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站关注

论大悲寺的日中一食---印建法师

时间:2013-10-05  来源:  作者:印建法师

 《广律》云:佛法二宝,并假僧弘,僧宝所存,非戒不立。夫能维持佛法,有七众在世间,三乘道果相续不断者,尽以波罗提木叉为根本,定共戒.道共戒不尔,是故於三戒中,表业所发之戒,最为殊胜。

佛陀在世,弟子於戒有疑,佛能决之。释迦入灭,戒律若有分歧,无人能断。王舍城初集律藏,阿难提出,佛曾亲言:“我灭度后,应集僧众,舍微细戒。”,然因忘了问佛,何谓微细戒,从而导致具足三明.六通.俱解脱之大阿罗汉们,各怀异见,争执不下,迦叶尊者曰:“佛所已制,即应奉行。佛所未制,不应更制。”,因迦叶长老德高望重,众人倾服,才息争论。但也因此埋下了以后因为戒律分宗异部的隐患。释迦如来,正遍知故,能达甚深缘起,可决微细戒相,令弟子心服口服,如来灭后,迦叶尊者,智逊於如来,道不及世尊。缘起无边无尽,迦叶之智有边有尽,故於戒律缘起,不能究竟通达无碍,以德高望重故,仅能令大众口服耳。自迦叶隐於鸡足山,耶舍游於毗舍离,因十事非法之诤,圣教终为二部,至此以去,智劣而见纷,慧浅而解异,一味之教在西域分成十八,无二之言至东土化为八宗。乳中掺水,渐失其味。法杂异见,转迷其宗。时至今日,汉传佛教之戒律,几成绝学。毗尼衰败之程度,不忍具述!佛法能传承至今者,全赖历代祖师大德,依戒律精神,巧设方便,曲迎佛意,才使三宝之日未堕,正法之辉尚明!

一切有为诸法,无不从因缘生。从缘生故无常,无常故没有自性。毗尼戒律有为之法,也是从因缘生,有戒为避世间讥嫌而制,故而於此方有罪者,或於彼处则非有罪。於彼方有罪者,或於此处而非有罪。因诸方风俗民情各异故。如《五分律》云:“虽是我所制,而余方不以为清净者,皆不应用;虽非我所制,而于余方必应行者,皆不得不行”。

有戒为遮出家有漏之法而制,然法无染净,染净在心,或有诸法,於此人此时,烦恼能等随增长。然於彼人彼时,烦恼则不随顺增长。有部百一羯磨十曰:“尔时佛在拘尸那城,壮士生池娑罗双树间,临欲涅磐,告诸比丘曰:我先为汝等广已开阐毗奈耶教,而未略说,汝等今时宜听略教(梵云僧泣多毗奈耶)。且如有事,我于先来非许非听。若于此事顺不清净违清净者,此是不净,即不应行。若事顺清净违不清净者,此即是净,应可顺行。”

因缘生灭变化,刹那无常。毗尼戒律,若恒常不变者,则违背缘起,能障碍解脱!若依制戒精神,略戒宗旨,因地而制,随缘而持者,各人领悟不同,又难免违於佛意!故应随缘而不变,不变而随缘!若欲如是善巧持戒者,必应求於般若之慧也,能海上师云:“般若有二,一者理般若。二者事般若。理般若者,随顺实相之闻思修慧是也。事般若者,毗尼戒律是也。别解脱律仪是从如来般若性海之所流露,般若之智所显故。若少般若之慧,能净持戒律者,无有是处!

辽宁海城大悲寺将日中一食,不捉金钱,行脚,乞食等列入常住规约,并也因此持戒苦行,而於教内,声名鹊起,赞叹之声此起彼伏,随学之人蜂拥而至。末法之中,如理的持戒,如法的苦行,值得我们一切佛弟子,随喜赞叹,恭敬随学!因为律中说,毗尼住世,佛法住世!释迦也曾赞言:“未来世若有人修头陀行,佛法得以久住。”然对于违背般若中道,不如法的持戒和不如理的苦行,正信佛弟子不应该提倡,更不应该随学,应该理性的予以破除!

若有人以“要想佛法兴,就得僧赞僧”为由,不许出家人批评破除一切众生(包括出家众)非法非律之言行者,此即是为极大恶见!能成佛法快速隐没之因缘。何以故?

若於非法非律之出家众赞叹者,则能令一切众生於彼等非法非律者,已生信心,转增坚固,难除难舍!令未生信者,而生信心,随彼修学!若如是者,是魔法兴,而不是佛法兴也!

若於非法非律之出家众既不赞叹,也不依法依律於彼错误言行而作遣除,而选择默然,但顾自己修行,此人即是无慈悲心者!何以故?任凭众生相牵入火坑,而不出言劝阻故;此人即是不报佛恩者!何以故?受佛法乳,不思回报,见非法非律蚕食正法,而任由正法被破坏殆尽故;此人即是忘失出家责任者!何以故?任由佛种被坏,慧命被断,正法被破,而听之任之故;此人即是令魔王欢喜者!何以故?非法非律若不破除,能令魔王眷属增长,如来眷属减少故!

於大悲寺妙祥师向四众弟子所开示“日中一食”及“不捉金钱”之义,本人即持有异议,并认为妙祥师有曲解戒律,错会圣心之失!现将妙祥师关于“日中一食”的开示,摘录如下,并附《四分律藏》相关原文以证其非。再于文后,做一一辨析。

 

妙祥师有关日中一食的问答开示录:

第一个问题:请问早上可不可以吃小食?

这个问题已经不成问题了,这是不允许的。我们是日中一食,日中一食也包括过午不食。它俩是一条戒,并不是两条戒:有一个过午不食,还有一个日中一食戒。实际上这两条戒是包含在一起的。就是日中一食也不允许过午,是这个意思。小食是指什么说呢?是指我们在中午过斋时可以把小食吃进去,不是早晨再吃小食。那不等于吃零嘴吗?就是说任何的食物都会起心动念。你看戒律上有这么一条规定,就是我们吃完饭,引磬一响的时候,这个食物就得停。嘴里有食物,得马上咽下去,桌面的食物不允许再吃了。等结完斋以后,口腔里的东西不允许再往下咽了,只允许过了喉咙的食物可以咽,没过喉咙的都不允许往下咽了,包括牙缝的东西都不允许吞咽。何况还允许你早上吃小食,可能吗?我们结斋后,不允许吃任何食物,戒律是很清净的,所以说这是不允许的。

有的人说别的寺院可能这么吃,那是他的问题。因为他不想去成佛,或是想晚成佛,他想升天,上天以后再成佛。人家有这个愿望,那愿意去就去呗。佛制没有这个规定。

有的人把小食挪到早上来吃,佛不是讲了:早晨是天食,中午才是佛食。佛讲得这么明白,为什么我们还要去做呢?你要升天你就去做。在咱们道场,是绝对不允许的,包括(非过斋时间)喝茶水都不允许。昨天还有个居士供养茶,接待处的人告诉他:“你拿回去吧。”他说给居士喝。接待处的人告诉他居士也不喝。

你不用这些东西,实际上对人身体非常好。不是说小食就不是食物,小食它也是食物,也会增加人的欲望。有时候小食比正食还好吃,特别是现在有的地方(非过斋时)的小食,你看看,又搁糖,又香,多好,要是正食全这样,大家都爱吃,所以说这些东西都是贪欲。不能利用佛教一些戒律上的语言为自己找方便。因为生死的事情自己修、自己得、自己了,和谁都没关系,不是给别人修。(妙祥师关于小食问题回答完毕)。

45、问:为什么要日中一食?

妙祥法师:为什么日中一食,佛讲啊,早晨是天食,中午是佛食,过午呢是畜生食,傍晚是鬼食,你吃哪顿饭就种哪个因。所以说,日中一食能断三恶道的因,三恶道,他能直接成佛。所以说,要成佛,你得往日中一食使劲。我也不想升天,我更不想当畜生,我也不想去地狱去,所以说,日中一食。十方如来都是日中一食的,我们一定要往日中一食去做。)(佛成道了以后,所有的僧团还是日中一食,后来有病,病比丘才开了一个早粥。早粥还不允许筷子立住,早粥吃馒头不行,那吃饺子更不行了,还得有病。所以说我们都严格持戒,还得生惭愧心,这才能持好这戒律)(实际上并不是我们想日中一食,佛这么规定的,那我们跟佛学,佛怎么说我们怎么做。虽然在摸索期间,也给以后的人创造一点儿条件,说过去有过这体会,这样的话,我们以后人走的时候,他就少费点儿事,这是日中一食,应该做的。另外它还有很多的利益,不可讲。你象乞食的时候,我过去生过这一念,我说别说一顿,三顿饭,两顿饭,我就吃一顿饭我都生惭愧心。我觉得没有啥修行,不应该,这饭都不应该吃。但还得吃,不吃要饿的慌,身体还需要,还要走道还要修道,但是确实生惭愧心,生惭愧心。 )(妙祥法师:第一个问题就是过午不食,日中一食的问题,日中一食啊,这个是佛的戒律,是佛的根本戒律,是对僧团的根本戒律,而且,是十方如来都是日中一食。)

(38、问题:日中一食是只吃中饭吗?妙祥法师:《毗尼三昧经》说:“瓶沙王问佛,何故佛日中一食?佛言:早起诸天食,日中三世佛食,日西畜生食,日暮鬼神食。”出家人应当学佛,日中一食,不过午食,以断三恶道之因。)

(28、问题:过了中午,要是吃糖了、雪糕了、水果、饮料,可不可以?妙祥法师:不可以,茶水都不可以。)

13、问题:过午不食的人可以用早中两餐是么?妙祥法师:过午不食指的是,日中一食。)

 

《四分律藏》有关不非时食戒,原文节选(不非时食戒,八戒有之,故而对俗,令识开遮):

《四分律藏》卷十三 P89页(若是出家人,可依广律仔细检阅):时阿难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以此因缘具白世尊言。沙菟婆罗门来至我所作是说。有五百乘车载满饮食。经冬涉夏随逐世尊。伺候空缺无食之日便欲设供。然我今日不得次供。我等处俗多诸难故。属官使役。至于断事之日当复往赴。兼复料理家业公私无停。唯愿尊者为我白佛。佛若有教我当奉行。若不得次供者。我当以此五百乘车饮食布在道中。令佛及僧脚蹈上而去者。则为受我供养。我向者报言可小住。正尔当为白佛。是故启尊。尔时世尊告阿难。汝可往语婆罗门。明旦以此饮食具用作粥与诸比丘使食。后当受时食。尔时阿难受佛教。即往婆罗门所。语婆罗门言。汝可以此饮食具用作粥与诸比丘使食。后当受时食。

时婆罗门观诸供养之者皆无有饼。即其夜供办种种美味酥油胡麻子乳净水姜椒荜苃。作种种粥及饼。夜过已以此粥供养佛及比丘僧。然诸比丘不敢受。语婆罗门言。世尊未听比丘受酥油乃至三种药作种种粥。尔时诸比丘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告诸比丘。自今已去听诸比丘受酥油乃至三种药作种种粥食之。食粥有五事。善除饥除渴消宿食大小便调适除风患。食粥者有此五善事。时婆罗门复行[麩-夫+并]。比丘不敢受。语婆罗门言。世尊未听比丘受饼。即往白佛。佛言。自今已去听诸比丘受饼食。

时阿那频头国诸居士。闻世尊听诸比丘食粥及[麩-夫+并]。皆大欢喜自相谓言。我等快得作福供养。已复有一少信大臣。见佛及僧大得供养。如是言。此非是少福田者。乃于谷贵中佛及比丘僧致如是供养。我今宁可办具种种肥美饮食人别一器肉。尔时即遣人至僧伽蓝中。白言大德僧。愿受我明日请食。即其夜办种种肥美饮食。明日清旦往白时到。尔时世尊自住僧伽蓝中遣人请食。时阿那频头诸居士。先闻佛听诸比丘食粥。即其夜办具种种粥如上。明日送至僧伽蓝中与诸比丘。诸比丘先已受他请食。复食此种种浓粥。然后往彼大臣家食。尔时少信大臣与诸比丘僧种种饮食。诸比丘言。止止檀越稍稍著时少信大臣即嫌之言。我故为众僧作此种种好食人别一器肉者。欲使众僧尽食。云何先食浓粥已方受我食。时大臣嗔恨。,.....尔时世尊食后以此因缘集比丘僧。知而故问诸比丘言。汝等清旦食他浓粥已然后受大臣请耶。答言实尔。尔时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诸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愚痴。先食彼浓粥然后受请耶。不得先受请已食稠粥。稠粥者。以草画之不合不得食。若食者当如法治。

《四分律藏.卷四十二,P1429页.药揵度之一》佛言,自今已去听诸比丘有病因缘听服五种药酥油生酥蜜石蜜。诸病比丘。得种种肥美食。至中不能食。况复五种药至中能食。尔时药虽多。病人不能及时服诸比丘患遂增形体枯燥颜色憔悴。尔时世尊。知而故问阿难。诸比丘何故形体颜色如是。时阿难具以上因缘白世尊。佛言。自今已去若比丘有病因缘。若时若非时。听服五种药。

施卢作如是念。我不应空往。当持何物往见沙门瞿昙也即自念言。今有八种浆。是古昔无欲仙人所饮梨浆阎浮浆酸枣浆甘蔗浆[卄/(麩-夫+生)]果浆舍楼伽浆婆楼师浆蒲桃浆。尔时施卢婆罗门。持此八种浆。往诣佛所。恭敬问讯却坐一面。时世尊为方便说法开化。令得欢喜。施卢闻法极大欢喜。即以八种浆施比丘僧。比丘不敢受言。佛未听我曹受八种浆。比丘白佛。佛言。听饮八种浆。若不醉人应非时饮。若醉人不应饮。若饮如法治。亦不应以今日受浆留至明日。若留如法治。

《四分律藏.药揵度之二》尔时比丘在北方住安居已。形体枯燥颜色憔悴。至只桓精舍诣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世尊慰问客比丘。汝住处安乐和合不。不以乞食疲苦耶。答言。住处安乐和合无诤。彼国无粥。不得粥故气力羸乏。佛问言。彼国常食何等食。答言。彼国常食饼。佛言听食饼。尔时有波罗奈国市马人。来至舍卫国。欲为众僧作饼作豆麨作麨。与麨奁与量麨器。与盐与盛盐奁。与苦酒苦酒瓶。与木欓与卮与匕。与勺与摩膏与卮碗。与食根食茎食叶食华食果食油食胡麻食黑石蜜食细末食。佛言一切听受食。诸比丘如是食。不知此粥是食非食是请非请是足食非足食。佛言。若持草画无迹非食。非请非足食。时比丘作如是念饮煮饭汁。为是食非食是请非请是足食不。佛言若不合滓饮非食非请非足食。时诸比丘作如是念。不知饼是食非食是请非请是足食不。佛言。非食乃至非足食。(此段律藏原文虽然不长,细心之人,於此中必能深体世尊之悲心和智慧。佛随顺种种因缘,开许诸事,不令於身有损,而妨废道业!佛又能善除诸过,防止因身起贪,遮止种种有漏因缘!枫叶每每因此被佛陀的慈悲深深感动,也每每因此被佛陀的智慧深深折服!后人学律不善巧,或者执之太过,或者放之太松,而著於两端,失之中道!妙祥师即有此失。)

妙祥师错误一:他说(过午不食指的是,日中一食。)(我们是日中一食,日中一食也包括过午不食。它俩是一条戒,并不是两条戒:有一个过午不食,还有一个日中一食戒。实际上这两条戒是包含在一起的。)(日中一食啊,这个是佛的戒律,是佛的根本戒律,)

正破:日中一食与过午不食不同!日中一食不是过午不食!日中一食也不是戒!

理由一:日中一食是属于十二头陀支中的一支。过午不食戒,又名不非时食戒,是属於别解脱戒中的一条。过午不食是戒而不是头陀行。日中一食是头陀行而不是戒,而妙祥师说(日中一食啊,这个是佛的戒律,是佛的根本戒律,),别解脱戒律中根本就没有日中一食这条戒!!!

理由二:日中一食,这是十二条头陀行者所应遵守的规则。佛未强制出家众必行!过午不食,这是为出家四众共制的戒律,佛制出家众必须遵守。

理由三:头陀译曰抖擞,头陀苦行意在能有力地抖去尘劳烦恼。唯利根者能行,非钝根者能修,故而佛在四众之中,於日中一食等头陀苦行,虽鼓励赞叹劝勉,但非一切强制;出家戒律旨在善巧的遮止有漏和讥嫌。出家之人,为了上求佛道,故应勤断有漏,除生死因。具悲沙门,发心下化众生,是以当避讥嫌,善护他意。因此於过午不食等戒,佛於出家四众遍制。

理由四:日中一食者,仅可於日中时,受用正食与非正食。午前午后,正食与非正食一切皆不得食(包括早粥);过午不食者,於日中时,可受用正食与非正食(包括各种浆)。於清晨明相出后,正午之前,也可受用非正食(即指一般寺院的早粥等)。食者有二种,一正食,是指饭.麨.干饭等(包括浓粥)。二非正食,是指根茎叶华果,油.胡麻.黑石蜜.磨细末食(包括稀粥)。

 

妙祥师错误二:他说(小食是指什么说呢?是指我们在中午过斋时可以把小食吃进去,不是早晨再吃小食。那不等于吃零嘴吗)(实际上并不是我们想日中一食,佛这么规定的,那我们跟佛学,佛怎么说我们怎么做),

此中妙祥师所说之小食即是指汉传寺院里的早粥等,也就是律中所说的非正食。妙祥师曲解佛律,妄执佛陀不许出家人早上受用非正食(如粥等)。

 正破:{尔时世尊告阿难。汝可往语婆罗门。明旦以此饮食具用作粥与诸比丘使食。后当受时食。}{世尊尔时告诸比丘。自今已去听诸比丘受酥油乃至三种药作种种粥食之。食粥有五事。善除饥,除渴,消宿食,大小便调适,除风患。食粥者有此五善事。}细观律中之文,可知,出家之人,依照戒律,清晨可以食粥,然后午时再受时食(即是正食,也包括非正食),午时也可食非正食者,清晨只许受用非正食,而於午时,正食非正食及非时浆者,皆可随意受用,晨局午宽故。

由此应知,妙祥师曲解佛律,妄执佛陀不许出家人早上受用非正食(如粥等)。非是戒律,执为戒律,并立为寺规,强制出家四众遵守,妙祥师已经违越了如来的学处。律云:持戒有二种,一止持,应止则止名止持。二作持,应作则作名作持。犯戒亦有二种,一止犯,不应止而止名止犯。二,作犯,不应作而作名作犯。。止犯以不修善法为宗,作犯以作恶法为宗。佛言食粥者有善除饥,除渴,消宿食,大小便调适,除风患此五善事。

妙祥师於佛所称扬之善不应止而止,於如来不遮之事不应遮而遮,就是属于犯戒中之止犯!若妙祥师,自己如此犯戒,那是他的各人行为,他自己负责,我定依戒律,不去发扬。然妙祥师以此非法非律,误导僧俗二众,任此相似佛法,四处传播。故而枫叶,今日指出,但为护教,实无恶意。

 

妙祥师错误三:他说(为什么日中一食,佛讲啊,早晨是天食,中午是佛食,过午呢是畜生食,傍晚是鬼食,你吃哪顿饭就种哪个因。所以说,日中一食能断三恶道的因,三恶道,他能直接成佛。所以说,要成佛,你得往日中一食使劲。我也不想升天,我更不想当畜生,我也不想去地狱去)(有的人说别的寺院可能这么吃,那是他的问题。因为他不想去成佛,或是想晚成佛,他想升天,上天以后再成佛。人家有这个愿望,那愿意去就去呗。)

此中妙祥师,不体佛意,师心自解,以早晨是天食为由,妄执早上不吃即是断天道的决定因,妄执一切七众佛弟子皆不应清晨受用非正食!妄执要成佛,你得往日中一食使劲。当知此是相似佛法,亦是微妙邪解!

正破:如来说法,四十九年,所有言教,或浅或深,或权或实,普摄群机,遍利有情,或是人天乘法,或是声闻乘法,或是菩萨乘法,皆是为了引导众生圆满一乘佛道,究竟获得安乐。人天之乘,虽不究竟,然非是浅根众生所应断除!

理由一:若如妙祥师所言,早晨是天食,七众弟子受非时食戒者,早晨一切不得食。应断除天道因故;是事不然!若如妙祥师所言者,如来戒律,则不能普被三乘,具人天乘意乐之众生则不能度。如是则成非理,因佛亲言,别解脱戒能於三乘道果为因故,能安置众生於三乘解脱道故。是故应知,恶趣之因,是戒所遮,人天乘因,也是解脱道之支分,增上生之根本!於此而作断除,极不应理。

理由二:若如妙祥师所言,七众弟子受非时食戒者,为断天道因故,早晨一切不得食。那么释迦摩尼佛,是一切智者,云何不於律中遮诸弟子清旦受用非正食?!是释迦如来智慧不如妙祥师圆满,忘了遮止吗?!还是释迦如来悲心不如妙祥师,放任弟子,令晚成佛,种天道的因呢?!

理由三:若如妙祥师所言,七众弟子受非时食戒者,为断天道因故,早晨一切不得食。那么七众弟子若有欲求生兜率内院,亲近弥勒菩萨者,任如何修,也不能如愿也!何以故?彼等求生兜率内院者,因信受妙祥师语,已断除天道因故。

 由此可知妙祥师所言,违於比量。《俱舍论》中说,无有一法,能从一因生。若法能生,最少也须二缘。妙祥师云何仅因早上受用非正食一法为因,就妄言食者一定会升天耶?!一定就会晚成佛耶?!。况且此因也可於最后出三界时,由缘彼之烦恼自性断故,而成缘缚断。云何妙祥师妄执非日中一食,就不能成佛耶?!莫非如妙祥师所说(我也不想升天,我更不想当畜生,我也不想去地狱去)在何道轮回,须取决於修行人什么时候吃饭耶?!莫非如妙祥师所说(要成佛,你得往日中一食使劲)成佛与否,须看修行人有没有(往日中一食使劲)耶?!云何妙祥师宁违佛制,而定於此因,斤斤计较耶?!舍本逐末,邪执邪见,莫过此也!若依妙祥师所言,为断天道的因,故而早上应断非正食,那么妙祥师及大悲寺七众弟子,日中也不应食!何以故?日中受用之段食,是欲界因故,色无色界,离段食故!天界之因,都必欲断之而后快,云何於欲界之因,而不断除耶?!若言日中一食是成佛的因,故不应断。那么晨受非正食是菩萨增上生的因,故而也不应断!妙祥师进退失据,即成违理!

理由四:若如妙祥师所言,早上受用天食,就一定会升天者,那么一切异生凡夫,不用修行,也一定能成佛。因为一切凡夫异生,日中食时,即是种了佛因,将来一定能够成佛才对。然而事非如此!《俱舍论》云:暖必至涅磐,顶终不断善,忍不堕恶趣,第一入离生。意谓四善根中,若能暖法,离有退断善根、造无间业、堕恶趣等,而无久流转,必至涅槃故。若人不修资粮道,不具观四谛十六形相,则不能得暖位,若不得暖位者,虽种佛因,终究六道轮转,不能蒙佛授记,言必定成佛也!若不如是,佛应於一切众生授记成佛,因一切众生都曾日中而食,佛因既种,如来缘何而不为一切众生授记?!当知众生未证暖位以来,或进或退,三界轮转,以佛眼观察,不见彼等成佛之日也!让如来如何授记?!佛终不说虚妄语也!一切众生虽有佛性,然未证暖位之前,也有邪性,正邪不定故,是以如来不作记别也!妙祥师何德何能,仅凭不断早晨小食,就断定是人一定会升天耶?!

由此可知,早上受用非正食,这仅仅是生天之疏缘(增上缘),若不假以生天之亲因(异熟因)等,仅凭早上受用非正食,是不能生到天上的。十善业才是决定生天的亲因(异熟因)。因为早上受用非正食的行为本身,若不观待等起发心,则不可记别是善是恶,仅成无记身表业。然此无记身表业,是最后圆满佛道,所应断故(人天乘法,也是菩提道之支分,是增上生之善因,非是最初所应断),故是有覆无记身表业。此有覆无记身表业势力微劣,无有单独感果之力!若行十善等业,并有愿生天道之心,才能生到天上。妙祥师说(有的人说别的寺院可能这么吃,那是他的问题。因为他不想去成佛,或是想晚成佛,他想升天,上天以后再成佛。人家有这个愿望,那愿意去就去呗。),妙祥师仅凭其他寺院的出家人依於佛制受用早粥之行为,不观待这些出家人的等起发心,就妄执其他寺院的出家人不想去成佛,或想晚成佛,想上天以后再成佛。妙祥师也因此公然反对佛制,不许七众弟子依律清晨受用非正食!如此既不通教,也不懂律,口无遮拦,信口开河之师,居然能让那么人趋之若鹜!若非借炒作显异之力,何能惑众如是乃尔?!

 

妙祥师错误四:问题:过了中午,要是吃糖了、雪糕了、水果、饮料,可不可以?妙祥法师:不可以,茶水都不可以。)

正破:{施卢闻法极大欢喜。即以八种浆施比丘僧。比丘不敢受言。佛未听我曹受八种浆。比丘白佛。佛言。听饮八种浆。若不醉人应非时饮。若醉人不应饮。}{佛言。自今已去若比丘有病因缘。若时若非时。听服五种药酥油生酥蜜石蜜。}观此律文果浆都可以饮,有病因缘也可以服五种药。云何妙祥师言茶水也不能喝耶?!多宝讲寺也是汉地不多的学戒道场之一,我於多宝讲寺学戒之时,也不曾听闻敏公恩师说午后茶水不能喝。故知此说违背戒律,毫无依据!若饮料,果浆或茶水,混浊不清,不透明,有悬浮物者,才不可非时饮。除此之外,非所应遮!

 

妙祥师错误五:他说(佛成道了以后,所有的僧团还是日中一食,后来有病,病比丘才开了一个早粥。早粥还不允许筷子立住,早粥吃馒头不行)

正破:{沙菟婆罗门来至我所作是说。有五百乘车载满饮食。经冬涉夏随逐世尊。伺候空缺无食之日便欲设供。然我今日不得次供。我等处俗多诸难故。属官使役。至于断事之日当复往赴。兼复料理家业公私无停。唯愿尊者为我白佛。佛若有教我当奉行。若不得次供者。我当以此五百乘车饮食布在道中。令佛及僧脚蹈上而去者。则为受我供养}观此律文,早上佛许受用不正食之缘起,是因为有具信婆罗门想设供供养佛及弟子,因每天中午请佛及僧受供的信众很多,婆罗门经冬涉夏随逐世尊,也轮不上,当时婆罗门家中有很多的事情必须回去料理,无奈之下,想以五百车饮食,铺在路上,让出家人从饮食上走过,以满他的供养之愿。阿难白佛,因此世尊随顺这一缘起,让婆罗门将五百车饮食做成粥於第二日清晨明相出后,以此供养诸比丘。因为是稀粥故,又不影响比丘众,於日中时,接受其他信众供养的正食。并赞叹食粥之利益,如律云{食粥有五事。善除饥,除渴,消宿食,大小便调适,除风患。食粥者有此五善事}。并不是妙祥师所说的因为病比丘,才开早粥。实际上是因为受用早粥有五种利益,然法不孤起故,佛借婆罗门供养之因缘,而制晨旦食粥,以利行者四大,助成道业!妙祥师曲解戒律,误导众生,修无益苦行!利根众生,日中一食,於道无妨。钝根有情,遮食早粥,日久必能导致四大违和,成障道因缘!{时婆罗门复行[麩-夫+并]。比丘不敢受。语婆罗门言。世尊未听比丘受饼。即往白佛。佛言。自今已去听诸比丘受饼食。}若观此律文,早粥时,饼也可受,饼与馒头不异也。妙祥师依何律而言(早粥吃馒头不行)?!{汝等清旦食他浓粥已然后受大臣请耶。答言实尔。尔时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诸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愚痴。先食彼浓粥然后受请耶。不得先受请已食稠粥。稠粥者。以草画之不合不得食。若食者当如法治},观此律文,早粥不能太稠,当熬成以草划之,划痕能合为如法,若是太稠,即失粥之五利,食之无益,能生有漏。故而稠粥应遮。妙祥师说(早粥还不允许筷子立住),这种对戒相的解释,显然违背戒律!大家应该都能体会到,筷子立不住的粥,以草划过,未必能合。若不能合,即属稠粥,若是稠粥,即归入正食,而不应清晨食用。

 

妙祥师错误六:

若大悲寺七众弟子所受持的是别解脱戒中的不非时食戒者,寺院共住规约,禁食早粥,则成非法!不非时食戒中,不禁早粥故。若大悲寺七众弟子所受持的是十二头陀支中的日中一食支者,头陀之行,佛不强制,妙祥师制此寺规,则成有过!

佛灭度后,佛法四传至优婆鞠多(迦叶,阿难,商那和修,优婆鞠多),优婆鞠多尊者度生无量,几与佛齐,时人称为无相好佛,然其威仪尚不及佛在世时,威仪举止最差.经常遭佛呵斥的六群比丘,仅仅相隔百余年,差别即能如是!现在我等善根福德与二千五百年前的佛弟子相比,说有天壤之别,犹嫌不足也!佛在世时,诸弟子报身殊胜乃尔,尚非尽修头陀之行,僧众也受早粥之食!时值末法,众生根身尚且倍加陋劣於宋唐,却仅凭心头之火热,一时之激情,欲超古德先贤,谓胜佛世比丘。一寺之中,尽修一食之头陀。七众之士,全断晨食之天因。论其勇气,令人赞叹!言其精神,确实可嘉。为求解脱,若惜众患之身,固难入道。面对烦恼,但逞匹夫之勇,亦非有智!

 

妙祥师之开示,非理之处略说如上。个中道理,非是难懂。有智之士,何需广说?!枫叶以后若有闲暇,再就银钱戒一事略述己见。

以持戒苦行而声名远播的妙祥师仅於不非食一条戒上,就有这么多违背戒律之言,不符圣心之语,实在让人惊讶!看着那么多好心出家,真心修行的佛子怀着满腔热忱去大悲寺求解脱之道,真叫人心疼!我也只能在担心之余,心中默默地为他们祈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