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南怀瑾老师 > 南师开示

《大学》 | 南师讲述原声音频(第3期)

时间:2019-10-07  来源:  作者:
同读共学
南怀瑾先生原声音频
《大学》
3
 
(音频资料来源于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以下录文只用于听南师讲课录音时参考,
请配合录音阅读,以音频内容为准,
以免出现误导错误,请谨慎理解。
 
音频录文

 

 

这个《三字经》鉴阅。鉴阅是参考书,历史、纲鉴这一类的纲要翻一翻。《千家诗》必念《神童》。这本书你们真没有见过了。小的时候念书的课外读物,这本薄薄的就是叫做《神童》。

 

把古代聪明的孩子,读书这么好的这些,司马光、司马迁等等的,这种叫神童。其中有个聪明者,老实讲,我们现在读书那一批人,现在还有个人在台湾,经常来看我,他一看啊威风得很,我们这类人,他一看不理,一来了还不管我睡觉还是干什么,他就冲进来把我拖起来。因为当年他读书的时候都给我背书包的。所以他的威风大得很,到现在大字那么大的字,大概还认不到一口袋。读了几十年书,就是如此,所以其中有个聪明的,我的那么多同学,有一个聪明的,一日三行读“大中”,总是一天念三行,对着来,读《大学》、《中庸》。

 

讲到《大学》、《中庸》,我们在座的那几位高手的写作家,编剧本的很好用的上,一日三行读“大中”,是我们当年四书是这样背来,因此我跟同学讲,念书要背。背不是记,你们现在的读书,硬记为了应付考试硬记,记住了的东西,考过了书是书。所以中学读了到高中中学的书没有用,高中的书念完到大学又丢掉了,大学念完了到考博士又统统甩掉。我们那个时候就是那样摇进去的童子功,所以现在可以不带书本照样的摇出来,童子功的背,什么叫做背啊,不用脑子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不要想的自然就唱出来了!

 

就是当年那么摇啊摇啊唱进去的,这个叫背了,一辈子都忘不了!只顾自己到了老了,念一个出自马上这么头一摇,想到当年他那么一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绝不会说在黑黑德的,一定是在明明德的。他认为是童子功摇进去。可是现在有个感想,到了大学里头中文系。好,在研究四书,甚至于说在研究所那里圈点四书,我的感想,叫做稀奇又古怪。这个教育这两个时代,那么颠倒,可是很幸运,总算我都经历上了。后来到了十几岁,四书已经不止一看了,随便讲到哪里,大概就知道了,甚至可能背得出来,高明的还可以倒背如流。

 

我们那个时候学生还有个故事,比赛背书。三百千千不要讲。四书哪一个人背错了一个字是吧,罚你十个鸡蛋。鸡蛋很便宜,一个铜板。一个一毛钱是30个铜板,一个铜板是一个鸡蛋,所以只要十个铜板,结果有个人什么都会背,后来碰到一个乡下人,他说你我不给你拿背这些。有一本书你会不会背,黄历。现在日历挂在壁头上,当年是一本书出了黄历。这个读书人说,这个黄历我也会背,乡下读书人没得书读了,记忆力非常好,就背黄历,有的说不算数,倒背黄历会不会背!真有人会倒背黄历,倒转来背。

 

这就说明当年念书的是花脑筋的记,假设我们拿现在的观念来看,这简直是虐待。

 

书籍推荐

“四书”之首的《大学》,自宋以后被视为儒学的入门读物,童子都能熟读成诵。但很少有人知道,常见的《大学》,是经过二程特别是朱熹改编、注解而成的,与《大学》原文、原旨有重大不同。

 

南怀瑾先生认为《大学》原文逻辑严密,文气通顺,粲然可观,不必加以篡改。他依据西汉小戴所传曾子《大学》原经,对其本旨、微言大义重新加以阐发、揭示,旁征博引,辨析入微,取精用宏,妙语连珠。

 

千百年来士大夫内圣而外王的开辟路径,自立立人、自达达人的自我期许,其道德修养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昭然俱在。

 

 
敦众好课推荐
 
0.jpg
点击图片购买
 
微信图片_20190817171935.jpg
▲购买咨询扫码添加敦众书童▲
 
640(8).jpg 640(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