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师追影

《话说中庸》与维摩精舍

时间:2015-03-21  来源:  作者:刘雨虹
话说中庸

刘雨虹老师 / 文

一九九八年,南师怀瑾先生寓于香港时,撰写这本《话说中庸》。也像写《原本大学微言》一样,先生每日深夜写千余字,次日再由宏忍师打字,其间往复修改三数次之多,才告完稿。

这本书稿,本拟继《原本大学微言》之后,即行出版,但是阴错阳差的人事变迁,以及内外其他因素,这本书稿却未能及时出版,一拖就是十几年至今。

二○○八年,先生交代嘱咐,先将蔡策先生记录的《孟子》所余各篇,编辑整理出版,然后再行出版《话说中庸》这本书。

奈何《孟子》最后三篇尚未及出版,先生却意外的悄然离世而去。

现在,二○一五年的三月,这本书经过了十几年的风风雨雨,终于出版了,是由先生继承人所成立的“南怀瑾文化公司”,在台湾出版的繁体字版(大陆东方已在排简体字版了)。

更重要的是,经过两年多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先生的年谱已初步完成,并附于《话说中庸》一书之后。

《中庸》原为《礼记》中之一篇,为子思所著,他是孔子的孙子,也是孔子大弟子曾子的学生。曾子着有《大学》,与子思所著《中庸》,都是传承孔子一系儒家学问心法的大作。再加上《孟子》和孔门《论语》,合为四书,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典籍。

《话说中庸》这本书,是南师怀瑾先生讲解的《中庸》,此书的出版,完成了二○○八年先生所交嘱的工作。由于先生对《中庸》一书的认真与重视,不免想及先生常提到的“先师袁公焕仙先生”,他也是对《中庸》很重视的,并有大作《中庸胜唱》,收录于《维摩精舍丛书》之中,内容或以《中庸》说禅,或以禅说《中庸》,甚为精彩。可见禅宗悟道大德,多半先于儒学有得,而后习禅自然易成。

袁公焕仙大师,系于一九六六年辞世,南师设教太湖之滨后,于二○○九年,为移袁公灵骨返回盐亭乡里,特嘱设计名家登琨艳先生,设计灵骨塔;并托宗性法师统筹办理全部修建与移灵工作,于二○一一年一切圆满完成。南师在给宗性法师谢函中说:“法师真信人也,在儒而言,有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之德;在菩萨行而言,则有言行利他之道也”。

三月二日,袁公焕仙大师的后裔袁淑平女士,在成都寓所平安辞世,享年九十三岁。淑平女士家学渊源,一生致力教育工作,并有著作问世。在《维摩精舍丛书》中记载:“淑平女公子回成都修破瓦法,顶开,以书来,先生曰:噫嘻”,可见淑平女士亦非平凡之辈。维摩精舍一系,百年来闪耀光芒,那是中华文化之光,也是蓉城之光。

写到这里,忽然想到成都三义庙,那是一九四二年维摩精舍成立后的所在地。奇妙的是,早在两年前的一九四○年,我曾前往三义庙拜访谢无量先生,也就是为《维摩精舍丛书》题字的谢无量先生。想不到二十九年后在台湾,才得识南师,才看到《维摩精舍丛书》这本书。

回忆以往,不禁深感世事多变,一切因缘聚散,真是不可思,不可说呀。 

 

转自刘雨虹老师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b2f84fe00102vh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