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的庙港,简称不就是‘太庙’吗?”
这恐怕是南怀瑾先生关于选择在苏州太湖建造“太湖大学堂”,选择在吴江庙港作为他人生归宿最精妙的解释了。
2007 年5月20日中午,记者从苏州驱车去吴江庙港,去拜访这座还在修建中的中国“太庙”。
车过庙港大桥,远远地便看到几座与众不同的建筑。下桥右拐,不用多久,果然就是太湖大学堂了。记者注意到大门右侧排列的合作单位,人民、复旦……从国内一流大学到国外知名学术机构,的确有中国“太庙”的气派。
在专人引领下,记者步入学堂,一眼望去着实诧异。和庄严沉重的大门形成对比的是,这哪里是个学堂,分明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农家呀?
路边是普通的竹制篱笆,一片桃树林外,一群悠闲的白鹅自在地散着步,远处有星星点点的小水洼,再远处就是太湖大堤了。走在这样的世外桃源里,人的心情立刻舒畅了许多,带路人半开玩笑地说:“这里本就是神仙居住之地,当初建学堂勘探地形的时候,飞机仪器到了这里就失灵了。”(我个人也听说过这件事,没想到在此文中也提到了此事,此事可能在苏州传闻很大,有可能是属实的--清风)
学堂极大,经介绍足有300亩。目前建成的是主楼和讲堂,一片中国风格里似乎还夹杂着法国气息,而楼前的草坪则被修剪成太极的模样。据说所有建筑风格均出自于南怀瑾先生自己的创意。学堂是2000年开始动工的,填土、修路、造桥、种树……足足6年,才构成了今天的风景。
而上个世纪,这里仅仅是一个临近太湖的小水塘。1999年,南老一个在吴江投资的学生邀请他来庙港。在太湖大堤上走了一圈后,老先生突然心生久留之意:如果将来在这里骑着小骡子,读书修行……
让他最终下定决心归隐庙港的,还流传着另一个逸闻,当时的吴江市委书记是汝留根,他拜望南老时,递出的名片让老先生惊呼:你不是要我永远留在这里吗?
在主楼前,南怀瑾先生的秘书马宏达先生接待了我们,并且告诉了我们一个消息:老先生今天恰好不在。
对于这样的结果,我们遗憾而又理解,老先生或许不在,或许清修。但正如一个真正隐士的作派,南怀瑾这个名字大半个世纪鲜有和记者采访联系在一起,老先生也曾明确表示,不接受任何采访。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千百年来,寻隐者不遇或者是一个最遗憾但却最有诗意的结局。
■南怀瑾的隐士传奇
有人称他为国学大师、易学大师;有人称他是佛学大师、禅宗大师、密宗上师;甚至有人称他为当代道家、第一流、最高明的江湖术士;更有人称他是“这个虚浮的网络时代里一位人人可以求教的旷世贤师。”但是仅从个人修行和立世原则上,南怀瑾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隐士,比如在山野闭关修行,比如数十年来坚持打坐,甚至他的饮食——每天不吃早餐,中餐和晚餐都是一小碗稀饭,以及90高龄依旧良好的身体状况,都符合人们判别奇人异士的标准。
事实上,在1949年去台湾之前,他的故事完完全全是一个传奇的隐士生涯:
1918 年,出生在浙江温州乐清县的南怀瑾从小接受私塾教育,并且少年习武,精通拳术剑道。
他青年时访求多位高僧隐士,在青城山被禅宗大德盐亭老人袁焕仙收为弟子,为此辞去军校教官职务,到峨眉山闭关3年。
1945 年,他又远走康藏,参访密宗上师,被承认为合格密宗上师。
1947 年返乡,归隐于杭州。后在江西庐山天池寺附近结茅庐清修。
到了台湾以后,先前传奇的隐士生涯,让南怀瑾在口口相传中逐渐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不过在大众中,影响力最为深远的,还是因为一本《论语别裁》。其实此书,南怀瑾本人是无心而为。只因为学生中有一个会中文速记的,才促成了该书的问世。
当年在台湾,南怀瑾的《论语别裁》,火爆程度不亚于今天百家讲坛的于丹,报纸连载大卖,盗版也风行。而在90年代该书引进大陆后,同样掀起了一股“南怀瑾”热。
南怀瑾虽然以隐士态度立世,可难得的出世,所做的事却惊天动地。
1997年4月,浙江金华到温州的铁路通车。此前,近80年,金温铁路先后倡修7次,均未成功。
1987年南先生听闻故乡又在构想此事,决定加入,为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从开工到全线通车,他写给各方面的信函,竟然有百万字之多。
铁路总投资近30亿人民币,其中他个人筹措了资金1200多万美元。铁路修好之后,南老还路于民,一切利益都不染指。
这一点正如南老的一句名言:没有出世的修养,便不能产生入世的功业。
而今,从大陆到台湾、从美国再到香港,跨越了大半个地球的老人最终选择了苏州作为了他人生的最后归宿。对此,朱永新副市长拜访大师后在博客里这样写道:我为苏州能够留驻这样的大师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