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师追影

南公怀瑾先生与生命科学的实证

时间:2013-08-27  来源:达摩书院  作者:
追怀 南公怀瑾先生学术研讨会(第二次)
南公怀瑾先生与生命光学的实证

作者:黄高证

去年中秋夜,太老师南公怀瑾先生荼毗升天前后,月满乾坤,天地静默,海内外得知此事的道友,都仰望明月、依依不舍。

记得释迦牟尼佛涅槃前,曾入月爱三昧。《大般涅槃经》记载:“譬如月光从初一日至十五日形色光明渐渐增长。月爱三昧亦复如是,令初发心诸善根本渐渐增长,乃至具足大般涅槃,是故复名月爱三昧。”

前述二例为生命光学成就之总示现。至于平时,我们头脑清楚,六根随缘应物,这是身心本有的光明作用。但众生无始以来习于追逐外境,致使光明渐渐退失。

所谓生命光学,旨在说明:人有一本能,可证到超越世俗生命的神光境界。神光有很多层次,上品者称为“常寂光”。“常”指超时间超空间,“寂”是不生不灭,“光”乃洞彻无碍之智光。就像许多大祖师们所展示的,住世时晴空丽日,离世时月圆天清。

“常寂光”与物理光学不同,“常寂光”为不生不灭、可遍照一切,物理光则有生有灭,并有空间范围局限性,其光源在体外的日月星灯等,需透过感官功能及意识来认知;“常寂光”则是转化与超越生命全体之气(气)而证。

净气与净光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气者,心之能也。粗气发为声,细气化为光。藏密将气分为五:持命气、下行气、上行气、平住气、遍行气。五气可对应于五大,持命气为空大,发于心轮;下行气属地大,发于胃部与下部排泄道间;上行气如火大,发于喉轮;平住气同风大,发于脐轮;遍行气若水大,遍于全身及各个骨节。

气的运行,会随静坐而调整。初学静坐者,当气机通过后脑,抵达前脑时,往往出现光影幻象,太老师举例:

“到此往往眼观光景,或如一团太阳之光,或如月亮之光,或如点点萤火之光,有时闪烁不定,有时固定不变,不论闭眼或开眼都如在目前。甚至,在这些光影中,可以看见人物并预知未来的事,因此,有人便认为这就是眼通的神通境界。有许多人因先入为主的观念,深入佛学道术的所知障,如执着圆陀陀、光烁烁等形容术语,就当为真实,而认为这种光明,就是自己性光的显现。禅宗呵斥为光影门头,道家认为是幻境,就是对此等初期的现象而言。”[1]

前面说到,五气对应于地水火风空五大,其对应光色分别为黄白红黑蓝。道家的《黄帝内经》,也将五行木火土金水与五色青赤黄白黑相配套,故五色光可视为自身内外五大、五气、五行之反映。

太老师在《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中说:

“打起坐来有时候会看见不同的光色,或者不修行不打坐的人,偶然眼睛花了也会看见光色。如果看见的是红色、紫色,说明与心脏有关系;黑色的与肾脏有关系,白色与肺有关系;绿与胆有关系;青色或者紫青色与肝有关系。”[2]

对于三界六道众生来说,随着其存在形式与层次的不同,其气场会跟着不同,因此发出的光也就有差异。如无色界有“无色光”,色界有“色光”等等。

在此可以补充的是,若身体不好,所见的各色光呈现幽暗晦涩。反之,若是定境所发之色光,精气神饱满,其光必为明亮清澈。

再者,欲界光明与想欲烦恼相应,色界以上天人之光与四禅八定相应,罗汉之光与四圣谛相应,菩萨之光与四无量心相应,佛光与觉行圆满相应。其光明、光能、光德与果位成就有密切关系。

 

   太老师过去多次传授与光明相关之修法,如看光法、白骨流光、心月轮等。

   本文从看光法、参同契和普贤行与和光同尘等方面加以探讨:

一、看光法

看光法是密宗的修法之一,利用外界的物理光,来引发自性光,当内光、外光融合在一起,身心忘我,处在一片光明中,光而无光、无光而光。

南太老师曾多次传授此法。其核心要领在于:

“禅定法门,初以两目垂睑,先使目光凝定,目光宁静,即不攀缘外物而逐色相,心念虽动,力渐薄弱,迨心目之光凝定于一,即至心无念可起,目无相可见,住于初禅。如初得定者,用功至力既久,必色泽光鲜,目光定而有神。盖心目静定于无念境上,心身念力少有波动,既少波动,乃保持其饱和状态,若能保持饱和状态,自然减少放射。故得精神充沛,色泽光润,此乃自然之理,不足为异。若在禅定过程境中,心身内外,发现种种幻相之光,即为念力未定,心力交互于动静之间,摩荡发光,统为幻相。禅宗名为“光影门头”,“弄识神影子”。此如人以手揉目,可见面前点点星光,体弱力衰,亦可见空中光或圆圈。此皆心身病态,未可认为奇迹,若一着此等,即成魔事,被幻觉错觉所转,而成心理变态之精神病象矣。凡修习禅定有经验者,初则目光最不易定,心念亦随之不止,迨将定时,目之与光,必如有外力骤使之返,乃入于宁静之境,心身两安矣。然虽至目光静定,心念无起时,亦但属初禅境象,及乎外观无相,人物天地,皆如在梦幻光中而观,一切觉无实体之存在;此时心身愉悦,无与伦比,虽视而不视,心而无心。”[3]

太老师又在《南禅七日》、《二十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习禅录影》、《如何修证佛法》等书及多处讲课中补充数点:

1.       身体坐正,目光平视、不需着力,眼前的外在光线自然映入眼帘。(若于暗处,则观黑光)。

2.       眼球定住不动,把眼皮慢慢闭起来,眼神回转,收视返观。

3.       一切念头空掉,不思善恶、不想过去、不管未来,当下即空。

4.       心静以后,眼睛不刻意去看,自然在一片光明中(若在夜里,仍有黑光)。

5.       自始至终不着力,眼珠莫往下。

6.       最后忘掉意识、眼睛、身体,光色变化都不理,自然与虚空光明合一。光就是我,我就是光。

笔者顺便要提的是:

l  平常时,眼睛看到的种种颜色,属于物理中的可见光,此光因着频率不同而有色彩的差异。假如漆黑一片,还是存在着不可见光(如红外线等)。

l  人的肉眼可以看到的光频,和其他动物相比,并不完全一样。所以有些动物可以看到人眼所看不到的光频,夜行性动物的眼睛所看的,就和人眼不同。

l  光色虽有种种差异,光能(包括可见光和不可见光),是遍布宇宙的,无所在、无所不在。

l  光色为客观世界的表象之一,佛法将把客观世界分为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人的知觉感官分为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眼看色、耳听声….等等。实际上,天地万物本来一体,只因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功能差异,所以才有色、声、香、味、触、法之分别。若超越这些官能,那还有什么色、声、香、味、触、法之分呢?不就和宇宙万物混然一体吗?所以笔者认为:太老师强调要忘掉眼睛、忘掉身心,其用意在此。

如是久而久之,自然进入大光明境。达到这种性状有个过程,太老师开示:

“必须心空一念,方可“脉解心开”。心脉开的时候,“拍以呀(合声读)”的一声,内外一片光明,即到色界的光明定境。再进一步,上到顶轮,头部,“轰”的一声,顶轮震开了,内外光明打成一片。”[4]

修持看光法,是为了成就法、报、化三身。

“法身、报身都成就了,就可以行千百万亿化身。真正悟道的成就是三身的成就,才是大彻大悟。”[5]

“了心不了色,仍属于小乘果位,必须进而做到心色二法皆了了清净。但心色清净是否就是修持的究竟呢?不然,必须修到净污不异不一,了无挂碍,动静一如,寂用不二,才能达到显密教理所谓的三身成就(法身、报身与化身),才是究竟圆满。”[6]

笔者在此略提一下法报化三身光明:

l  法身光明是十方朗彻,无内无外,如净琉璃,内含宝月,可参考《楞严经》。

l  报身光明是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霞光缤纷,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中的常光一寻、身色紫金、白毫青目、手足如莲花色等等。

l  化身光明是帝网无尽,百宝微妙光明,遍满一切三千大千世界。如释迦牟尼佛念楞严咒前,头顶出现化佛光明。

法、报、化三者,一多互融、互摄。分之为三,纯属方便。

 

   由看光到证到法报化三身光明,其中种种过程及身心反应变化,不妨参考南太老师的《我说参同契》。

二、参同契

在《参同契》中提到“收视返听、内照形躯”的修法。可与看光法互参。虽然每个人修持领悟不同,但其程序与成果的证验是类似的。都是要凝神聚气,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故在此一并介绍。

参同契所说“金丹大道”,“金”是不生不灭的形而上,“丹”是精气神的统合,也是要成就法报化三身。

修道首先要收视返听、凝神聚气、妄念不起。无念既久,阴极则阳生,阳气由下部发动,循督脉逐渐往上升。过了后脑与前脑,到达间脑,刺激脑垂体,致使口水源源不绝,道家称为“玉液还丹”,佛家称为“甘露灌顶”。

太老师描述此境界:

“此时头顶清凉,浑身的每个细胞,乃至口水,乃至精气,乃至脑下垂体,自然都在变化。变了以后一身皮肤都变润泽了,发光的。”[7]

“到此忽然会进入几同完全忘我的境界,只有头顶“泥洹宫”“百会穴”部分,感觉如天窗的开启,如阳光的透射,豁然开朗而呈现无比的清凉之感。犹如乘虚而下的一股清虚之气,下降而遍洒及于全身。”[1]

到这一步,由于气机变化,身心内外一片有相光明。此光色白如液。同时,丹田的暖相上升,与头顶下降的清凉之气会合,产生大乐。体内翻天覆地,旋转得厉害,出现种种过程。太老师在《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一书中,举例说明:

“到了胃气上行,通过食道管的时候,喉结骨自然内收下压,舌尖便自然上翘,进而可以直立接触到小舌头部分,内卷而封住喉头,使呼吸之气,自然由轻微无声而达到接近停止的状态。这种情形,便是道家丹经所说的架起“上雀桥”而登天梯的现象。在瑜伽术的静坐法而言,这是真正自动作“瓶气”的工夫,停止呼吸的作用。于是,后脑神经震动所生的“天籁”鸣声和震动的异声,所谓“脑后鹫鸣”、“眼现金光”的现象,便自然而然愈加清晰,心境宁静无妄的境界,也愈来愈加清明。……

当下行气将通丹田气海的时候,小腹和耻骨以上的神经,都自然而然会有刺痛的感受。等到这种刺痛感觉完全过去,气机直达“海底”(会阴)----摄护腺部分而贯到生殖器(女性仅到子宫部位)时,只须稍加注意,便会自然收缩回转。摄护腺乃至会阴部分,都会自然生起紧缩的情形,丹田(小腹)充满,发生内呼吸(指小腹内在的轻微呼吸的现象),这便是道家丹经所说的“下雀桥”的作用。”[1]

这全身阴阳水火消长过程,称为“坎离交”。

太老师说:“什么叫‘坎离交’,就是小周天,讲月亮的出没。”[7]

l  小周天(人元丹)

小周天与月亮之盈亏出没有关,所谓“月盈亏,比气血之盛衰。”,将人体的气血内分泌对比于阴历初一至三十的月形变化,略分六阶段:

1.   阴历初五眉月,一阳生,为震卦

2.   阴历初十上弦月,二阳生,为兑卦

3.   阴历十五满月,三爻皆阳为乾卦,(如满月轮,赫然现于大海之上。)

4.   阴历二十下弦月,一阴生为巽卦

5.   阴历二十五,月色,二阴生为艮卦

6.   阴历三十,为朔,月光隐覆,三爻皆阴为坤卦。

小周天整个过程,有时身心在一片光明中,只是明到极点又会归于寂暗。光明虽转弱,但身心柔软,中间一点灵明。等暗到极点又豁然开朗,现起更大的光明境,如是明暗自然交替反复。不过,无论黑暗与光明,凡有反复,都是现象而不是道。

一旦忽然感觉鼻子呼吸之气自动停止,全身绵暖怡适,进入气住脉停,丹田的呼吸也渐渐自然停了。只是久久会极轻微的呼吸一次。此时心如明镜,一片宁静安详。身心内外和山河大地,无一不安于本位,是为“炼精化气”。平时的感觉和思想变得毫不真实,统统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此下去,静到极点、空到极点,便可神与气合,物我两忘。

太老师说:“六根大定、百脉冲和,就是初步结丹。”[7]

此处“小周天”(即“坎离交”)的光,是自身后天阴阳二气交会所成乳白金光,由柔转盛,凝定如境,即寒山所说:“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届此阶段,身心须善自保任,继续深入,不使退失,再把清凉净月,转为暖烘烘的太阳,乃为“大周天”。

“大周天”(即“乾坤交”)之光是相应宇宙先天阴阳二气而来,经文火武火煅炼结实,如本权禅师说:“吾心似灯笼。点火内外红。有物堪比伦。来朝日出东。”

l  大周天(天元丹)

大周天就是乾坤二气交会,成“先天一气”,如夜半春雷,震开大地,此时此刻谓之“正子时”。

慢慢的,先天真阳之气从下面上升,到达头顶,囟门自然打开,可以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即是和宇宙天地净气感应道交。

太老师开示:

“此时“中脉”的功能发动,首先便有引伸上下通于无际的觉受,自然而然便呈现“万里青天无片云”的晴空境界。甚至,无论白天黑夜,满天繁星呈现眼前,犹如“掌中观庵摩罗果”一般。平常所有的知觉和感觉状态,一起忘却无遗,所有人我是非等等世俗观念,完全远离消散。”[1]

这时是打通中脉的阶段,无论开眼闭眼,身心内外,如琉璃净光世界。然真阳之气,会继续由头顶往下走往心口,故还需在六根大定中,经历阴阳二气交复激荡再激荡,这反反复复过程,全为自然反应,非作意而得,称作“九转还丹”。

太老师解释:

““九”是阳数之极,还丹并不一定转九次,阳极是转到了纯阳的境界,回到本位叫还丹。”[7]

在此阶段,身体会出现“吸舐撮闭”无数作用,顶轮、喉轮、心轮一个个打通,如果福德具足,这中间不出现违缘或业障来败道的话,则头顶囟门所吸取的天地净气,会自然地在头顶与海底间一上一下、一升一降,百回千转,此时仍要保持六根大定,阳气才无泄漏。久之则有三昧真火涌现。同时体内出现阴阳争战,全身震动,整个经脉骨节,甚至八万四千毛孔,每个细胞都在无念的真阳境界中,动个不停。有时从头顶开始下降而到足,有时又从足心上涌,升到头顶。这升升降降,如同天崩地裂,身不由己,甚至有“龙吟虎啸”声。

太老师说:

“自己内在硬是有龙吟,声音大得很,但是坐在旁边的人不知道。里面的声音如雷,有时脑子像打雷一样,整个的震动了,会吓死你,人都昏了。下面的气也在动,上面又龙吟,这些都是实在境界。”[7]

此时,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动静相生,在无妄想中,纯阳之气自动多次反复磨荡坚固,直到身心俱空、昼夜常明,则视一切如梦如幻,不但色、受、想、行、识五阴解脱,更可顿断命根,显现“阳神”,来去自如,是为“炼气化神”。

太老师又进一步讲“炼神还虚”:

“真正的阳神不一定有身。这一步工夫要到时候才知道,现在只告诉大家一句,不一定有身,也可以有身。道家一句话形容,“散而为气,聚而成形”。一念要它有身就有身,要它空就空。”[7]

l  了性大事

前述过程,无论是明是暗,即使出现幻境,都不离意识之觉照。且此幻相,人人所见未必相同,故需超越意识作用,了知此事,唯“无心”得 非“有相”求,莫存希冀之心,不以有所得之心 求无所得之果。因为接着要参证的,是那个能明能暗的本身究竟是什么。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即昭示此转身一着。

当年吕纯阳悟道之前,滞于玄境,被黄龙南禅师指为“守尸鬼”后,顿见本性之不假施功者。

太老师解释修成命功再了性功的道理,祂说:

“了性是末后大事”,在道家讲了性是什么呢?明朝以后道家“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还虚还不是了性,什么时候是明心见性? 粉碎虚空!虚空都要打破,所谓“虚空粉碎,大地平沉”, 这个时候就了性。”[7]

这时还须妥善加护,在无修无证中久久伏炼,将与生俱来的“生之欲”伏灭,方能绝地复活。展现非空非有的大纯阳光明,遍照太虚。从此脱胎换骨,处神仙境界。

太老师说:

“此时才能豁然自省,认得“圆陀陀”“光烁烁”的性命的本元。 它确然与后天有形的身体可以分离与和合。然后再把这一灵明的性命之本,重新浑和这个后天的身(炉)心(鼎),继续锻炼,如此才可以使得此身此心,能分能合,而奠定修道与证道的坚固基础,这样才算是有了初步的成果。”[1]

“虽是神仙境界还要锻炼,“子又生孙”,就是一个生一个,重重不尽。这不是说神仙又可以结婚生子又生孙,而是自己的生命不要经过两性关系,就可以不断地源源而来,生生不已。”[7]

也就是不以达到光明炽然为足,还要进而修证千万化身,以显大机大用。但《参同契》对此,并未明说,因此我们还得再回到佛法上来做进一步了解。

 

三、普贤行与和光同尘

前述的性功成就后,可证法身;命功成就后,可圆满报身。然后还应转而向下回向,即行菩萨道、契无量光、现千万化身,也就是〈普贤行愿品〉的“化身无数百俱胝”,及观世音菩萨的千万化身,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进修化身,是为了契应不同众生根基及心量,令一切众生,皆悉同证同觉。如同药师佛往昔所发大愿:

“愿我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曜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形好,庄严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网庄严,过于日月;幽冥众生,悉蒙开晓,随意所趣,作诸事业。”

如是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上磨炼。以众生无量故化身示现无量、智慧光明亦无量。经大死大活几番,直到悟行一如、和光同尘。

何谓大死大活几番?火焰化红莲也。即虚云老和尚所言:“但教群迷登觉岸 敢辞微命入炉汤。众生无尽愿无尽,水月光中又一场”。

所以《华严经》总结于“普贤行愿品”,意义是:在无我无法中,以无穷行愿力承担众生苦难,无惧死生毁誉、历劫救人救世,直到理事透彻、觉行圆满,则无时无地无人无事无物不在常寂光与常乐我净中,乃是真正的无量光佛刹。

毕生行归普贤的南太老师,曾说:

“什么是做人最高的艺术呢?就是不高也不低,不好也不坏,非常平淡,“和其光,同其尘”,平安地过一生,最为幸福。他(老子)说这就叫“元(玄)同”。“元(玄)同”的道理,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明,就是“最平凡”。做人要想做到最平凡,也是不容易的,谁都不容易做到。假使一个人真做到了平凡,就是真正的成功,也是最高明的”[8] 。

故南公曾自评“一辈子“一无所长、一无是处”。”去年中秋,南太老师成道升天前,最后以“平凡”二字示众,其寓意实不平凡。从祂教化万类与光照千秋的“三不朽”功绩来看,此语并非自谦之词,而是圆满一切善法、又超越一切善法,真实无我无法的化境也,即所谓“羚羊挂角无踪迹,一任东风满太虚”。

   2008年,笔者有幸随张师尚德先生及达摩书院道友,参加南公主持的十日禅修,恭闻太老师垂教并带领修习看光等法门。转眼五年如一梦,今因南太老师示现涅槃将满周年,特于中华唯识学会举办“南公怀瑾先生学术成就研讨会”之际,将南公出版著作中与生命光学相关之修法,择其要者,敬录整理成文,以感念法乳之恩。

 

参考文献:

[1]、《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南公怀瑾先生

[2]、《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                            南公怀瑾先生

[3]、《禅海蠡测》                                                南公怀瑾先生

[4]、《习禅录影》                                                南公怀瑾先生

[5]、《花雨满天》                                                南公怀瑾先生

[6]、《定慧初修》                                                南公怀瑾先生

[7]、《我说参同契》                                            南公怀瑾先生

[8]、《老子他说》                                                南公怀瑾先生

[9]、《如何修证佛法》                                        南公怀瑾先生

[10]、《二十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南公怀瑾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