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南怀瑾老师 > 南师开示

南怀瑾老师讲“轻安”

时间:2015-05-27  来源:  作者:南怀瑾

南公怀瑾老师开示:

“欢者,谓从本来清净行者,观资粮地所修净行,无悔为先,慰意适悦,心欣踊性。”“欢”与喜是不同的,是两种心理状况,“欢”是表面化,外发的、发挥性的。一个学佛修定做工夫的人,如何发起“欢”的心境呢?心念里不思善、不思恶,此心在绝对清净的行为里。在资粮地,就是准备修行证果的前沿,要智慧观察自己的心行,随时起心动念,都在不思善也不思恶的境界上。日常生活之间,不做令人后悔的事,所以无悔恨之心。也就是无喜无憎,一天到晚平平静静地生活,没有错误的行为。“慰意适悦”,自己意境上很愉快,由意识上的平安愉悦,引发心理深处的欢喜、快乐,这叫“欢”。

“喜者,谓正修习,方便为先,深庆适悦,心欣踊性。”你们禅堂打坐,在那里又搞气脉,观想又观不起来,都不是“正修习”。“修”是修行,“习”是练习,是要有真正的方便来修习。所谓方便就是方法,没有方法当然不能得定。因为得了方便,又与自己非常相合,就容易得定,修行就上路了,心里头很高兴。八万四千法门,得了一个法门,又得了方便,很欢喜,这是“喜”。

“安者,谓离粗重,身心调适性。”你们现在打坐,身体都在粗重难受的境界。工夫到了,身体轻盈了,离了粗重,心里安详,也没有什么杂念,调适得非常舒服,这样叫做“安”,是轻安境界,还不是定。一般人得了轻安,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常常以为自己得了定,不是的,这只是轻安而已。不过,由此可以入定,得正三昧,所以你们修行先要把教理搞通才来修行。不然打起坐来在睡觉,以为自己得定了,那样他生来世的果报,可能是畜生道的猪。

“乐者,谓由如是心调适故,便得身心无损害乐,及解脱乐。”什么是“乐”?究竟的快乐,由于身心调适好了,离开了粗重,一身轻,坐在那里柔若无骨,身忘了,心中也无妄想杂念了,心理、生理得到了“无损害乐”。你们现在坐起来是有损害苦,腿压得气血不通,不是受了损害吗?身心处处都受损害,所以没有得乐。如果得到“无损害乐”,进而也得了“解脱乐”,解脱了身心障碍烦恼,才叫做得安乐。

“以离彼品粗重性故,于诸烦恼而得解脱。”由于身心都得到了解脱,离开生理上的粗重障碍、心理上的妄念、烦恼,所以得到了真正解脱。

*****

“殷重作意者,谓不慢缓加行方便”,这是告诉我们,很尊重这个事,就是用功的时候不要急;如果一上来就想得定证果,这就完了。佛告诉你用功像弹琴一样,琴弦太紧时,“呯!”断了;太松时,弹起来没有声音。佛以弹琴之理,要弟子们用功不快不慢,不求急进,也不弛缓。人家七天开悟,我来个七十年开悟好不好?开悟都一样,管它迟早!所以不急不慢。如龟兔赛跑的故事,要自己衡量自己的根性,不快不慢地修一切加行的方法。加行的方法太多了,譬如感冒了身体不舒服,吃药也是加行,运动出汗也是加行,做各种瑜珈术也是加行。就是在修止观时,其他帮助你修定的方法,都属于加行方便。

“此中由胜解思择作意故,净修智见。”得止要怎么修呢?要选择并肯定一个方法。譬如你们观佛像,或佛眉间白毫光的明点,如果自己专修的佛堂,可以把佛像摆在与你平视的高度,就观这尊佛像的影像。如果全身观不起来,就只观眉间一点亮光,即明点,或者观佛胸口卍字轮。重点是要先从上部观,不要从下部观,这个中间的道理将来再说。然后把这个影像作意观好,留住,就是止住,也就是定在这个境界上。

这时也可以用思想,“胜解思择作意”,前面也曾说过,三藏十二部经教中,在止定方面的道理都有,慢慢定极就慧生,有许多不懂的道理,智慧开发就懂了。所以有许多人得了定,从未读过书的人,忽然会读书,会做诗。就像八指头陀,诗作得好,他的文字般若智慧是在定中开发了,也是由“胜解思择作意”来的。在佛像影像境界定住了,“净修智见”,正思维,八正道,四念处等,都变成修这个法门的加行了。乃至于禅宗的公案,乃至于阿弥陀佛的佛号,其他八万四千的法门,都是你这个主修法门的加行。等于大家坐在这里,当一个上师在中间一坐,其他的人都是附属于上师的,主宾立场不同,所以一切法皆是加行。

许多经典上的道理,平常理解不透彻的,现在都理解透彻了,就是“胜解”。在正思维当中,才晓得自己要怎么修,此时,学问愈好,经典读得愈多,智慧愈开发。如果一个大字不认识的人,本有种性带来智慧真开发了,什么都懂了,一通百通。智慧之力包括一切,三世因果都包括进来了,不管以前是否曾读过书,现在全部都通了,甚至过去未来的事都知道了,这才叫一切。

“由寂静作意故,生长轻安。”如果观想明点或观想佛像,定静到了极点,慢慢的,有一天,头顶发生清凉穿透全身,得止,得定了,就是轻安境界。这种清凉舒服,使人对富贵功名都不再有任何贪恋,这还是轻安的粗相,头顶清凉直透全身。当然大家现在没有得轻安,只有粗重,清凉轻安是形容舒服,如果你觉得身体内部有一股凉气,那是伤风感冒,这是有差别的,这就要智慧了。

再说头顶先发起的清凉轻安,容易退,比如上午这一堂坐得很好,头顶清凉得轻安,中午看到素菜好,多吃两口,轻安退了,头胀,发闷,消化不良,下午这一堂就坐不好,轻安又变粗重了。所以饮食、衣着都很重要,刚刚发轻安,会发暖,自以为不怕,就脱一件衣服,或坐风口吹吹风,下午不但粗重还流鼻涕,伤风了,又完了。这一转不晓得一个月或两个月,多久才能回来。所以修行用功同世间发财建房子一样,建起来难,什么都要调整好,这就叫做修行。

寂静到了极点才可以得到轻安,头顶发轻是轻安的前相,真正的轻安到了,也就到了密宗道家所说的奇经八脉、三脉七轮等,一下子都通了。这时整个的身体,自己觉得像树叶子在空中飘一样,都是轻松地,没有什么地方不轻盈、不舒服。一个人得到轻安,并不是修成功哦!也不是脉解心开的境界。

“净障作意者,谓由此故,弃舍诸漏,永害粗重。”净除一切障碍的作意,就是修定。由于这样的修法,可以得无漏果,六根六尘都不分,内外寂然清净,一切粗重的习气都没有了。

“依止成办所行清净作意者,谓由此故,依离一切粗重之身,虽行一切所缘境界,而诸烦恼不复现行。”真得了定的人,这个父母所生之身转了。凡夫平常是粗重,在道家叫做没有仙骨,所以骨骼非常重要。唐朝宰相李泌,骨节珊然,走起路来非常轻松,有仙骨。得了道、有了定力的人,骨节一定轻灵,离开了粗重之身。虽然入世做人做事,永远起不了烦恼;不是故意不起烦恼,是想起都起不了烦恼。所以道家说“烦恼无由更上心”,因为心解脱了,所以永远没有烦恼。

*****

“云何增相,谓轻安定,倍增广大所思维相。”身心不得轻安是不能入定的,轻安的反面是粗重,一切凡夫身心都是粗重。在相学上讲,一个人根骨轻灵,是清净相,有道之相,很快就能成道。这种人身行如行云流水,步伐如蜻蜓点水,而步步踏实,如风飘过。这样地人会短命吗?未必,要看他脚跟有没有落地;有落地,步步踏实又是另外一种相。身心轻灵得轻安,或因修止而身心转化了,就有这种现象。不像一般人一身都是粗重,走路笨笨的,水泥地都会响,这是粗重,所以修行轻安很重要。

“云何减相,谓轻安定退减狭小所思维相。”轻安并不是究竟,修定得的轻安,如果不继续用功,随时就会减退。或者饮食调节不好,或者四大不调适,或者是心散乱,或者心起烦恼妄想来了,如此轻安立刻退失。所以这个轻安是靠不住的,不是究竟定的住相。

《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讲录》

-------------------

 

无论如何,如果要讲修“止”、修“定”的方法和理论,向佛家输入的确是货真价实,一点欺人不得。我们在前面研究“定”学时,已经提过佛家还有“暖”、“顶”、“忍”和“世第一法”这些现象,名为“四加行”。所谓“加行”,犹如现代工商业惯语叫做“加工”的意味。无论在大小乘哪一种修“定”的方法,都有这种“四加行”的附带作用。但在大乘的修习“止”、“观”的原则上,总结经验,便把这种“四加行”,归到一个很扼要的名词,叫做“轻安”。它包括“心轻安”和“身轻安”两个方面。所以真正作“内明”之学的心性修养功夫,到了“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的层次,有如宋儒理学家们所说“人欲净尽,天理流行”的境界时,便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此心此身,两者都有一种“轻安”清新的感觉。不过,还没有到达如《易经·系辞上传》所说,“洗心退藏于密”的高层次。

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便可知道与“轻安”相反的,就是“粗重”了。我们平常一个人,心粗气浮,那是很习惯的自然现象。至于这个身体么,事实上,无时无刻不在病态的粗重拖累之中。不过,人们已习惯于这种粗重感觉,如果忽然觉到轻灵的没有身体感受,一定会发狂,自认为没有我了!所以,道家和佛家传入西藏的密宗一样,有些人拼命修气、修脉(明点、拙火)等等,想把自身转化而飞空无迹,却忘了佛所再三告诫,以致去不掉“身见”,反而增加“见惑”的障碍。同样的,也不明白老子所说,“外其身而身存”的原理。

《原本大学微言》

-------------

 

不同天人境界的喜乐,其程度也不同。在佛学中我们只是用喜乐二字来说明那种不同的感受,其实这两个字并不能准确的表达那个境界,所以你们不要执著于这两个字。“轻安”也可以说是一种喜乐,得到轻安境界的人,已经过了拙火发动的境界,但用轻安来描述那种境界,也不是很准确。初禅的喜乐比天人喜乐还要高,其实清净的定境本身就是一种喜乐,而欲界的喜乐有点执著于其中的意思。打坐的喜乐与性交所发出的喜乐不同,打坐时,气脉打通的地方就会有喜乐的感觉。

暖是轻安的前奏,清凉也是轻安的前奏。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论》里说,你用功打坐时,头顶有清凉之感,这个算轻安了。不过由头顶发起的轻安有时会退掉的,如果清凉从脚底或者海底发起,一直通到上面就不会退掉了。这种都还只能算是小轻安,大轻安就不得了了,身体的气脉拙火都过了,整个身体是轻灵的。所以说轻安有大小程度的不同,真到了广大的轻安的境界是可以得神通的,身体可以飞了。

要达到初禅喜乐的境界,需要经过很多修持和苦行,但是最重要的还是靠智慧,靠自己行为功德的修持,靠转变贪瞋癡慢疑的心理结使。借用中国古代大禅师的一句话,“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夜迷巢”,理路不通,道理不通,就会像迷巢的飞鸟一样,找不到自己的窝了。有时境界会突然出现,可是要保住那个境界却非常难。

*****

修禅定会得喜乐,这是密宗的讲法。修佛法还是要多注意显教,要根据佛的经典和菩萨的经论修持,密宗的讲法都有一点着相。在显教就不用喜乐这个词了,除了禅定方面叫喜乐,真正大乘佛法用的是“轻安”两个字。一般人读到轻安两个字就很轻易的过去了,其实那是真功夫,是很重要的。一个人身体真通了以后,没有痛苦,身体会变轻巧了,自己也感觉到没有障碍了,安详了,轻了。不像我们平常都觉得粗粗重重的。

喜乐也可以说是轻安的前奏,轻安也可以说是喜乐的前奏。真正的喜乐是绝对的轻安。像我们现在病痛难过起来,身体就粗重了,平常无病无痛的时候自己以为很轻安了,其实那并不轻安。你若仔细研究一下就知道,有个身体本身就是障碍,所以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最大的拖累就是这个身体。

元朝有一位大禅师高峰妙,徒弟向他问道,结果一进门就挨师父骂:“谁叫你拖这个死尸来的?”其实他不是骂徒弟,是叫他参究。我们的身体就是一个尸体,活着的时候会走路,会讲话,也会思想,会吵架,当然也会做事。但是,那个拖动这个身体的又是什么东西呢?所以这里,他用禅宗法语:“谁叫你拖死尸来的?”因为,只要这个身体(尸体)在,都没有达到轻安。但是,并不是说没有身体就轻安了。不但要把身体转化成轻安,心理、心情都要轻安才行。你们看,有些人个性闷闷的,发不出来,情绪不安定。说得好听一点叫内向,其实,内向都是有问题的。

大家一想到“乐”,就想到身体快感,就想到男女交媾达到高潮最乐,其实那是很普通的。“喜”,大家以为哈哈大笑就是喜,那也是普通的喜。真的喜乐是大轻安!所以大乘经典上说,菩萨有内触妙乐,那个妙乐就不是普通快感的那个乐了。密宗很少提到这些,只是用喜乐来讲。

现在我问大家,你们想一想,你每天活着,觉得自己最粗重的是哪一部分?(有人说脑,有人说肩膀)每个人都不一样。真正达到轻安喜乐,有工夫的境界,头脑永远是清醒的,像蓝天一样,万里青天无片云。所以说,佛者觉也!这个觉性永远是清净圆明的。头顶怕冷怕热是外面触受的作用,真到了那个境界,即使是外面还怕冷怕热,但头顶中心永远是清凉的,不是昏昏沉沉的。真得轻安的感觉是清凉的。

所以,从现代科学来讲,真正修道与脑的关系很大。需要弄清楚脑髓、间脑、皮质神经等。达到那个清净、舒服、自在的境界时,精神是昼夜常明的,不需要睡觉,永还是太阳那么光明,月亮那么清凉。这个光明并不是有相的光。像我们年轻的时候,有时盯着人家看,看人家的头,看到那些笨头笨脑的,我真想钻到他们的里面,看看怎么会有那么多垃圾。庄子有句话:“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夫子是客气话,你老兄那里头是一堆烂草啊!

但要达到这些境界太难了。过去道书上讲,初步人仙、地仙的神仙境界,可以“身轻如叶”,身体轻得像一片树叶子在虚空里飘一样,是“昼夜常明”“夜睡无梦”,甚至说是“行疾奔马”,他轻轻走路可以像马跑那么快。所以说,生命有无比的功能,无比的价值,普通人在那里轮回千生万劫,都是白活了,都没有把生命功能发起来。 

*****

弥勒菩萨接着又问:怎么样能够得定得止呢?又怎么样才能善于观慧呢?注意,这里讲得止的时候用的是“求奢摩他”,讲观的时候用的是“善毗钵舍那”,一个是求,一个是善,用的都很准确。

佛回答弥勒说,我带领众菩萨,讲了几十年的佛法,但所有的佛经都不是真正佛法,都是教育法而已。我对一年级讲的是这个,对二年级讲的是那个,对博士班讲的又是一个,你不要死死认为那就是佛法,三藏(经律论)十二部都是假安立,但也都是真的。一切大菩萨对这些所有经典的道理都“善听”,听懂了,就“善受”,接受了。不仅仅是听进去了,而是都接受了。

“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这三点很重要,学佛就是要“言善通利”,对每一句佛经文字都明白:另外还要“意善寻思”,要在思想里头研究了又研究。这还不够,还要在见地上能达到那个境界,要“见善通达”。

“即于如是善思惟法,独处空闲,作意思惟。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这里讲到禅定了,禅定是从梵文翻过来的中文,它真正的意义就是善思惟。这里是说在没有外缘干扰的地方,自己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果被杂念或者感情、思想岔乱了,就不是内心相续了。

“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这个才是大乘的定,不是守住某一点小法,而是在道理上定。长久的安住在这个境界上,你慢慢就会有身轻安、心轻安的变化,这一点很重要。你们大家讲修气修脉,什么任督脉通了,气可以转了,那我问你,你气脉转到什么时候为止呢?你又何必在那里转气脉呢?去买张公园的票,坐穿山车就好了,那是佛法吗?修气修脉不是结果,修气修脉是因,轻安才是果。

这里说,你有了正思惟,得了定,身体就可以得轻安了,就无病无恼,健康长寿了。我们身体不舒服,那是身不轻啊!不仅如此,得定后心也可以轻安了,心中没有痛苦烦恼,没有悲伤,也没有什么放不开的。这时,即便思想妄念来了,那个妄念情绪黏不上你,都飘过去了,不是你去空它。这才叫奢摩他,叫得止得定。如果你还生气还难过,那是因为你被困住了,那不是轻安,是粗重。

“如是菩萨能求奢摩他,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得了轻安还不是究竟哦!得了身心轻安只是说明你学佛有了拐杖,有了倚杖,等于作生意有了本钱的意思。

“即于如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舍离心相。即于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徧寻思,周徧伺察,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是名毗钵舍那。如是菩萨能善毗钵舍那。”

依据于正思惟和内心得定的三摩地的境界,观察自己,把心空掉、舍掉。这时不能说没有思想,还有一个影像在哦。“善思惟法内三摩地”,不是讲身体,而是讲你内心的那个境界。“观察胜解”,仔细的观察,更求进步。所谓胜解是不用心意识,不用思想,一切都是自然的,“舍离心相”,不用心了。到了这个空的境界还会有岔路有偏见哦!所以还要“能正思择”,还要静静的思考、选择,“最极思择”就是到了极点的思择。还要“周徧寻思”,到处找啊,找清楚,还要“周徧伺察”,寻思与伺察的意思差不多,但是不同。寻思就好像拿着手电筒在黑暗里找东西,伺察就好像等在那里看住,像猫看住老鼠一样,老鼠连跑都不敢跑。这时,身上快感起来了,智慧也打开了,见地也懂了,也能观察得很清楚了,这才叫毗钵舍那修观。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诸菩萨缘心为境,内思惟心,乃至未得身心轻安所有作意,当名何等?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非奢摩他作意,是随顺奢摩他胜解相应作意。”

弥勒菩萨接着问:那些初学菩萨们,在内心上用功夫,还是正思惟,可是他还没有在身体上求证到轻安。心也没有得到轻安,这又叫做什么呢?佛回答说:这个还不算是定,但也不错了,算是往求定的路上走了。

“世尊!若诸菩萨,乃至未得身心轻安,于如所思,所有诸法内三摩地所缘影像,作意思惟,如是作意,当名何等?佛曰”善男子!非毗钵舍那作意,是随顺毗钵舍那胜解相应作意。

弥勒菩萨接着问:有些人身心未得轻安,可是他在用思想,在观察内在做工夫,这个叫什么呢?佛说:这个不算是正修观,但算是向修观的这条路上走了。

《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