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怀瑾老师 > 南师著作 > 楞严经讲座
楞严经讲座 第九集
---楞严经讲座

今天,我们《楞严经》正式要讲到“八还辨见”。就是佛说到我们能够看见的不是眼睛,眼睛是能见所起的一个作用。现在原文是在《楞严大义》这本书上的第五十一页:

【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口已默然,心未开悟。犹冀如来,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伫佛悲诲。】那么这一段我们就简单过去了。这个时候阿难虽然听到佛讲了这个比喻,同大家一样,嘴巴不讲,所谓没有心服口服。嘴巴好像表示不讲了,也没有表示懂了,就是不讲;心里头实在是闷起来,不懂!还希望佛再讲清楚。因此,就是一个动作表示,把两手合拢来,规规矩矩坐在那里,一声不响,就等着佛说。

【尔时世尊,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诲敕阿难及诸大众。】这个也是描写当时的情况。就是“尔时”这个时候,佛“舒”就张开他的手,“兜罗绵”就是佛的所谓成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有三十二种相貌跟我们一般不同,就是这个手是软的、非常软,“兜罗绵手”就是佛手,就是很软、很丰满,指尖细长。所谓“光手”,手心都发亮,不像我们有些手白白的,血不够、贫血,或者是发黄,表示有病;佛是很漂亮的手。把五个指头张开,我们现在看到佛像,有些塑起来一只手这样、一只手这样,在佛法这就叫手印。手印就是“说法手印”,也叫做“施印”,实际上就是演讲的时候这样一个手势。也就是那么一个手势,在佛学一说,这个妙不可言了!这叫手印。这是什么印?不是大手印、小手印了,这是“施印”、布施印、法施,就是这个。

就告诉阿难说,他怎么讲?现在佛说了,【我初成道,于鹿园中,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他说我开始成道(佛在三十二岁菩提树下开悟)以后,首先出来说法,先度五比丘。这五个人,就是释迦牟尼佛当太子的时候逃出宫廷,入山修道,那么他的父亲不放心,选了五位大臣的世子,叫他们追踪这个太子。如果他不肯下山呢,在旁边陪着,这五个人就是阿若多、憍陈那等。这个故事大家都很清楚了、不讲了,这五个人的名字、历史都不介绍了。我们主要的是研究《楞严经》的佛法的原文。那么这五位后来真正倒是修道了、出家了。等到佛下了雪山(六年苦行,认为苦行不是道,下山了。)后来接受一个牛场里头一位老板的小姐供养他牛奶、恢复吃饭等等,身体恢复了,所以到菩提树下坐着,自己认为:这一下不悟道,坐死在这里!那么,七天中间,开悟了,证得菩提。是这一段故事。

开始佛悟了以后,根据大乘的经典报导、记录,佛是不想说法,悟道以后想入涅盘了。是感动到玉皇大帝(我们中国人称的),所谓帝释天子等天人下来给他跪着,说你老人家成道了、成佛了,不能不教化别人,你当年多生累世都有这个誓愿。佛所以讲(《法华经》也提到、《华严经》也牵涉到)“止!止!我法妙难思!”就叫这些天人、玉皇大帝,他说你不要劝我了、不要讲了,“止!止!”算了!不要讲话了!他说这个佛法、真正佛法没的话讲!不好弘法,一般人不懂,不可思议。一般人总喜欢用思想、用推理、用想象去追求佛法,所以叫“我法妙难思”,不肯弘法了。后来再经他们的请求,答应了,开始弘法,因此有四十九年的说法。

那么第一步他想到先去教谁呀?那个时候他还很年轻哦!释迦牟尼佛是三十二岁,譬如他后来的弟子舍利弗这些,都是当老师、大师了,当时一代大师,年纪比他大。所以他三十二岁出来,还很年轻,教谁呢?先去找这五个人。所以去鹿野苑中先去度这五位比丘。

那么,这五个人已经对释迦牟尼佛不欢迎了,失去了信心。当年那么苦行,在山上饿得呀肚子都饿扁了,认为那个是道;现在又吃牛奶、又吃营养、又吃补品,一白二胖的,没的道了!所以人啊修道的不能胖。不过中国神仙都是胖的,把肚子画得大大的,都像弥勒菩萨那个样子。那么当时五个人不大信他。他还是把他度化了,给他说法。

所以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根据佛学的名称,第一次说法是讲的小乘四谛法门。所谓叫“四谛法门”,佛学的术语,就是四个大纲要:苦、集、灭、道,四大纲要,就是四谛法门。世界一切皆苦,世界上没有不苦的,这个世界上纯苦、没有乐,没有真正的快乐。所谓一般人认为是快乐,是比较性的、相对性的轻微的痛苦,一般人认为是快乐。所以那么佛说的苦就很多种了,后来佛学的归纳,大概我们都晓得八种苦,叫“八苦”。

这个世界是八种苦把它归纳完了:生苦、老苦(老了当然很苦啊!眼睛也老花了,高血压、心脏病、关节风湿痛都来了)、病苦、死苦,这是四种苦。

爱别离苦:喜欢的东西、喜欢的人跑掉了。当然我们大家最喜欢是钱,都没有钱,赚一点钱都用掉了,就是爱别离,最爱的这些都没有了。

怨憎会苦:不愿意碰的人、不愿意碰到的环境、不愿意遭遇的事偏偏碰上,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聚头几时休?”那么就是“怨憎会苦”。所喜欢的人或者死掉了、或者分开了、或者走远了;不喜欢的都在前面,一天到晚的事情!这是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怨憎会”包括一切事情不如意,人生没有一件事情如意的,都在痛苦中。

求不得苦:所要求的事情达不到目的。人生希望健康,偏偏生病;希望长寿,要短命;希望样样好,做不到,所求都是不如意。七种苦,都是很明显,归纳的。

第八种苦就深刻了:五阴炽盛苦。这个意思讲这个生命活着就是痛苦的。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五阴,我们念《心经》经常提到。色就是地水火风物质世界,我们身体、这个肉体就是色法做的,地水火风构成的。肉啊、骨头啊、液体啊这些兜拢来的,就是色法。我们为了有这个肉体,一天到晚很多的痛苦。

受:感受、感觉上。气候的不舒服、生病的痛苦、心理上受的难过,不愿意受的事情都要受。尤其是这个世界,佛学的名称叫“娑婆世界”,娑婆的意思就是“可忍”、“堪忍”,不能忍受;可是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忍力很大、耐力很大,总算把它忍下来,一天到晚那么苦的一个世界,这个生命能够忍得住。所以这个都是受阴的自性。“阴”就是盖住了、遮住了、看不见了。

想:思想的痛苦。我们这个思想脑筋,叫它休息,它停不了。

行:生命的自动的、本能的活动,它永远在转动。像这个太阳一样,你叫它慢一点下山,不行;你叫它迟一点出来,也不行;它永远在那里转动,这个生命本能的活动、行阴的痛苦。

识:识阴,就是心理意识。

这叫“五阴炽盛”。换句话说,一天到晚受生理的煎熬的痛苦、心理的煎熬的痛苦,简单归纳叫八苦,所以叫“苦谛”。人生纯苦无乐,没有一个乐的事情。

所谓乐是比较性的、相对性的,轻一点、薄一点、软一点的痛苦,我们认为很舒服。比如按摩,按摩有什么好啊?就是那么“重一点、重一点……哎哟!痛!轻一点、轻一点……哎哟!好舒服!”你这个人就是花了钱在那里挨揍!愿意受刺激。那个按摩就叫做“刺激治疗”嘛!刺激就本来是痛苦的。不过轻一点刺激呀,就等于说我们普通话:“打是亲、骂是爱。”挨打就是挨打,什么亲不亲啊?!他觉得打轻了,“哎!这好爱我!哎哟!打得那么轻哦!” 这个人就是迷糊的,颠倒众生!所以佛前面说过“颠倒”。所以纯苦,叫做苦谛。

集:什么集?哎,可是这个世界上一切众生思想观念没有智慧,颠倒了,集苦为乐。把一般痛苦集起来叫快乐。我也常常感觉,譬如我们爱买书,哎呀有时候看到自己真颠倒啊!为了书花那么大的时间,这一本要整理一下,要房间放起来,也是集苦为乐。自己还觉得很……你看收买古董的花那么多钱,放起来这里摆、那里摆,都是集苦为乐。所以这个世界上的众生是集苦为乐。这是集谛。

要如何无苦呢?要修道。所以“苦、集、灭、道”。灭掉了一切苦,灭除了一切感受的痛苦、思想的痛苦、生理的痛苦、心理的痛苦,什么时候才灭得掉呢?除非得道。所以呀,“苦、集、灭、道”,讲这个四谛法门。

当然这个四谛法门,不只我们这个世界哦!讲世界不只人生哦!连三界的天人还没有跳出来。“跳出三界外”才是无苦。无苦要得道,道的境界是什么?“寂灭最乐”。所以佛在戒律上说的这个偈语,在小乘法门常用的: “诸行无常,为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最乐。”

所以真正的乐、得禅定之乐并不是你本身的普通发起的欲乐,或者色界的乐、无色界的乐都还不是。真正道的乐是寂、灭,了不可得、空了,那个才是至乐。所以这几句话就是佛法的要领。

“诸行无常”,“行”就是一切作为、行动都是靠不住的,不永恒存在的。生命也好、一切事情也好,过了就没有了,做梦一样的,“诸行无常。”“为生灭法”,有生就有灭,灭就是死了,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要求得不死,还是不究竟,最好是开头那里就停掉,不生。既不生,永远不死。你说不生我在哪里?后面:“寂灭”境界,不生不死。所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就是涅盘、“道”的境界。

所以“生灭灭已”,生死都了断了,不生也不死,寂灭境界,那是涅盘至乐,这个就是“道谛”。

现在我们简单明了顺便介绍佛第一次出来说法,告诉鹿野苑中五比丘,初转法轮说的法是“苦、集、灭、道”。那么,这个道理我们研究过佛学都懂。你说谁能够证得、真正达到这个境界呢?那么佛当时有没有传修定、打坐的方法?有,在我的看法——白骨观、不净观。这是修大小乘佛法的基础,是一切小乘修法走入大乘的基础。这一段介绍完了。

那么现在佛说,他说我当时(三十二岁的时候)第一次出来说法,告诉阿若多等五位比丘(佛的最基本、最初的弟子,也是少年时候的玩伴。这几位出家的他的弟子们,是他少年当太子的时候的玩伴。)他说告诉你们听着,最初的开示告诉你们,一切众生不能悟道,“不成菩提”,不能开悟;乃至不能证果、证得大阿罗汉果,不能得道,都由什么来的呢?他说我当时告诉你们,“皆由客尘烦恼所误。”

注意啊!“客尘烦恼”这四个字,翻译成中文翻得妙极了,而且很美!文学化的最高的哲学。中国字“客尘烦恼”四个字是分开的,我们学中文,现在诸位年轻同学是白话教育入手,没有学过中文哦!学中文先学认字,“客”字怎么写啊?头上戴个帽,下面是各别的“各”,这个字是属于哪一部?我们当年读书就晓得这种字属于哪一部、属于哪一个部首。部首就是归类法。譬如我们经常讲一个笑话,中国字的“家”,上面一个盖子,下面是猪,所以成了家就变成猪了哈!另外我们古人搭高楼,那个时候野蛮的社会进入到文明的社会,同边疆那些落后民族一样,就是搭一个棚棚,上面人住在楼上,下面猪啊、牛啊、狗啊都睡在下面。这是个象形,一个棚帐一样,下面一个猪。当然我们人也是猪啦!有了家就盖起来,永远跳不出这个范围。就是众苦所集的地方,就是“家”,众苦所集。那么“客”字也是属于这个宝盖部的,“宝盖部”是我们现在随便讲的,“宝盖部”这个字单独有个读音的。

“客”,我们晓得“客”就不是主人了。现在不讲古文这个字法。

“尘”,外面的灰,外面一层蒙着的灰,所以灰叫做尘。连起来呢,“客尘”这个意义,外来这一层灰,同我们本身没有关系,所以叫客尘。

“烦”,心里很烦。属火旁,心里发炎、思想发炎、神经发炎,是“火”旁的,烦。

“恼”,竖心旁,心里的苦恼、痛苦。烦是烦、恼是恼。经常头都胀了,这两天联考,加上我们陪考的人,那真是又烦又恼。坐在那里,大人也不考,坐在那里扇扇子,那烤得要命!那个又烦、又恼,深悔当年为什么生孩子,现在还来陪考!因为这个味道我也过过的。现在没有这个灾难了,已经脱开了这一个灾难了,所以说风凉话——那真是烦恼!所以烦是烦、恼是恼。

我们的烦恼哪里来的?客尘来的。是外面的,外面一层。拿唯识的道理,是“依他起”,外面的环境影响了自己的心理,受外面环境、外界的启发。外界来的一切东西都是客尘,不停留的,生灭来往不停的谓之“客”;主人坐在那里不同,不动的。这个注意啊!所以,“客尘烦恼”四个字用的妙得很!

佛说,我当时开始告诉大家:我们之所以不能得道、开悟,我们之所以修道不能证果、证大阿罗汉,因为我们被外面的现象骗了。他说“皆由”统统由于客尘烦恼所致。我们不能成道,都是受外面的欺骗;受外面的现象欺骗,当成真实。他说当时我告诉你们是这样。佛讲到这里。那么把它归成中文的原文就是一句话,“皆由客尘烦恼所误”。这个不是开悟的悟,是耽误了的误;都被它耽误了。譬如我们打坐修道,眼睛看到什么亮光了、耳朵听到声音了,有些人生活不正常的、疯来疯去的、饮食不正常,大家认为这个是有道。自己都是神经了,都被客尘烦恼所耽误了。生活要正常嘛!不正常的人叫做有道,这个不是客尘烦恼吗?笨到极点!

所以打坐看到什么、耳朵听到什么,“哎哟!这是菩萨跟我讲!”谁说的呀?!都是自己的客尘烦恼所耽误了。他讲到这里。

佛又说,【汝等当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那么他一边讲,一边这个手在摆,就指着开始的这五位得道的弟子,所谓憍陈如等。他说你们自己报告,你们当时在鹿野苑里头听我给你讲话,这个时候你们就悟道了。现在你们得道了,证成罗汉果位。他说你们自己报告,当时怎么样悟道?怎么样证果的?

【时】,这个“时”字照著作的方法应该打一个逗点,“当时”;【憍陈那起立白佛。】五位里领头的这位同学,站起来“白佛”报告。【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他说我现在佛说在一班同学里头资格最老,年纪大一点,称“长老”。佛在讲《楞严经》的时候不是三十几岁了,是六、七十岁了,所以憍陈那这五个比丘是他少年时候的玩伴,比佛年轻一点点,也是几十岁的人,所以资格说起来变成老和尚、长辈。他说我现在在大众里头算是长老,年纪大一点,修道资格也久一点;因此,在大家一班跟佛在一起的同学们,公众推崇他是佛的弟子里头“见解第一”,对于修道的见解第一等。“独得解名”,解不是“证”哦!理解上、理论上、见解上。所以以禅宗、以修持来讲,解悟、悟道这个悟,到我们中国禅宗后世还分成解悟跟证悟的不同。理解上“哎呀!我悟到了!啊!是这个样子。”功夫没有到,这个是解悟。功夫到了,理解没有到,也不叫做悟;那叫做功夫、那叫做禅定,不是禅宗的悟。

所以禅宗的真正的大彻大悟,解、行同时。功夫也到了、智慧也开了、见解也到了。这个叫做证悟。

那么,他这里这位憍陈那的谦虚,他说我算是见解方面到了,老实讲这是他的谦虚。他亲自跟佛,因为佛出家了,修道几十年在旁边,他己经证罗汉果了,不过当时在大众前面他还很谦虚,他说我因为见解而悟道,【因悟客尘二字成果】,他说佛现在要我报告,他起来的报告,我当时之所以悟道证果,拿中国文字来讲,他就是悟到了客、尘,这两个字,这两个观念,现在经典上的文字叫做“二字”,实际上是两个观念,他说我因为悟到了一切外面的境界,所谓身外之物,身外的事情都是假的,没有一点真的,都是客,不是做主的。尘:都是外面障碍清净的灰尘。他说我就理解到,因为客尘二个字,观念,我就悟道了,成果了,这是憍陈如起来报告的,古文就是白话,白话古文没有什么差别。

他说佛啊,什么叫客尘呢?【譬如行客】,譬如我们在走路,等一下诸位就变成行客,现在你们诸位坐在这里,还是客啊,只有一个半钟头以后就回家了,所以这一个地方是临时坐坐的,行客都在走路,赶公共汽车,到美国去,都在行客啊,人生活到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旅馆,我们是住旅馆的,住一百年也只一百年,住七十年就是七十年,这个世界不属于我们的。所以呢,古人悟道了说:“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就是这个道理,佛学的观念拿来写成古文,这个古文是哪一篇啊?《春夜宴桃园序》,“李太黑”的哥哥李太白(哈),李白的文章,很有名的,“天地者万物之逆旅”,逆旅是什么?旅馆。旅馆怎么叫“逆旅”呢?逆是倒转,你来了,我去接你,刚好碰头,叫做“逆”。逆就是刚刚在你头上截住了,谓之逆,倒转来的。旅,“天地者,万物之逆旅”,这个宇宙就是我们的旅馆,就是客尘的道理。“光阴者”,活了一百岁,“百代之过客。”活一百年不过是在这个世界上做客人做了一百年;活二十年,做了二十年,如此而已!所以下面:“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啊!这个人生就是做了一个梦,没有什么高兴、快乐的,都在痛苦中,觉得是苦闷。这是我们李太白先生李白了,那么因为太白了就加一个太白了!这是他的名著作,那么你在《古文观止》上就找得到的。

那么李白这个文章思想,你如果没有研究佛学时,李白的诗啊、文啊真高啊!我看也没有什么高,因为他是学佛的,他也学道的,这些观念看到了。当时是这些人看到佛经哦!普通像我们每人手里拿本佛经,在唐朝做不到的哟!佛经很少,宫廷里头、大庙子上才有。民间不像我们现在那么流行哦!所以千古文章一大偷,李太黑的哥哥李太白他这个观念是偷了“客尘烦恼”四个字。他偷得好!文章不怕你抄,千古文章都是偷的,没有人不偷来;就是“客尘烦恼”四个字也是偷出来的,偷得非常高明!

所以他讲到人生一切都是“行客”,在走动的客人。【投寄旅亭】,一切事情、做法,都在住旅馆一样,旅就是逆旅。“投寄旅亭”四个字注意啊!为了青年同学们多了解自己的文字。“旅”就是旅,“亭”是游亭,是另外寄放东西一样的那个亭。古代不叫游亭,叫“驿亭”,驿站一样分开,赶着送东西那个叫驿站。所以旅是旅,亭是亭。

“投寄旅亭”,【或宿或食】,或者住一晚上叫“宿”,在这里过夜。所以我们假使回到大陆到北方,现在大概还是那么讲,北方人过了黄昏,“你就在我这里宿一夜。”就是在这里住一夜、过一夜。“宿”者代表夜里。天上的星座有二十八宿,就是太阳在哪个星座那里下山,月亮在哪个地方出来,所以叫二十八宿。晚上才出现的星座,有二十八个星座,这个所以叫二十八宿了。不然你们将来中国文化、文字越来越不懂,什么二十八宿呀?叫二十八狗不可以呀?就会乱改,改了就会丢人。一丢丢到大西洋去,变成西洋文化了,不大好!中国文化是中国文化哦!

他说“或宿”客人住到旅馆或者过一夜,“或食”或者吃一餐就走了。【食宿事毕】,住旅馆嘛,先休息一下,吃一餐饭,或者住一夜,第二天就走了。【俶装前途】,还是打一个包袱,把行李一提,赶快前面要赶路。这个人生六道轮回,一辈子、一辈子就是那么在赶路,“俶装前途”。像我们头发白了、老了,就要准备打行李走路了。不过我们人很可怜,结果要走路,行李要人家打,自己这个肉体变成别人、活着的人一个臭的行李了。所以人这个客尘不大高明!

所以“俶装前途”,【不遑安住】。客人没有办法像主人一样规规矩矩坐在家里休息的哟!“不遑”,没有空、没有安详、安住得下来。他说我就懂得客尘两个字。所谓“客”,这个经典上的文字了解了。

他就向佛报告,他说我为什么懂得客尘呢?当时他并没有用《楞严经》文字那么讲,还是讲的白话;他说我听你老人家讲了客尘,他说我就懂了、开悟了。这个人生一切啊,就像住旅馆一样,一切过来过去,前天、昨天、今天、明天,住旅馆,一天一天过去了,一幕一幕过去了;过去了就没有了,拉不回来的,江水东流就去不回了!再也拉不回来的。十岁的时候我们大家都很年轻,二十岁就老了,把十岁拉不回来了;过去了就是永远过去了。就跟旅馆一样,他说我就悟到了这个道理。这个时间、空间永远向前面去。我们在这个时间、空间里头,时间、空间本身也是客;我们的生命也是客;都在做客。不会永恒长久停留住的。这个道理就是别的佛学讲的“无常”,就是不永恒、不会常在,终归要变去了。他解释到“客尘”。这是佛的老弟子憍陈那的报告,先报告“客尘”这个观念。

那么他说,【若实主人,自无攸往。】他说如果是主人家呢?主人家坐在家里接客,他不会出门的。所以客人来了,“哎,你请!”今天我们请客,准备请二十个人,“请请请!”结果忙了三个钟头,酒醉饭饱,我们主人就站到门口,“谢谢!劳步!”。这个你们都不知道了,你们要懂,现在我看青年都不懂。有时候我这样跟年轻人讲,我看他愣住了。后来我一想,我在颠倒!他本来没有受过这个教育,他怎么懂嘛!我们讲,“谢谢赐步!”对长辈来讲,今天我请你吃饭,你肯来到我这里吃一餐,长辈来,“赐步”。平辈就是“谢谢!劳驾!劳驾!”或者“谢谢光临!”还要这样的。不是套个手套站在那里:“再见啊,快滚吧!”不是那个样子的。还要谢谢客人,在家里吃了饭:“谢谢赐步!”“谢谢劳驾!”在江湖上,以前跑江湖的:“谢谢老兄赏光!”也都很文化哦!现在中国文化,文也不文、化也不化。现在我跟他讲这些话,他愣住了。“赐步、劳驾”,他大概回去比禅宗的话头还难参!参不出,参不通。现在告诉你们,关于这个“赐步”、“劳驾”。

假使这个主人家呢,当然是站着送,客人来了,“欢迎!请进来、请坐!”走了,“不送!”或者“不远送!”当然不送已经送了,送到门口了,就是不远送。那么我们过去的礼貌,譬如像我现在送客,送你到电梯边上,“抱歉啊!不远送了!”就表示不下楼了,不送到大门口了。当然因为长辈不在了;假使有长辈在,我也不敢,一定跟到送到电梯处。或者是老朋友好久不见了,有时候也下楼送到大门口。“哦!不必不必!”“哎!好久不见,不行!”还是要远送一下。所谓不远送就表示不送到大门口了,那就是依老卖老,有点摆架子了,就是主人家。他说主人家不动的嘛!

“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变成中文八个字。如果真是主人家呢?他用不着出门的,一天坐在家里。尤其是家庭主妇,学佛就要学成家庭主妇一样的,不出去,就坐在家里,“自无攸往”。“攸往”就是“所往”,自无所往,没有什么往。他说所以呀,我们的思想来来去去,这个情绪感觉一下境界好、一下不好,都是客尘烦恼。这一下觉得“今天难过!”难过,去睡一下嘛!睡醒了舒服了,那个难过是客尘,跑掉了。那么你现在舒服了,这个也是客尘哦!等一下累了,又来难过了。就是老张走了,老李又来了,都是客尘。你那个知道难过、舒服的,那个是主人家,没有动过。这一段注意呦!

所以憍陈那讲【如是思惟】,佛讲了客尘烦恼,我照这个道理仔细研究。思惟就要思想哦!学佛是要思惟。不思惟,打起坐来以为什么都不想是道,那是修不成的!要思惟修。所以禅定、禅那是“思惟修”。要参透(参就是研究)、参悟透了。他说我“如是思惟”,我这样正思惟去想;【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所以我当时听了你老人家讲什么叫“客尘”,我们的烦恼因为客尘来的。他说我当时想到,不会停留、一切无常、不永恒,叫做客,不住的名“客”。

“住名主人”,旅馆的老板一样,他永远在旅馆里头,要做生意,他不动的、不出门的。所以他说我懂了,“以不住者,名为客义。”这一个思想、感情、痛苦、烦恼、欢乐、是非、喜恶等等的心理状况,都是不会停留的、无常的,这就是“客尘”。他说我当时懂了。

【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他说同时我又进一步一想;“又如新霁”,下雨天,夏天雷雨已经过了,天晴了。因为多雨,我们窗子关着的(当然不是玻璃窗,玻璃窗也差不多),天一晴了,刚刚把窗子一打开;他说天上刚刚新霁,乌云散掉,青天出来了,刚刚新的天、新的一个面孔、蓝天白云出来了,“新霁”。“清旸升天”,雨后的太阳,我们抬头一看,那个太阳更漂亮。平常没有下雨,我们看这个太阳曚曚的,那就是客尘。太阳光被地面上的灰尘、空气中的染污遮住了,所以不漂亮了。下过一阵雨以后,把灰尘、地面上的染污把它洗刷掉了,看这个太阳月亮,那真是“清旸升天”,面孔很清新,特别好看,看到太阳在天上。这就是古文的笔法。现在白话文要形容这个漂亮,“啊呀!雨后的太阳啊!清新的面孔啊!像少女的什么什么……”想不出来,还要想一想,白话文我写得不大好。你们就会想了,像少女的鼻子也可以,嘴巴也可以,随便你,有时候写古怪的,“像少女的耳朵”那么头发遮起来,一下一拉开,“清旸升天”,呵!就是这个道理。

“光入隙中”,他说那个阳光照到窗孔里头进来了。不晓得你们大家有没有经验,我们在农村社会出身、小的时候就可以看到,下雨过后门窗一打开,太阳光一进来,看那个太阳光照到,那个里头的灰尘飞得呀,很好玩的!“发明空中诸有尘相。”一道光照过来,那个空气里头的灰尘在飞动就看见了。尤其下雨过后,看得很清楚。因为空气里头没有染污了,所以有一点灰尘一飞起来,就看得清楚了。所以呀,他说一道光照过来这个比方,新的太阳光透过窗孔里、透过门缝照过来,然后看到阳光所照到里头,那些灰尘有多少在飞动的都看得清楚。

所以因此“尘质摇动”,此外面染污来的客尘、物质的东西,它是动态的。

“虚空寂然。”有一个不动的、静态的是什么?这个虚空,它永远是虚空,它不动的。他比方的,你们注意!做个试验,那个光线一照过来,灰尘照到,灰尘在光线里头是飞扬的;那么光线所照到这个虚空的境界,这是物理的虚空哦!物理的虚空,注意!虚空是静态不动的。

注意哟!憍陈那这位长老现在还是大菩萨哦,他是大菩萨,大菩萨现小乘相的比丘身,他在说菩萨道。当我们一宁静下来,你那个想静下来,那个已经等于太阳、这一道智慧的灵光已经照住了,所以你觉得:哎呀,心里怎么不打坐还好,越打坐、越念佛啊,怎么心里头越烦呢?不是烦哦,那个就是客尘烦恼哦!因为你不宁静下来不知道哦。宁静下来,你才发现原来里头有那么多的思想。并不是你打坐以后多出来的思想啊!本来有那么多,因为你宁静下来才看得出来。身体也一样哦!譬如有些人说,打坐念佛反是生病了。不是打坐念佛生病,本来就有病。因为你不静态下来,没有发现;一静下来,这个病爆发出来了。并不是打坐出来的哦!宁静下来你感觉到了。

所以这一段憍陈那讲得很科学哟!要注意!我们再念一道。这个文字是很文学的;道理是科学的;思想是智慧的、哲学的;懂进去了可以悟道了!他说: “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

《楞严经》的文字都是六朝文体。讲中国文学史给你们了解,这是六朝的文体,两晋(西晋、东晋)、宋、齐、梁、陈、隋这个六朝,这个时候的文体差不多都是这种文章的体裁。我们现在的中华民国这一段的文体是白话,将来历史怎么批评不知道,过五百年后我们大家再来,再坐在这里我们再来研究。至少现在这个文体是白话,在历史上好看不好看不知道。

过去六朝文体是骈文体,所以当唐朝的时候最好的还是骈文体。到了韩愈就文学革命,推翻了,就讲用“语体文”(“语体”现在我们叫它是古文),用古文体;韩愈不喜欢用这些文章。这些文章,文学修养程度差一点,看不懂。美得很哦!我告诉你。我们读这些文章啊,啊呀!比那个故宫博物院看画还美!当然这个是习气,从小有这个嗜好。这个文章如果给木鱼“波波波,波波波”敲来念,没得味道了!就要照我们老的读法:“又如——新霁,清旸啊——升天。光入——隙中啊……”为什么“啊……”拉起来呀?在想,脑子里在想:“光入——隙中”所以又摇头、手又动,不是发神经,他在画、把这个句子把它画出来了,就是画面。“尘质——摇动,”飞起来这个灰尘是摇动的;“虚空——寂然啊……”那个“啊……”在干什么?就是“虚空——寂然啊……”他就空了!所以这个东西啊,不是“波波波,波波波”这样敲,就空不了了。“哆哆哆,哆哆哆”都是客尘烦恼。

所以你看这八个字:“尘质摇动,虚空寂然。”虚空不动的。这还是憍陈那在讲话,变成中文这个佛经,多美啊!所以佛教在中国的文学这个力量大得很,文人没有不着迷的。就像现在吃了强力胶一样,一读了这些就着迷了。所以古人就有“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就是文学境界加了很重要的地位。

如果用白话一翻哪,有什么意思啊?一点意思也没有。“灰尘在隆隆隆响的、动的、摇动的;虚空是一点都不动的、死的。”那还有什么意思啊?那就没得念的了!那这个佛经就完蛋了!

憍陈那的话还没有讲完。【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他说因此啊,我从这个物理的现象,再进一步想佛法的道理;“澄寂名空”。佛法讲空,什么叫“空”?空是一个代号,没有一个空的境界。你有一个空的境界,就不空了嘛!对不对?空是个代号。所以他说“澄寂”,干干净净的,心里头没有事。“寂”,很净。这个境界就叫做空,“澄寂名空”。

“摇动名尘。”心里头思想、生理上心理上还在动摇的,你们说气脉转动,“哎哟!到了背上!到头顶了!”那不是在摇动吗?客尘烦恼。是啊,气脉也是客尘烦恼。那是生理上,你用功才有,不用功没有嘛!无常嘛!所以是客尘烦恼。所以摇动的名“尘”。因此他说的我的观念、下一个定义,“以摇动者,名为尘义。”凡是动摇来去、生灭不停的,都是客尘烦恼,不是究竟。

他说的文字我们现在就解释完了。你看,也很逻辑。佛只叫他起来报告,佛说你们要知道,我成道以后当初出来说法,第一次告诉你们我讲的是什么?客尘烦恼。什么叫客尘烦恼啊?手一指憍陈那:你起来报告!憍陈那起来答复:我当时理解到,佛讲了客尘烦恼,我就悟道了。因此我照这个修去,就成果了。什么叫客尘?他就把这个定义讲完了,下面不讲了。你看憍陈那好像讲话报告没有结果。他非常逻辑!佛只叫他报告,什么叫客尘?你的理解。他把客尘的意思理解报告完了就好,其它是他老人家的事、老板的事,不是我的了!他可以坐下来了,那是主席的事。

所以佛就接着说了,【佛言:如是。】佛说:对!就是这样。就奖励他:你讲得好!对!“如是”是古文,翻译成白话:“对!就是这样。”

【实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这个文字写得那么美。实际上几句话讲完了。他讲了一句话,说憍陈那你报告的对、你讲的对,说“对了!”佛没有继续说话,就在大家前面把这个手一拿,“屈五轮指”,就把五个指头变成拳,这样一捏、这样一放,再到这边一捏、又一放,就在那里表演、作手势,盲哑学校的教育法,就拿手来教育。

这样手比了,把它变成拳,又放掉;放掉、又变成拳。搞了一阵,回过头来,【问阿难言:汝今何见?】阿难还在前面合掌,他这样比了一下,他说你现在看到什么?

【阿难言:我见如来百宝轮掌,众中开合。】阿难讲的老实话,不是恭维一番。讲佛的那个手掌、宝贝的手掌,世界上珍珠玛瑙金刚钻比起来都没有这样好看的!当然这个肉做的只有这一只手,第二只都没有,佛的手就是佛的手。他说“百宝轮掌”,他说我看到你那个宝贝的手掌啊,就在里头一抓、一开。就是讲的老实话了。

【佛告阿难。】阿难答话完了,佛又说了;【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开有合?为复汝见有开有合?】注意!这一段就是有名的《楞严经》的“八还辨见”来了!

他说:好!阿难,你看到我的手在大众前面,一下变成拳,一下放开,又开又合。刚才阿难答复的我看你手一开一放,佛就问他:好!你刚才说的啊,你看到我的手一开、一放,我问你,还是我的手有开、有放;还是你的见(看见的见)有开有合呢?

这是个逻辑观念问题,所以要正思维,要辨清楚。比方,我们假使现在看见这个书本子一下开、合,我们看到了;书本子在开、合?还是我的所见的、能见的在开在合?不过佛没有讲的那么清楚,“还是你眼睛有开有合呢?”

【阿难言:世尊宝手众中开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自开自合。】这一下很高明了,他说好,“佛啊!”他说你老人家的手当着大众一下开、一下合,我看到你的手自己一下开、一下合。但是,不是我的能见那个见性也有开、也有合。阿难这次讲话很小心,上面给佛骂怕了,一路骂下来的。他说不是我的见性有开有合,只是我看到你的手有开有合。这句话讲得很对,有点含糊,所以佛又抓到了。

【佛言:谁动?谁静?】他说好,你看到我的手,那么看。我们大家一边研究《楞严经》,一边自己那么来一下,试试看!不过不要给别人看到,不然回家去那么搞,说你神经了,对吧?他说,那么你看到我这个手这样开、合,根据阿难的答话,他说我问你:哪个在动?哪个在静?换句话说,“哪样是动?哪样是静?”也可以那么讲。

【阿难言: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谁为无住?】阿难又被佛逗迷糊了!他说你老人家这个手一下这样、一下那样,你的手不停,因此我的跟着你的这个手看到的这个现象,一下看到这样、一下看到那样,我能够看的这个作用跟着这个现象在转,我这个见性就停不了了,也没有静下来。所以,你手也在动,我的看的跟着你手动在动,他说没有一个静态,都在动态中。都是动态的话,永远就没有停住的哦!“无住”,无住就是动态啊!都是动态,没有停留住啊!

【佛言】,佛就说,【如是。】嗯!你说的对!

【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实时阿难回首右盼。】那么佛在这个时候玩神通了,少林拳来了!他就把这个手掌一来,武侠小说写的一样,这个手这样一打出去,那个大手印啊!一道电光啊!就向这边就去了。阿难看到这边一亮,马上回头一看。佛就收回手来,到这边一打,他(阿难)就跟着这个光向这边看,两边转。这个拍成电影就很好看了。

【又放一光,在阿难左,阿难又则回首左盼。】这个文字我们懂了。佛表演了这一下。

【佛告阿难:汝头今日何因摇动?】他说你的头发疯啦?为什么那么摇摆不定啊?【阿难言】,阿难说;【我见如来出妙宝光,来我左右。故左右观,头自摇动。】他说刚才是你手那么玩花样,左一边一道光、右一边一道光;我要看你的光嘛,头就跟着转动了嘛!他心里有点不服气了:这个你还要问啊!这是你诱导我动的嘛!你这个那么转嘛,我头就摆动了。

佛说,【阿难,汝盼佛光,左右动头,为汝头动?为复见动?】佛又来了,他说那我问你。你看佛的教育方法非常科学!第一步是把手一开一合,他问阿难,是手动啊?还是你的看见的东西在动?这个好了,阿难答的没有错。跟着佛又玩一个花样,你头这么动、身体动,你那个能见的有没有动?他在一步步地引导。

阿难的答复:【世尊!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他说,这个是我头在转动,我想象我的这个能够看的见性也跟着在动啊!“谁为摇动”啊?“谁为摇动”这四个字文字上写得稍有一点问题。换句话说,我这个见性也跟着在动,没有停止过啊!他说我不晓得谁在动;就是我头在动、见性也跟着动,中间有个谁在动啊?大概就是见性动啊!

【佛言:如是。】佛说,你讲的也对。第三步又来了!

【于是如来普告大众: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汝观阿难,头自动摇,见无所动。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这一段是佛说的。他说,阿难你讲的对!动摇的、有来去、有转动的叫做客尘,是外面的表层,不相干。“以不住者,名之为客。”不停留的都是不实在的。所以我们注意呀!这个地方要参究了。你说我打坐有功夫,坐起来那个境界,“哎呀!定了!明心见性了!静得很啊!好啊!”那你不打坐呢?不打坐就没有了。睡着了呢?先不问你睡着了,做梦还有没有?做梦就两样了。那么睡着了呢?睡着了就没了!可见你那个清净境界、你那个得定的境界是自己造出来的,心理作用变出来的客尘烦恼。再好的境界,心意识造出来的,客尘烦恼。不是道体。只是境界、只是作用、只是现象,不是明心见性见道之体。所以都叫做“客尘”。

他说阿难你们看,他告诉大家。阿难刚才自己承认,这个头在摇摆,见无所动。他左边看、右边看,能够看的这个东西没有动摇过。看的不同,你说我这样摇得快,看到是昏的。昏是现象耶!你看到昏的那个没有昏。你说我头会发晕了,晕是头的生理的现象。你知道那个头发晕了,那个没有动摇过。佛是引导向这里转。

他说,再说你们看我的手,有开、有合,手的现象、这个作用有开有合。“见无舒卷。”你看见我的手能够合拢来、能够开了那个也没有合、也没有开。譬如我们现在冒充,我当演员,假使我来演那个释迦牟尼佛的样子,这个手合拢来,大家看到合拢来;放开,看到放开。这个手放、合,合、放,这是手的现象。我看到合、看到放,这个都在这里,他说没有动摇过。

“云何汝今以动为身?”又进一步来了。他说可是你们现在都搞错了,把那个动态的现象当成了本身。“以动为境”,而把动态、变化不定的境界当成实在。所以呀,从开始、从生下来、从无始以来,一直到最后死亡,乃至到未来;“念念生灭”,跟着这个思想,能够动、变化的心理在变化。“遗失真性”,你知道自己变了的那个本性不管了,反是把这个知道的本性丢掉,只跟着现象在转。所以遗失了真性,这叫做众生颠倒,“颠倒行事”。

“性心失真”,所以真正自己的本性、本心认不清楚,就把一切的现象、境界当成真实,丧失了那个真理的一面。“认物为己”,而且只把物理的境界当成自己。这个身体也是物理的哦!这个身体随时在老。今天就比昨天老,明天比今天更老,新陈代谢,这个一定变去了,这个不是我。所以“认物为己,轮回是中”,所以跳不出生死;“自取流转”,自己在轮回里头流浪。这是佛说的一段,就要“八还辨见”来了。

现在我们再翻两页,再到五十七页的原文。

佛好像把明心见性的道理讲得很切实、很明白,这一段我们去想一想。所以它叫做“密因”,有许多的修法,都还认为是这样。一切思想、感受、一切的境界,这个有动摇。能知道境界的变化、苦乐的感受,他说这个没有动摇。这个没有动摇就是自己的主人,就在这里。换一句话,你坐在硬板凳上,觉着有点难过、背上有点酸、空气有点不舒服,这是客尘,外界变化,你的感受就两样。你知道自己现在舒服不舒服的,那个没有动过。要在这个地方认清楚!佛这一段话很要紧!要在这个地方认清楚。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合掌礼佛,愿闻如来,显出身心,真妄虚实,现前生灭与不生灭,二发明性。】

这个时候,“尔时阿难”,阿难听了佛拿这个手这么比划一下这一段话,以及大家一听了佛讲的以后,“身心泰然。”心里安定了,懂了。不一定讲大彻大悟哦!懂了。一个人心安理得就是道。中国人的俗语,心安理得就是道。心安理得的这个道的境界呢?心平气和了。心安理得了,一定会达到心平气和。心平气和是现象、是境界、是客尘;心安理得是道。所以,到这个心安理得是“身心泰然”,身体也安祥下来,心理也平和了,身心泰然。那么,泰然就是很舒服;“泰”就是很安祥。古文这个泰、泰山这个泰,是安祥、平安,这两种意义都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字。“泰然”,很自然的。

那么,认为无始以来,大家忘记了这个本心。现在没有讲明心见性哦!佛只讲能见之性这个作用。这个作用还是外表一层哦!大家懂了自己现象上这个心性的作用。他说只恨自己失却了本来心。本来这个心态就是这样。

失却了本来心呢,就是忘记了自己能够作主的,动来知道动、静来知道静,忘记了这个作用的本来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自己搞错了,跟着外界的现象在转。“妄认缘(外缘)尘(一切客尘)”,冤枉的跟着外缘、外面的现象在转,跟着客尘烦恼在转。然后都把自己意识经验,所谓“分别”,分别就是意识,现在就是意识习惯的这些意识形态、意识这些现象。我们打起坐来觉得自己空了,那不是你真的空了,那是你意识里有个空的境界。所以把眼睛一闭,前面黑黑的,“哦!这就是空!”那个也是分别影事,是心理意识的一种投影。他说认错了!

“今日开悟”,阿难当时认为大家悟到了,等于这个正在吃奶的小孩、婴儿,妈妈走开了,离开了妈妈半天一天,所以拼命在哭、找妈妈。忽然看到妈妈来了,还是这个奶水,还是很甜的,找到自己的本来心了。“如失乳儿,忽遇慈母。”这样一语双关,形容见到这个道理的高兴,也形容释迦牟尼佛是我们大众的妈妈、佛母,使我们找到自己的本来。所以大家“合掌礼佛”,然后再拜佛。没有真正开悟哦!合掌礼佛在要求哦,要求什么?

“愿闻如来显出身心。”这个身体(生理)跟心理(思想),身心两个怎么样可以分开?怎么样能够解脱?像我们普通的人,生理不舒服,心理就烦恼;心里头、思想里头有烦恼,身体就不对了。身心解脱不了,分不开。所以他要佛明白地告诉身、心这两方面的情形,它的关联。“真妄虚实”,哪个是真正的道、真正的明心见性那个道、真实的道(道心)?哪一种是假的(妄想心)?

现在我们都会思想哦!哪一个才是我的真心?哪一个是妄心?所以“真、妄、虚、实”;“现前”,我们现在;“生灭(心)”,一个思想来去,有生有灭,同那个不生不灭的道;“二发明性”,这两边的事情,请你老人家给我讲清楚一点。

当老师、当佛很困难哦!所以为人千万莫成佛哦!成了佛受不了那个啰嗦啊!那个阿难一步一步地啰嗦。先要身心泰然,很高兴、很舒服:“哈呀!高兴啊!我的妈妈!”“啊!我的老母啊,你总算慈悲啊,我懂了!”懂了好了,下座了,该给佛去休息休息了,他又来了。他要他讲身心怎么样分开的?真心、妄心的差别在哪里?身心是一个问题;真心、妄心的差别在哪里?两个问题。第三个,现在心理状况同生理的作用,有生、有灭,这是现象,现象是有生有死,那个不生不死的道在哪里?“二发明性”,他说这两种,那个本心、本性根本的道理,要你老人家彻底地给我“发明”。我们现在科学上用的中国文化“发明”两个字,就是佛经开始用的,尤其是《楞严经》用的很厉害。“发明”,发就是开发,明就是明白地表示,所以叫“发明”,开发、明示。

那么讲到这里,阿难还来个帮手。我们知道《楞严经》的故事,当时印度(中印度,比较靠北印度)有个国王(皇帝)叫“波斯匿王”,来请佛吃饭。那一天也等于我们这里结夏,快要结夏期满了,请佛到他皇宫吃饭。佛刚吃了一半饭,那个神通灵感晓得阿难出毛病,所以把饭赶快吃完,就回来了。大家看到佛那个神态匆匆忙忙,跟着回来;回来以后就把阿难救回来,救回来就辩论,辩论到现在还在那里辩论。所以这时回来,波斯匿王也跟着回来,他来看闹热。主人家也跟来了,他说这是怎么回事啊?所以这时这位波斯匿王皇帝站在旁边。实际上是个诸侯,我们叫他是皇帝了。

【波斯匿王起立白佛。】他就站起来,他说,【我昔未承诸佛诲敕,见迦旃延毗罗胝子,咸言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盘。我虽值佛,今犹狐疑。云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今此大众,诸有漏者,咸皆愿闻。】波斯匿王这一段插进来,很有道理,才引起下面的“八还辨见”。

印度宗教哲学,尤其讲追究修行的、找人生究竟的,世界所有民族文化,拿这一行来讲,印度是第一。所以释迦牟尼佛以前,宗教出家修道早就流行了,非常流行。那个老教就叫“婆罗门教”。释迦牟尼佛出来,佛教是对于婆罗门教的革命、改良的。印度的文化传统宗教是婆罗门教。其它的,婆罗门教以外,各种教派还有很多很多,有各种外道、各种哲学家。

可是印度这个文化、这个民族有一个特别的,同我们中国不同,同世界各国也不同;不管什么外道,乃至于唯物的、唯心的,有个共同的,都喜欢出家修道。他们所谓出家修道,并不是永久的。所以印度人上古时代,我觉得很好玩,很有道理。年轻一定要去修道,二十几岁一定出家、入山,修道一段时间。现在泰国还流行这个制度,年轻人一定要当三年和尚,回来才取得了国民资格,泰国还如此的。所以世界各国要了解国情,这就是印度文化的遗留。印度过去年轻人一定入山修道,到了二十七、八岁回来成家,结婚、生子。等到儿女一二十岁,走了,正式入山修道去。他人生是三个阶段,普遍是如此的。

所以波斯匿王当时他最后是皈依了佛,他开始也是学印度教、学其它的外道。他说我开始没有皈依佛以前,他也跟着迦旃延毗罗胝子(黄发外道们,这是个派系,我们这一本书上白话注解里头都有了。我们这些地方把它很快地跳过去了,重要找佛法的重点。)他说这些人、各个学派“咸言此身死后断灭”,他们认为人死了就算了;等于现在唯物哲学一样,死了就没有了,人死如灯灭,没有灵魂,也没有前生、也没有来生,是断灭见,所以佛学认为是“断见”。他认为人死了,没有了就是没有了,什么都没有,那个境界叫做“涅盘”。“涅盘”不是佛学的创造,是印度旧有的文化。得道最高的那个境界,不生不死的常乐我净的境界叫涅盘。他说这一派的外道(唯物学派的),认为死了就没有了,没有了就没有了,那就叫涅盘。

波斯匿王的报告,他说我现在呢不信他们那一套了,不对!跟着佛学,学佛了。但是老实讲,他说虽然我是学佛啊,心里头还在怀疑,说明心见性就成佛,“云何发挥证知此心?”这个心怎么明啊?性怎么见啊?他说“云何”怎么样、用什么方法才能“发挥证知此心”,证明明心见性这个法门?以什么方法说明、修持,可以修到不生不灭的地步?

这位皇帝提出来的问题,他说不但是我一个人的要求,他说我可以代表大家,“今此大众,诸有漏者”,没有得道的,都称为有漏众生。不是说你流口水漏了,或者是大小便漏了,心有渗漏,心里头道德的没有完整,贪瞋痴慢疑,见思惑都在,心有贪瞋痴慢疑一切习气,没有了断,都是有漏之因。这个中国的外道啊,讲所谓有漏无漏,只讲生理方面,只讲一条戒,那个不对的,那个解释有漏是错误的,所谓有漏,身心无漏,生理心理只有清净圆明,绝对的清净圆明就是无漏之果,失去了清净圆明,起心动念还有贪瞋痴慢的习气,都叫做有漏之因。所以波斯匿王提出来,他说我现在同在会听佛说法的大家们,“诸有漏者”,凡夫境界有漏之因,“咸皆愿闻”,他要求佛,你明白告诉我们,怎么样明心,怎么样见性。


返回目录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