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师追影

09年元月拜访南公怀瑾先生纪实

时间:2009-01-21  来源:  作者:释一尘
亲聆大师教诲---拜访南公怀瑾先生纪实

2009年元旦傍晚,接到好友陈玮先生电话,告知南公怀瑾先生近日在苏州开讲《中论》,问我是否有意拜访,他可以帮助安排。我当即表示,如果方便安排,必欣然前往。

怀公今年已过九十高龄,其知名度不容赘述。遥想十五年前,我是读怀公著作《如何修证佛法》后,深受启发,毅然发心出家。怀公之于我有大恩矣!如果用四个字概括佛法,最早看到怀公用“缘起性空”概括,我沿着此路研修佛法,受用无穷;现在有人问我如何概括,我则说“真空妙有”,颇像“东施效颦”。能收集到的所有怀公著作,我都看过,由于才疏学浅,根器低劣,尚未完全消化。十几年的修行道路,我仿佛觉得十方三世诸佛菩萨加持不断,古今祖师大德启发无限,怀公著作对我修行的指导帮助更是没齿难忘。怀公天赋奇禀、博闻强识、佛缘胜特、显密圆通,能有缘亲近仰慕已久的大善知识,深感荣幸!

一月三日我与净修律寺住持常明法师来到上海,下午由陈玮先生安排车辆前往江苏吴江市怀公住所。听陈玮先生介绍,怀公六年前选址江苏吴江市启建“太湖大学堂”,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文化传承人才。怀公在数十年前就曾经讲到:“今日的世界,由于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如交通的便利,建筑的富丽,生活的舒适,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幸福的时代;但是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这在精神上来看,也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痛苦的时代。在这物质文明发达和精神生活贫乏的尖锐对比下,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什么是怀公的理想呢?怀公曾引用宋儒张横渠的话,来为自己的理想作注解,那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先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看到他老人家一步一个脚印的默默耕耘,我敬佩万分,惭愧不已。回想怀公著作中所说,儒家开粮食店,学好有饭吃;道家开药店,学好得长生不老;佛家开杂货店,学好无所不能。对此我深表赞同,可自己出家后又做了些什么呢?其实这次拜访怀公,我是满怀希望的,希望老人家能帮我解决问题。我出家十五年,无论从事佛学院教学还是管理寺院,都始终致力于研究佛教教理以及相关的传统文化经典,长期坚持对信众讲解经论,自身修行则专修净土宗念佛法门。佛教重视“解行并重”,解是明理,行是实证,以解导行,以行促解,是我学佛的准则。所以我认为通过研究佛学理论,指导修行,通过实证,建立正知正见,应该是学佛人的必由之路。在研究佛教理论上我碰到三个难题:“一,修行是否能成功,是不是一个定数,如果不是,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的圣贤对娑婆世界众生何时得道往生皆预先知道;二,佛教常用“消业”一词,业真能消吗?如果能消,那“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不昧因果”又该如何理解,业与业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又该如何把握;三、《瑜伽师地论》以种子释佛种性,这样就产生五种种性说,进一步建立一分无性说,即无出世功德种性,此类众生永不具三乘无漏功德种性,当然永远不能成佛,这与其他大乘经典“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相悖,这该如何理解。”虽然对这三个问题,我有自己的观点,但从未得到印证,所以渴望怀公就此三个问题为我开示。此外,关于修行方面有诸多问题也盼得到怀公指点。

不知不觉已到“太湖大学堂”,举目四望,环境优雅、建筑庄严,静谧但不乏灵性,肃穆却洋溢和谐,太湖之柔美与学堂之阳刚,相映成趣,真可谓人杰地灵,风物怡情。我们首先看望了早已来此的中国科技大学校长、著名化学家朱清时教授夫妇,他们是这里的常客,亦是怀公此次宣讲《中论》的启请者之一。我是五年前在北京大学宗教系佛学研究生班就读时,也是经陈玮先生介绍认识朱校长的,当时他赴京参加会议,我们共进晚餐,并就佛学进行了短暂的交流。朱校长身为科学家,敢于打破世俗偏见,于传统文化吸取营养,以哲学理论指导科学研究,以科学发现验证哲学理论,实属难能可贵,可亲可佩!看到朱校长风采依旧,神清气爽,深感欣慰。寒暄中,首先,我感谢朱校长与陈先生对我这次拜访怀公的安排,其次,我简要汇报了此行我问学的目的,希望朱校长成全。听了我的来意,朱校长解释说:“怀公年事已高,宾客众多,单独见面、长谈不太可能,需待因缘,看以后是否有机会。”闻此我即表态,不强求,不放弃,看因缘,待时机。随后,朱校长请夫人谭教授陪同我与常明法师参观学堂全貌。

参观从禅堂开始,谭教授引领我与常明法师脚套清洁袋,小心翼翼走进禅堂。我曾在禅宗祖庭广东韶关乳源云门寺住过,多次参加过禅七,因此对禅堂并不陌生。听谭教授介绍此禅堂由怀公亲自设计,我观其特点有:一、宽敞大气,修行者置身于此,自然感受自在;二、结构精巧,学佛乃提升智慧,此表五明具足;三、布局庄严,颇有涵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之势;四、禅堂正中安放卧牛仰头,直指禅门借牧牛喻安心。发现禅堂有人打坐,为避免打扰用功,遂匆匆看过离去。紧接着谭教授又陪同我们围绕学堂建筑散步,边走边介绍,学堂面积200多亩,除已建成的三幢主要建筑外,还在进行基建,怀公关于兴办教育的许多设想都在逐步落实。谭教授说她跟随朱先生一生奔波,体弱多病,幸遇怀公,不但传授智慧之学,而且多年沉疴,经怀公治疗而愈。说话间即到晚饭时间,听说怀公每天都与大家共同进餐,这样我见到怀公的时间即将来临。

怀公常以玩笑的口吻调侃名人:“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不过如此。”我想怀公是否也是这样一个“不过如此”的名人呢?好在答案即将揭晓。怀公的秘书或称助理马宏达先生传来怀公口信,强调两位出家人(指我与常明法师)见面时不要顶礼(磕头)。怀公曾皈依佛教,可称为居士。按佛制,出家人不向居士顶礼,但向善知识(无论僧俗)顶礼又当别论。可能以前来此拜访怀公的出家人,处于恭敬心,常有顶礼者,故怀公声明在先。本来我是要向怀公顶礼的,怀公著作让我收益非浅,顶礼感恩理所当然,既然怀公有此要求,只好依教奉行。18时正,据说怀公通常于此时准点出现在学堂餐厅。以前在怀公的著作上见过怀公照片,留下的印象是仙风道骨、和蔼慈祥、睿智洒脱。怀公的确准时出现了,身着仿佛古时文人所穿之长棉袍,虽九十高龄,走路轻捷稳健,头发已然全白,面容却光滑柔嫩,双目炯炯有神,其身不长,然气质超群,卓尔挺拔,此时庄子的话闪现脑海,“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怀公于此言当之无愧。朱校长向怀公介绍了我们的身份后,怀公握住我的手说:“出家,好啊!不容易啊!”随即,接过助理递给他的两个红包交给我与常明法师说“我也供养三宝啊”。这时,我的眼睛潮湿了,手里拿着怀公给的红包不知所措,出家人是可以接受供养的,但今天怀公给的红包意义非同一般,它包含怀公对三宝的恭敬,深藏怀公对出家人续佛慧命、绍隆佛种的期待,体现怀公鼓励后学,提携晚辈的胸怀。当晚吃饭的人大约有四五十人,餐厅摆放了三张大餐桌,怀公做为主人坐中间一桌主位,客人纷纷自动入座。我看出大家其实都盼望与怀公同坐一桌,就与常明法师、陈玮先生主动选择另一桌就坐,不料怀公叫人请我们过去与他同坐一桌,我们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我盛饭夹菜正准备吃饭时,怀公突然问我:“怎么官不做了,去出家。”我想这是怀公听别人介绍了我过去的一些情况,故有此问。出家前,大学毕业后我曾做过几年公务员,后来又从事经商。我立即回答怀公,由于业报现前,曾患病半身瘫痪,后通过佛教修行治愈,再加上读您的著作《如何修正佛法》,遂发心出家。怀公听后哈哈大笑说:“你上我的当了!”我回答:“这是一次荣幸的上当。”怀公又问:“学教还是参禅?”我回答:“念佛”怀公说:“念佛好啊!”怀公问:“禅堂去看过吗?”朱校长答:“已经参观过”。抓住吃饭的机会,我向怀公汇报了我想做的一件事,即成立一个弘法中心,培养一些讲经人才,缺乏弘法人才是当前佛教界的最大弊端。怀公沉吟片刻,说:“有可能越搞越坏!原因有三:一、师资从哪里来?当前有修有证发心弘法的很少了;二、当前佛学院的办学模式有问题,培养的大多数只会夸夸其谈,实证功夫没有;三、有五部论你们出家人很少有人研究,《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摩诃止观》、《宗镜录》、《菩提道次第广论》,这些是真正的《佛学概论》,你们能通一部论,终身收益;我虽然泼你的冷水,但我支持你们搞。”怀公棒喝之言令我深思,时值末法,佛教弊端丛生,身为僧人,责任重大啊!一个小时的晚饭时间很快过去,下面怀公将为大家讲解《中论》。

开讲之前,怀公风趣地说:“有事的就先走,不要为了给我面子留下来听。”马宏达先生送了两套怀公的近期新作给我和常明法师,陈玮先生也请了《中论》便于我们听讲用。两天前讲座就开始了,今天是讲座的第三天。怀公今天继续强调理解“八不”的重要性,并加入“心经”中的“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进行发挥。我理解佛教教理包含两大内容,一是般若中观,二是唯识法相,圆融于“空、有、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怀公特别提出对福慧的理解,认为修福是做加法,需积功累德;修慧是做减法,须看破放下。通过怀公详细阐述十二因缘,指出《中论》首破因缘的必要性,我体会到而后观四谛品画龙点睛,提出“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方为《中论》之灵魂,对《中论》的学习,能够帮助我们深刻认识诸法实相,从容中道。怀公讲法,无需文案,诗词妙语,信手拈来,风趣幽默,贯穿始终,旁征博引,挥洒自如。讲座一小时后,大家建议怀公稍事休息,我利用此机会向怀公提出关于佛教教理以及修行方面希望得到书面指导的要求,怀公首肯,让我与其助理马宏达先生联系。一个小时的讲座又结束了,此时已近22时,怀公关切的问我们,回上海有车吗?我告诉怀公,都安排好了,只是不愿离开,想多点时间亲近他老人家。终于要离开太湖大学堂了,我握住怀公的手,哽咽道:“老师保重身体,长久住世,利益众生。”对朱校长夫妇亦连声感谢,祝他们吉祥如意!

在回上海的路上,我与常明法师、陈玮先生继续回味怀公的讲法,畅言感想。是否还能再次亲近怀公,我不知道,还是那几句:“不强求、不放弃、看因缘、待时机”。我会好好记住怀公的教导,把佛教的加减法努力做好。

常忏悔僧释一尘于净修律寺

二00九年一月十日

---本站特别备注:此文中所提到的“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即不是佛经中的话,也不是历代哪位祖师的话,而是当代某个叫净空的所谓法师所讲,关于此话很有争议。因果是“有”,但佛和历代祖师都没有说过因为它“有”,所以就“不空”的话。正好像万法也是有,但万法也还是空,所以还是请大家不要以此话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