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资料来源于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以下录文只用于听南师讲课录音时参考,
请配合录音阅读,以音频内容为准,
以免出现误导错误,请谨慎理解。
那么他这个定的境界,后来我们佛法进入中国,再以佛经,以禅虑思维修,禅定,以禅这个梵文的音,配上大学之道,这个止定后静的习惯的思想把它连起来所以叫禅定,是这样的。
那么才晓得止了以后才有定,这个定不能拿后世佛学的禅定这个定来解释,就是说,比止的修养的程度,进一步,高一层,这个叫定。那么在中国儒家的修养,标榜止定的功夫,最高明的是,与它文武周公,到孔子孟子已经走入了师道,他们以前走的是中道,对世界历史文化有所贡献,在现生当中,此生永远是止定静虑,讲的是这个止。定了以后能静,静到什么程度呢,静到心中我们念着老庄的,老子庄子,就特别能讲圣人之道,静的境界,静的修养,静的功夫。
后面的,静而后能安,这个安要在哪里找资料,什么叫做安呢?诸位年轻同学们所讲的,看了小说的,奇经八脉、任督二脉打通,身体舒服到极点,去读孟子,养心的方面的修养。《孟子·尽心》篇里头,至于身体上的功夫,孟子养气,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对修养的功夫讲的是非常切实,我们讲《孟子》的时候已经提到过,有些参加过有些没有参加过,孟子把这个情绪讲的非常好,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就说完了。
书籍推荐
“四书”之首的《大学》,自宋以后被视为儒学的入门读物,童子都能熟读成诵。但很少有人知道,常见的《大学》,是经过二程特别是朱熹改编、注解而成的,与《大学》原文、原旨有重大不同。
南怀瑾先生认为《大学》原文逻辑严密,文气通顺,粲然可观,不必加以篡改。他依据西汉小戴所传曾子《大学》原经,对其本旨、微言大义重新加以阐发、揭示,旁征博引,辨析入微,取精用宏,妙语连珠。
千百年来士大夫内圣而外王的开辟路径,自立立人、自达达人的自我期许,其道德修养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昭然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