟奢摩他之所缘。然因有是新修奢摩他之所缘,有是奢摩他生已胜进所缘,故于修止所缘中说。
[科]亥三 显示所缘异门
三显示所缘异门。正定所缘摄持心处,即前所说心中所现所缘之影像。
其名异门,如《声闻地》云:
“即此影像亦名三摩地相,亦名三摩地所行境界,亦名三摩地方便,亦名三摩地门,亦名作意处,亦名内分别体,亦名光影。如是等类,当知名为所知事同分影像诸名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四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