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五年夏天,南老师跟了一位同乡离开家乡,到温州坐船去上海,又转火车去杭州。这时,南老师已经结婚并已有了一个孩子,但在当时,一个十七岁的年轻人,出这样一趟远门,还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情。好在有这位同乡照应,一路上平平安安。
南老师一来到杭州,就喜欢上这个地方。杭州是文化名城,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有道的人,加上这里有山有水,风景优美、浙江国术馆的校址就在里西湖,刚刚开办了三年,学生不多,前面两期学生还多一点,南老师这一期是第三期,学生只有七八个人。学校的老师可都是武林高手,内功、外功,少 林、太极,各门各派。人才荟萃。国内武林.千百年来,素来沿习师父带徒弟的方式传授技艺,而且师父对徒弟一般都留一手,有些绝技都没有传下来,只成为奇闻轶事充当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以办学的方式传授武术.而且没有门派观念,浙江国术馆可能在近代史上开创新风。南老师在这样的环境中求学,如鱼得水,他学得很认真、很努力,学校每天八小时的课程,他不满足,自己每天清晨四点多就起床.一个人先到西湖边上练拳练棒,练一两个小时,回去吃早饭上课。在同班同学中.南老师年纪最轻、个头最小,但每门功课,每种武艺,他学得最快最好。学校的武术老师有十几位,有年长的,也有年轻的,都是身怀绝技的人,而且都有传统文化的根底和侠义精神。南老师至今对几位老师还有深刻的印象。一位老师叫刘百川,传说他功夫很大,外号“双刀刘”,他用手拍你一下,你就吃不消。一位教内功的,姓田,则是文质彬彬的样子,南老师经常上他家拜访,家垦挂满了字画,摆满了书籍,完全是文雅书生的样子。还有一位教少林拳的.很有名、这些武术教师在传授武功的同时,总是不忘给学生讲做人的道理。那位少林拳教师的训活,南老师记忆犹新,为了国家,练好身体,不要玩女孩子,谁要是玩女 孩子,就不要来学武功;特别要记住“好兔不吃窝边草”,身边有最好最爱的女人也不要动、这些人生的经验.几十年后,南老师经常拿来教育他的学生:要做事业.就不能沉迷于女色;尤其是你当了单位首长.当了公司老板,你玩了女秘书,后果不得了,大家会攻讦你,她也要控制你,往往搞出难以收拾的局面。
国术馆除了武术训练外,还开设文化课程,教授国文、历史、生理卫生等等。南老师喜欢读书,这些课学起来津津有味,甚至觉得学校里教的东西还不过瘾,还抽时间跑到之江大学旁听;听了几节课,又觉得大学教师的学问也不过如此,就没有再听下去。社会上的英文补习班也去上过,学了几次,也没有坚持下去.这次他没有怪老师,而是觉得自己不行,要学会英文太难了,要花太多的时间,还是先把中国文化学好,英文就放弃了。从那以后.南老师再也没有动过学英文的念头,他一辈子也不懂英文,只认得英文宇母。大概是年龄的关系吧,究竟要学什么?将来究竟要干什么?南老师在这个时候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国标,到国术馆求学,并不是为了毕业后可以当武术教官,那只不过是离家出走的一个借口、但是有一条是明确的,要学一身本领.做一个叱咤风云、君临天下的人;要是不成,哪怕当一个浙江省长或杭州市长也不错.这个梦想,或者说是野心,南老师是很强烈的,他的少年时代,青年时代,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梦想挥之不去。也正是有这个梦想的支撑,使他总是有一股强烈的求知欲,读书,习武,求道,他从来不使自己闲下来。国术馆的课程本来已经不轻松,南老师却还给自己加码,能够找到的书都找来读。当时,商务印书馆编了一套“大学丛书’.讲电、光.航空这些现代科技知识.南老师都去借来读。杭州有个孤山。山上有个文澜阁,是一个很有名的藏书楼,是乾隆年间把圣因寺改建而戌,专门珍藏《四库全书》。南老师想办法弄了个借书证,每个星期天都跑到文澜阁去,借出几本,就在那儿翻、按规定,这些书不能带回家,细读是不可能的.
南老师好读书,酷爱书.但那时侯没钱买书,不过,他好像天生同书有缘。也是在杭州国术馆学习那段时间,有一次在西湖边上练拳,邂逅一位和尚,斯斯文文,戴一副眼镜.宁波人。南老师把他的名字忘了,只记得当时叫他“四眼和尚”。交谈几句后。“四眼和尚”请南老师到他庙里去坐坐。庙子就在西湖边上,名则“闲地庵”。是一个非常清静幽雅的去处。庙里挂着一张史量才的遗像。原来,这个“闲地庵”是史量才的家庙,隔壁是“秋水山庄”,是史量才为他的姨太太沈秋水修建的别墅。别墅和家庙有一扇小门相通。史量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大名人,有关他的文字资料很多,从南老师嘴里讲出来的故事是这样的;史量才本是穷人家出身,一面读书,一面给报馆送报卖报。沈秋水是上海滩上的名妓,天天看见史量才送报,觉得这个年轻人是个可造就之才.就资助他、鼓励他好好读书、后来,史量才学有所成,办了《申报》,沈秋水就嫁给了他。不到一二十年.史量才就成了上海滩上的名人,连杜月笙、蒋介石都怕他几分,不过,他最后还是死在蒋介石特务的黑枪之下。南老师从来没有见过史量才,但自从认识了“四眼和尚”后,史量才的家庙“闲地庵”成了他读书的好地方。他经常到这个地方来。教和尚打拳,同和尚聊天.有吃有喝还有书读。史量才的学问很大。藏书很多,他搜罗了许多道家的书.有些秘本.都是别的地方见不到的。南老师后来同人说:”史量才大概没有想到,他搜集的这些道家的书等于为我准备了。”史量才的武功很高,修道也修得很有心得,他的师父就是一个道家人物,在情况危急之中,他的师父叫他连夜逃跑,他没有听,结果第二天就被害了。而史量才为南老师准备的道书,南老师读了以后,都派上了用场。他后来到康藏求道,参拜密宗上师,就是拿这些道家学问,赢得密宗上师们的尊敬,而把藏传佛教里的奥妙传授与他。
在西子湖畔,南老师虽然只生活了短短的两年时间,但在他的心里却留下了总也抹不去的印象。几十年过去了.南老师也到了晚年,他想回来定居,杭州成了他的首选之地,在西湖边上,他早就买好了一所房子。他同杭州有这份情结,因为这里是他闯荡天下的第一站,他在这里不仅学到了武功,还读了不少书,跑遍了杭州的名胜古迹。他跑名胜古迹,自然有年轻人爱玩的习性,而他心思更重的是求仙访道。杭州庙宇多,传说中出过不少神仙高士,南老师一心要寻访到一位得道高人,学一手济世救人、天下无敌的本领。学校附近有一处名胜.称葛岭,相传晋代著名道家人物葛洪在这里修过道.葛岭上还留下一座庙.南老师经常去,希望能碰到一个指引自己得道的高人,结果是一次又一次失望而归。有一次,在路上看见一个长相怪怪的和尚,南老师就尾随着这个和尚,跟着跟着.那个和尚进了一个山洞,南老师上去往里一瞧.山洞又小又黑又潮,一领破席,一捆稻草,是那个和尚的全部家当;南老师向和尚请安,那个和尚理都不理,连着问候了好几声,和尚好像都没 有听见,南老师只得扫兴而回,心里想,这个和尚不是一个得道的人,看他那面黄肌瘦的佯子,说不定是快要死的人了。还有一次,南老师结识了一个和尚.和尚送给他一部《金刚经》南老师念《金刚经》念了三天,当念到“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时候,感觉到一片空灵.找不到“我”了.“我”到哪儿去了?南老师放下《金刚经》,不念了,跑去找那个和尚,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境况。和尚一听,表示很惊讶,对他说:“你真了不起、人家修行几十年都做不到,你念了三天《金刚经就达到这种境界,你就是再来人。”“再来人”在佛学里就是 得道悟道的人。和尚的这句话南老师也没有在意,他到处求仙访道没有结果,而面前的这个和尚可能就是指点他的高人,却擦肩而过。南老师后来回忆说。其实那时自己已经开悟了,只是当时自己不知道,后来几十年走了很多弯路。
在浙江国术馆两年的生活,很忙碌,很充实,除了学校安排的课程表之外,南老师自己还有一个日程表,几点几点干什么.每天都排得满满的.严格按照自己订下的日程表执行,晚上只能睡四五个小时。他对自己的管理非常严格,不让自己闲下来,不浪费时间;那时候养成的这习惯,后来一辈子都没有改。古人有言:“人非有品不能闲”,今夭,南老师被推崇为有品有道之人,他仍然不使自己闲下来.
在国术馆的两年当中,不是一切都顺心的,最大的问题是钱.没有钱。来杭州之前,听说这所学校是公费的,家里给他准备的钱有限。来到学校之后,才知道因为经费困难,从他这一期开始,许多费用都要学生自己负担了。这样,过了一个学期,南老师就要为下学期的费用操心了.只剩下八块大洋了,冬天的棉衣还没有。怎么样省吃俭用,也不够一学期的开销。偏偏在这个时候,又出了一件意外的事。一天,一位同学急匆匆跑来告诉南老师。西湖里捞起一个跳湖轻生的入,说是乐请人,是南老师的同乡。南老师一听,赶紧跟了那位同学。来到湖边,只见一个中年男子,像一个落汤鸡.一问,他说自己是一个生意人,从乐清来杭州做生意,赔光了钱.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也没脸回家了,萌生了轻生的念头、西湖冬天的水不深,他跳下去没有死,被人救了上来。南老师看他一副可怜的模样,就把那人带到学校里来.到厨房给他弄了点吃的,把湿衣服换下来,然后,从自己仅有的八块钱里,拿出六块钱给他.叫他赶紧回家过年、南老师在向己阮囊羞涩的情况下,资助了一个落难的同乡,做了一件好事.自己心里当然很高兴。过后.他在信中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在回信中锐,这个人是个骗子,他已经骗了不少人了;不过,你这样做也没有惜。这是南老师一生中头一次受骗上当,后来,几十年下来.找上门来骗他钱的骗子也不知道有多少,尤其是在他经济状况比较好以后。他曾经对我说过;“有时侯明知这个人是个骗子,他来向我借钱.我还是会借给他的。他向我开口,说明他有难处,我能帮他忙,为什么不帮。”南老师的这种思想和这种作风,我理解不了,当然也学不会,连追随他多年的学生有时侯都不能理懈,但南老师 这样我行我素、这次,他自己的钱被别人骗了,自己的经济问题竟意外地很快就解决了.南老师说:是在西湖边上捡到的,五十块钱的票子.(按现在的钱来算,五十块大洋少说也有上万元)在当时是一笔很大的钱。南老师捡到钱后还站在原地,等失主来领,大冬天.在雪地里站了两个多小时,也不见失主的人影,那时候还不兴把捡到的钱交给警察叔叔,他把这笔钱揣进了自己的腰包。几十年后,南老师给他的“徒子徒孙”们讲起这段故事时,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有人说,这是天意,上天看到他专做好事,就给他一个回报。
一九三七年.南老师以第一名的成绩.从浙江国求馆毕业,获得武术教官的资格,但他没有谋得一份差使、不久.抗战爆发,国难当头,南老师只有二十来岁、满怀壮志,一腔热血.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但他没有投身行伍,拿枪杀敌.这时候的南老师,还是单身匹马,走着一条自己的路。他一心想闯荡江湖,到处求仙学道,想学一身功夫本领。这在当时一部分年轻人中是件时髦的事,都幻想学会一手飞剑本领,可以直取日本鬼子的首级。鬼子的首级没有取到,南老师从未上过前线,但他学到的学问功夫使他终生受用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