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资料来源于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以下录文只用于听南师讲课录音时参考,
请配合录音阅读,以音频内容为准,
以免出现误导错误,请谨慎理解。
现在讲到《大学》本身,《大学》与《中庸》是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跟我们大同篇大同思想一样,大同思想大同篇。是出在《礼记》里头的礼运篇的一段。《礼记》里头有一篇叫礼运篇,所谓礼运,也就是孔子讲中国文化,运就是运动,现在讲中国文化的演变,由上古到周朝这个演变的思想,中间有一段提到上古的文化,大同的思想的精神。那么我们现在大同篇是把礼运篇里头的这一段重要的拿出来,上面也有很大的精要,所以研究大同思想必须需要了解了《礼记》的礼运篇的全篇的精神。
那么,《大学》这一本书在宋朝以后被与《论语》、《孟子》合起来叫做四书,在原来的时候也不过《礼记》里头的一篇。《中庸》也是《礼记》里头的一篇,就是两篇文章。后来宋朝的理学家们,所谓宋朝的儒家,虽然说自己号称是孔孟之徒,孔孟这派的弟子,事实上一半是佛,一半是道,中间是儒家,我是严格的说,他左边偷的道右边偷的佛,两面把他夹拢来,融化了数家,创作了宋朝的理学,因此我经常把宋明以后的理学家的儒家同唐宋汉唐的儒家应该做个分类。
汉唐以前的儒家,孔孟儒家又是一个分类,就不能混为一谈的。假设混为一谈,往往把宋明以后理学家的思想就代表了秦汉以上的空洞的思想。问题很大,几乎是全错,甚至于半错。这个地方希望青年同学们将来对自己固有文化的研究要提早留意。
我们都晓得这个《大学》这一篇文章,现在讲这一篇书了,什么人著的?孔子的学生曾子著的,曾子是传孔子衣钵的。那么孔子要传衣钵,传衣钵这个话借用佛家的术语,本来大家都晓得,颜回不幸短命早死,32岁就死掉了,所以后来孔子的晚年3000弟子,那个时候3000弟子不得了,你要晓得春秋时候全国的人口不及我们台湾那么多,还加多一点点,因为没有总数的统计,反正人口不多,幅员也不广。那个时候孔子有3000弟子,等于说现在有百多万人,那是很严重。
那么中间特别有成就的学生是七十二个贤人,那么这个里头有曾子,在《论语》上讲他的性格,参也,曾参。鲁,鲁国的鲁,什么叫鲁呢?我们也不要想到很鲁莽。不是这个意思。也不是笨,就非常敦厚、勤恳、老实、不滑头。换句话,拿佛家的术语讲就是不妄想,这个人很少妄想的,规规矩矩,清明在躬,所以保持非常朴实无华的精神。所以孔子晚年传道与曾参,这个衣钵是曾参接下来的。
书籍推荐
“四书”之首的《大学》,自宋以后被视为儒学的入门读物,童子都能熟读成诵。但很少有人知道,常见的《大学》,是经过二程特别是朱熹改编、注解而成的,与《大学》原文、原旨有重大不同。
南怀瑾先生认为《大学》原文逻辑严密,文气通顺,粲然可观,不必加以篡改。他依据西汉小戴所传曾子《大学》原经,对其本旨、微言大义重新加以阐发、揭示,旁征博引,辨析入微,取精用宏,妙语连珠。
千百年来士大夫内圣而外王的开辟路径,自立立人、自达达人的自我期许,其道德修养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昭然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