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楞严经》是卷五,现在正式讲到二十五位圆通法门。我们特别要注意,所谓“圆通”这两个字,它的重点,是《楞严经》所提到我们学佛用功修行需要一门深入,那么多的法门采用一个适合于自己的。我们现在在分析眼耳鼻舌身意六个,上面已经提到过了,看个人对于色声香味触法哪一根对我比较修行有利。所谓有利,不是利益是快速,利就是快利的意思,快速,对我的成就比较快。那么其中当然需要教的人善知识的观察,学人所学的人的根器与哪一门有利,同时也要学的人自己对自己的体会哪一门对自己有利,一门深入到达最后圆满通达,这是圆通的道理,千万要注意啊。
此外我们附带说明上次提到药王药上菩萨关于烧戒巴的事,不止一位同学好几位同学提出来疑问,为什么中国有?那么除了《药师经》上看不到,旧译大藏经里头有,《琉璃佛经》总称还不是这个名字,有三种翻译不同自己去找。另外还有提到中国的菩萨戒律,《梵网经》上有,《梵网经》上是有戒律上,因为中国的菩萨戒律,大乘戒菩萨戒在家出家都可以受的,当然先由三皈五戒等等然后到达菩萨戒。中国的大乘戒律采用的《梵网经》的戒,律本,由鸠摩罗什法师翻译。那么在印度的传承到西藏、蒙古这个系统,不用《梵网经》,用弥勒菩萨的戒律系统,也就是佛所传承的《瑜伽师地论》里这个戒律系统,那是历代的传承没有断过的。这两个戒律研究大有不同,目的是一样。《梵网经》的翻译鸠摩罗什翻译提到教比丘先出家的时候,能够舍身,修一切苦行,所谓菩萨道就是很简单,归纳起来,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对一切苦行能够做到,才可以进入菩萨道。所以《梵网经》上看同样的文字,读佛经,普通的读书一个人要智慧读,
所以千千万万人读书,没有一个人读书成功的。所以大家都会认识中国文字,哪个人会写一篇好文章啊?写个信都写不通,都读了书的,好文章更写不出来。就是读书固然是认识字,懂一点知识不能说你是读书人,不是一个文盲而已,文字认识。而能够书读通了成一个气候,可以做个文学家,千万人中一个人而已。能够做个学术家,更难了,有思想有学问。同样道理研究佛学也是一样,经典你看过了,没有用头脑看,不懂,有时候古代翻译又简单、简化、交代不清就看不懂了。
所以有一位同学也提到这个鸠摩罗什翻译的经典,这位大师翻译的简化得很,他讲的都对啊,学菩萨道第一能够舍,布施就是舍。人生难得布施第一是钱财,第二是这一条命,什么都可以布施,钱财是代表第二生命,所以我们常常引用四川朋友讲话,钱钱钱,命相连。那叫他拿一块钱出来,心痛得要命啊,尽管讲学佛,真布施做不到的。第二假使钱财身外之物能够舍,了不起了,已经菩萨道。
进一步叫你能够舍身就更难了,舍身譬如父母生病了,我们要移植一个眼睛给他,移植一个肾脏给他,也是很难考虑啊,亲人也做不到啊,还没有要你命,真要你命就更难。所以菩萨行先要你做到这样才可以烧掉,可以供佛,如此下文跟着接下来才可以到达大定,由苦行而入道。他并不是规定每一个出家每一学菩萨一定要这样做,没有,看你自己的发心。所以有位同学我也给他提,鸠摩罗什法师自己翻译,他烧了没有?他就没有烧指头,他也没有在身上烧过几个疤疤,那么由此就可以了解。但是菩萨道布施色身有各种法门的舍法,也不是非割肉下来不可。
同样的菩萨戒又告诫我们,不可伤害自己的身体,等于中国的《孝经》一样,儒家的《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否则是不孝,这是《孝经》,菩萨戒里也有这个东西,不过讲法不同,所以自己故意自杀,或者故意出自身的血,都是犯了菩萨戒,等于出佛身血,那不是上下冲突了吗?那里又可以说烧了,这里又那么爱惜生命,所以读书好难哪。
读经要头脑要智慧,看到都在学都在读书,同样的没有用。所以象我们在教育几十年看来,我经常感叹,教育对人没什么用啊,并没有改变了人啊,反是越教越坏,知识越多啊,学足以济其奸,知识多了以后做坏事本事大了,做好事啊他不肯干了。所以究竟是学问对人有没有利益,我到现在下不了定论,很难讲。所以佛的话还是对的,教育知识是个增上缘,根本这个人善恶好坏是他多生累世的业识种子带来,种子生现行。因此讲到读书也是同样,所以古人说书到今生读已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读书之难读,就是看不懂。很明白的文字,上下你再一看,所以好学要深思,求学要思想。
我们现在教育方式变得没有思想,只晓得接受,没有思想了,就是背得来,联考考上了就行了,考上了有什么用?考上我看学生第一名看得很多了,我经常有个感想,这个历史上考状元第一名,三千年历史状元替国家做了多少事?没有几个啊,文天祥是状元,郭子仪是武状元,都是了不起,除了这几个以外,那些壮元还不是一撞,撞到的撞,元就是赖头 ,有什么用?能够为社会国家贡献的人不一定是状元。我说我们这个国家办了大学七八十年,据我所了解,我有资格讲,因为我几十年在里头看得多了,第一名大学毕业的有什么贡献?没有用,充其量做个医生多赚两个钱。能不能把牙齿医得好还是问题,都是问题,所以就是好学要深思,这一点补充上一次。昨天因为好几个同学来问这个问题,顺便讲了。现在我们言归正传,恢复到《楞严经》,上面所代表六尘的修法,外界的眼耳鼻舌身意,现在又开始了,我们先看原文。
“阿那律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先介绍一下这个人,阿那律陀就是眼睛瞎了的这位比丘。我们开始《楞严经》二卷里头提到过,阿那律陀翻译还有几种的翻译,《阿弥陀经》上也提到阿陀罗就是他。那么这位尊者他是过去生是一个做小贩的,做生意做小贩,赚了钱就去供养佛,因此他的果报生生世世都是有钱,万事如意,所以他的名号的意义翻译过来叫做无贫,没有贫穷过,多生多世没有穷过,都是有钱,八字好,命运好,八字好命运好,生来就富贵,就是前生的业力带来的,所以他叫无贫。人在富贵中过久了的,喜欢懒,所以菩萨戒刚才提到先叫你修苦行,教你如此,并不是叫你一定要这样做,看你自己的发心,也看机缘。那真的我割一块肉救好了十几个人,生命都救回来,那乐得割一块那有什么关系呢?你割了以后没有用的,何必呢?那留着吃肉,将来还可以烂烂香香呢,这个看用处不同,这个道理要懂得。
阿那律陀因为多生累世是不贫穷的境界就容易偷懒,世家公子出身,比较懒。所以他身世很好,这一生他和佛两个是血统关系堂兄弟,也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兄弟。出家以后,偷懒。富贵人家出家啊,懒得动,吃苦的事情啊,都是文武全才啊,吃东西是武的,做事情是文的,这是文武全才,就是偷懒,有享受他都是武的,先来,做事情时文的,偷懒。因此给佛骂他说他不用功,尤其是爱睡,贪懒爱睡。因为受了佛的呵斥,很难受啊,你想佛的堂兄弟出家,在大家同学里头,大家一看另眼相看,佛的兄弟这个身份不同啊。
结果佛当众给他一顿臭骂,佛经上讲“呵斥”,你看那个文字很好听,呵斥文字很好听,严格讲起来,所以要懂文字就是骂,在我们讲痛骂一顿,骂了以后这个很难堪哪。很难堪就发心啊,打起坐来啊,象我们有些同学啊,一下发心很勇猛啊,不倒褡不睡觉,然后搞了病来吃药,再后一睡睡半个月,他老哥也是那么干。就是七天七夜不睡觉,拼命的用功,这一下用功啊,眼睛是以睡眠为食,眼睛需要休息,睡眠为食,休息不够眼睛就坏了,尤其这个时代,这个电灯光之下,读书这样读,所以眼镜都戴上了,那是很可怜,大概过去生都有这个懒惰的业报。因此眼睛就瞎了,眼睛是以睡眠为食的,睡眠要充足,当然瞎不是一种,很多的毛病,这很可怜。
所以佛就教他另外一个法门,因此得了天眼通,不要这个肉眼,能够看三千大千世界如手中看一个橄榄那么清楚,比电视机好。所以如果想省钱不买电视机啊,赶快修天眼通,但是不是那么容易啊。现在很多人说天眼通,五通里最难发起的是天眼通,天眼通一得,天耳、他心、宿命、神足跟着就会来。不过阿那律陀首先注重在天眼,因此而得圆通的,要注意这个。那么现在我们看他的报告,他只报告是原则,很简单,修行的法门就很多了。由眼根来修,所以修行,《楞严经》上面都把我们这个身体批驳得一毛钱不值,到了你看三四卷以后转了个方向,这个身体很宝贵呀。你想成佛四大本空,你也空不了,而且要想成佛还要靠四大,没有四大还不行啊,因此你要尊重他,不能毁它,不能伤害他。我们先看他讲的原则。
“我初出家。常乐睡眠。如来诃我为畜生类”。这个骂得很重,“诃”在这里看起来不是骂。大家看佛经,佛经总赶最善良的字最美的文字来写。但是你看看佛骂的“诃”就是骂他是畜生,你是猪啊,怎么老是睡觉,就是这个话。畜生一样,是个猪啊,贪吃爱睡,所以给佛骂了。
“我闻佛诃。啼泣自责。七日不眠。失其双目”。所以他听了佛的骂,这个很难堪了,自己哭了,惭愧难过得真是惭愧了,自责反省。自己责备自己、痛恨自己的不用功、贪懒。因此七天七夜不睡觉,过分一下太勇猛精进把生理机能坏了,两个眼睛就坏了。
“世尊示我乐见照明。金刚三昧”。三是翻音,就是正,三昧是正受。正受受个什么呢?我们学佛就要注意,刚才告诉大家怎么样研究佛学?要好学要深思不要抓到一点,抓到什么,讲戒啊讲定啊,抓到一点抓住鸡毛当令箭你不通,要圆通,不通达就不行。所以我们的中国文化《礼记》上面也讲,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经典记得多,学问记得博,不够当人家老师,每一个法门必须要自己修,要知道要亲证。所以中国文话来讲恭维人家四个字,人师经师,经师就是学问好,记问得多。人师啊,自己修养还要到家,四个字经师人师。所以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中国文化的道理。人师就是佛,佛教就是天人师。有学问的容易,还能够容易找得到,要亲证过来是很难了。所以象我们专讲中国文化儒家送给老师有时候感谢状,譬如说写四个字经师人师,那是很重的,那是对这个老师的尊敬就很重了。
现在我们回转来这些资料了解了。“乐见照明。金刚三昧”这个名称出现在《楞严经》的这一段,你把大藏经都摆在这里,你找完了,各个经典有没有讲到这个修法?没有啊。那佛不是逗我们玩啊?阿那律陀也逗我们玩,故意提出来一个乐见。“乐见照明”金刚不动是正受。所以当年提到正受我们讲到很多,要思考要理解。受个什么?以后讲到三昧都要理解了,一提三昧要懂,正受。我们就要想了,你读书啊,研究经,什么叫受呢?我们提到过几次,“受”简单的三受,详细的五受。苦(受苦)、乐受(受快感)、舍受(就是不苦不乐,很平安)、忧受(心中忧愁烦恼)、喜受(喜悦)。所以喜乐配起来是好的,忧苦当然是不好,舍受不苦也不乐,不忧也不喜中庸之道,但是也还没有得道啊。所以这个人生中今天健康无病,心中也无烦恼,并不能说是道啊,悟道他没有,不过接近于道,心境很平安很安详,这是舍受。那么三昧正受是什么呢?当然不是忧苦受,比较接近于喜乐舍受,不得喜乐不能得定,光想打坐念佛得定做不到啊,两个腿在那里发麻啊,那是苦受啊。心里猫抓一样十几个水桶七上八下的,那是忧受。所以我们修行打坐坐在那里,又在忧悲,我几时修成啊,搞了三年了,影子都没有,多痛苦啊,忧啊。身体呢背胀,两个肩膀酸痛,再不然后坤,就是屁股了,中国人很文雅,不好叫屁股了,叫后坤,想吃鸡屁股啊,哎,把那个后坤拿来,多文雅啊,发痛发酸腰酸背痛,所以大家在那里打坐哪里叫做得定啊?都在忧悲苦恼,这个绝不是三昧,这是四昧,腰昧,痛苦得很。
正受,所以初禅得喜喜乐,二禅三禅得喜得乐,到了三禅以后亡喜亡乐,那个是真舍,舍念清净。舍念清净不要认为说舍掉念头就清净了,就解释错了,所以叫你们会读书啊,舍的那一念不苦不乐那个还空掉,那才是正解释了,才懂了。所以佛学容易讲啊,佛法难修啊,要修过来你就知道,舍的那一念还要空掉才能够得四禅啊,这是正受的道理。
那么阿罗汉入定能够正受,出了定呢?不一定正受啊,他怕外界来一扰乱正受就没有了,那就是小罗汉不是大阿罗汉。大阿罗汉大菩萨得金刚三昧,行、住、坐、卧、动中、乱中、一切不变,颠扑不破,金刚永远坚固,永恒的坚固谓之金刚,所谓金刚三昧。那么他这个金刚三昧,任何一种定到达了颠扑不破、动静一如、醒梦一如。譬如念佛嘛,你初步要念到醒梦一如,白天能够念佛,夜里发脾气乱七八糟,梦中都不是佛了,那就不对,那差得远。先要做到醒梦一如,然后做到无处不是,昼夜一如,生死一如,那么差不多了,念佛的正受可以来了。这是我们拿念佛来讲。
任何一门修法都是一样,所以要搞清楚,门门的修法都可以得到金刚三昧。你修慧观也可以,你修教理由佛学理入手正思维也可以达到金刚三昧,并不是说这个和尚这个人朋友这个居士又不念佛又不修行,光读佛学有什么用?你不要那么看啊,他如果有正思维也可以到达,就是问题他有没有正思维?所谓正观正定有没有到达。正观正定不是正观正印,正观正定,这个金刚三昧。
那么好了,现在回转来再讨论“乐见”:眼睛喜欢乐见,喜欢看的。“照明”:我们现在这个科学时代,电灯就叫做照明科学。譬如建筑一个房子啊,这个照明怎么办?照明的系统、电路的系统就要专家来研究,象这个电灯的亮光。那么“乐见照明”三昧,他说得到了,所以能够得天眼,因此三千大千世界在他天眼的境界里头如掌中观庵摩罗果,手掌里看一个橄榄一样,看一颗黄豆一样那么清楚。整个的宇宙在他手里,那才叫做道家所讲的宇宙在手,造化由心,就到达这个境界,整个宇宙在手心里头。可是我们又在佛经里经律论你看通了全部,(断录)。
至少还要借用一下,色界没有物的时候可以不借用这个东西,在这个世界,所以诸佛菩萨到这个世界来弘扬佛法,他还是要借用娘胎,至少现在还是要借用试管婴儿,至少要借用一下精虫卵脏,非此不能发扬。在色界中可以不用这个,那么在其它道中有些道中也可以不用这个,这些道理我们都要通达,所以圆通是非常难,要了解这个。好,如此我们就要了解,怎么样是乐见照明金刚三昧,佛在所有的显教密宗里没有谈这个东西,但是你说在哪里谈了》《楞严经》本身也讲了,它只讲原理,原理就是方法。所以真有智慧的人,理到了功夫就到。所以研究经典学教理的人,真学教理不是普通一般搞佛学的,理到事就到。所以华严的四法界,理无碍,事无碍,事理无碍,事事无碍。八万四千法门一证到了一通百通都来了,那才得到证悟,不是现在学术界啊文学界讲佛学一样,随便一个道理了解了叫悟,那差远了,这个叫证悟。所以理到要事到,理到要亲证过来,那就可以研究教理了,有资格研究。那么在《楞严经》本身这一段也讲,下面就有,只讲原理啊。
“我不因眼。观见十方。精真洞然”。那么文字我们先了解它,除了文字要了解以外要好学要深思,刚才讲的。他说因此修这个法门不要眼睛,闭起了这个肉眼。“观见十方”,就可以看到十方世界,一切看得很清楚,能看的这个是什么呢?是自己的真精,自性,真如自性的精灵,这一点精华就有看的作用。“洞然”,洞就是空空洞洞,十方八面物质世界任何没有障碍了,然:很明了。
“如观掌果”。看十方世界在手掌心看一个水果一样,那么清楚。
“如来印我。成阿罗汉”。那么佛因此印证我证得了阿罗汉果。
“佛问圆通”。所以佛问我什么法门证入圆通最明利呢?
“如我所证”。根据我个人修行证验的经验,四个字:“旋见循元。斯为第一”。“旋见”,回旋过来。见:眼睛看见的见。循,跟着眼睛看见的功能来找,倒转来找。元:原来的元,这四个字尤其注意“旋”。
去年我提了一个“万”字的问题,念佛观心中“万”字。有人就拼命写文章了,很奇怪我讲了任何一句话,很多人都很注意,我不讲没有事。这个讲错了,万字向左转的,不是向右转的,所以找了很多的辩证,只好一笑。你看佛经大藏经向右转也有、向左转也有,究竟原始的梵文“万”字向左向右,老实讲下不了定论。实际上这个“万”字就是个象形,你看向左也好向右也好,连起来就是个圆圈,就是圆通,不过中间有缺口表示不连即是连,这个是这个宇宙的法则。就是《易经》的两句话,天道左旋,地道右旋。顺转右旋为凡不是仙佛的境界,逆转才成佛,逆转就是旋见循元,回去了,找到本来面目了。那么现在很多专门出一本著作辩论,顺转是佛,逆转是凡夫,那好嘛,都可以,各有各的说法,不过真正要研究科学哲学佛学的理,就是这个道理。“万”字轮,天道是左旋,地道右旋,懂得天文就知道,太阳你看是顺转,地球是逆转。实际上太阳是不是那么转呢?天道不一定是这样转动,这是我们站在地球上看的,这个科学要研究起来很高深,所以必须要懂科学懂哲学懂易理,然后就没有什么争论。拿这些事情来拼命争论这个是非啊,学佛觉得很浪费精神时间,这是学者人我之间的争论,这很有意思的。有时候可以看到很值得一叹,所以儒家陆象山的话法:小人之争在于利害,君子之争在于意见。实际上都是我见,这个没有什么可争的,这个道理是很明显的,简单几句话就解决了。可是凡夫众生啊,往往被这些锁碎的知见困住了。这是我们刚才讲到“旋见循元”,现在我们还是在讲理啊,这个理中间是方法,希望诸位至于用眼睛来修方法很多啊。
譬如看光,我也给大家提过的,有看光的修法,密宗的方法里头,真正密宗你们说弄个灌顶,灌一下顶啊那不容易修到。现在据我所了解,不管红教白教花教,能够真懂看光修成就的还没有,还不容易得呢,法门怎么入手他自己还没有经验,法本有。不过你们灌顶是拿不到的,要修到真传“看光”的时候,起码你学佛三藏十二部通了以后,几十年的修行或者可以传给你的哟,真正的佛法的经验看光修法。
那么旋见是什么呢?我们眼睛就有光,我们现在讲理又讲事,我这个秘密就在这里泄露,看你们拿不拿得到,我都讲完了的,没有保留。譬如我们这个眼睛张开看到东西,你闭起来看看,《楞严经》上面也讲过,闭起来大家打坐念佛,你们不在看吗?你们都在看,看前面空空洞洞的,因为我们这个眼睛习惯了向前面看。所以这样一来大家眼睛容易近视容易坏,你看你闭起来你觉得不看,除了睡觉。睡觉两样啊,睡觉你仔细观察,佛法是科学啊,睡觉的时候啊,你看他真睡着了,眼睛闭起来,你看他没有动,眼睛在中间眼珠子,他没有睡着。如果眼珠在中间在里头在转,他在做梦,他里头在幻想,还有些境界,看到黑的呀,看到什么。那也是境界呀,不是你没有看见哟,你还是在看。真到了眼珠子向下面挂了,睡着了。所以人死的时候两个眼睛这里凹进去,上面就挂下来,所以眼光落地,眼光不会向上了,向下沉就死亡了。所以你们打坐这个眼睛很重要。
我们闭起眼睛,眼睛在看,你念佛还在看啊,没有一个不在看哪。所以随便你打坐在哪里也好,还是会疲劳,还是有时候想睡,坐坐眼累了还是想睡,因为你眼睛还在看。如果眼不看,脑神经就不大会疲劳,睡眠也会减少了,这个秘密都露给你们了,自己去注意哟。说老师不教,我都教了,因为我一个人我懒得教,何苦呢?一个人也讲,十个人也是讲,一百个人也是讲,功课一教就好了,至于你拿不去活该,拿走了是你的事,拿错了倒霉,不是活该就是倒霉,那都是你的事。我等于说布施者,倒出来就倒出来,口袋里倒出来给你。
那么你打坐起来,你怎么不想想呢?你们都晓得念《心经》,《心经》怎么说啊?无眼耳鼻舌身意,你做不做得到?我也没有眼睛了,没有耳朵了,没有鼻子了,没有身体了,没有思想了,做到做不到?谁做到啊?做到观自在菩萨来找你,你不要去找他了,你做不到。所以你上来就无眼了嘛,最好是修白骨观一样,就是没有了,眼睛没有了,就是两个洞。
你说我有两个洞就不看了?还是看。假使说我眼睛没有了,假想观想我只有两个洞,现在我两个洞了,这个就在看。这个就是能见的,没有旋见,没有倒转来。倒转来循元的元是什么?空的,所见的境界没有,能见的功用也不用了,什么都没有,旋见循元。
那么自性的光明,《楞严经》二卷里不是讲,我叫诸们背来的有两句话,六根门头怎么修行。我给你背,注意哟,学佛要这样用心,“随拨一根,脱粘内伏,伏归元精,耀发明性”,下面就马虎一点了,这几个字都不能错的,“如是六根互相为用”,所以你《楞严经》要全部贯通要熟读,要背得来。所以,讲经禅宗祖师讲有个原则的:依文解义,三世佛冤。你照着文字来解释,佛在那里喊冤枉,你讲错了。但是离经一字,允为魔说。你不能随便讲啊,对于佛经要有所根据的,离开了佛学佛经随便讲就是魔说了,不是佛说。所以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允为魔说。
所以乐见金刚三昧是怎么得的呢?这上面告诉你“我不因眼”,你上坐就把眼睛忘掉,忘掉不是闭掉,这个话有问题。假使从看光入手的人,如果有人学佛看光的,就是把光看好,然后光也不看了,眼也丢开了。“我不因眼”,那么等到自己所观能观皆空了,这个定久了,自性光明自己发现。所以“脱粘内伏”,什么都看见了。“伏归元真,真精洞然”,自性的功能本有的,看的功能,不要这个眼睛,我们自性里头就有看有听有闻有尝味道有色声香触法,有眼耳鼻舌身意,有六根六尘十八界的功能,它本身具足。所以禅宗六祖悟道了以后,何其自性本自俱足,俱足万法,本来就俱足一切功能的,不要你去修的。注意大家一边抄一边要懂一边要背哟,这就不冤枉我们大家那么远来,还花了力气花了钱来听《楞严经》,干什么!不要对不起自己了,诸位!这不要好玩的,哎哟,听经好听啊,那不但没有功德,还有罪过。对自己真用心那才是学佛,学佛是干什么?要对得起你自己,不是对得起谁,要注意呀!所以“伏归元真”。
我们自性何以有见的功能,给你一个证明看:你做梦的时候会不会看见东西啊?大家做梦的时候看得见东西,做梦的时候不要靠这个眼睛,那是自性的功能心性的功能发起来,所以心性本身有能见所见的作用。倒是变了我们这个人可怜了,反是不能自由自在,看见一定要靠眼睛,你懂了这个理,修到无眼耳鼻舌身意,发自性功能啊。
所以《楞严经》告诉你“见不循根,寄根明发”。《楞严经》上面,这都是原文啊,所以要你们背来,尤其本院的同学背不来,来听经没有用啊!“明不循根,寄根明发”你都背不来,只好丢人了。所以真见了自性得了道,到这个定力的功力,他看什么看书并不一定要眼根,并不一定要靠这个眼根来看。但是在我们这个人世间上,“寄根明发”,还是要借用这个东西,寄放在这个眼根上,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这也是方法,这又是理又是方法,方法我也讲了。
所以譬如大家念佛也好、打坐也好,你坐在那里充其量你身体都忘不掉,修光明定也,修啊,修到了连光明的光也忘掉,这还是有相的,不是。要“旋见循元”,你在定中看到一点光还是有相的,还是在能见所见中,“旋见”,回转去那个能见的根根是什么?自性空,性空,循元本性,那么本空,“伏归元真”。“寄根明发”,天眼就发起了,所以天眼无眼,不是这个肉眼,但是这个肉眼也是法眼也是慧眼也是天眼也是佛眼,这就是“寄根明发”,所以“乐见照明。金刚三昧”最根本的原理在这里。
至于由眼睛开始入门的功夫,修持的方法就非常多了,可是你们不要乱玩哪,我现在把坏的也告诉你们。有些人玩得蛮好,譬如学催眠术,学道家学密宗有些玩看光,好多种啊。看太阳光吸收日月精华,盯着太阳看,也不是随时的太阳啊,要早晨最好阿里山顶观日出,盯着太阳不动。
那么过去有一位宜兰的朋友,姓何的,一个老先生现在涅磐了,捏个盘走了。那个时候几十年前他来找我,他在梦中看到,找我,后来找了好几年,我还在基隆。他到基隆把我找到,一看到,噢,你是我师父。他讲台语我讲国语听不懂,我说什么载夫啊?后来他说我在梦中就是找你,关公叫我来找你,一大堆神话。后来我问他你修什么?他说我采日月精华。我说谁教你啊?他说以前日本人找一个大陆的师父教我。我说你怎么乱搞啊?他说那我后来没有办法,师父走了,我就靠关公啊。我说关公怎么教你?半跪呀,就跪在关公前面打卦。我说你打卦怎么办呢?他说我就问关公可以修吗?关公答应修。他讲的吓死人啊,我说对的。他天天早晨起来看太阳,天不见亮就是等太阳海里头上来就盯着看,跟着看。修了三个月以后,他说坏了,眼珠子凸出去,这个眼白突出来,突到这个眼睛的外面来,你说这个人变成这样多可怕啊,吓死了,自己也吓死了,家里人也吓死了。那我说你怎么办?师父也不在。又去问关公,又去打卦,问关公修下去还不修下去?关公在卦上答复他还要练下去,他说我就又练下去,勇气很大。他又再看下去,又过了七天恢复原状了,也没有吃肉,你说怪不怪?
但是你做科学的研究,人体的机能同这个信念的坚定就有这样怪,你医学常识一发达了以后,有时候也是吃亏啊,赶快看医生,看成病了,他就硬靠精神力量克服。象这一种,那么后来,当然还没有修成天眼了,身体怎么好,冬天那个宜兰跑来看我,穿一件短袖的衣服,香港衫汗衫,两个脚是光光的,不穿鞋子不穿袜子,冬天啊,我们穿棉袍,他还热得不得了。我说你神经病,是了,师父啊,就是叫师父,人很诚恳了,很有意思一个人,这是一个经验。当然后来我教他做功夫不走这个路线了。
譬如有些学催眠术的,还是练香头,修密法修道家都有啊,人家教你好象几千块啊,几百块呀,传个法门,现在多得很,不要乱听。譬如学武术的人也要练眼睛啊,真学武当少林练武功也要先练眼睛啊,你眼睛练到不眨,那个拳打过来不眨,先是眼睛瞪在那里练,拳打起来不眨。这个水泼进来,水这样泼进来,你拿水笼头啊现在更好那个莲蓬头喷你的眼睛不眨,那才可以练武啊。不然人家一拳打下来,眼睛一闭,哎哟,那还得了啊!眼睛看着你不动的,及至扫把在你眼睛面前这样扑过来,不动。当然要师父教你练,你扑不好,扫把真触到眼睛里,那就瞎了。
然后练剑的人,跟练催眠术一样,密宗道家也一样,夜里看香头,就是房间里只点一支香,点一柱香,什么灯光也没有,看这个香头。那么你们一听,书上看来,有些密宗传法乱练了,眼睛有看瞎的,而且不得了的,眼睛还看成神经了,不要乱修啊。看香头是看偏的,香头点在这里,看这里(注:指偏的一点),不对着香头看,这就是秘诀了,那么你慢慢看着香头啊,香头只是一点,放大了,就是有幻觉出来,也可以说是视神经的疲劳范畴。也是《楞严经》上面一句话,这个话没有奖金,大家应该背得来,什么话?“瞪发劳相”四个字,所以这个奖金还是归我自己拿。“瞪发劳相”就是看久香头,然后看到的整个是太阳那么大,这个香头一点亮,然后整个房间都亮了,而眼睛没有动过没有眨过,那么这样初步的成就,再慢慢看到香头还是香头,所以先是见香不是香,是光了。见光不是光,后来香还是香,黑还是黑,然后成功了。所以这个练剑的人一剑劈下去,手里拿个宝剑这样一剑劈下去,香头分成两半,火还不能熄,然后才可以练剑练刀了。
哪里像学武功电视上面嘿嚯,那不晓得搞些什么!没有这样嘿嚯的,打人还要嘿呀嚯啊!打了你还不知道嘛,那才叫打人。打了嘿嚯,那我早跑了,还挨打干什么呢!那是演戏用的。这是讲到练武也有这种看光,看蜡烛光、太阳光、日月光也是一种修法,所以每一个法门里头包含的多得很,所以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可以修道,门门皆可以圆通,现在有缘你们听到啊,多给你们讲,少迷糊了。反正我当年都自己受人家迷糊过,因为我有意的,他们觉得只要你叫我磕头出钱,叫老师,师父我都来,两个膝盖头一跪,我认为没有了不起啊,就好象我走路跌一跤一样,这有什么关系啊?人家喜欢跪,我就给你跪,跪着了你的东西交给我了,是真的。然后我拿来一用不是道,不对,就不要了,可是我都知道了,所以无量法门誓愿学,都知道。当然我讲一部分给你听,花样还多得很,
所以不要乱去学习天眼通,也不要乱去学看光。还有些看光,鼻头上有个圆光,所以我常常和从智法师讲笑话,我说你找两个小和尚年轻人来,我给你训练,老和尚旁边两大童子,都有天眼通。圆光,墙壁上镶一个圈,画一个圆圈,你叫他看,我的东西谁偷了?一看,什么人、怎么开门怎么进来的,都看到了,那个叫圆光,也是看光的一种,可是要童子之身才看得准,完全童体,大人练就练不起来,算不定那个眼珠子进去,眼白突出来,那个很难看哪,不好玩啊。所以现在提到,大概讲一讲“乐见照明。金刚三昧。”那么这个方法好象没有讲啊,我现在提出来那么多,你们都听懂了?
这个三昧呢,不用眼根,能见所见都把它忘掉,“我不因眼”。他修起来很快,眼睛瞎了嘛,瞎了已经看不见,不要了。但是你注意哟,佛在上面《楞严经》也讲过,瞎子能不能看东西啊?也在看,看到眼前黑洞洞的,这也要拿掉。这不是眼看,是我们意识习气的所见、能见的作用。要把这个能见、所见的拿掉,“旋见”,见的根根在哪里?就要参啊,参究那个能。“循元”找到自性,自性本空,无色声香味触法,都没有,一切空到底,自性的心光透露,那才是“心精洞然”,那不是靠眼睛了,如果还有好的眼睛,寄根明发了。阿那律陀的报告,借用眼睛开始修的方法,最高的法门。《楞严经》讲的原则当时出来报告的都是第一位代表的,最高成就出来报告的,专家,我们现在叫专家。阿那律陀是修天眼通,由眼根修起的专家而进入神通的境界,证道而得阿罗汉果。所以他告诉我们。
重点在这几句,你背来自己可以配合《心经》可以修啊。“我不因眼,观见十方”,你记得糟糕了,坐在那里我不因眼,我要看见十方,怎么还没有看见啊?十方看见了,叫从智法师每人发一本啊,十方也看啊,都看见了。这一句就暂时不要。应该这样,你们修持,“我不因眼,旋见循元(参透),心精洞然,那么可以观见十方”,如观庵摩罗果,这可以做到了。我把它一勾转来,一颠倒了,你修法的道理就懂了,好不好?再讲一道,我不因眼,旋见循元,心精洞然,观见十方。你就到了,这个道理。这是我专利的哟,盗法就不行啊,盗法自己做不来,就是读书告诉你们注意。这个简单的眼根修法讲了。
“周利槃特迦。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这位尊者我们也介绍过。他是佛的弟子,神通也很大,虽然神通第一是目连尊者。在我们现在塑的地藏菩萨那个光头相,实际上是目连尊者的像,地藏菩萨还是戴五佛冠的,这个不管了。为什么提起目连尊者?神通很大,周利般特迦他的神通也很大。救过佛,反对佛的那位堂兄弟发神通,那个神通还是阿难教他的,佛不肯教他,阿难偷偷教他,都是堂兄弟。然后他反对佛,始终做反对党,结果他几次想蒙害佛,佛有一次在路上走,他念一个咒子移山倒海,把山拿来移过来想把佛压死,旁边跟着就是这位周利槃特迦。他一看到马上手一指,把这个山移开了,佛的大姆趾还是压伤了,碰到了一点,大姆指压伤了,就有这么一个故事。
可是你们大家想学他的神通啊,这个功夫大了,可是他是最笨的人,你们都晓得他,有名的,佛教他念扫把两个字都念不好的人。最没有记忆力,他为什么没有记忆力?有果报。他在迦叶佛以前就出家了,出家了就做法事,皈依他的人很多,有五百弟子,吝法不教,自己把法宝贝,自己不好好教育人家,自己认为学问好,懒得教,懒得结法缘。吝法,学佛的,所以佛法是大事门开,没有什么,所以是避悭吝。
所以我经常讲,我年轻的时候讲法缘特别好,有时候我找师父,都是师父找我,不要我找他的。有时候我学得太多了,我说不行了,我记不住啊,我学得太多了。他说你先学着嘛,将来用不用都可以,我经常会碰到这种事,这就是法缘好。你们有时候找一个师父都找不到,很可怜,我经常碰到,经常还把法本啊什么会塞到口袋里来,实在多,大概我也知道的,天下事就是那么怪,你不想发财的有了钱来,穷人想一毛钱想不到,都是果报啊,所以不要吝法,多结善缘,多帮助人家。注意哟,这就是修持。
他因为有五百弟子吝法不教,所以生生世世得的果报是笨蛋一个,注意哟,为什么自己那么笨啊?都前生有道理的,教书的耽误了误人子弟所以这一生变成这样,都有关系的,他就是这样。那么他的名字翻译叫济道,他是老二,他哥哥也出家,哥哥叫道生,中国有个道生法师一样,路上生的。他是济道是老二,哥哥叫道生,为什么?
印度的规矩,他妈妈出嫁生儿子,印度有这个规矩,我们汉人没有,不止印度啊,西南地区,我在边疆很久,边疆很多民族是这样。女儿出嫁要抢,新娘要抢,抢回来了,抢啊,这边要棍子啊什么刀都拿出来打啊,新朗官要会打,打了把新娘背回来,武功越好越光荣,抢回来等于强暴,施与强暴以后算是新娘了,可是过三天,新娘要逃回去,要跑回娘家,有孩子再回来,没有孩子还不能回来。很多地方婚姻习惯到处不同,你把全世界婚姻习惯整个调查起来,写一本书非常有趣,好多愿意抢,习惯了。印度有这上规矩,有些民族结了婚生孩子要回娘家生,必须回到娘家那里去生。
周利般特加的母亲生孩子回娘家去生啊,走到路上就生了。所以这个儿子取名叫道生。第二次生他的时候,同样走到半路又生了,所以取名叫济道。这是这一位。所以他出家非常笨。佛的制度,出家比丘,先是沙弥还没有受戒以前,先在受个偈子,其他经典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教他念扫帚扫把,他念了扫字忘记了把,念了把字忘记了扫,那是笨得可观了。那么有一种经典上说佛叫他开始来出家,念偈语出家的,也是学佛的初步,凡是学佛这就是戒了,戒律,戒定慧都在内了。
凡是学佛出家都要知道这个偈语:
心里忆念不做恶。(尤其是口业,身业口业意识不乱想)。
莫恼世间诸有情(不要烦恼不要伤害人家,不要使人家起烦恼),
正念观之意竟空,
无义之苦当远离。
这是学佛的第一步,要大家特别注意。那么有些经典上记载,他来出家,佛叫他先背这个偈语,他老哥啊,第一句都背不来,第一句背了上半句,忘了下半句,不止一天背不来,好几年都背不来,你看他聪明吧?就是那么高,聪明就那么高,那当然是很笨了。可是他最后呢,为什么修得神通?所谓力波罗密,力的成就,注意哟,他最后修到力的成就。在密宗有一个法门,叫做力大手印,就是力的成就。拿中国的讲武功是功夫出神入化的境界,武功出神入化就是力的成就。他是怎么修的?这个注意了。
那么我们现在黑板抄完了,不要千古文章一大抄,抄了要记得,不记得也是阙忆诵持没有用的。我也常常训斥呵斥一般同学,现在人读书专门靠笔记,动则就笔记,噢,看到好勤快。尤其我过去到大学一上课,听到我来,课堂挤满了,噢,然后都是笔记啊,我晓得第一堂让他记吧,第三堂他就记不下来了,因为我的讲话天马行空的,刚讲到这里又跳到那里,又跳到这里,他昏头了,第三次就记不下来了,其实没有学问。象我们原来读书不靠笔记,老师们讲了一定背来,非背来不可,但是也笔记啊。我记笔记我们当年也不同啊,耳朵在听老师讲,眼睛在看黑板,手里在写,还不要这样写,就是写下来,不要眼睛看的呀,寄根明发,那个时候就有这个通了,笔记通。那回来自己看自己当场听的记忆背来没有?翻开笔记对一下,有错没有?是这个用处。你们现在啊,拼命笔记,回去笔记归笔记,我无记归无记,这个有什么用啊!所以现在人读书我说没有用,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象我们一读了经书佛经很重要的,我现在还有这个习惯,你看我年纪那么大,我觉得记忆力并没有丧失,反而比年轻还要强,一切唯心。因为我需要记得的,乃至看了一个东西,我需要记得就停住了,非要把它记熟了再看下去,读书要这个方法,不然你们一点书读了没有用啊,书是书啊,我经常说你们读书是读输,越读越输,这个很可怜的事,要注意,学佛更要如此。要记记的,学阿难要多闻,听了忘记了,那学个什么东西呢?何必上课啊,我经常讲同学们还不反省,没有用的。
那么现在看我们这个济道尊者,我们用中国文字翻译的称呼他报告,他说:
“我阙诵持。无多闻性”。他首先报告自己的缺点,他说我缺乏诵持,就是刚才讲的。“诵”什么叫诵啊?我们大家说哎和尚念经就叫送经,不是诵经啊,是送出门这个“送”。什么叫诵啊,不是叫读经啊,朗诵出声念叫诵,出声念经叫诵经,出声读书也叫朗诵。所以我们过去读书,读书一定出声,现在求学是看书,并没有出声读,因为现在的文章实在白话文不需要出声读,一出声读就在那里对话,没有什么意思啊。“啊,你好。”“嘿,我不错。”这背来有什么用呢?这个背来一点用都没有嘛,所以现在不能看书了。古文不然,它有音韵,它本身是音乐,所以要朗诵,所以注意这个“诵”字。说你会诵不行啊,刚才叫你们背来,诵“持”保持,记住了。念了要记住了。注意哟,这是求学问,修行,尤其出家的同学们特别要注意,在家同学也一样了,不过在家同学不好意思讲了。我是希望出家同学多成就,所以爱之深责之切就是这个意思,你认为我要骂,常常你认为我骂你,我哪的功夫骂你?而且你值不得我一骂,讲得那么难听,那是刺激性的,希望你了不起。你老师越是这样讲,格老子我就不信邪,我就做给你看,那我在那里就拍掌了,可是没有这样一个人横气,一骂就窝字下面加一个囊,就完了叫做窝囊,他就没有那个勇气,我骂你不行,我偏要行,做给你看,那就是英雄了。所以诵持要注意呀,尤其是出家同学,以本书看来呀,诵是知道,持:记忆才发起,所以你看书,我们济道尊者,我阙诵持。因此就“无多闻性”,不能渊博,一样都学不好,不敢学第二样啊,有诵持才能多闻啊,学这个有能力,学那个有能力,同时可以学两二三样东西。笨人学一样都学不好,缺乏诵持,他自己的检讨。
“最初值佛。闻法出家。忆持如来一句伽陀。于一百日。得前遗后。得后遗前”。一百天背不来一句话,所以最初跟着你出家的时候,“闻法出家”。佛教我背一句偈,四句偈里头,就是这个偈语要他背,他第一句话一百天都背不好,这个头脑笨到这个程度。但是你注意哟,人,你说背书背不来,并不是这个人很笨啊,做世间法挖空心思整人害人,赚钱做生意啊,头脑聪明得很啊,这是两回事,他那个业报好,这个业报不好,有福没有慧。换句话有福气没得灵气,所以般若是很难的,智慧是很难的,真的大福报就是真智慧,所以《金刚经》般若告诉你真般若智慧才是大福报,老实告诉你法门修,又反感了,又不懂得又搞不通了修也修不上,就是前生没有福报,没有般若的福报,没有这个真智慧,成佛就是大福报,成佛是般若智慧的成就,所以般若之难。并不是说他诵持背不来,其他都没有事{听录注:此句听录似有误,文句不通,录音第80分钟处},聪明,有聪明没有真智慧。那个聪明我们普通人佛学叫做什么?世智辩聪,世间的知识,聪明,会思考会思辩会打主意,这些都会,做学问不会。
我也常常碰到许多朋友,男的女的很多。哎呀我看书嘛,老师啊一看书我头就痛啊;还有许多朋友看书喜欢晚上看,躺在床上看,快要睡以前拿本书看,那是为了安眠药,看书就睡觉,不看书他不想睡哟,所以睡以前一定看书,因为看书才好睡。我这些朋友都真实有名有姓的,不讲名字了,就是业报,就是怪了。所以我经常劝这个朋友,学问也蛮好,我说我一辈子到现在眼睛很我对得起我,夜里还看书通天亮这个样子,因为我有个习惯,从来看书没有躺下来过,一辈子,也不会看书歪起来看,违反原则。我看书一定端容正坐,所以每一本书都很规矩,很整洁,而且看书用毛巾,一定用毛巾,看书以前擦擦手,因为我对书对学问恭敬,不敢马虎,从小的教育。
至于坐在马桶上看报看书,吓死我,到现在也没有这个习惯,马桶上就拿草纸绝不能拿报纸,现在有些人拿佛经到马桶上去看,真的哟,好几个人啊,那在我觉得并不是说是怕雷公打,觉得这个做人这个道理没有敬其事,不尊重自己,所以我告诉你们看书,一定要这样,象我的经验看书还不准这样看,所以会正式这样看,脑下垂就压住了,看书一定这样看,所以我看书是关老爷看兵书,一定这样看,有时候很累了,我充其量这样看,把灯光移动,手这样拿着很了不起了,已经觉得很不恭敬了。所以我经常和同学们说你检查我看过的书都是新的,里头写过字画了的都很少,万苦常新,因为我爱它,爱这个学问,也爱这个书,要恭敬它,就是这个道理。
比如说读书啊,拿一本书插在西装后面、屁股后面走的,我从来没有这个习惯,一辈子不干这个事情,而且有失威仪,这样也很难看哪,吊而郎当,玩这个浪漫性质的也不好,拿书就规规矩矩拿书。你拿本书走路也不错啊,尤其是我们看到过去的大学生们,穿个高跟鞋,这样拿着一扭一扭也蛮好啊,何必一定插在后面屁股里头呢!不对的,这是顺便讲到的忆持是很重要。
那么我说那么多废话,就是提醒青年同学们注意,读书要朗诵,尤其读佛经。要念过记得,忆持,训练自己、练习,这个习惯会养成的,不要认为我不行啊,我这个脑子会昏啊,心理作用。我有一度也认为,现在大概我不能背书了吧?结果我知道是不能背,后来我才发现不是脑子坏了,年纪大了,心里装的事情多了不能专一,一发现这个毛病啊,一专一一背就背来了,那有什么难呢!脑子是越老越是宝啊,身体的机能是越用越出来的,它的功能,不用才没有了的,这是真的,注意哟。你象这一面就是用功的法门,他说因为他背佛的一个偈子,一百天背不好,背了前面掉了后面。
“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调出入息”。佛可怜我笨,注意哟,叫他安居,什么叫安居?调出入息,就是气功,安那般那出入息。这个问题来了,出入息就是安那般那,这个问题多了。在别的经典上佛教他念扫把,那么这个经典上讲佛教他气功,安那般那出入息,一出一入。
很多人,社会上都在练这个功夫,学武功的气功啊,各种气功。我经常告诉大家,据我所知所了解的,包括印度与中国我所晓得气功分二百八十七种,人类真怪,想想真好玩,都是这个鼻子这个嘴巴,会产出那么多不同的法门,你说这个人真会耍花样!都属于安那般那出入息,吐故纳新,拿道家来讲吐纳功夫。吐纳就是吐故吐出来旧的脏的东西,吸进来新的东西所以叫吐纳。那么佛经上这个练法修安那般那出入息,那么这里呢?佛教他修气功而悟道。那么这两种有没有差别?我们研究佛经,所以大家读书也要智慧,好学深思,都靠问,什么都靠问老师,那就太差了。你得了结论问老师我认为这样对不对?噢,这个学生很值,很高兴,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一乐也,得天下之笨才而教之一苦也,八苦以外还有九苦,这一苦。所以要注意这一点。
那么扫帚念同调出入息这个道理是不是一样?是一个道理。道理在哪里?我们注意哟,千万注意,这一段你们注意好好听啊,这个地方自己好好研究,我不过讲个大概,两百多种功夫要我给你讲完,不晓得多少年去了,而且你们也用不着。我们晓得现普通流行的大学有些人走的修六妙门,小止观。
天台宗六妙门六个很妙的法门,修出入息,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这六个步骤。那么一般人做起来,就在那里数息,数息讲数息第一步就分好几种,这是天台宗归纳的出入息法门,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智者大师把它归纳,实际不止那么多,天台宗所采用的就是这六个步骤。
密宗所谓修气修脉也是走这个路线,这个路线还是一样,跟天台宗智者大师的跟线是一样的,差不多,稍有出入,密宗加上观想,第六意识的观想不同而已,练气的不同观想而已。所以一个是观想练气,一个是意识心息相依,归一的练气。
现在我们晓得出入息,先讲经文来讲吧,叫安那般那。一出一入之间,我们这个呼吸一出一入叫做一念,普通叫一念之间,一念之间以什么为标准啊?就是我们自然的呼吸,不要特别的,一出一入之间叫一念。那么什么叫息呢?他说佛教他修出入息,调出入息,注意这个文字,调伏。调就是整调,伏就是降伏下去,出入息,什么叫息?不呼也不吸这才叫息。所以大家正在那里数息,那在出入,没到息的阶段,息就是止的阶段,所以叫止息。
那么道理呢?智者大师在六妙门给大家讲得很清楚了,我们呼吸很粗就是四大里面风大。清净了,气跟着慢慢清净了,气息很微了,别人听不见有呼吸,可是你自己感觉到一进一出这个叫做气。等到一进一出的气停止了,不呼也不吸叫这个叫息。这个息完全停止了呼吸吗?不然,就是停止了呼吸,很长,不呼不吸很久一下,又呼吸一下,象乌龟一样。所以道家学乌龟,乌龟可以长生不死啊,乌龟可以寿命几千年。你们不相信去抓个乌龟你拿个石头给它压住,几十年它也死不了。
乌龟在那里干什么?做气功。你们都没有好好去观察。我那个时候学道的时候,硬把乌龟抓来,硬把它压在床底下睡觉,床角四个乌龟,空了就去看它,它还是吃东西哟,吃房间里蚊子啊细菌飞过来它一口就咬住,难得吃一次。乌龟缩拢来做气功,他过一阵啊,那个头伸出来,都伸得好长,我在旁边拿耳朵去听它,它咬着,你小心啊,耳朵咬着打雷才放的,不打雷不放的哟。这个样子你一听它,他那个头伸出来吸进来的时候,它那个呼吸的声音好大,吸进来头缩进去了,缩进去就不动了,这是息的道理。所以我们给人家做寿龟鹤延龄,乌龟它天然晓得修出入息。它这一口气吸进去在里头停止,很久,有时候等一两个钟头它不出来;有时候它也不同,大概一切唯心,它在里头啊又动勤了,它有时候半个钟头出来一次,它出来这个头看看,吸一口气进去了,所以千年长寿也不死。
所以孔子说服气者神明而不死,服气者寿是孔子说的,不是我说的。孔子也晓得,不过孔子不做这个功夫而已,他走人道的路线。服气的人就长寿,所以要健康长寿不老必须要服气。
诸位还坐得住吧?多坐几分钟,因为礼拜三有固定假日,划不来嘛,我们多一下。但是要注意,“安居调出入息”,安居下来,安居等于现在讲闭关,万事不管了,万缘都不管了,不要做生意也不办公,儿女家庭都不要招呼,一个人在那里专修了。安然,一切很安详,生活都准备好了,有一口饭吃,有个素菜吃就好了,这个样子,安居下来不动了。说今天只有一个礼拜,下个月薪水没有领到就搞不下去了,那不叫做安居,安不下来,安居就很难。
那么出家人修头陀行,一瓶一钵啊,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随时可以安居,在茅棚下,在树林下,此所以要出家,离尘弃欲,所以除累,抛弃了欲界,离开了城市,所以绝累,没有拖累,没有拖累就可以安居。结果还搞个小庙子,还租个庙子,还盖个佛堂,还怕今天没有人烧香,后天没有人来,这还叫安居啊,这叫自找麻烦,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有人给你护法,布施给你安居,你安居不住,那不叫修行了,也有很多人安居不住啊!那我测验了又测验,那有什么办法?他心不能安嘛。心要能安。
注意他的经文,安居以后做到了,调整这个出入息,调整出入息那么到达止的境界,所以光在那里数,经常说是修止观的,专门拿数字,我说你数到多少年去啊?你还是做会计还是管出纳呢,一天光是在呼吸上做数字,那是第一步偶然用一下,用一下差不多了,就要修第二步了---随息,不数了。数的方法是收心摄念,摄念归到数字和息两个碰。所以为什么叫你数息呢?数这个作用是摄念,和息两个配合,要懂得这个道理,自己不修过就不懂了,乱讲一顿,自误误人,你听了会了你再去教人家还是不行啊,要自己要修过、要证到过。那么摄念摄了心息相依合一了,就用不着数了。
随息,念念这个呼吸一动一出,自己每一个念头清楚的,那才叫随息,心息就合一了。然后觉得呼吸呀,不呼也不吸了,心念不生也不灭这就是止的境界,止的境界越久越好,这个叫做定了,呼吸定,这叫做呼吸三昧,得这个定,得这个定久了,发神通啊,都是这个地方发的。所以赶紧要修观,不修观光得定啊,就走到神通啊,走到一切发起,健康长寿,道家的练丹啊,密宗的气脉都在到止这一步中间发起的,不修观不修慧观就不能证入佛法了,是这个道理。那么后面修观,所以他能够得大阿罗汉。这都简单的讲的,没有详细讲,详细讲气功的法门很多。
“我时观息。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诸行刹那。其心豁然。得大无碍”。止了以后他晓得做观了,佛的领导,佛的当场指导,虽然这个息可以保持不呼不吸,那么密宗啊叫做宝瓶气,瑜伽叫做壶气,不呼也不吸保持很久,在定的境界。也可以说欲念把它控制住了,这个时候念头也止息了,杂念妄想不生了。所以呼吸不停止,杂念妄想不会清净的。杂念妄想想停止啊,必须呼吸停了。那么你说气在以前,念在以后吗?不然,念在根根。所以孟子也讲:志者气之帅也。孟子讲养气,这是真功夫,志就是意志思想,气之帅也,它领导这个呼吸。所以这个念空了,那么这个兵不动了,这个元帅也只好跟着不动,念也不动了。那么在不动的时候,他说我仔细观察,观这个呼吸,我自己观察这个呼吸一呼一吸。“微细究尽”,就观心了,观这个息,究竟念头同息两个的关系,这是智慧观察了。观到呼吸从哪里来?等于说念头从哪里起来到哪里去了?呼吸先呀?还是念头先开始呢?有气就有念,无气就无念,那念与气的根根从哪里呢?念头同呼吸一样,起了有生住异灭,有生灭。生出来一个念头,气也出来了,住:存在一口气,变去了变灭了,这个思想。“诸行刹那”,诸行无常,一切皆空,气也空,念也空,那才真到达不呼不吸无念无心境界。这个心豁然“哇”打开了一样,心就挖开了一样,空掉了。“豁然”就是我们杀猪的时候把那个猪心,就这样一把就挖开了,痛快!整个的空掉了,一切没有障碍,空了,心空无碍,完全证到空、自性空的境界,这一空了六根大定,无漏果。
“乃至漏尽。成阿罗汉”。一空了,当然还要用功啊,把无始以来的贪嗔痴慢见思惑的习气一点一点,贪嗔痴慢这个毛病习气,做人做事这个脾气等等都要洗刷干净了,返本还源,成了阿罗汉。
“住佛座下。印成无学。佛问圆通。如我所证”。所以我在佛的坐下“印成无学”,佛印证我已经到了无学果,不需要再学了。阿罗汉到家了,小乘法门到底。所以因此佛今天要我报告圆通法门哪一样证入佛法得到圆通最好,哪一样最好?根据我的经验:
“返息循空。斯为第一”。修气功修出入息,道家所谓走通任督二脉,注意哟,也就是安那般那的道理。任督二脉打通了,是内呼吸,还在呼吸,还在生住灭中。所以我经常问有些修道的人,你任督二脉通了,转河车转到几时候为止啊?他就答不出来了。转到旋矶停轮,日月合壁(道书上告诉你)。什么叫“日月合壁,旋矶停轮”?呼吸停掉了,也不转,身体空了,都是气充满了。所以孟子所讲养我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天人合一了这个境界。大家只晓得转来转去,你转个什么?你去做牛多好,给人家推磨,永远在任督二脉去转去!转到了不转,得止,密宗叫宝瓶气这个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