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站关注

评《南怀瑾的江湖》--致 大象公会李青岚

时间:2018-08-12  来源:  作者:天地一如

评论者:天地一如 2018-08-07

 

天地一如 按:

对李青岚《南怀瑾的江湖》正文文字均用较大字号、斜体、下划线进行标注,以示与评论区别。红色字体用以强调。

1、李青岚所撰《南怀瑾的江湖》一文仅在大象公会平台新浪微博的阅读量已过430万。

2、该作者以第三者身份行文,少用主观推理文字,尽量用他人语言佐证,如此行文既显得冷静客观又能明褒实贬,笔调辛辣刻薄却又轻描淡写

3、该作者精心铺排事实,暗示诱导不着痕迹,其立意不必言明却明明白白,其用心不用说出却历历分明。其文笔驾驭功夫确实高超,混淆是非不着痕迹,以假乱真之功夫甚可比拟诸葛乱石八卦阵,明明是普通石堆,进去后万难走出一般。

4、在手机信息泛滥化和阅读快餐化的时代,一般读者阅读此文自然相当震撼,极易受其误导。该作者厉害之处在于让“事实”说话,因“事实胜于雄辩”、“证据确凿、铁证如山”,故一般读者看到事实就认为必定如此。

5、然“万事谁能知究竟,人生最怕是流言”!

6、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眼睛看到的是事实,但要知道事实不一定就是真相(有可能是假象),即便是真相,真相也不等于本质。因不论真相还是假象都是表象,表象不等于本质,如“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中无一”。

7、诚然,国学的复兴、文化的推广,离开了政治许可与扶持几乎寸步难行,若只讲现实不讲劫运业力,文化可谓兴于政治,衰于政治。故从此而言,中华文化最大护法者当然是政府,由此可知,南先生对待政治态度的“只买票不进场”之涵义了。

8、该作者自己对南先生一生行谊之关联事实无论如何精心铺排、之关联人物评论无论如何费神剪辑,细心读者还是能够发现其叙述本身仍似是而非欲盖弥彰。正如《四十二章经》中所说:“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已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9、综观作者李青岚笔调与文风,显然:其认定南怀瑾先生不过就是一成功的、热衷名利的世俗投机客而已!故所有的描述、分析及论据都是紧紧围绕这个论点展开,故其笔调贬损轻慢辛辣刻薄可以理解,然其叙述是非颠倒,其分析逻辑混乱(比如李登辉台独亲日之主张举世皆知,而南先生积极为两岸和平统一贡献心力,作者引用李登辉言南先生不好进而否定南先生,就如引用秦桧讲岳飞不好进而否定岳飞一样滑稽),其所引证或以是为非或以非为是,或避而不谈或避重就轻,甚至不惜移花接木断章取义故意曲解事实,如此居心则是可忍孰不可忍了。

10、这么说吧:作者若对南先生生平事迹未做过深入研究,则属主观臆断的想当然,如此行文尚有情可原;如果做过深入研究仍然牵强附会,引证他人言论故意断章取义以曲解事实,那就是居心叵测了。从作者娴熟老到之笔法,前者的可能性显然不大。

11、该作者如果坚持对南怀瑾先生才情智慧、悲心愿力、行谊担当、德业事功视而不见,那么应该在文章证据的真实性及论证过程逻辑的严谨性上下功夫,但作者只是将题目《南怀瑾的江湖》简单改头换面为《南怀瑾,脱了国学大师的外衣,只剩下江湖和名利》,继续耸人听闻博取眼球,真不知该作者如此处心积虑一意孤行,意欲何为??

12、作者李青岚行文很是符合大象公会创办人黄章晋文章《深度长文如何像鸦片,让人欲罢不能》传授的秘诀那样:“从心理学的角度就很简单,就是令人恐惧、令人激动、令人新奇、令人困惑”。显然该作者李青岚确实做到了。

13、然“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又有“以刀杀人不过抵命,以文误人慧命则万死不足以辞”之警训!可不慎欤!

14、为何小人道长,君子道消?盖因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惟义所适;小人则罔顾事实、肆无忌惮无所不为的缘故,又君子爱惜洁净不喜多事的缘故吧。

15、“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不辩之辩是为大辩,不争之争是为智争。然圣如孟子年四十方不动心,可见不动心之难。后学从学习南先生著述获益,在南老被恶意诽谤、肆意诋毁之时无动于衷,良心难安,故不得不不自量力以澄清该文作者歪曲之事实,揭露其险恶之居心。

16、如一友人所言,你改变不了别人,信者仍信,不信者照样不信。诚哉斯言。向上者或继续向上,向下者或继续向下,然上下左右徘徊迷茫者则极易受他人诱导。故后学点评之发心仅供徘徊者举步之参考。

17、誉满天下,谤满天下,南老早已不以为意。曾作狂言十二辞,其心境可见一斑:

以亦仙亦佛之才,处半人半鬼之世。

治不古不今之学,当谈玄实用之间。

具侠义宿儒之行,入无赖学者之林。

挟王霸纵横之术,居乞士隐沦之位。

誉之则尊如菩萨,毁之则贬为蟊贼。

书空咄咄悲人我,弭劫无方唤奈何。

 

他以绝大机缘和自身禀赋,在特殊的历史行程里占据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生态位。南怀瑾可以成为「国学大师」,但国学大师绝不可能成为南怀瑾。

评1:

综观该文,其作者对南先生的所有评论中最为准确的定性应该就是这段文字了。

1.特殊历史行程。南先生一生经历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及当下新中国三个时代,期间面临着中华文化存亡虑绝、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东西文明交锋汇聚风云巨变,南先生一生可谓“生于忧患、死于忧患”。

2.自身禀赋。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如此评价可见南先生自身之禀赋。

3.绝大机缘。纵观南先生一生,其机缘确然绝大,然其绝大机缘亦是有前提条件的,因为南先生具备:

(1)绝大的自身禀赋才情;

(2)终生矢志不移续接中华文化断层的悲心宏愿;

(3)智仁勇三达德之境界;

(4)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大丈夫风度义行。。。

显然正是因为以上才感召来绝大的机缘。

否则,南先生若对富贵名利不能弃如敝屣,其至多就是一政客、名士而已;若对饥寒交迫不能安贫乐道,破产的打击早以将其击垮,更不可能完成巨著《禅海蠡测》;若对蒋.氏.当红势力低头,至多就是车载斗量的一个御用文人。

如夏一周先生在《<论语别裁>与南怀瑾的传奇》(三联生活周刊供网易深度冲击波独家专稿)写道:

跟随南怀瑾30多年的刘雨虹总结南怀瑾办事有三个原则:“不向既成势力低头——已是既成势力,投靠不上。不向反对的意见妥协——既然反对,和他妥协也没有用。不向不赞成的人士拉拢——不赞成的人拉拢了也不可靠。”南怀瑾尤其注意不跟政治发生任何牵扯。1976年台湾中国广播公司邀请南怀瑾给员工讲授《易经》课程,每周一次,到了6月24日,已经讲了十几次,尚未讲完,那天南怀瑾到“中广”后,听到刚发布的消息,“中广”新任董事长是蒋经国的长子蒋孝武。演讲结束时,南怀瑾立刻对听众说,因有事要出门,暂时请假,待回来再继续讲课。南怀瑾有自己的顾虑,跟随他的人也慢慢能理解,“从此变成御用文人,学术自由没有了,还不如躲着他们比较好”。

4.其实,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只不过有的渺小,有的伟大,有的转瞬即逝,有的万古长青。

 

1950年5月16日,借由一场复杂的海空联合行动,13万国民党部队完整撤离舟山群岛。这场成功的行动,在台湾北部海港小城基隆却造成了意外的冲击:当时盛行的舟山(大陆)-冲绳-基隆走私贸易被突然打断,舟山港内从事走私生意的机帆船也被全数征用,不少合伙租船跑生意的投机客一夜间血本无归。

未来的国学大师,当时的基隆义利行老板南怀瑾,亦不能幸免。

评2:

1.义利行在基隆合法开办;

2.当时两岸处于战争时期,是国内战争非国与国之间战争,因此义利行进行的贸易当然不是走私行为,彼时台湾短期聚集撤退人员,物质紧张,仗要打,但前提是人得活着。

3.如果非要认定走私,那抗战时期,国统区、苏区及沦陷区之间边区贸易亦是走私,然皆事急从权。

 

南怀瑾
青年南怀瑾

 

是年,南怀瑾32岁。这位温州杂货商之子,本已手握三艘机帆船,是基隆走私业的翘楚。由于股东里很有几个黑白通吃的角色,追索本钱不择手段,他不得不将发妻遣回大陆,带着来台新娶的回族太太东躲西藏。

评3:

1.财产毁于战争属于不可抗力,非个人行为。股东若不顾此事实而将财产损失由南先生承担并向其追索,于情于理于法均说不过去。

2.既是股东,当然风险自负。

3.战乱时期许多事情当然不是讲道理就能解决的,否则不可能发生战乱了。

4.下文中该作者用投机逐利的眼光也说出此时的台湾根本没有佛学书籍流通空间:“信仰生意还是一个非常狭小的买方市场。个人的坚忍与奋斗在历史行程面前显得无足轻重”,由此也可推知南老在台早期生活之艰难了。

5.如此境遇,艰难困苦之中,写出禅宗巨著《禅海蠡测》,古人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设身置地,便知字字重若千钧!

6.如此境遇,普通人难以承受,更不可能写无人购买根本无法变现赚钱的禅学著作。

7.如此境遇,即便有如南先生一般之才情,设想如若生起“以物喜、以己悲”之心,也不可能写出如此巨著。

8.如此境遇,可见南先生超然之境界、不移之宏愿、渊深之智慧、喷勃之才情。

 

破产后艰辛的基隆岁月里,南怀瑾穷困潦倒,甚至一度在基隆郊外荒山结庐而居。走投无路下,学历只有小学肄业的他,决定踏上一条知识变现的谋生之路。

评4:

“学历只有小学肄业”句。

符合事实,南先生也如此自谦。但作者笔调显然有轻慢不屑的味道。

按作者之逻辑:刘邦、朱元璋没读几年书,学历不高,显然不应该有资格做皇帝啊!

况且现代学历教育是百年来的事物,清末以前,乃至民初,皆以自学、私塾为主。如四川大学教授刘咸炘、刘豫波小学也没读过,完全是自学成才。即便论学历,南先生虽是高小毕业,但在浙江国术馆期间也是文化课武术课并重,同时旁听之江大学,也短期读过中央军校、金陵大学等,最重要的是他从小到老都是自学不辍,博览群书,阅历广阔。

评5:

“决定踏上一条知识变现的谋生之路”。

此言认定南先生此时栖栖遑遑走投无路,咋看有理,其实不然:

1.南先生一身绝学,文武双全、内外兼修,居川时期便得禅宗巨匠袁焕仙先生亲证,其有知、有识,更有修、有证,绝非用“知识”一词所能涵盖。

2.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此为民族之脊梁、士人之风骨,更是南先生一生之写照。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穷困潦倒岂能更改南先生宏大之志向、轩昂之器宇、行事之磊落,南先生自峨眉山发弘誓愿始,矢志不移行履一生传承中华文化之道统、接续中华文化之断层,观南先生一生行谊即可验证,所以用“决定踏上一条知识变现的谋生之路”之语形容南先生显然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3.若贪图富贵,南先生青年时期跃马于西南边陲统领万人兵马,那时再不济也可作为捞取富贵之筹码,岂会轻易弃之。其他见评33、评39、评52、评54、评56、评59、评60、评69等。

 

他重新拾起年轻时在四川游历所积累的汉密、藏密杂学底子,尝试写书(《禅海蠡测》),又拜了老师学习卜卦堪舆。但始终没有混出什么大的名堂。

评6:

“重新拾起”句。

从未放弃,何来重新拾起?!

评7:

“四川游历所积累的汉密、藏密杂学底子” 句。

其他不言,南先生的佛法底子至少在杭州学武时已开始积累了。

评8:

“尝试写书(《禅海蠡测》” 句。

1.南怀瑾先生禅宗巨著《禅海蠡测》用“尝试写书”轻轻一语带过,作者若有点评资格,能否先露一手再说?

2.真要点评南怀瑾先生,其著作《禅海蠡测》无法避而不谈。南先生说过,“所以你们要真正了解南怀瑾,连一本《禅海蠡测》都没有看懂,还谈什么呢!”(见《答青壮年参禅者》那天你们那个方丈师父讲:“老师啊!你的著作影响很大啊!”我说那些都不算。我的著作一大堆,真正写的一本书是《禅海蠡测》,你们看到过没有?尤其看懂了吗?我想你们一个都看不懂。所以你们要真正了解南怀瑾,连一本《禅海蠡测》都没有看懂,还谈什么呢!所有的书都不算数,就是这一本。)

3.写《禅海蠡测》是为应对胡适与日本铃木大拙禅宗之辩,事关中华民族之国体、中华文化之颜面。

4.稍微联系南先生当时写作《禅海蠡测》之生活困境,明眼人无不感佩南先生之才情、愿力、行谊与担当!

然而按照作者逻辑,南先生撰写《禅海蠡测》竟轻描淡写成了谋生需要!真可谓信口雌黄无耻之极了。

评9:

“又拜了老师学习卜卦堪舆” 句。

1.圣人无常师。圣人孔子亦请教于七岁之项橐。一事不知,儒者之耻。君子不器。南先生立志续中华文脉之断层,自然不可能骄傲自满。

2.联系南先生拜胡庸先生之故事,见证者无不感动,甚至落泪(见南一鹏《父亲南怀瑾》)。

3.南先生谦恭请教之行为竟被说成混取名堂之手段,该作者观念之卑劣、心理之阴暗实在令人瞠目!

评10:

“但始终没有混出什么大的名堂”句。

南怀瑾先生在居川时期便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当时便是达官贵人座上之宾,已非无名小卒。

不难看出该作者所谓“混名堂”是指投机专营孜孜求利,若真如此,如前南先生在西康统领兵马时干嘛放弃这个捞取富贵的政治筹码呢!其他见评33、评39、评52、评54、评56、评59、评60、评69、评29等。

按照作者逻辑,这是无其法想通的事实,所以其只好避而不谈、视而不见了。

 

在1950年代的小城基隆,信仰生意还是一个非常狭小的买方市场。个人的坚忍与奋斗在历史行程面前显得无足轻重。

评11:

“信仰生意还是一个非常狭小的买方市场” 句。

信仰竟被看做可以买卖的生意。从此处看出作者“用利衡量一切”的心态和人生价值观念。

也不能说其不对,在现实中对与不对没有绝对的标准,就如正常人觉得精神病人不正常,精神病人觉得正常人不正常一样。

评12:

“个人的坚忍与奋斗在历史行程面前显得无足轻重”。

作者文笔厉害之处,就在于能用哲理性的语言描述事实:“个人的坚忍与奋斗在历史行程面前显得无足轻重”。

然后不着痕迹地与自己的观点联系起来:“信仰生意还是一个非常狭小的买方市场”。

表面上看很有道理:个人行为无法挽回众生共业,确实在兵荒马乱朝不保夕的时候,文化弘扬不是当令之时。

就如南先生在《论语别裁》中讲到:“就我个人研究,我有一个体会。。。牺牲自己也做,为世为人就做了,为别的不来。因此为学问而学问,就准备着一生寂寞。。。。一个人在为天下国家、千秋后代思想着眼的时候,正是他寂寞凄凉的时候。。。。”。

南先生如此体会,验其一生显然也是这么做的,面对诸多垂手而得的名利不但不为所动,反而弃富贵如敝屣飘然而去。其他见评5、评33、评39、评52、评54、评56、评59、评60、评69、评29等。

然如此令人震撼之愿心、无我之慈行、崇高之人格,竟被描述成买卖之投机行为!

该作者心理之阴暗、思维之扭曲、着眼之卑劣、文笔之强辩,堪比少正卯之流。

 

※ ※※

转机在1956年到来了。南怀瑾经人介绍认识了杜月笙干将之一,台湾航运业大佬杨管北。此时杨已称病退出一线经营,在家中辟出奇岩精舍,潜心研究养生打坐法门。

初识之时,杨这样阅人无数的大人物对南怀瑾很不感冒。杨说,「在六年前,我不仅不悟,他的话我不仅不信他,而且觉得他在变戏法。」

评13:

杨先生用了6年验证才彻底相信南怀瑾先生,这说明什么?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杨既为大佬,阅人无数,当然不会轻易认同别人,自己也在儒学方面下了五十年功夫,说明杨非常谨慎,南先生彻底折服杨管北,说明南先生是真有水平,而非冒牌货。

见《南怀瑾与杨管北》P143:

杨管北讲“我出生在七十年前的中國社會,因此幼年的教育在私塾中度過,接受了儒家的洗禮。。。。。。但不容否認的,我在儒學方面也下了五十年的功夫。

 

然而,南怀瑾与等闲贩卖焦虑感的三教九流江湖游士不同。他青年时代混迹于四川佛教圈,追随过大愚、普钦等汉密大师,近距离观察过抗战时期西狩川滇的各界贵人与佛教上师之间的密切互动,对于大人物的趣味、思维和行为有切身的认识。现在这屠龙术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评14:

“贩卖焦虑感”句。

1.用贩卖焦虑感,说明作者确非等闲之辈,其抓住了当下主流人群心理特征之关键。

2.其如此描述,明明是说不同,实际还是将南先生定性为贩卖焦虑感的江湖游士,只不过贩卖的更高明而已。这正是作者笔法老到居心险恶之处,行文贬损轻慢却又不着痕迹。

评15:

“混迹”句

“混迹”一词轻描淡写,对南先生学佛历程一笔否定,罔顾事实直接定性为投机行为。

评16:

“追随”句。

南先生交往交流或从学过的各界人物众多,能用“追随过”表述的恐怕只有禅宗巨匠袁焕仙先生。但作者却绝口不提。

事实上南先生与大愚法师亦师亦友之因缘也是因为其师父袁焕仙先生推荐(参见《南禅七日》),作者李青岚不可能不知,却故意用“追随过大愚、普钦等汉密大师”,显然避重就轻且居心叵测。

评17:

“对于大人物的趣味、思维和行为有切身的认识”句。

人生交往不但对大人物应如此,对小人物也应如此啊!孔子说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评18:

“现在这屠龙术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句。

认定南先生就是攀龙附凤阿谀逢迎不择手段,所做一切都是为了上位的投机分子。如前所述,稍微了解南先生一生行谊即知先生弃富贵如敝屣、薄将相而不为。

作者用大量诸如“混迹、知识变现、信仰生意、屠龙术、非凡耐心与手腕、江湖术士、辛苦积累”等等词汇作此类暗示而不直接挑明,读者若无批判性思维,极易受其误导。

作者心地之阴暗,居心之险恶由此可见一斑。

诚然,现实中如此者虽多如过江之鲫,然绝非人皆如此。纵观南先生之一生,其行谊高风亮节,其事功举世公认。

 

南怀瑾展现出了非凡的耐心和手腕,用整整六年时间彻底折服了杨管北。最后几年,杨对其信之弥坚:「第四年上才比较有点信;第五年才信,第六年才真信,我没有随便信。」从此,这位江湖大佬对小他十余岁的南怀瑾执弟子礼,并成为南怀瑾最初和最重要的供养者。

评19:

南先生人品与才情智慧,竟被作者写成是心机手腕,令人震惊。

佛道两家都注重随缘而不攀缘,南先生精通儒释道,对发心学习者有教无类,一生都是如此,耐心等待,静待花开,故对杨管北先生如此,对普通有缘人也如此。

评20:

而杨管北被南先生折服,对小他十余岁的南先生执弟子礼,显然是杨先生对南先生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尊重,然作者如此描述,是想证明杨管北被忽悠了?还是反证了南怀瑾先生的伟大呢?

杨作为阅人无数之一代大佬,绝非寻常普通人或者傻子,且身边高人云集,绝非南先生用手腕和忽悠所能折服,否则六年时间不可能不露馅。

读者细心审查、冷静思考即可明断。

 

做大人物们的私人朋友乃至导师,最难的永远是获得第一个大人物的背书。一旦进入大人物们的世界,接下来的事情就会简单很多,进入一种口碑传播、良性循环的正反馈。

评21:

“做大人物们的私人朋友乃至导师,最难的永远是获得第一个大人物的背书”句

作者先作如此定论,然后再用此评判南先生:所做一切都是为了上位,耐心与隐忍都是为了这个目标。

作者以此作为看待、评判别人的标准,显然认同此观念,从作者行文辛辣老练来看,作者绝非涉世未深之人,而是经过实践总结后观念坚定之人,也就是信奉此观念之人,但遗憾的是信奉不等于实现。

评22:

“一旦进入大人物们的世界,接下来的事情就会简单很多,进入一种口碑传播、良性循环的正反馈”句。

显然,作者把阅人无数的大人物们都想象成可随便忽悠的白痴了。

 

杨管北就是南怀瑾事业飞跃的首席贵人。

评23:

毋庸置疑,杨管北先生对南先生有护法之大功。

但必须说明,南先生从中央军校、维摩精舍时期,已广泛结交军政学教名流,见萧天石《禅海蠡测剩语》

他本来黄埔同学就很多,否则义利行三千两黄金的资本从何而来,而且还接济各方朋友,包括不少军政官员,见《我的故事我的诗》P131

“當時大陸這些文官武將都來了,差不多都到基隆,大部份朋友都經過我那裡。那個時候我還是剛剛來,生意還沒有失敗,還有錢,整天賓客盈門,像這個圓桌,每一餐吃飯有七八桌,由早晨到晚上,我請的佣人跟家裡的太太始終沒有坐下吃過一餐飯,照應客人,來不及啊,忙到這個樣子。當時敗兵之將,亡國大夫,散兵游勇都來了,只要來找我,都是趕快拿錢去理髮、洗澡啊”。

又《我的故事我的诗》P136:

“在台灣靠外面有個島,靠浙江,大陳、一江山,這個時候都沒有丟。這時蔣老頭子,國民黨的中央,要把胡宗南發表到大陳、一江山作游擊總司令。我們就笑胡宗南,五十萬大軍在大陸一槍沒有發,結果被共產黨吃掉,還好意思當游擊司令。這時有人來找我,因為我的家鄉是台灣的對面溫州,差不多這些打游擊下來的,敗兵散將一大堆,他們研究說如果我肯出來作游擊司令,這一批人都會聽我的。原因是他們的確對我特別有感情。”

可见:

南先生在认识杨管北前各方朋友就很多,也早有机会做军政要员,但他不做,到手的富贵不要,按照作者逻辑其无法理解,当然也不想理解。

南先生成立基隆义利行绝非为了富贵,如果为了富贵,如前所述,在西南边陲统领兵马时即可获取政治筹码捞取富贵到手了,何苦费此周章?!其他见评33、评39、评52、评54、评56、评59、评60、评69、评29等。

再如后来建成金温铁路后,放着日进斗金的财富不要,又还路于民。这是该作者无法理解,当然也不想理解,故意视而不见

取验于南先生一生行谊,其做生意目的也是赚钱来弘扬文化,财与法双手布施。而且,生意破产也是因为经理人出海未听南先生嘱咐到琉球即返台,勿往大陆,经理人擅自决定到舟山,遇战争而致破产。

 

在杨的大力推介下,南怀瑾的传法开始吸引何应钦、顾祝同、蒋鼎文等已经退居二线的国民党大佬。南时常带领他们远赴香港大屿山闭关修炼,越来越多大佬的背书又进一步增加了南怀瑾的光环和能量。

评24:

“南怀瑾的传法”句。

南师在杨家讲课不止是禅,儒释道皆讲。

见《南怀瑾与杨管北》P143“南老師精通儒、釋、道三家”。

见《我的故事我的诗》P170有“一九六九年,日本邀請中國文化訪問團到日本去。所謂中日邦交進入另外一個階段,團長是何應欽。在這個階段李淑君已經來了,我本來每禮拜到北投奇巖精舍——楊管北家裡上課。在他家裡,那些抗日前後的將領,何應欽、顧祝同、蔣鼎文、錢大鈞這一批文武人員,都在那裡聽課。現在台灣一提王昇啊這些人,那時還談不上呢,還不敢跟來聽的。所以中日邦交訪問團,團長是何應欽,帶領有十幾個教授,何應欽說非要我去不可,我成了顧問團的顧問,其他都是學術界,政府官員,工商界,我等於私人名義。

评25:

“南时常带领他们远赴香港大屿山闭关修炼”句。

时常?据何资料?那些大佬们能做到时常闭关么?

估计作者以为关起门来不见外人就是闭关

《我的故事我的诗》P155只提到1963年到过大屿山,为指导香港僧人修行的事。杨麟在《千江有水千江月》访谈中提到他父亲和南师曾去香港闭关一句,但未详说。

 

1963年是南怀瑾又一个飞跃之年。举家南迁台北后,南怀瑾辛苦积累的声名终于引起了当红人物张其昀的注意。

评26:

“南怀瑾辛苦积累的声名”句。

如果为积累声名,南先生从担任大小凉山垦殖公司总经理兼地方自卫团总指挥统领兵马时就拥有政治筹码捞取功名富贵了,何必如此辛苦大费周章,甚至令自己和家人陷入困苦之境?!其他见评33、评39、评52、评54、评56、评59、评60、评69、评29等。

评27:

“终于引起了当红人物张其昀的注意”句。

该作者又在胡说八道闭目瞎扯了,南先生早就引起当红人物注意而且是比张其昀还厉害的当红人物(蒋介石),见评33。

按作者的逻辑:南先生能引起当红人物的注意是辛苦钻营投机的结果。那么请问作者:你为何不能引起当红人物注意呢???

仅是绝大机缘之因素?或加上投机即可?如果是机缘加投机,也许可以如此,但不可能长期如此!

因为纸糊的灯笼经不起风吹雨打,名不副实自然经不起时间的洗礼

 

张其昀与蒋介石

 

被称作「陈布雷第二」的张其昀,是彼时蒋家父子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大管家,自50年代以来,便极力推动台湾的儒学复兴运动,以对抗胡适等自由知识分子的影响力。他自创以儒学为中心「全神教」,开办华冈学园(日后的中国文化大学),网罗各色传统文化谱系的人物为己用。

评28:

作者既言张其昀是蒋家父子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大管家,极力推动台湾儒学复兴是为公,便不能说“网罗各色传统文化谱系的人物为己用”是为己用。

事实上张其昀不仅是为了推动儒学,否则,其恳请南先生担任独立的禅学院院长,岂不是自相矛盾?见:

刘雨虹著《禅门内外》之<张其昀与吴怡>:

“中国文化大学的前身是中国文化学院,创办人为张其昀,字晓峰。他当时在台湾是一位影响力很大的人,对教育文化极有眼光,建树很多。国民党中央迁台时,鉴于在大陆的失败,决心一切从头做起,于是成立“改造委员会”。此会由蒋介石亲自领导,日常事务由秘书长负责,这个秘书长就是张其昀,这时他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后来,他出任政府部门的教育部长,教育是他的最大兴趣。部长卸任后,他就去创办中国文化学院,那时蒋先生正提倡“复兴中华文化”,所以对张此举十分支持。但无论如何,创办一所学院必然是艰苦的,何况张其昀只是一位穷书生。他常向朋友告贷以筹经费,对有学问素养的人则殷勤拜候。有一段时间,他每天早上都到南老师的住所,为的是要恳请南老师出任一个独立的禅学院院长,此事且经杨管北答应出廿万美金做经费了。但南老师认为自己与张二人,都是爱管闲事的人,将来难免意见有不协调之处,为了维护友情,最好不要共事,故坚决拒绝了。张没办法,只好退而求其次,要聘他为研究所教授。南老师只好答应了。

 

南怀瑾借此得到了破产后的第一份正规工作:中国文化大学研究所教授。基本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南怀瑾能够得到这一教职,和当时杨管北对文化大学的大笔捐赠也有直接关系。

评29:

“南怀瑾借此得到了破产后的第一份正规工作”句。

该作者故意用“南怀瑾借此得到破产后的第一份正规工作”等贬损性词句不断暗示南先生栖栖遑遑忽得正规工作的庆幸心态之形象。

南先生峨眉山发宏誓愿,以传中华文化之道统、续中华之文脉为己任,行履一生矢志不移,确如孟子所言“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之大丈夫,由此可见南先生志向之高远、格局之恢弘、胸怀之辽阔、愿心之赤诚

若无经历过富贵或拥有过富贵的机会,没担任过高官或没拥有过出将入相的机会,而说弃富贵如敝屣、薄将相而不为,那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

南老一生如此经历和机会所在多有(见评10、评33、评39、评52、评54、评56、评59、评69、评29等),即便是破产之前也是如此,然皆非南先生之志,故高行不顾弃如敝屣。

如前所述,若南先生为一世俗投机钻营之名利客,会放着到手的功名富贵、出将入相的诸多机会不要,而会舍近求远、离高就低去谋求一所谓正规工作?!

该作者处心积虑如此描述,既不顾上述诸多事实,也不管是否符合起码逻辑,其心安否?

 

评30:

“基本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南怀瑾能够得到这一教职”句。

显然按照作者逻辑,只有经过现代教育制度培养才算是正规教育,没有经过正规教育显然不应该教大学,如是,小学学历的沈从文、初中学历的梁漱溟都不应该在大学任教。

若如此,最先成立的大学,其教师的正规教育从何而来?其有资格进大学做教师吗?

照此逻辑,南先生也不可以做黄埔军校教官、慧能和尚不可以做禅宗六祖了,因为都没有受过相应的正规系统教育。

评31:

“和当时杨管北对文化大学的大笔捐赠也有直接关系”句。

南先生任教文化大学之前,其学识水平就已受到公认,以张其昀之学问识见、人生履历、创办中国文化学院之宗旨发心,显然不可能因为杨管北先生对其捐资助学一个慈善行为,就会放低中国文化学院师资之门槛标准而随便接收杨之推荐。

 

再如辅仁大学在台复校首任校长于斌先生聘其为教授,曾当面称赞其为通天教主(见《父亲南怀瑾》P364)。

于斌先生为传信大学宗教学博士、圣多玛斯学院哲学博士、伯鲁日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精通拉丁、英、法、德等六国语言,曾任天主教南京总教区总主教、第二位华人枢机、天主教辅仁大学后首任校长、台湾国民大会主席团主席、天主教中国主教团主席等职。

于斌先生作为中国天主教的权威,对南先生有如此称谓,由此可知南先生的水平了

由此可知,张其昀既然是蒋家父子意识形态大管家,为了推动台湾儒学复兴积极网络人才,并创办文化大学,聘任南先生为文化大学教授,显然并不是杨管北对文化大学的大笔捐赠的缘故。——见前述刘雨虹著《禅门内外》之<张其昀与吴怡>

 

1963 年在中国文化学院教书的南怀瑾

 

但不管怎么说,南怀瑾由此从退隐大佬的圈子,晋阶至当红少壮人物的圈子,其飞跃意义自不待言。凭借大学教授的身份,小学肄业的南怀瑾彻底洗脱了江湖游士的形象,交游层次大大提高,身边逐渐聚拢了一批知识青年和中产追随者。

评32:

但不管怎么说”句。

显然作者是铁了心的认定“南怀瑾就是名利投机客”,不惜强词夺理颠倒黑白置事实于不顾。

评33:

“凭借大学教授的身份”句。

南先生的声誉绝非是靠大学教授身份,而是靠其智慧、才情、行谊的人格魅力。

1.如前所述,居川之时便以声名远播。

2.二十几岁时,国民党元老陈诚,就曾经邀请南老师给蒋介石做秘书,但是南老师拒绝了(见《父亲南怀瑾》上册p144)。

3.1949年,李宗仁当上总统,李宗仁的“军师”白崇禧,从武汉托人给南老师传话,请南老师出山,许诺他政治参议兼秘书的官衔。。。南老师还是拒绝了---《父亲南怀瑾》上册p158页

4.1966年,大陆文化大革命开始,传统文化被大量破坏,蒋介石深感必须要发扬中华文化,于是邀请南老师给三军各驻地巡回演讲中国文化,并且亲自听了一次课,之后大受感动,三天后便宣布要推广中华文化复兴,之后邀请了大批学者参与,并想请南老师主持实际工作,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殊荣,多少人梦寐以求却又遥不可及,但是面对这样一份厚礼,南老师还是拒绝了。(见《父亲南怀瑾》上册p211-212页)

综上,若南先生就是攀龙附凤捞取名利的投机客,为何拒绝如此名利双收的机会?!难怪该作者在下文中对此避而不谈,因为不符合作者的认定和逻辑。

又:

南先生不但不用凭借大学教授身份,而且还主动辞去大学教职(见刘雨虹著《禅门内外》中<大学的课程>):

当南老师在辅大开课时,我认得的一个学生告诉我,南老师上课时虽也是选修课,教室却坐得满满的,窗外也有人站在那里听。但有些教授上课,事先同学还要到校园中拉几个同学来听讲,凑上五六个人,否则教授就太难堪了。

像这样的强烈对比,南老师早已知道不妙,为避免造成别人的不愉快和难过,自己应该急流勇退,以免他日遭忌,反而不妥。

听到老师辞去教职,我觉得很奇怪,于是南老师才把他的看法说出来。

说到辅大,使我又想到另一所大学。我有一个远亲张平堂,是师范大学体育系的教授。。。。。他曾向师大文哲方面的教授提起,为何师大不聘请南先生来教课呢?

那个教授说:如果请南先生来教孔孟学说,当然是一流的教授;如果讲道家的学术,南先生也很精通;如果是讲禅宗,那更是他的老本行;所以说,请了他来,我们这些老师怎么办呀?

这像是一个笑话,但是南老师恐怕早已心知肚明,所以只接受研究所的约聘,指导几个博士生比较不会有这类问题。更何况,博士生可以前来就教,更为简单。也就是为了这个原因,他才深感创立东西精华协会的必要。。。

评34:

“小学肄业”句。

学历不等于能力;文凭不等于水平。但作者一再强调“小学肄业”,显然想暗示:南先生学历显然很低,水平也不可能高,所以南先生自然就急于洗脱江湖游士形象。

按其逻辑,其显然无法理解:刘咸炘先生没有学历居然聘为川大教授?!沈从文小学毕业怎么可以在西南联大任教?!梁漱溟中学毕业怎么可以做北大教授?!

朱元璋乞丐出身,刘邦连作诗都做不完整的人怎么可以当皇帝呢?!

评35:

“江湖游士”句。

庙堂之上均非智者;江湖之中岂无蛟龙!

评36:

“交友层次大大提高”句。

按照作者逻辑,南先生在四川期间交游的层次应该很低,显然如事实不符,如前述不赘。

 

在张其昀身边,南也得以近距离观察顶级意识形态操盘手在文化领域设置和管理议题的手法,对日后的个人发展借鉴良多。

评37: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又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善于从他人他处学习本不是缺点。

该作者塞耳闭目如此行文,显然铁了心的认定南先生就是名利投机客。罔顾前述诸多铁证如山之事实。

但南先生若真热衷名利吗?参见评10、评32、评33、评39、评52、评54、评56、评59、评69、评29等等,恕不再赘。

 

中国文化大学的校训:「承东西之道统,集中外之精华」,即被他化用为日后的「东西精华学会」之名。

评38:

中国文化大学校训是“质朴坚毅”。

「承东西之道统,集中外之精华」不是校训,而是张其昀办学理想八大目标之首,于1973年(民国62年)提出。

而南先生创办东西精华协会在1969年,1970年开成立大会。

时间孰先孰后,一望而知。

※ ※ ※

 

1966年11月,大陆爆发文革的种种震撼信息传至台湾。作为对大破四旧的回应,蒋介石亲自主持发起规模宏大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以中华文化存亡绝续为标榜,试图将三民主义思想体系树为中国文化道统传承者,对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和北方赤色思想反弹,重新树立全民文化自信、道路自信。

评39:

作者绝口不提蒋介石垂帘听课于南先生及蒋经国欲亲近南先生之事。试想:蒋氏父子均看重的岂是普通之人!?

见东方出版社《点灯的人》P18周瑞金先生文章《一代宗师的教化:感念南怀瑾先生》:

一九六六年,内地发动“文革”,南师受邀在台湾海陆空三军基地巡回演讲中国传统文化。在台中空军基地演讲期间,老蒋先生曾亲莅幕后聆听,那次演讲,南师特别强调亡国尚可复国,若民族文化亡掉,中华民族将万劫不复!

老蒋先生深为所动,并于当年十一月十二日,发表《国父一百晋一诞辰暨中山楼落成纪念文》,发起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几个月后正式成立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邀请了大批学者参与其中(包括钱穆先生等等),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做了不少工作。

当时老蒋先生曾邀请南师主其事,被婉辞。

南师一直说,在两党间,他只买票不入场。后来,九十年代初,内地王震将军、邓力群先生等牵头的中国国史委员会,曾邀请南师任副主任委员,也被他谢绝了。”

 

1968年,蒋介石与参加祭孔仪式的小学生合影

 

一时间,徐复观、牟宗三等旧学大师炙手可热,李约瑟、罗素等洋人学者及其巨作也被发掘出来做重点推广,各类白话典籍评注、新解都成为书市热门选题。

评40:

“旧学大师”句。

作者作为炎黄子孙的中国人,时至今日,对中国民族文化传承之佼佼者仍用如此称谓,显然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是否定而非认同,是摒弃而非继承

由此可知该作者处心积虑歪曲污蔑,其志远不止于此,其想通过批倒搞臭南先生,进而引发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反感和厌恶,因在当下中华传统文化复兴和发扬过程中,南先生已是无法忽视的丰碑作者李青岚自己也承认:“仅接受过一年正规小学教育的南怀瑾,却成为当今中文文化圈的国学代表性符号

如此之辈,甚至可以说连数典忘祖都不如,因其不但忘祖,连典都不要了,一概否定。

从五四以来及至文革时期,因历史劫运而迁怒否定民族文化情有可原,时至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今天,其仍然全盘否定自己的民族文化。

只能说其: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绝非给作者扣帽子或诛心之论,从其通篇的行文笔调和价值观念显然可以看出其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否定态度

 

南怀瑾也审时度势,除了擅长的佛学禅宗密宗仪轨故事,还将业务拓展到诸子百家古籍解读。其大部分著作,都是以其讲座口述内容由弟子记录加工,集中在这一市场热潮期出版。

评41:

“审时度势”句。

作者铁定了的:南先生就是醉心名利投机倒把的投机客, 形势需要什么就贩卖什么。作者还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如前,恕不再赘。

评42:

“除了擅长”句。

作者如此评判南先生,不啻井底之蛙坐井观天,南先生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所擅长的岂能仅仅佛学禅宗密宗仪轨故事而已。

评43:

“业务拓展”句。

如果大家是冒充的,业务岂能随便拓展?追随者也许有盲目者,难道皆为盲目不成?

 

▍被文史学者非议极多的《论语别裁》就是其中之一

评44:

南先生先生自称别裁、他说、旁通、臆说等,一是有别于所谓学院派学术正统派,二是南先生谦虚,但谦虚不等于低劣。

试问作者:文史学者真的都一定精通文史?精通文史就必须只能是文史学者?

如千百年来解读老子,自称老子专家者多如牛毛,然谁的解读最正统?恐无人敢应。

《老子》如此,《论语》何尝例外?

缺乏对生命的深层体悟,仅从学术规范、考据角度发力之学者多是在表层、浅层、牛角尖打转。

非议并非等同否定,也有不同见解的含义,况且所谓非议就一定是正确的吗?

 

轰轰烈烈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在1970年代热度渐褪。时至今日,牟宗三、徐复观等开宗立派的新儒家宗师在学术圈外已少有人知,仅接受过一年正规小学教育的南怀瑾,却成为当今中文文化圈的国学代表性符号。

评45:

“仅接受过一年正规小学教育的南怀瑾,却成为当今中文文化圈的国学代表性符号”句。

显然:“学历不等于能力,文凭不等于水平”,此为世人皆知之定论。该作者相信不会反对,但其逻辑应该是这样:

虽然“学历不等于能力,文凭不等于水平,”但是没学历就等于没能力,没文凭就等于没水平!

“仅接受过一年正规小学教育”,试问:

学问必须是通过现代正规教育才能获得的吗?!

该作者一再揪住小学学历不放,用客观的语言表达出不屑的意识,然如此行文,作者是想表达学历高者的失落感?!还是彰显高学历者的无能呢?!

 

如此戏剧性的分野,全在于南怀瑾凭借特殊的自身禀赋,在特殊的历史行程里占据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生态位。

评46:

当然如此,其实每一个人的生态位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是绝大多数太过渺小而已。见评1。

 

一方面,他决不以学者自居,甚至非常小心地避免与其他知识分子产生学术上的交集。今天给南怀瑾著作挑刺的学者们,实在是会错了意。

评47:

南先生不以学者自居,难道就是对知识分子的心虚?你咋不说成是耻与诸多知识分子为伍呢?!

作者讽刺挑刺的学者们实在是会错了意,作者难道不是?!

 

历史学家许倬云回忆他与南怀瑾的会面,有一段意味深长的描写:

他就说「许先生,我们的路子不一样的,我是另外一条路」。他跟我说这个话,意思是关门不谈,到此为止。他清楚的很,聪明人。

评48:

该作者截取许倬云先生的话,并说许倬云意味深长,真是道貌岸然的断章取义、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无耻嘴脸让人咋舌!

因为在许先生说出这段话之前,还有一段话:

“南怀瑾是奇人,有一股吸引力,交游广阔,佩服他的人也很多。大概是传统严谨的学问,大家觉得太枯燥,他讲的有许多很方便的途径。。。。南怀瑾写的东西,常常给人留下余地给人讨论:用外传、外说、他说,不一定正说。殷海光陪我去看他,他就说:‘许先生,我们的路子不一样的,我是另外一条路’。他跟我说这个话,意思是关门不谈,到此为止。他清楚的很,聪明人。”——李怀宇《许倬云谈话录》

作者对许倬云先生评价南先生的话故意拦腰截断,话还是许先生的话,但意思就截然相反,居心实在险恶。

因为如此引用许倬云先生的话,给读者的感觉就是许先生认定南老心虚不敢与其交锋。

然联系上下文,许倬云先生引用南先生跟他讲彼此路子不同的话,是指做学问的方式路线不同,并无褒贬他意。

 

许倬云

 

另一方面,在跳出学术规范、学术谱系等象牙塔规则束缚的同时,南怀瑾又与三教九流的传统江湖游士划清界限。

评49:

“在跳出学术规范、学术谱系等象牙塔规则束缚”句。

作者又在信口开河,胡说八道,纵观南先生一生著述,南先生从未进入,何来跳出?!

评50:

“又与三教九流的传统江湖游士划清界限”句。

如果南先生是所谓的传统江湖游士,界限岂是想划清就能划清?!

除非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出于水而寒于水,当然若真的为青为冰,其区别已是天地云壤,还用划清界限吗?

 

他以绝大机缘跻身于高层人物的社交圈,大人物的背书和社会职务的光环洗脱了江湖把式的风尘气,对宏大叙事的火候把握也高下立判。

评51:

“绝大机缘”句。

南先生一生行谊,机缘确然绝大,其立德、立功、立言,如果没有悲悯的愿力、高尚的行谊、渊深的境界,喷勃的才情,即便有绝大机缘,那至多也是昙花一现而已,不可能持久,更不可能圆满三不朽,另见评1。

评52:

“江湖把式的风尘气”句。

南先生智慧、才情、道德、格局斥之为江湖把式!

从南先生青年领军垦殖西康,执教中央军校以至后来学佛闭关、搭救巨赞法师,到后来的创建东西精华学会传承人类文化、为两岸密谈牵线搭桥促进和平统一、建设金温铁路并还路于民及垂暮之年创建太湖大学堂,将心力奉献于最后一刻等等,南先生从来是特立独行,卓尔不群,志向远大,大愿大行。

作者讽之为“江湖把式”,并暗示其攀龙附凤投机钻营,联系公开史实资料及事功,作者如此评判如此结论,实在是匪夷所思!

若按作者逻辑,南先生诸多功名富贵或不动于心坚辞不就,或弃如敝屣飘然而去,实在自相矛盾,无法解释。

其实很好理解,因为南先生志不在此的缘故。参见评29

评53:

“对宏大叙事的火候把握也高下立判”句。

火候把握能如此精妙,按照作者逻辑,显然也只是投机钻营机缘凑巧,应该与学问、道德、人品、能力没有关系。

 

不经意间,南怀瑾成为自由游走于江湖与庙堂之间的特殊人物。

进入七十年代,以保钓运动为代表的民族主义情绪冲击着台湾大学院校的平静,甚至出现了外交邮包中夹带毛选的情况。暗流涌动之下,以蒋经国头号亲信王升为首的情报政工力量,开始介入大众文化与公共舆情议题管理。

借助与王升干将萧政之的密切关系,南怀瑾得以进入王升的小圈子,事业发展进入了全盛阶段。

评54:

见《我的故事我的诗》P170:

“一九六九年,日本邀請中國文化訪問團到日本去。所謂中日邦交進入另外一個階段,團長是何應欽。在這個階段李淑君已經來了,我本來每禮拜到北投奇巖精舍——楊管北家裡上課。在他家裡,那些抗日前後的將領,何應欽、顧祝同、蔣鼎文、錢大鈞這一批文武人員,都在那裡聽課。現在台灣一提王昇啊這些人,那時還談不上呢,還不敢跟來聽的。所以中日邦交訪問團,團長是何應欽,帶領有十幾個教授,何應欽說非要我去不可,我成了顧問團的顧問,其他都是學術界,政府官員,工商界,我等於私人名義。”

可见南先生当年给何应钦等人授课时,王升还是后辈,如果讲圈子,何應欽、顧祝同、蔣鼎文、錢大鈞等人的圈子级别更高,时间更久。

八十年代王昇等人来听课,是因萧政之带来,南先生一向有教无类,平等相待,因机设教,但保持独立,绝不结党。

但在作者笔下却仿佛攀上高枝一般。

要知道,如前所述,南先生从担任垦殖西康总指挥、担任中央军校教官、维摩精舍时期与众多军政高层与社会名流交往,及后来蒋介石曾邀请南先生主持“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见东方出版社《点灯的人》P18周瑞金先生文章《一代宗师的教化:感念南怀瑾先生》)等等,其可致显贵机会所在多有,然南老师或挂冠而去或婉辞不就。

又南先生真若是攀龙附凤,直接示好与蒋氏父子即可,何以舍近求远多此一举进入王升小圈子?!

又附:

关于维摩精舍时期主要成员考证,参见吴华博士《维摩精舍:以佛为主融通三教》:

1943年5月24日,由傅真吾等人报成都市政府《呈为发起组织维摩精舍请准筹备由》,其文如下:。。。。

该文详附发起人30位,分别为传真吾、朱叔痴、曾子玉、潘昌猷(傅真吾代)、萧德明、袁焕仙、刘光烈、但懋辛、李蕴鼎(袁焕仙代)、陈潜溪、黄金鳌(曾子玉代)、印维精、谢子厚(袁焕仙代)、释昌圆、王子骞、释传西(南怀瑾代)、李伯勤(廖允中代)、陈健民(傅真吾代)、傅丕承、曾仲谋、贾题韬、李子方、廖允中、吴石钧(李子方代)、许止烦(廖允中代)、曾崧生、释通宽(廖允中代)、杨鹭溪(袁焕仙代)、南怀瑾、袁王湘君。后附发起人姓名籍贯表。

筹备员有傅真吾、黄肃方、释昌圆、袁焕仙、贾题韬、潘昌猷、谢子厚、刘亚修、萧德明。职员分别为理事长傅真吾(国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务理事袁焕仙(国民代表大会代表)与贾题韬(二战区司令部秘书),理事分别有:

徐剑秋(二十九集团军秘书);

李绪恢(成都市政府民政科长);

杨戒迷(曾任师长);

吕寒潭(成都市政府社会科长);

范仲纯(省会警司专员);

萧静轩(曾任财政厅长);

候补理事有伍心言(中学校校长);

甘典夔(曾任民财政厅长);

释传西(灵岩寺方丈);

常务监事有潘昌猷(国民参政员);

监事有释昌圆(省佛教会会长);

谢子厚(绥署顾问行政院参议);

候补监事为许衡生(内井警备部内江稽查处长)。

 

▍王升上将(中左)在佛光山;中右为星云法师

 

南怀瑾的定位也发生了微妙变化。如果说在此之前,他更多是为大人物服务的角色,此时的南怀瑾已经多少有了些帝王师的气象,敢于涉足更大的信仰构建。

评55:

“更多是为大人物服务的角色”句。

作者置公开事实及史实资料于不顾,又在信口开河想当然了,如前所述,联系南先生一生的经历史实即知,不再赘述。

评56:

按作者逻辑:南先生作为一个热衷名利的投机客,产生帝王师气象属于投机钻营攀龙附凤的进一步发展而已!不需要真本事,也没有真本事!

殊不知,作者的说法并不新鲜,30年前就有人这么讲了,见《怀师——我们的南老师》之王启宗《平凡与不平凡——我所知见的怀师和知遇的因缘》P082:

据我所知社会上各界人士,对南怀瑾老师,因崇敬而有的称谓和形容,至少有下列多种:

老一辈的称:「南先生」〔因为从前学生称老师都尊称为先生〕,

有的称「南老师」、「南教授」、「南教官」,

有些称为「大禅师」、「大居士」、「临济宗的传人」或「宗教家」、「哲学家」等。

而在立法院中有些人与于斌枢机主教,都尊称怀师为「通天教主」

〔于斌主教生前曾移尊就教,亲自礼聘怀师前往辅大硏究所任教。怀师婉谢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于回说:「就是需要你这种教授人才。」〕

美国大禅师卡普乐则誉谓:「现代难得的开悟者」,

名教授张起钧说:「我遇到一位奇人,这个人什么都懂。」

黄梦林居士说他是「高人」,

萧天石先生说他是「真性情中人」、

杨管北委员生前誉他为:「当代通人」、

程沧波委员则说他是:「如来所遗,行如来事。」

张无诤居士又说他是:「真为佛子,作丈夫事。」、

汤宜庄先生则形容他是「一代奇人」、

蒲君先生称他为「儒释道大宗师」,

经他灌过顶的密宗信徒,当然称他为「上师」,崇拜他五体投地的尊为:「世尊」、「佛的化身」。

毁之者则说是「江湖」,还有些报章杂志上称他为「大师、帝王师」。

一些外国学者,说他是「一个非常顽固的爱好中国文化的份子」,可是也有人说他是「中国文化之宝」。

早些年,有人只见怀师人缘好,名望大;愿拥之为党魁,怂恿其组党者。却不知怀师压根对政治就没兴趣,否则,说不定老早都位高权重了。

除上所列举的以外,可能我不知道的,还多着哩!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怀师对称谓的观感,他曾以刘悟元的诗说:「勘破浮生一也无,单身只影走江湖。鸢飞鱼跃藏真越,绿水青山是道图。大梦场中谁觉我,千峰顶上视迷徒。终朝睡在鸿濛窍,一任时人牛马呼。」

怀师最讨厌被别人盲目的崇拜为偶像或权威,也不大喜欢称其为师,他从不承认有一个真正的学生。甲辰仲春,他在自讼耻为师,示诸子诗作中,曾有云:「微言大义有沉哀,王霸儒冠尽草莱。用舍行藏都不是,耻为师道受人推。」

 

1974年,蒋经国宣布「十大建设」的政绩工程,南怀瑾也提出了「200年国运论」,庄严预言西方文明当衰,中华文明当兴,转折年份在1984年(后改为1987年),之后「兩百年的大運,將來比康乾盛世還好!」显然有烘托经国接班盛世气象的用意。

评57:

南先生所言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之气运,国民政府蜗居台湾小岛,大势已去难成气候,何来盛世气象?!

南先生会不顾此举世皆知之事实,而阿谀奉承于蒋经国,以南先生的不管是聪明的还是智慧的头脑,其会如此做吗?

作者好像有根有据,但却是移花接木、张冠李戴、混淆视听而已,不明就里者,极易信之。

事实上,南先生对蒋经国并不认同,因早就发现其生性多疑,故一直避而不见,显然不可能有意示好或烘托蒋经国接班盛世气象,如下:

《南怀瑾家族三代的人生浮沉》P108:

老实讲,在我来台之前,曾与蒋经国及陈布雷先生的长子在杭州相遇,三人同去布雷先生墓地拜别祭奠。听了蒋经国的言语,我发现他对身边人都有疑心。

《我的故事我的诗》P194:

閉關時,蔣經國已經快要上台了,我素來很不同意的。

《父亲南怀瑾》下册p371-375:

1981年,南老师应当时党政军一些高官的请求,成立了一个特别班,主要是讲古书籍中的一些内容。参加的学生都是“党国重臣”,是蒋经国身边最亲近的重臣。其中不少人都希望南老师与蒋经国见面,但南老师一直拒绝。

《我的故事我的诗》P222:

那是一九八五年,我在台灣,非走不可了,因為國民黨滿朝文武大都是我的學生,蔣經國很想我跟他見面,我始終避開。

 

1979年,受中美建交等事件冲击,蒋经国指示王升成立了刘少康办公室,主抓反大陆统战,「展开全面性的对敌斗争」。天子侧近这个超脱于监督制衡的临时性机构,毫不意外地掌握了滔天权势,事实上演变为从龙新贵谋取政商利益,编织黑金网络的枢纽。

 

蒋经国与王升

 

此时,南怀瑾的「东西精华学会」也搬迁至刘少康办公室所在的信义路,为王升、马纪壮等刘少康办公室核心人员开设了所谓「特别班」,传授《左传》等古籍中的帝王学智慧和各种养生功法。

其时政商各界大佬蜂拥而至,让南怀瑾不由得壮怀激烈,自题「白屋让王侯,座上千杯多名士;黄金如粪土,席前百辈数英雄」。外界亦将南视为王升集团「新政学系」的精神导师。

王升的新贵集团行事风格有着其本人的浓重影响,这位江西龙南县裁缝出身的人物,除了在攫取利益方面吃相很不讲究,更重要的是摆脱不掉传统乡土文化的江湖习气,最终酿成了「江南案」这一惊人事变。本为保障家天下的手段,反因美国的激烈反应,断送了蒋经国身后家天下模糊操作的空间。

 

▍1984年10月15日,在香港报纸连载「蒋经国传」的美籍作家刘宜良(笔名「江南」),在美国遭到台湾国防部情报局雇用的黑道份子刺杀身亡,中外哗然。

 

江南案与同期的「十信案」令王升集团遭遇重创,王升本人被远贬海外,南怀瑾也嗅到了危险的气息。在军情头子沈之岳的提醒下,南怀瑾抓住调查尚未正式立案的时机,急忙飞往美国避祸。

※ ※※

南怀瑾离开了台湾,但他的事业永远离不开政治心脏。1985到1988年,他定居于华盛顿,开始接触和网罗大陆访客。青年智囊中的佼佼者何维凌亦是其座上宾之一。 

 

南怀瑾在华盛顿的「兰溪行馆」

 

打磨多年的传统文化功力,用来折服这些文革劫后精神匮乏至极的青年一代堪称「降维打击」。不难想象,南怀瑾此时信手拈来的「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的复兴号召,对于当时的国人有何等的吸引力。

评58:

“降维打击”句。

文革之后的青年确实精神匮乏,即便是能出国的大陆青年佼佼者也是如此,因为遇到国学知识渊博、磁场强大的南怀瑾先生,因而发现自己民族文化并非垃圾,竟是无尽之宝藏,并且因为南先生,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担当的使命感由此生发!

故自然如降维打击般口服心服,当然若说对南先生感激涕零、五体投地也不为过。

评59:

“信手拈来”句。

南先生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对历史大趋势的判断之准确已是世所公认,所以“信手拈来”之语来形容南先生对中国民族复兴之趋势研判及观点并不为过。

事实就是这个事实,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但联系上下文,作者如此行文笔调,味道就不是那么个味道了。

就如形容该作者很胖,言其胖得确实像猪一样,或说作者较廋,廋的确实像廋猴一般。

 

1988年1月,蒋经国病逝,台湾政局为之一变,南怀瑾迅速收拾行囊,飞抵香港观望时局,在此接触到了正在寻找对台工作渠道的故交、民革中央副主席贾亦斌。南怀瑾亲历王升反统战工作所获得的见识,反而使得其在这次统战工作中如鱼得水,掌握主动,成为这一阶段两岸谈判的牵线人。

评60:

作为两岸谈判的牵线人,南先生不得已而为之,因于公于私义不容辞,于公能为国共之间牵线搭桥,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事。于私则可实现家人团聚。

说南先生不得已而为之,因南先生自年轻时起对国共两党,一直奉行只买票不进场,如:

《点灯的人》P18周瑞金先生文章《一代宗师的教化:感念南怀瑾先生》:

蒋先生曾邀请南师主持“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应对大陆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南先生婉辞了。内地王震将军、邓力群先生等牵头的中国国史委员会,曾邀请南师任副主任委员,也被他谢绝了。

《父亲南怀瑾》上册p144:

二十几岁时,国民党元老陈诚,就曾经邀请南老师给蒋介石做秘书,但是南老师拒绝了。

《父亲南怀瑾》上册p158:

1949年,李宗仁当上总统,李宗仁的“军师”白崇禧,从武汉托人给南老师传话,请南老师出山,许诺他政治参议兼秘书的官衔。南先生还是拒绝了。

《我的故事我的诗》P222:

那是一九八五年,我在台灣,非走不可了,因為國民黨滿朝文武大都是我的學生,蔣經國很想我跟他見面,我始終避開。

 

1991年2月17日密谈当事人在港合影,左起为尹衍梁、苏志诚、中台办主任杨斯德、政协常委贾亦斌、南怀瑾、郑淑敏。

 

自1990年到1992年的9次两岸密使接触,均由南怀瑾安排。不过越到后来,南怀瑾的介入就越深,越急于通过其手缔造两岸和平的功业,乃至出现录音拍照、安排美国外交人员出场等极不得体的动作,使其最终被排除出两岸谈判。

评61:

“乃至出现录音拍照、安排美国外交人员出场等极不得体的动作”句。

南先生的作品多是对讲课录音的整理所成,故称“著述”,由此可知,南先生的讲话录音之习惯由来已久,且现场录音拍照均征得双方同意所为,否则作者何以得到如此机密之照片。

如前所述,听南老讲课之人为三教九流,真诚向南老请教之人,南老也是有教无类,并不因其为外国人而拒之门外。

在南老家中进行两岸机密之谈判,显然不可能广而告之。期间美国外交人员艾德来南老处请教听课,纯属平常之行为,南老当然也不可能告诉他不要来了,因为南先生既不可能告诉他真相,也不可能含糊其辞讲他家里有其他重要的事情,显然这不符合南老一贯光明磊落之性格。

根据艾德的纪念文章,他在南师旅美期间即成为其学生,去看望老师也是其本来的计划,而据魏承思《两岸秘使五十年》事实上也未影响谈判。

而且作为两岸密使谈判之中间人,南先生所作所为可圈可点,并无不妥之处。

评62:

“最终被排除出两岸谈判”句。

南先生是因对李登辉及苏志诚的做法和品行十分失望而主动退出两岸谈判,而非被排除,但南先生并未彻底放弃两岸和平事业,亦因南老促成汪辜会谈。且据公开资料,大陆官方显然一直对南老非常尊重。见《父亲南怀瑾》下P526-547:

“可是,苏志诚作为父亲的学生,竟然阳奉阴违,私自扣压了父亲的信。父亲知晓内情后,既感到气愤,又感到伤心,从此不再理会他了。善于玩弄权谋的李登辉,更加过分,随后竟然通过报纸说,苏志诚、郑淑敏与大陆方面的会面是他们个人的行为,“不是我派的”。父亲对李登辉及其谈判密使的做法和品行十分失望,悔叹连连,正式退出两岸密使的会谈。就此,父亲与贾亦斌、许鸣真这两位至交好友努力开辟的两岸密谈渠道,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关闭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父亲闭口不谈密谈事件,也绝口不提苏志诚和李登辉这两个人的姓名。后来,父亲谈起此事时说:“做了一辈子学问,到七八十岁,还会被一个文化浅薄的李登辉和一个阳奉阴违的苏志诚玩弄拐骗,除了怪自己既愚且痴之外,我还能有什么话说!”话语之中既有自我嘲讽,也有后悔懊恼,听来令人心酸眼热。”

 

李登辉在其回忆录中对此事有如下描写:

所謂『密使』,與其說是代表政府,實際上毋寧說是我個人的代理,因為南懷瑾曾經是我兒子和媳婦的老師,所以一度想和他共商大陸事宜,於是派人前往香港試圖透過他瞭解大陸的情況,但是後來發現他有從大陸和台灣獲取利益的意圖,便拒絕了他。

评63:

“與其說是代表政府,實際上毋寧說是我個人的代理”句。

李登辉既然如此说,为何却又通过报纸公开说苏志诚、郑淑敏与大陆方面的会面是他们个人的行为,“不是我派的”。可见李之信用人品如何了。

正是发现李登辉的权谋与善变与阳奉阴违的苏志诚,南先生对其做法和品行十分失望,方正式退出两岸密使的会谈。

评64:

“因為南懷瑾曾經是我兒子和媳婦的老師,所以一度想和他共商大陸事宜”句。

如果仅仅是其儿子和媳妇的老师,就决定想和其商量如此大事,那就可以说明李登辉决策的水平和能力是高是低了,不是吗?!

评65:

“但是後來發現他有從大陸和台灣獲取利益的意圖,便拒絕了他”句。

作者又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如前所述,南先生若为攫取利益,何必等到此时!

从任大小凉山垦殖公司总经理兼地方自卫团总指挥开始岂不更好?!权势富贵就已拥有而且还不用经历坎坷磨难。

李登辉回忆录何出此言?李登辉坚持台独,自然对主张统一的南老有诋毁之辞,只不过上台之初根基未稳,不敢暴露台独主张。

再若如李登辉回忆录所讲属实,那南先生出巨资辛苦兴建金温铁路却又将股权转让给政府而不从中获得正当合法的巨额回报,说南先生有從大陸和台灣獲取利益的意圖则根本无法解释了!

作者言之确凿地引用李登辉回忆录,好像如此极有说服力一般!

李登辉何许人也?苏志诚何许人也??其台独亲日之政治道德、言而无信之个人品行已有公论

故引用李登辉回忆录讲南先生不好进而否定南先生,就如引用秦桧言岳飞不好进而否定岳飞一样可笑

 

两岸中间人的工作结束了,但借助这四年多以来与两岸高层对等沟通的地位,南怀瑾已初步建立起在大陆的顶级关系网络,确立了文化领袖的崭新形象。在追随者提供的资本支持下,其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思想文化领域,俨然成为中华复兴大蓝图的谋划和布局者之一。

评66:

作者又在信口开河、自相矛盾了!

既然作者认定南先生最终被排除在两岸密谈之外,那就说明密谈双方都对南先生不满意,当然包括大陆官方的不满意!既然如此,又怎会出现“南怀瑾已初步建立起在大陆的顶级关系网络”之可能呢?!

评67:

“俨然”句。

为中华民族伟大之复兴,为公而非为私,南先生没有谋划和布局的资格吗?!

 

一大批大陆政商学界的顶尖人物成为其忠实追随者,乃至邓英淘、孔丹、陈小鲁等干部子弟也汇聚于其门下,被其戏称为「小项羽帮」。南怀瑾事业的第二春到来了。

评68:

既言政商学界的顶尖人物,也就是人中龙凤社会精英,能使这些顶尖人物认同并不容易,能使其追随更难,而忠实追随则是难上加难!

而这一大批精英人物竟然成为南先生忠实追随者,如果说个别被忽悠,也许容易使人相信,但说一大批精英人物都被南先生忽悠显然不太可能。如果说个别精英人物是冒牌的,难道这一大批顶尖人物都是冒牌的不成?

还有这些高干子弟什么场面没经历过?什么人物没见过?能使这些高干子弟心服而汇聚,岂是心机、手腕之所能之。

是因为南先生高明手段之忽悠?还是因为南先生学问、人品、道德、境界伟大之感召?

孰是孰非,相信读者会有明断。

 

南怀瑾与邓英淘、王小强。桌上是讨论水资源和国土整治的简易立体地图

 

从其追随者之一,当时的正大集团副总裁陈定国回忆中可见当时南怀瑾居处冠盖云集,运筹帷幄的盛况:

在香港半山的南老师聚会所十年(1988-1998)里,发生很多令人感动及值得追忆的大事,比如中国大陆改革开放早期,借外债及世银债很多,到期如何寻得财源归还;苏联解体,如何抢收苏联科学家;大陆海协会成立要找会长,如何推荐我们理想的人选;如何及早恢复佛教信仰及提倡儒家治国文化;如何提倡小学幼儿读经班等等……我也是南老师香港半山「南氏人民公社」的「餐厅厅长」,因此我也常常「奉派」出差,例如到北京大学谈判北大方正开创方案;到清华大学洽谈清华同方开创方案。

 2004年,86岁高龄的南怀瑾终于回到大陆,在江苏吴江定居直至2012年去世,主要精力投注于其创立的太湖大学堂,实践读经教育的理念,逐渐远离了他眷恋一生的名利场。

评69:

若真如此眷恋名利,那么请问:

南先生年轻时拥兵数万干嘛辞去而不作为封官进爵捞取好处的政治筹码?!

为何从黄埔军校辞去教职?为何闭关?为何远赴康藏?!

为何谢绝蒋介石邀请其主持“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见《点灯的人》P18周瑞金先生文章《一代宗师的教化:感念南怀瑾先生》)?!

为何谢绝内地王震将军、邓力群先生等牵头的中国国史委员会,曾邀请南师任副主任委员(见《点灯的人》P18周瑞金先生文章《一代宗师的教化:感念南怀瑾先生》)?!

为何拒绝国民党元老陈诚的推荐给蒋介石做秘书(见《父亲南怀瑾》上册p144)?!

为何拒绝白崇禧许诺他政治参议兼秘书的官衔(见《父亲南怀瑾》上册p158)?!

为何辛辛苦苦出资创建了金温铁路,建成之后却立刻功成身退,将所有股权转让给人民政府,而不要任何回报?

。。。

南先生难道真的是傻吗?

作者对南先生矢志不移续接传统文化断层的悲心愿力、对南先生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一生行迹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有情可原,因为理解不了,也无法理解。

但作者罔顾事实、信口雌黄、颠倒黑白倒实在是令人拍案。

 

事实上,南先生最后留给世人的两个字是:平凡。

医生最后说:“我们的能力到此为止了。听到这样的决定,马宏达心痛地对父亲说:“老师,接下来要靠您自己了。”父亲这时候已经无法说话,就用笔写下:“明白,好!” 听弟弟说,随后又有学生们来去,父亲就再写下两个字:“平凡。”我可以了解,这就是父亲一生修行的总结。(见南一鹏《父亲南怀瑾》)

 

也许曾任蒋经国秘书的许承宗先生对南怀瑾先生的态度纪念文章《南怀瑾的高明》更能证明南先生的光明磊落

看到本文的题目,或许一些南老的亲近学生如劳政武、曹励铁等人会笑我,有什麼资格来谈这个题目,因為我并没有像他们一样,从1978年起就有一长时期追随过南老,但我还是忍不住要提出少许浅见,主要是為了看到有报导说,太湖大学堂开设专属网站供各界友朋缅怀纪念,又见到有报导说南老临去之前评价自己有三句话,就是“一无所长,一无是处,没有一件事做对”。我怕外界有人对他的话有所误会。

我这个不才的后学认為,其实这三句话才真正代表了南老深层智慧的最精华部份。

或许有人觉得不能接受,奇人高士怎麼会无所长、无所成呢?论“立功”,在大陆首建民资铁路,把杨斯德、贾亦斌等真正关键人物找到香港促成两岸密谈,不都是立功吗?论“立言”,他从写《论语别裁》开始到著作等身,不就是立言吗?论“立德”,在大陆广设奖学金,在台港沪三地讲经数十年,又办学堂,不都是立德吗?近一百年来无论中外又有多少人能有如是贡献,為何南老临去还说上面这三句话?

鄙见,因為世俗的誉辞,说什麼“儒释道禪净密”,在他最擅长的反向思考中,不也是可以解释為他未能自成一宗即是一无所长吗?而“军政经教科文”,在他这个早就勤於“禪定,止观,觉悟”的人来说,也看破不外是过眼云烟而已。至於“没有一件事做对”,那是对一个修道人而言,“最高深的就是最平凡的;要真正到达最平凡处,才会体会到最高的”。

南老说三句话,也就同时把他生前身后所有猜疑他、忌妒他、批评他、敌视他的声音统通化解得一干二净,高明,真高明。

小小结论来了:南老在参透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进出多重境界后,留给我们晚学后辈的榜样就是--“谦卑,更谦卑和止的精进”,如果我们要纪念他,不谈他的觉悟,只偏好谈他的事功,就很容易偏颇了,此或非他老人家所愿也。

 

晚年的南师,于事功方面已淡泊许多。不过,他的言传身教,通过其门徒的传承,仍将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下去。

参考文献:

南一鹏,《父亲南怀瑾》,2015

南怀瑾,《习禅录影》,1997

刘雨虹,《百年南师:纪念南怀瑾先生百年诞辰》,2018

刘雨虹,《云深不知处:南怀瑾先生辞世周年纪念》,2013

评:70

因评价《南怀瑾的江湖》一文之因缘,查阅了许多资料,对南老行谊也因此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景仰:

在中华文化存亡虑绝、慧命如丝之际,先生应时而出,发弘誓愿,传承中华文化之道统,接续中华文化之文脉。

在东西方文明交锋交汇、合流融合之中,先生目光如炬,透彻未来,半个世纪前对西方文明席卷全球所生弊病之定语,无一不验之于当下。

先生以明心见性出世超绝之才情,反生慈航倒驾普度群萌之悲心,如如不动于仁之安宅,身体力行于义之正途,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可以久约,亦能长乐,举世誉之不加劝,举是非之不加沮,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燕处超然,心忧天下,布衣之身,不让王侯,扫尘除垢,去伪存真,承先启后,永绽光明,实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虽然先生一生难描难述、难评难论,然验之于《论语》、《孟子》等经典,即可发现:

先生就是“仁者安仁”之仁者、“知者利仁”之智者、“善与人,交久而敬之”之礼者、“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之义者、“一以贯之”之信者;就是具备“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之成人;就是“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之君子;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大丈夫;就是圆满“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全人。

先生就是当世儒家学而之人、道家之真人、释家之觉者。

天地一如    

2018-08-07    

 

----转自 天地一如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