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南怀瑾老师 > 了解南师 > 其他资料

马宏达:谈谈《论语别裁》

时间:2015-11-15  来源: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  作者:马宏达

编者按:在桂馨基金会与南怀瑾文教基金会、恒南书院合作开展的公益项目“师道.论语别裁”启动之际,国学大师南怀瑾老师生前秘书马宏达先生应桂馨基金会之邀特撰此文,为大家讲述南怀瑾老师和《论语别裁》一书的故事。在此刊发,共同学习。

 

文/马宏达 先生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十五年中,南怀瑾先生(以下简称南师)在台湾应邀讲了三四次《论语》。听课的人,很多是阅尽沧桑或饱学之士。南师讲《论语》,完全不同于一般学者囿于书面文句的风格。他是透过了《论语》,融通古今中外,以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生动语言,深入浅出,切中时弊,讲述活生生的人生经验,旁引沉甸甸的历史印证,介绍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对听众的人生,乃至对国家民族与人类的前途,都有不可多得的启迪。这是前无古人的讲法。听众当中,竟有现场全部笔录者。在大家的极力主张下,《论语别裁》在1976年出版了。

从初版至今四十年,《论语别裁》一直是畅销书、长销书。所谓畅销书,是一时受欢迎的书。而长销书,则是经得起时间检验与淘汰,长期持续受读者欢迎的书。一本讲《论语》的书,自发地被各界各阶层最广泛的人群所认同所推崇,且经久不衰,已是前无古人的事了。而且是未作市场推广,都是读者自发推荐给亲友们,更是出版界的奇事。

 

现在看来,《论语别裁》与南师的其他著述一道,在某种程度上,启发带动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重新认识中华文化。这个现象本身,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自有其颠扑不破的不朽价值。中华文化不仅是人类文明史中非常重要而精彩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没有了中华文化,也就没有了中华民族。亡国还可以复国,若文化亡,便万劫不复了。虽历经朝代变迁,但中华文化却颠扑不破,且天生具备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伟大襟怀,不断吸收新鲜血液而壮大,哺育着中华民族继往开来,这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现象。当然,精华与糟粕并存,是世界上所有文明的共性。瑕不掩瑜,我们要做的,是汲取精华,而非糟粕。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再做倒洗澡水连孩子一块儿倒掉的蠢事了。

二、南师本身的文化学养、传奇阅历、人情练达、智慧证悟、慈悲愿力,使他能够将《论语》及其他很多经典,阐扬得深入人心,使人获得无数共鸣与启迪。这不是一般作理论研究的人所能做到的。可以说,南师并非一般意义的学者。他不仅学贯中西,且在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文教、文学、医药、企业、商业、公益、武术等等众多领域,有着非常丰富甚至传奇的经验。而且还有三教九流非常广泛的朋友交往,每位朋友的阅历经验也是他所读的“书”。他亲历了清末民初以来中国的沧海桑田,见证了近一个世纪的世界巨变。所有这些阅历与经验,都是南师的学问来源,配合他天生优异的禀赋,成就了他的大格局大气象。这些源自实际的学问,只作书本理论研究是无法体会的。所以,南师读经典,看的不是表面文字的“热闹”,而是透过文字看背后的历史人生“门道”。南师讲经典,讲的不是理论,而是以经典为支点为激发,在阐释经典的同时,发挥他洞察世事与人情、历史与现实的心得和经验。

 

正因如此,他的书引起社会极为广泛而持续的共鸣。此之共鸣,正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他的读者遍布社会各界各阶层各年龄段,党政军公教,工农商学兵,从十几岁到九十几岁,从最高层到最基层,从教授学者到普通白丁,三教九流,各色人等。读者普遍反映,每次读南师的书,即使同一本书,都会有新的启发。常常人生有困惑时,翻翻南师的书就有启示,真的是开卷有益。而且阅历越丰富,越能体会他书中的深刻。尤其南师非常善于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阐发最高深的道理,读书门槛很低,不仅不会令人感到望而生畏、枯燥无味,而且常常使人读得欢喜,可以解困惑,除烦恼,开智慧,明方向,立品格。看之浅显,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非真通透者所不能为也。大家通过南师的书,得到的不是书本与现实人生“两张皮”的纯理论知识,而是实实在在作人做事的经验与智慧启迪,心有戚戚焉。

 

读者的体会,反复印证了南师在《论语别裁》中讲的一个道理:“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作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作人做事上去体会的。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所以孔子在下面说‘观过而知仁’,我们看见人家犯了这个错误,自己便反省,我不要犯这个错误,这就是学问。‘学问’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他这个研究方法,随时随地要有思考,随时随地要见习,随时随地要有体验,随时随地要能够反省,就是学问。开始做反省时也不容易,但慢慢有了进步,自有会心的兴趣,就会‘不亦说乎’而高兴了。”

的确如此,知识丰富、读书多、会写文章或者地位高、财富多、名气大,未必真懂得作人做事,也未必有自知之明,反而常常滋生了傲慢与自以为是,自欺欺人,甚至用这些资源来欺世盗名为害社会。现实中诸如此类,比比皆是。也可以说,没有真诚恳,就没有真反省。没有真反省,就没有真自觉。没有真自觉,又哪里会有自知之明呢?哪里会有真改善、真长进、真学问呢?换言之,真反省就是真谦虚,真反省就是诚意正心不自欺,真反省就是真学问之门。

四十年来,海内外无数读者因《论语别裁》的启发而反省,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认识人生,重新建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重新认识中华文化,升起对中华文化的信心与自豪感。无数读者因此而改变了自己,改变了人生;无数人因此而修己利人,热心公益;无数人因此而得以在时代的巨变中,立定脚跟,稳定心海,立志,敦品,砺行。

 

其实,严格说来,古今中外,一切对他人著作的诠释阐发,都是诠释阐发者个人的认知与心得,除非原著作者表示认可,都不能说绝对代表了原著的本义。

例如《论语》,是孔子辞世后,他的学生和再传弟子,用了数十年时间,反复斟酌而编著的。它究竟能反映孔子的多少?孔子认同吗?永远不会有权威答案,因为最权威的就是孔子本人的答复。可是孔子已逝,无法回答。要研究孔子的学问,还要研究“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研究《大学》《中庸》《五行》《孔子家语》,研究当时的历史背景,等等。但所有这些,也都只是孔子的投影、折射或关联因素,终究不能等同于孔子。其实任何人的著作,也都只是他著作当时的思想投影与折射,并不等同于他本人的全部。当然,若进一步深究,也可以说,所谓一个人,就是他一连串的人生行履痕迹与投影、折射,其实并无一个固定不变的完整人相可得。即使所谓的传记,也不能复原一个人的真相。更何况绝大多数传记,都是后人根据片段资料加以想象而编造的故事呢!真相了不可得。

至于对《论语》的注释诠解,历代以来,汗牛充栋。各家似乎大都认为自己的解释符合《论语》的本义,彼此争讼不休,徒议对错。可是大家好像都忘记了一个起码的也是常识性的前提——孔子没办法开口来作权威的评断哦!也许你解释的是孔子的本义,也许不是,也许比本义发挥得还要好呢,也许是曲解、错解了呢。

 

所以,严格说,一切诠释阐发他人著作的,不应该信誓旦旦地说肯定代表了原著本义,最多只能说是个人研究的心得报告。也许符合原著的本义,也许不符或背离,也许还发挥超过了原著。除非原著作者出来下结论,否则没有所谓的权威结论。但其实,这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研究的心得报告,对自己与他人的人生,是否真的有益。真的有益就好。若无益,就没有了流传的意义与价值。

南师的《论语别裁》,无数人因之而受益,大概这就是数十年来,人们自发推介它的原因吧。而“别裁”二字,与“旁通”“臆说”“喃哗”“他说”一样,正是南师不肯说自己的阐扬发挥就符合原著的本义,是谦虚,也是做学问的严谨诚实态度。南师也曾讲过,若换了听众对象再讲《论语》,讲法又会不同。他也从不承认自己是什么“大师”,更不是什么权威,所讲的也并非什么标准,不过是分享自己一时的心得而已。若读者因读他的书,而对中华文化有进一步研究的兴趣,对自己的人生,对作人做事,有启发,有反省,有改善,老人家也就很欣慰了。

 

转自: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