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师追影

拜见南怀瑾先生的往事

时间:2013-02-19  来源:  作者:

 作者:临风

 

(一)

有幸拜见南怀瑾先生,聆听教诲,并与他同桌吃饭,已是两年前的事了。那一年,先生九十三岁,清瘦,却矍铄、精神,说话幽默风趣。

“我也是温州人哪。”先生用温州话说了这句话,自己也呵呵地笑起来,“怎么样,还地道吗?”他问我们。

“地道,地道。”我们应和着。

先生是温州乐清虹桥人。年少时离家。好像没听说回去过。

 

(二)

南先生倾力所建的太湖大学堂,坐落在吴江的太湖边上。白墙灰瓦,有吴越之地园林的建筑风格。有礼堂、客房、书院、餐厅。回廊曲折,绿树丛丛,虫鸟啁啾。远处浩淼的太湖吹来的清风,不时拂过庭院的角角落落,一派清幽的书香之气。

森然大门紧闭。门口铁栅栏有字:“无暇接待社会访客。”

但每天还是迎来送往不少客人。南先生好人缘。都想与先生拍个照。先生说:“好,好,只是我这个老头不好看呐。”先生居中站定,一身蓝色长衫,手拄一柄拐杖,微笑以待。三五个就围在先生的身边。

拍好照,吃饭。餐厅里摆下三张饭桌。

先生说,我平日喜欢喝一点绍兴酒,不多,就一小碗。先生喝了一口酒,说:“我们南方的人,还是习惯喝黄酒,这是我们南方人的发明。这个酒在南方这个土壤上诞生,一定适合我们南方人的肠胃。你们说是不是啊?”

客人中有随着小酌的,也有不喝的,先生一概不劝,随意。

 

(三)

南先生的一位弟子,是台湾人。他告诉大家,我的一切都是先生给的。那一年我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读完书,向先生求教。先生指点我应该去大陆发展。先生就接过话:“我跟他说,你啊,不要往北走,最远不要过长江。”

“结果,我就来到上海。”

大家就问先生,这是为什么?先生笑着说:“当然,经商嘛,南边氛围会好一点,就容易成功。”

先生的这位台湾弟子,现在已经有相当的成就了,他们的产品有瓷砖、卫浴、纸业,企业的总部大厦巍峨耸立,就坐落在上海浦东的陆家嘴。那是中国地皮最贵的地方啊。

先生边上坐着一位上海某部门的官员。先生说:“你啊,在政府里也已经做了好多年了,想不想换个地方啊。喏,他们的企业现在缺人啊,你去他们那里干干怎么样,做好了也很有一番成就的。”先生说的是他学生的企业。

“我今天当一回说客。”先生自嘲般地笑笑。

官员说恐怕不习惯在企业里做。

 

(四)

南先生好抽烟,几乎一根接一根。抽出一支,冲着另一边的一位客人说:“来一根?”这位客户静默,不太爱说话。先生介绍说:“你们知道吗,他可厉害,中国有名的“铁板神算”。我们知道先生博闻广记,知识渊博,研究的领域很广,就请先生指点。

南先生说:“我们中国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很多,这个预测学也算是一门。南方人有抽签算命的,他们北方有按生辰八字测算的。他的这门技艺叫铁板神算,在中国的北方盛行,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

被先生称之为“铁板神算”的客人就颔首,算是默认先生的说法。“也是师傅传给我的。”客人这样说了一句。

先生说自己那一年在北京,请他算过一次。“说我有过牢狱之灾,说我骑过马打过战,说我的父亲过世很早,嗨,算得还蛮准的。我问他,以后我会怎么样呢,他说我啊,本来是有八十七年的寿命,如果我这一生,做过修桥铺路的事,那就弥补很多孽缘,可以延长二十多年寿命。”

先生笑道:“这个人啊,真厉害,那时温金铁路已经建好,虽说不是我建的,但我也算是出过力的。所以,我九十三了还活着,要不早死了。不过,按照他的算法,我要活一百多岁呢,那不成了老妖怪了?”先生说完嘿嘿笑起来。

那个“神算”操着浓重的河北地方口音,谦谦地说:“我只是照着卦书上算的。”

先生意犹未尽,说:“他一个河北乡下的农民,哪里知道我是谁啊,我也是初次到北京,一个朋友说请个人给算算,觉得好玩,就来了。”

先生招呼“神算”:“你多住些日子,别急着回去啊。”

 

(五)

饭毕,大伙散去。有先生的秘书招呼大家一会儿到礼堂,今晚请了嵩山少林寺的少林高手教大家少林拳。先生说:“这个人可不好请,你们都去看看,人家可是有功夫的。”

大家就像做广播操一样在礼堂站定,前面几排是学堂里就读的学生,我们几位南老师的客人站在后排。那位少林寺来的教头,光头,穿着僧人的衣服,身板挺拔,透着英武之气。蹲桩,踢腿,出拳,那一晚好像就教了我们这样几招。大伙都嚷腿酸,背上出汗。

先生站在一侧,忍不住指挥道:“哎,先停一停,你们得听教官的口令,别只管自己练。”

有学生就劝先生:“南老师,你别站着,累不累啊,您坐啊。”

先生身后有一把红木椅子,但先生还是站着,说:“我当年还带过兵,当过教官的,教过练武的。”

操练一番,大家又回到斋堂,喝着茶。先生说以后还准备邀请峨眉山道教的师傅来学堂教大家打坐和气功。大家就问先生是否练打坐,先生说练的,每天晚上都练,打坐就当睡觉了。大家都觉得奇异。

聊过一些话,先生说你们去参观参观我们的学堂。由先生的秘书带领,我们去看过学堂的教室,他们这里的学生学习的内容不是按照教育部大纲的课本教,而是教一些中国传统的文化,他们读四书五经,读佛教道教,读中医,教书法绘画,也读英语,练武术,出来后是复合型的人才。经过一个演播室,见里面坐着学生,黑压压一片,在看一个电影片子,演播的是生命的起源。

回到餐厅,先生吩咐大家歇息,明天早起,教大家练打坐。先生拄着一柄拐杖,走出餐厅,回房休息去了。先生的步履竟那样轻盈、敏捷,不太像一位九十三老人的脚步。

我们大家都回到客房歇息。

此时,太湖边上的这一处学堂愈发的静谧。夜空澄明高远,一轮明月耀眼地照着学堂的屋舍、道路,还有葱茏的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