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怀瑾老师 > 南师著作 > 中庸讲记
中庸讲记05
---中庸讲记

刚才提到明朝末期的时候有位禅宗大师叫密云悟禅师,密云是个庙子名字,“悟”他也叫圆悟大师,密云悟也叫天童悟,因为他也在天童寺主持过方丈的,那个时候的方丈都是政府聘请的,是悟了道有道的高僧。密云悟大师同六祖的故事几乎是一样,从小没有读过书,很苦,也是砍柴,孝顺父母,后来出家了,出家学禅宗,大彻大悟,一代禅师影响明朝末期的历史,非常大的一个人物。后来他的归依弟子,跟他学佛的非常多,有学问的很多,有一位大儒家就跑来问他,“师父,中庸说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这,这……?”他悟道了以后什么书,无书不通。他说:“你考功名都考取了,读了一辈子书这个还不懂?”,“文字上我懂。这个道?师父,我真不懂”。他讲几句话,震古烁今,古今以来没有:“具足凡夫法凡夫不知,具足圣人法圣人不知。圣人若知即是凡夫,凡夫若知即是圣人”。透彻明了。 

道理我们如果看过《六祖坛经》你就知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还是小悟,破初关而已。真正悟道是后来五祖再叫他三更入室,再讲一次《金刚经》给他听,又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六祖才大彻大悟,他讲了几句话: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这个本性里具足了天人的法,也具足了地狱恶鬼的法,本性里人可以为圣人,也立刻成魔鬼,也可以立刻入地狱,也可以立刻入天堂。所以,具足一切法。密云悟禅师答复,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这个东西具足凡夫法,凡夫不知。我们一切凡夫本来就有道,本来具足,我们凡夫不知道。但是同样的,同凡夫相对是圣人,悟了道的,具足圣人法,圣人也不知喔。得了道的人还有个我得了道,像小孩子一样,我这个道不能掉了,你不要动,我有道,碰都碰不得,你那个道不值钱的了。 

道是不生不灭,无所不在。所以,他说:圣人若知,圣人如果觉得我还有个悟了,觉得我是悟了的,就不是圣人了。就是剩下来的剩人。声音差不多,不是真正圣人。所以圣人若知即是凡夫,圣人得了道还有那点得了道的味道,你不要理,并没有道。没有真正大彻大悟,就是凡夫。凡夫若知即是圣人,凡夫如果知道了,我当下这个就是道,凡夫成圣人了,悟道了。悟了以后这个悟的境界是不会有的,还想保住,你不要碰我,吃饭,我不吃了,我有道哟,修道要紧哟,那不是。答复的多透彻,古今以来再没有人超过这个话。他也不是有意去注解《中庸》,人家做人学问好的很,读不懂了,这样一答出来,那一班读书人都反对佛教的,统统两个膝盖头就软了,就跪下来了。高明到极点了。 

所以,下面“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同样的道理。一个是“知”一个是“行”。王阳明后来讲“知行”,行就是菩萨修道,悟了道的人才能修道。但是修道的人,儒家来讲就是圣人,圣人是非常平凡的,所谓行菩萨道,没有什么菩萨,做人应该做的事,爱人也是人应该做的事,救人都是人应该做的事。人做到了极点是佛,佛与人只不过是名称不同而已。所以,你读这里不要连起来,夫妇这愚可以与知焉,男女之间笨到极点,男女之间本来是笨到极点,讲恋爱就是最笨的事,人作最笨的事也是最高兴的事,这是不可思议,叫做夫妇之道费而隐也。夫妇不肖呢,男女之间做的行为都是莫名其妙的。但是圣人的行为也莫名其妙,明明知道众生渡不完,偏要渡众生,渡也渡不完,地狱未空我不成佛,你看这个不肖呀,比夫妇之愚还要愚。一个是行,一个是知,密云悟禅师这几句话解释了以后,《中庸》不必讲了,就是他二句话解释,悟道,大彻大悟,同行道,都讲完了。 

具足凡夫法凡夫不知,具足圣人法圣人不知。凡夫若知即是圣人,圣人若知即是凡夫。圣人道貌岸然那个样子,那个道一毛钱一个,都可以买得到。有道的人不会有有道的样子,很平凡。可是凡夫知了本身就是圣人,就是佛,众生即佛,真的悟道了以后还变成人。凡夫若知即是圣人,这一知禅宗叫做转语,这样一转就把整个的道理搞清楚了。机锋转语就是这个道理。现在有些人学禅,打机锋转语,转了半天转不出去,那有什么用?密云悟禅师给《中庸》下了一个转语,大家统统看懂了,就悟了。讲这个道体,道为什么费而隐,无所不在,尽虚空遍法界?本来人在道中,可是我们找不到,为什么找不到?大而无外,“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哉焉”。他说这个天地,宇宙,是无限制的,无限量的扩充。庄子叫之大而无外,大到没有外。你说大,这个叫大,天地大,宇宙更大,银河系统外边大,大,总有个边吧,没得边。 

所以,没得外,大的没得外,就是最小。小而无内,小的没得再小的了,没得再小,就是空完了,那就是大。所以,大小是人为的假定,真正大小是没有大小。在《中庸》里面的道理也同庄子一样讲法。讲到大这个道,尽虚空遍法界,佛经的形容。这两句话你想一想,多大呀,四方虚空,佛说的话越大越好,最好没得影子可见,大到不可思议。不可说不可说有多大。所以,这以大来讲,道之大,体大,佛经《大方广佛华严经》何以大?体大,形而上道体,大到宇宙所装不下来,就是楞严经有一句话:虚空生汝心中如片云点太清里,明心见性的人,你见到自己本性的,虚空生在你心里,如片云点太清里,等于一片云在虚空里飘一样。整个宇宙在你的心体上那么的渺小,你看心性之体有多大。你们在坐很多青年学佛的,你要晓得这是佛说的话哟,也同中庸说的一样,君子语大天下莫能哉焉。可是大家打坐闭起眼睛就在那里玩小的,闭起眼睛在里头玩,里头玩玩又玩不了,一个念头都抓不住,在那里按,然后靠呼吸来抓,呼吸一下来一下去的,你怎么抓,这都是理不明,怎么能够学道。儒家,道家,佛家都一样的。 

所以,语大“天下莫能哉也”,语小呢,“天下莫能破焉”,小得没得小,没得一个小。你们学道,学佛的做观想,观明点,观亮光,观到小到多小呀,我说小得没得小,就是大啊,虚空生汝心中如片云点太清里,有小有大,小大只是两边相对的话,去掉两边相对也没有个绝对,这个才是真正的中。有个绝对,绝对与相对两个对起来的,“我这个是绝对的”“真的?”“绝对!”你看他已经相对了,因为绝对这个观念是跟相对两个对立的。等于说:“我这个绝对没有主观的”,“你没有主观?”“客观”“你的很客观?”“很客观”已经主观了,主观的客观,客观的主观,就是这个东西。所以,中无中可中,有一个中已经不中了。所以,语小“天下莫能破焉”,那么把道体都告诉了我们。 

这一下告诉我们很清楚,道在哪里修呀,哪里去见道,找个中庸,换句话用佛家说,你哪里去明心见性,去找,夫妇之愚可以与之焉,道在吃饭中。庄子更讲的彻底,道在屎溺,大小便里都有道。但是不要把大便找来化验,没得道的!就是说那个行为,行在动吗,念在动,就在这个里头去找。吃饭穿衣大小便,念佛跌倒都是道。费而隐,所以,拿禅宗的公案,有许多人跌倒一下开悟了,有许多人头碰一下开悟了。为什么那么快呢?君子之道费而隐吗,无所不在,就是你找不到。所以,说这个原则告诉我们,你要去找呀,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我们大家修道就靠自己鬼聪明去找,去造一个道,所以,找不到。 

那真是费而隐,本来道很明白,倒给你隐起来了,费起来了。道在哪里,他引用《诗经》我们上古文化: 

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鸟在空中飞,鱼在水里跳,这就是道。换句话生机天机是活泼泼的,道不是块板子,你闭起眼睛坐在那里盘起腿,那是给你修静练习一下,把你心念习气初步改变而已,不要认为这是道,这不是见道之道,这是学修道的一个姿态而已。道在哪里,宇宙之间无所不在,尽虚空遍法界,无所不在。所以,禅宗祖师讲:青青翠竹悉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李皋,韩愈的那个弟子来见药山禅师,最后老和尚给他手一指,其实老和尚一定读过中庸,“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吗,就是道,不过他没有讲出来。后来李皋就问,“师傅,我不懂呀,你就明白告诉我吧”药山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李皋认为自己悟了,悟了以后马上下山就做了一篇文章,叫《复性书》,恢复本性。这一本书出了以后,宋朝理学家都在李皋的复性书里面转了。儒家,宋明理学的根源这样来的,《复性书》影响最大。所以,中庸上这两句话,也就是药山禅师讲的,“言其上下察也”,抬头一看,低头一看,无处不是道,哪里都是道。明心见性,你把眼睛瞪死了,变镜子了也见不到呀。眼睛在不开不闭之间就是道嘛!他说道处处皆有。这一篇给我们结论,中庸这一篇是中心,传道的: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他说中庸之道在哪里,就在人生,男女夫妇之间,一阴一阳平常生活之间,就是极平常的生活,极朴素极低级的生活,普通,道的基本在这里。修道就跟人生打成两边,变成两样那不是道。修道非要入山不可,那不是道。山里哪里有道,山里马路都没有一条,哪里来的道。道就在那——马路上,大道。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就是人生本位开始,人生本位你体悟够了,了解了自己,也就是佛家说自己认识自己,也就是明心见性。察乎天地,最后通法界,整个就了解了。在你自己心念之间先了解起,这就是道。道的境界,真得了道的境界,那个胸襟气魄,“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包含宇宙,那个胸襟就是宇宙,自己个人的胸襟就是宇宙,气象万千。一边学道,坐在那里打坐,愁眉苦脸,然后脑袋,牙齿,腿酸的,牙齿咬着眉头痛,那不是道的境界,那不是道。 

道是非常自在的,非常扩大,春风中,活泼泼的。道的境界,跟着下来引用孔子的话,深刻加以解说。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孔子说:道?人之初,性本善,道就在你这里。你们读过《六祖坛经》,慧明禅师来追六祖,六祖给他赶得没有办法,把衣钵一丢,就躲起来了,慧明禅师争名争利,还是衣钵要紧啊,慧明禅师拿衣钵拿不动,大概那个时候六祖带着强力胶,那个衣钵粘住了。衣钵,一件衣服一个碗他就端不动了,也许虚脱了,跑高山爬上去。然后他就叫了:他说我是为道而来,不为衣钵。六祖就出来,他说“真的”“请你传我道”。所以,他叫他“不思善,不思恶,正在这个时候,哪一个是你的本来面目”。所以,慧明禅师这样开悟了。开悟了以后还有一点点怀疑,去问六祖,他说五祖传给你除这个以外还有秘诀没有呀?还有密法没有?六祖说有呀,秘密在你那里,不在我这里呀。什么叫密宗,个个有个密宗,密宗就在你那里。告诉你,你就是圣人,你就是佛,你的心就是佛,你找不到心嘛。所以秘密在你那里,不在我这里。也就是孔子的话,道不远人,道就在你那里,人之为道而远人,一般人学道、学圣人,一听,第一反感,第二相信,就去找一个道,没有事情找事情做,在那里闭眉闭眼的,那真是很苦呀,咬起牙根在那里熬腿。他并不知道,道并不远人,人之以为道而远人,拼命去找这个道,越离开你。所以,佛经上说:不增不减。你超过了一点又不对,你说我把它空掉也不对了;你说我把它修一点起来,那就是有啊,有也不对啊,空是减,减也不对;不增不减嘛。自己没有把道理搞清楚,以为道远人,“不可以为道”啊!因此一般人不是加了一点,就是减少一点,以这种方法来认识这个道,修这个道——并不是在修道,错了!道就在你那里,这本来就是道哦! 

 

下面引用了《诗经》,引用中国上古文化《诗经》: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伐柯是干什么?砍木头。“柯”是斧柄,也是木头,木头的枝杈把它砍下来削好了以后,把它做斧头的、砍木头一个大斧头的把子。古人作的诗,很妙,你不要看古人做的诗,就是不需要读书的,有什么感情在(就自然表达出来)。在山里头砍木头,换句话说,“伐柯伐柯”,我们作白话诗:“砍啊!砍啊!”就是那么作的。你不要看到《诗经》——哦哟!古诗啊!经典呀!经典是记载的古人。“砍啊!砍啊!”那么你再用白话来写“伐柯伐柯”,(写成)“咔嚓咔嚓”(是)一样道理;你这样懂了,读古书很轻松。你要跟着古人看注解,什么叫“伐”?“伐”者,砍也;什么叫“柯”?“柯”者木枝也;什么叫“枝”?“枝”者,树干也;什么叫“树干”?“树干”者,树杈也!哦,要写它几十万字,那就叫做书呆子!我是不会读书,我也不敢读书,对书呆子没有兴趣。所以我读古诗啊,我觉得很好,古人诗真做得好,“伐柯伐柯”,砍木头啊砍木头啊!就是这个事,就是在山上砍木头。 

“其则不远”,怎么说呢?他说法则呀就在这里。砍木头砍惯了,看到这种木头,拿起斧头“咚”一下子就砍下来,砍惯了熟能生巧。那么在山里头砍木头,一个人影都看不见,嘴里一边念“嘿!嗬!”就砍下来了嘛!这很简单,就是“伐柯……”,就是这样。你以为做诗……没有特别的,就是这一套,因为我也会作诗,诗作会了以后——开始是真在作诗,学做诗,这个字要换那个字,那个字要换……做会了以后,诗者“嘶”也,乱嘶就嘶出来了!用脑子想一想不是好诗,真的好诗不用脑子想的,想出来那是诗匠的诗,不是诗人的诗。诗人的诗不用脑子想,所谓灵感;什么叫灵感?就是“伐柯伐柯”,就是这样一件事。 

“其则不远”,他说这个法则呀,摆在前面。那么怎么解释呢?“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这个解释妙得很了!“执柯以伐柯”,拿着一个斧头,然后像我们这些(人)到山里头割草、砍柴,我们一定会干出这种事情来,因为没有砍过嘛,人家拿把刀给你,这个要怎么砍啊?然后看着这个树,“睨而视之”,盯着这个树,砍这里啊?怎么砍啊?砍这里啊?砍下来!砍了半天也砍不下来,也砍不下去。 

“执柯以伐柯”,拿着木头又去砍木头,“睨而视之”,“睨”,中国字很多,眼睛看的很多字都是眼睛旁,所谓“穷睇眄于中天”《滕王阁序》那个“眄”字,就是那么看(师示);“瞻彼淇澳”那个“瞻”就是这样看(师示);“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回眸”就是这个斜起来那么一撩(师示,众笑)。每一个字啊,每一个“目”字旁边啊,看那个形容那个眼睛看法不同。这个“睨”呀,那个眼睛瞪起来看,仔细打靶子,这个样子谓之“睨”。你要每个字要说清楚,要了解中国文化,中国字要认得。 

他说砍木头,哎!我们这个外行砍木头拿着斧头,眼睛瞄着瞪着,就想一刀就把它砍下来,结果啊,树皮都砍不掉。所以“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哪!你越看越下不了手,砍不准。这个话你说是解释什么?你拿什么解释一个大概?最会讲的、乱吹的也吹到我这个样子为止了,没有办法解释,只好借用。借用什么?(借用)禅宗做以解释,这就是说人本来有道,这个道,人找不到道,禅宗有个比方:“骑牛觅牛”,你骑在牛背上说:“我牛在哪里呀?牛在哪里?”就是骑牛觅牛的道理。他说“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拿禅宗一解释,完了!就是形容人骑牛找牛,你永远也找不到。 

换句话说,人本来在道中,人本来有道,自己认不得自己心性就是道,偏要去修个道、找道,你一辈子也修不好了。所以修道永远没有看到人修成功,你在道中去修道,你怎么去找?所以由此你懂了以后,原来我们上古老祖宗的文化此道早就晓得了,不等禅宗兴起,已经都懂了。那就是“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 

“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这就是儒家了,中庸之道始终不想你推到高远地方去,始终把高远之道拿到平常之间来,平常就是道。所以道真正用,用到人生的道理、政治的道理,“以人治人”,你不要把这个“治”又看成政治了,就错了。治者,管理也,怎么样人管理人,你看到别人的错误,你晓得:哦!人、我不能做这样的事。看到人家随便发脾气、莫名其妙,你不要发脾气来,你不要与人(发脾气),你又做错了。看到人家做了莫名其妙的事,你不要再(做),自己就要反省到,我碰到对人处事不能做这样子。就象你看到人家穿的衣服不对,自己背后都在歪起嘴巴在笑;可你的衣服要穿好啊!结果你说他穿得不对,你自己的衬衫都没有塞到裤带里头去,一半露在外面的——你笑人家,人家后面还在笑你呢!这就叫“以人治人”,你观察别人,自己晓得做人。 

“改而止”。所以哪里有个标准啊?看到人家的错误,错误就是标准。佛在哪里?看到一切众生有苦,解脱出痛苦了就是佛;看到别人在莫名其妙起无明烦恼,你没得无明烦恼,你那个时候就是:就是《金刚经》讲“信心清净,即生实相”了。所以道在哪里去找榜样呢?你“执柯以伐柯”拿着斧头砍木头很容易呀!木头就在这里,你这么一砍就下去了。所以“以人治人,改而止”,别人的错误就是你的老师,那个错误的人就是你的老师。说怎么是老师?你看到他的错误给你一个警告,我不能做这个事;看到一个好人做了好事,他(也)是你的老师:哎!我应该效法这样做。所以“以人治人”。当然俗话讲,“人比人,气死人”;拿中庸讲,“人看人,好做人”,就是这个道理,改过来就懂了。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孔子所提倡,是传我们怎么样修道,怎么行道。孔子有一次传了密宗,孔子的密宗,你们晓不晓得?没有听到过啊?孔子在《论语》上传(过)。有一天,孔子看到《论语》那个书上写得很妙,孔子莫名其妙,大概,我想想哦,因为我久矣没有梦见他了!(一笑)。坐在那里休息,好像正坐在摇椅上摇啊摇,曾子跑过来;曾子一定像我们这个禅堂在打七一样,天天在参话头啊、打坐啊,搞得昏头昏脑的在他前面刚刚跑过来,孔子把他一叫:“曾参啊!”叫他名字。那个曾子正在好好修道用功夫,听到老师一叫,头就一回转来:“做什么?”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指头一指:“吾道一以贯之!”所以现在有个道叫“一贯道”,就是盗用孔子这个话来的(众笑)!孔子讲“吾道一以贯之”,这句书,你看《论语》上一读,妙得很噢!你读懂了这个书,趣味无穷!“参乎!”这个原文记载,孔子就叫:“某人!你过来!”曾子这时一回头;还没有等他开口,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就是这个!“曾子曰:”曾子一看:“唯(是)!”懂了,开悟了!“唯!”就是“是!”开悟了。 

“曾子出”,曾子开悟了,他们两个在这里头演戏,师徒两个传了密宗了!外面同学在外面等着:把他叫过去干什么?挨骂啊?还是给他东西呀?结果不晓得他们两个搞什么。“曾子出,门人问,”曾子一开门啊,这帮同学们问他:哎?老师有什么传你呀?“哎,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没有什么,你们不要怀疑,老师并没有传我什么,只告诉我做人做事“忠恕而已”。你看曾子是孔子学生的传道的最诚恳的人,结果说了慌话,出门就扯谎!(众笑) 

孔子说,“一以贯之!”就是这个!他同学问他,他说成是“夫子之道”两个,“忠恕而已矣”!他(孔子)告诉他一个,他变成两个了;加上孔子“一以贯之”,三个了(众笑)!所以呢,你看《论语》这一节书越读越有趣、越读越妙,我当时读到,“咦?!这个真妙!”当然学了禅宗以后再读到(懂)这个书。孔子传给他“道”。颜回死了,孔子那么多弟子,只有传道于曾参,可是曾参最鲁,“鲁”是个性,不是笨,最老实,话都讲不清楚,你叫他上台讲话,结结巴巴的,可是你说他人嘛,真诚恳、真老实,这样叫做“鲁”。所以他最后传道,“一以贯之”给他。他出来告诉人家“忠恕而已”。他看这一班同学功夫没有到,学问没有到,所以只好给他讲行,不讲道体。就是“这个”!这个是哪个呀?“一以贯之”,一以贯之贯到哪里呢?如果向心窝子灌,心脏出了毛病;向脑子里灌,脑会发炎;灌到哪里去呢?被日本人用刑,鼻子里灌上了辣椒水,那更不是“一以贯之”了!他说“这个!”禅宗所谓讲“这个!”他懂了。那么曾子出来呢,没有办法告诉同学们,因为晓得他们都没有到,你只要好好做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什么叫“忠恕”呢?推己及人。你想到不愿意做的事,你不要叫人家做;我不愿意拿的东西不要叫人家拿;我不愿意听的话,你不要讲给人家听;你怕人家骂你,你不要骂人;你怕人家笑你,你不要笑人。这是忠恕之道。忠,推己及人;恕道,包容人家;就是讲行为了,这是恕,恕(就是)能够包容。所以“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那么这里,所以进一步孔子传道于曾子,曾子做了他的心得,就是《大学》这一篇。曾子传道给孔子的学生,因为孔子的儿子早死,(只有孙子,孔子的孙子子思,)曾子又传道给孔子的孙子子思,子思著《中庸》,叙述他祖父的这个“道”。所以他这里解释: 

“忠恕违道不远”,你注意一个字了吧?忠恕是不是违道这个“违”字。好了,他跟他老师俩讲两样的话了。曾子说:孔子叫他,“曾参,吾道一以贯之。”曾子出门,同学问,“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一个变成两个。那么,我们刚才提出来讨论,曾子没有把真正的孔子的心法(表达、)表达不出来,只好在行为上叫同学们:你慢慢去修吧! 

所以修道的东西并不是见道的东西,所以“忠恕”是行,不是见道。但是忠恕行道这个行,同“道”距离并不远,就是这个东西,一个手的(两面)这一面(和翻过来)这一面。所以呢,这里面特别注意一个字,就是画龙点睛一个眼睛,“忠恕违道不远”。忠恕怎么可以讲它“违”道呢?忠恕是行上、道的行,中庸重要是讲见道以后修道的,这一“见”很难。所以从“行”上来见道不是不可见,其实行道才能见道,由于短距离,所以忠恕违道并不远,它近似“道”。善行真的做到了,这个道你不要愁见,自然会悟道,就是(看)你的道德善行到家不到家。佛家也一样,佛家说《金刚经》也好,各种(经典)讲,你要善行功德圆满,你的智慧自然开发、自然会悟道了,会证得菩提,会得到般若。所以说“忠恕违道不远”。 

告诉青年同学们,读书不能马虎,像这些书也不是老师(教的。)我当年老师教我只晓得背,管他违道不违道,只要背得不错、不打手心就好了!为什么看到一个“违”字啊,管它(呢!)什么都不管。中年以后,自己慢慢懂了,哎呀?!怎么“忠恕违道不远”,这是干什么的呀?古人写文章不乱用一个字的,换不得的!所以“违道”这里是画龙点睛一只眼。所以他说“忠恕之行,违道不远。” 

“施诸己而不愿”,什么样的事情你自己不愿意人家加在你身上的痛苦,你不要加给别人身上去,这就是道。佛家的(这)就是慈悲。什么事情我不愿意接受的,你不要叫人家接受去做。换句话,剩饭酸了,我不愿意吃,但是说“某人,你喜欢吃酸的,你吃吧!”那就不忠恕,没有这个道理;宁可你把它倒掉。你都不愿意,为什么给人家?这个心太不好。所以啊,“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你不要叫人家去做,这是忠恕的道理。那么,他引用他的祖父孔子的话,然后再说(还是孔子的话):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君子之道四,丘”——我们小的时候不敢这样念——“某”,不敢念“丘”字哦!这个丘字你看少一笔,为什么少一笔呀?古文写到皇帝、圣人的名字不能完全写出来,写出来不得了哦!这是犯讳的!那不得了,帝王时代要杀头的呀!所以念到“丘”,“丘”是孔子的名字,孔丘,所以只好念“某”,是要这个样子的。所以后来因为帝王时代,姓“邱”的人,本来都是这个丘,为了避讳,所以“丘”字旁边加一个耳朵。你贵姓啊?我姓“邱”,我那个多一个耳朵的。其实都是一个“丘”。为了避开圣人的名字,所以多了一个耳朵来听一听,所以“丘”姓要写成这个“邱”。 

他说,“君子之道”有四种,人格有四种标准;“丘未能一焉”,你看孔子的谦虚!他说,我啊做人做一辈子一样都没有做到。哪四种? 

“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他说我不是个孝子,真正做到做人的、儿子的本分,孔子说我很抱歉、很遗憾,我没有做到。因为孔子父亲早死,他是个孤儿,母亲后来死了,非常痛苦,又穷苦,有个哥哥还是跛子,还要他十二岁就要开始做事,养哥哥养姐姐,所以他讲“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其实他并不是不孝,父母早过世了。 

“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让我好好做人家一个大干部、高级干部,我没有做到,很抱歉!怎么说呢?鲁国叫他做了三个月的司法行政部长,他上来把鲁国第一名人“少正卯”就杀掉,因此引起大家政治上的攻击、排挤他,三个月就下台。他想为鲁国真正做一点整顿文化,治国平天下,他结果做不到,因此他只好离开自己的国家,周游列国,所以他觉得“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他说我也够不上,没有做到。 

“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就是兄弟之间,他的兄弟、一个哥哥,后来靠他,年轻时候他什么事情都干过,也给人家干过收税捐,跑去打工、收税、什么都搞过。他哥哥后来又早过世,他说我没有尽到对哥哥好好地伺候的责任。 

“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对朋友之间呢?他说我也有遗憾,没有做到。“先施之,未能也。”这句话很严重,他的好朋友很多,卫国的蘧伯玉就是他的好朋友,齐国的小矮子宰相、历史上的贤宰相晏婴是他的好朋友,但是后来齐国大臣叛变、亡的时候,晏婴受难的时候,孔子没有办法救,那心里非常痛苦!他说我的朋友,“先施之”,我怎么先施之?我接受朋友的好处太多了,朋友布施给我的太多了,朋友没有困难,我先能够布施给朋友的他说我做不到啊!他一辈子穷,只能接受人家的好处多,他说人家没有给我好处、我先能够给人家好处我做不到噢! 

所以都很痛苦!孔子的痛苦,一个人真正反省自己,你们还年轻不知道;到了几十岁,反省自己,家庭、父子、兄弟、朋友之间,稍稍有道德修养的人,这种遗憾就来了,对朋友帮不上忙,那个心里无比的痛苦! 

他说我只有“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他说因此我只有这么办,“庸德之行”,最平凡的行为,做人最平凡的行为我不敢马虎,最平凡、最平常的行为、道德我都不敢马虎一点。“庸言之谨”,最平常一句话不敢乱说。当然不会说人家的坏话,也不会跟人家吵架,人家一句随便的话他说我都不敢乱说;人,做人最困难:一个言、一个行,言行,说得出要做得到,做得到的才敢说。他说所以“庸德之行”,平常一般人你们说婆婆妈妈的“妇人之仁”,妇人之仁都要做到啊!妇人之仁就是刘备告诉儿子的话“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你不要看到一点小善,“哎!不在乎!等到我有钱大布施。”现在嘛你的就是我的,先拿来,不行的啊!这是“庸德之行”。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他说在普通的言行上,我自己反省亏欠了一点,我自己就要鞭策自己,“不敢不勉”,尽量地努力。 

“有余不敢尽”,做人做事这句话非常重要。总保持最后有余,不要做绝了。你就是骂人吧,不要骂绝了;打人嘛,最后还留着可以伤口看得好的(一笑),总不要做绝了!换句话说,做人做事啊留一点后果给人家好转弯。也就是说,留一点道路给人家走,不要做绝了。什么风头给你出够了,留一点风头给人家出出。等于说上镜头嘛,我经常看到有些人上镜头,拼命挤过来……哎,你留一点空间给人家,照一只眼睛也蛮好,有些人偏要在那里照嘛(一笑)!像我们诸位,碰到上镜头的事,老早就跑开了,人家想抢着赶快跑前面去嘛,就是留一点多余的给人家。 

“言顾行,行顾言。”说出的话一定要做得到,做不到的事不要乱说。 

“君子胡不慥慥尔。”他说一个学君子之道,天天心里头(“慥慥”,)“慥慥”是什么?小小心心,不敢,不敢放肆、不敢马虎。子思引用他的祖父孔子的这一篇,讲中庸之道修道这个行为、做人这个行为要如此,所以他把他的祖父的话所讲的,引述了这个道理。其实修道不难,你不要看到后面他把祖父的话引申的那么难,“执柯以伐柯,睨尔视之,其则不远”哪!讲了半天还是这句话,“以人治人,改而止。”智慧,其他的人就是我们做人的一个镜子,看了人家的错,自己不要犯;看了人家的对,自己立刻要跟着学,“以人治人”的道理如此而已。 


返回目录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