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师追影

乐清南怀瑾老师故居揭牌开放

时间:2014-09-27  来源:  作者:

人民网 报导: 

揭牌

 

 

人民网温州9月26日电 今天上午,乐清市翁垟街道地盐村热闹非凡,附近乡亲纷纷赶来,南怀瑾故居在这里举行揭牌仪式重新对外开放。

从大门口进入,空旷的广场西南面竖立着一尊南怀瑾铜像,面带微笑的南先生一身长衫,手持书本,仿佛将一身所学教给莘莘学子。故居内设有生平展示厅、视听室、陈列室、书画室、阅览室等,今后将长期向市民开放。

仪式上,伴随着悠悠古音,几位学子朗诵了南怀瑾先生的《故园书》,南老对故乡的深切情谊,以及对金温铁路项目建设呕心沥血的往事娓娓道来。

据介绍,南怀瑾故居原名乐清老幼文康活动中心,为南老捐资500万元重建故宅扩建而成,于1995年2月投用。2013年4月,乐清市投资600多万元重修,经过一年间的修复,落成后以江南园林古建筑式的风格呈现在大家面前。

据当地村干部介绍,20多年来,这里早已成了村民休闲活动和充电学习的好场所,大家已经有了感情。重修翻修期间,不少村民主动前来帮忙。据悉,坚持对外开放也是南老生前的意愿。

首日开放,乐清还特意举办了“南园秋高”主题论坛,8位学生代表和三禾读书社社员以读书体会、亲历感受、师生情谊等方面,畅谈南师精神,共同缅怀乡贤。(黄佳佳)

 

------------------------------------------------------------

温州日报 报导:

南怀瑾先生雕像
【故居内的南怀瑾先生雕像】

 

2014年9月26日,位於乐清市翁垟街道地团社區地盐村的南怀瑾故居,在经过修葺后將重新开放。以此展示一代国学大师的生平、作品和对温州的贡献。和一般名人故居相比,这里最大的特点是除了个人纪念和静态陈列外,还强调了公众属性和动态文化传承,成为周边居民文娱活动的重要场所。

 

中式故居:展示生平贡献

南怀瑾故居毗邻中共乐清支部成立旧址长春楼,佔地4.29亩,房屋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故居整体呈两层楼中式风格,三面环水,白色围墙围绕建筑,围墙搭配灰色方格窗和灰色瓦片,木质或仿木质的大门、梁柱刷成褐色,门前匾额书写着“南怀瑾故居”。

 

南怀瑾先生故居

 

迈入大门,庭院左侧是南怀瑾手持书卷的站姿全身铜像,由他的学生等人捐献,在中国美院老师和本地工艺美术大师的指导下完成。铜像身后的金粟苑是故居的主要建筑之一,得名自南怀瑾在台湾的居所,里面展示他的生平经历。其他陈列室分别展出南怀瑾的照片、书著、书法作品、金温铁路修建资料,以及书画界人士为缅怀他所做的书法等物件。

 

 

穿过金粟苑,走向位于后院二楼的陈列室,这里集中展出六十六封南怀瑾与他人书信往来的拓片。从这些书信中,可以一窥他在不同时期的思想和生活片段。故居内房间装饰和家具,参考了太湖大学堂和恒南书院的风格。

 

生前意愿:坚持向民众开放

此故居旧址是南怀瑾从出生到十七岁的居住地,只是当时的老房子没有保存下来。目前这里展出的实物并不丰富,尤其缺乏南怀瑾生前使用物品或书稿作品手迹。但和其他同类性质建筑相比,故居更注重融入本地居民生活,这也是南怀瑾生前的意愿。

 

 

1992年,南怀瑾先生同意并出资将自家老宅扩建,取名乐清老幼文康活动中心。中心向周边居民免费开放,成为当地人文娱生活最重要的场所,村民称呼它为“乐园”。在故居开放前的准备现场,地盐村老村支书叶中华正在往故居搬运家具,他是当年乐园筹建的见証者。他说,20多年来,早上大家在这里练拳,晚上到这里跳舞,下雨则进室内看书。正是对这里的感情,如今79岁的叶中华在这次重新翻修中自愿前来帮忙。

 

 

三年前乐园启动修建,中途因南怀瑾先生去世改名为南怀瑾故居,但仍保留为村民服务的理念。除了修整过的庭院更适合大众活动外,故居还开辟出视听室,放置投影仪和座椅,供居民听书听鼓词﹔有专门的阅览室,放置南怀瑾书著、温州本土文化书籍和国学书籍﹔有书画室让大家展示个人才艺。故居还注重开展传统文化传承,设置会议室为今后举办国学交流活动、儿童启蒙教育提供场所。故居开放首日举行的“南园秋高”文化主题论坛,正是这种尝试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