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卷六,还在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应身,上次我们是讨论到有学位,十二因缘。现在是讲到小乘法门,四谛法门。
“若诸有学。得四谛空。修道入灭。胜性现圆。我于彼前。现声闻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有学这个名称我们不再解释了,就是说没有到无心地。所谓古人唐代那位贯修禅师有名的句子:“修行不到无心地,万种千般逐水流。”都是空的,一定要证得空性,那才是究竟,一切有心有念去做都非究竟,所以不到无心地,这都是有学位,需要再学的,需要再求进步,除非到达无心地。所以成佛是一切无心,无心不是没有,就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道理。
现在他说假使有些小乘声闻之果有学位,得四谛空。四谛就是一切佛学的基本,那么以现在学者来名称叫做原始佛教的,根本佛教,就是南传佛教东南亚一带的基础的学理,南传佛教是讲东南亚一带有小乘佛教。东南亚一带原来锡兰{斯里兰卡}哪,泰国啊,缅甸啊等等,这个一两千年多年流行的是小乘佛教,同巴利文这个系统,巴利不是法国那个巴黎,另外一种文字,巴利文的系统,叫做南传佛教也是小乘佛教,它不承认大乘佛教的,佛教就是出世的,那么最重要的南传佛教的学理基本上是四谛空到十二因缘为止,后面大乘菩萨的六度万行一概不承认的,认为这个是后代的佛教,后期的佛教,这是在学理上有争论的。
在中国的佛教大小乘一概bang luo {听录注:这两个字没听明白,猜想是容纳的意思,录音3分钟处},大乘佛法必须从小乘做根基的,没有说小乘不成就而随便讲大乘,不可能,除非是特别的根器,也等于说小学毕业以后,才到研究所,才完成最高的学位,一级一级来,这是中国大乘佛教的特色,包括了大乘小乘,包括了显教(明显的教化)和秘密教,这是中国大乘佛教的特点。
现在讲声闻乘小乘佛教所注重的四谛空,所谓四谛是苦集灭道,那么这个大家都知道的,我们不过重复一道,提起大家注意,很容易懂的东西,在我们做学问修养方面我们往往把容易懂的东西看成容易,实际上都没有懂进去。人是喜欢重难而轻易,这个人情啊人的感情上面,困难的东西拼命去摸,容易的东西看成太浅近了,马马虎虎过去了。实际上一切的最高深的东西就在最平凡处,最平凡最浅近的不了解,那么专去学高深的永远学不好,就是基础不稳固。四谛法门是佛法的基础,佛说世间一切皆苦,有求即苦有所求就是痛苦。所以有心地不到无心之地都在有所求中---痛苦,即使你在修道,无所求,对于世间法放弃了,修道也是痛苦,你想成佛也是痛苦,有求。真正到佛境界是无心地---无求,中国人有句老话:人到无求品自高,人真到了无求,那就是不是人了,你叫他是佛也可以呀。所以四谛法门最基本的第一个苦谛,苦谛在大小乘佛学来讲,怎么苦,很多。譬如我们身体是四大构成地水火风,血液啊、骨头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等,所谓讲医学上讲十大系统乃至到九大系统,不管如何,四大里头每一个大类可以有一百一十种病,所以四大综合起来,我们这个人的身体随时有四百四十种病,大概的归纳,随时有随时可以死亡的。所以人自己在痛苦中煎熬习惯了,就是不觉得自己这个身体之累,也不觉得心理思想情绪之拖累,不知道苦,其实都在痛苦中。所以学佛的道理求解脱,解脱的道理离苦得乐。
我们归纳哲学的立场上,一切众生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为什么修道学佛?为什么信宗教?为什么谋生活?为什么有科学?为什么有宗教?为什么有哲学?为什么有这些等等,人文文化一切都是为了求得离苦得乐,哪一种东西是究竟的安乐,这个是问题。
所以苦,归纳起来都晓得是八苦,这个我们学佛的基础都知道。八种苦,生老病死四种,这个生命的过程,有生命一定会衰老,长大会衰老,所谓年轻时叫长大,长大就是在衰老,比婴儿时候已经老多了,天天在衰老,生就有老就有死亡,就有各种痛苦,生老病死四种苦。那么这个苦所谓生老病死苦五个字,这个苦包括了后面四种的现象,求不得苦,所求一切不如意,人生没有一件满意的事。
在中国文学里头经常有这个话:十有九输天下事。我们年轻时读书都晓得这一幅对子,人生十件事有九件都是不满意,都失败了,十有九输天下事。百无一可意中人,这个做人一辈子找不到一个真正的知己,哪怕父母、儿女、夫妇,兄弟,朋友,夫妇是夫妇,兄弟是兄弟,朋友是朋友,父母是父母,儿女是儿女,但是绝不是自己的知己。所以十有九输天下事,百无一可意中人,这是中国文学上的名言。当然也有人反对这句话,后来有个文学家,当然他找到了意中人,意中人就是很难遇得的人,他说“眼前人是意中人”,我眼睛里看到的那个就是意中人,我们这句话是相反这个道理。可是人生的确如此,
另一幅对联呢,也说到:不如意事常八九,我们人生不如意事情啊,十件里头有八九件;可与人言无二三,有时候自己失败了受了委屈那个痛苦,找人诉苦还找不到呢!因为没有这个听众,所以不如意事常常八九,十分有八九,可与人言可以对人家讲的无二三,讲出来那个痛苦还是诉不尽的。这都是说明人生这个生命过程当中都是痛苦。
譬如我们生病了,一个人感冒了,哎呀,我头好痛啊。你头痛啊?给你吃一点药,医生会给你吃点药。所以我常常跟医生朋友们讲笑话,说看牙齿呀。我说要这样办那样办。有些医生都是好朋友了,他说老师啊,你好象比我们学医的还内行?我说当然啊。他说怎么?你学过啊?我说我当然学过啊,你那个牙科是学校里念出来,我是痛出来的,痛了几十年哪,你讲了半天是学理上懂得,那个痛的味道你绝不懂,真的哟。所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生病了我说我好痛啊!哎呀,你忍一忍啊。岂有此理,我痛的那个味道,你还叫我忍一忍,你绝对不懂。但是也要原谅他,他没有这个痛嘛。
所以人生境界就是这样,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是包括求不得苦。爱别离苦,人生的境界所爱的人所爱的事所喜欢的东西,它最容易毁坏,越爱的越容易跑掉,所以佛说这个世界叫娑婆世界,娑婆就是堪忍,是难忍你要忍得下,不可以忍受硬是忍受了。所以你看十方世界诸佛最佩服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众生,我们这个世界叫娑婆世界,有缺陷的,一定有缺陷,这是这个世界的特点,没有一件圆满的。譬如讲爱情吧,两个人如果志同道合,又是知己又是情人,又结了婚,一定要早走一个。不走一个不叫做娑婆世界了,它是一定有缺陷的,即使一切完美了,没有完美的东西。所以十方诸佛都愿意到这个世界里修行,事半而功倍,因为它苦难多,这个娑婆世界有缺陷的,善恶掺半。假使在净土的世界不想修行了,净土的社会不要道德了,大家都信佛也没有犯罪了。到极乐世界的修行就很难了,太痛苦的世界也不能修行,苦得已经受不了,没有时间了。就是这个娑婆世界蛮好,有时候到苦不乐,到乐也不苦,这个里头有刺激性的,所以修行容易成功,叫娑婆世界是堪忍,难忍能忍,难行能行,这就是菩萨道。什么是菩萨?就是做到了难忍,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别人做不到的,做到了,利世利人,这是菩萨道。那么这个道理呢?听起来很高尚的思想,做起来很困难,所以苦谛里头爱别离苦。
那么第七个呢?八苦里头第七苦啊,怨憎会苦,怨是怨,怨是埋怨,憎是恨啊,怨比恨轻一点,憎就很重了。我们最讨厌的人,不喜欢的人不喜欢的事人生不喜欢的遭遇偏偏碰上;做生意本来要发财,偏要蚀本,这个多痛苦啊!然后太太也埋怨啊,一切都埋怨,越怨越气,越气越做,越做越失败,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怨憎就会苦,痛苦的事情经经常碰到,一天到晚在怨憎会这个境界里。
第八个苦包括很多了,五阴炽盛苦。五阴是佛学的名称,同四谛一样,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叫五阴,另一种翻译名称叫五蕴,蕴和阴是一样的,看不见的一面。
色就包括生理的、物理世界、物质世界同我们身体地水火风,这是色法,生理上的这些有为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这个色法。
受:心理一半,生理一半,一种感受的痛苦啊等等,受是很重要,我们大部分人把受字搞不清楚。这个受,现在我坐在这里好受不好受,这个椅子好受不好受,今天这个气候好受不好受,很难懂得。一般人都把感受感觉状态当成思想,思想和感觉状态两个是分开的,但我们的人生大部分被受阴,五阴里头受阴感觉状态牵起走,很严重的。所以现在人讲:人活着求生活的享受,享受两个字就是受阴的作用,感觉状态。这个受阴我们经常在痛苦,我们提过很多次。佛学这个受分五种,乐受:快感。苦受:痛苦感觉。舍受就是丢掉了、空空的,没有了,所以有时候我们觉得心里空空的,很难过,舍受;忧受:思想的忧愁;喜受:高兴。这五受佛把这五受归纳性的,佛把生理心理归纳性的五大类的感受,我们看看五分之一的一个乐,五分之四都在痛苦中。乐和喜两个沾了一点点边,其他都在痛苦,自己不觉得,这是受阴的痛苦。
想阴,就是思想,我们有了生命有这个身体思想停不掉,当然思想包括很多,想钱了,想名了,想前途了,大家求算命了,我说你们不要算命了,八个字啊算命算八字:前途有限,后患无穷。这八个字算完了命,有什么算?每个人都前途有限,你活了一百年两百年也是那个样子,生命活着给人家带来很多的痛苦,每个人活着都给人家找麻烦,这就是八字,就是想阴的痛苦。
行,行不是走路啊,生命的动能停不了。譬如大家说打坐念佛想定下来,定不下来,两个腿盘在那里眼睛闭着,心里静不下来,要把行阴切断了才是真正得定。你坐在那里看起来你在打坐入定,清净睡觉,睡觉身体上血液还在流行呢,那个行阴,你那个思想还在做梦呢,行阴生命这个动能,你切不断在那里,就有这种苦。
那么识阴,识不是思想,是心意识,包括心物一元的那个心体,心性的习气,所谓八个识,这个不详细讲了,就是心意识,给自己支配自己的那个习气。所谓业识茫茫,那么佛学有一句话,业识茫茫,我们这个生命的习气,每个人个性带来这个脾气,脾气与个性就是业识的作用,前生的果报累积所带来的,前生的思想行为所构成的这么一个成果,变成自己这一生的个性与习气。这股力量是切不断的,行阴,切断了才叫做悟道证道而成佛。那对自己生命来去自由,有了把握了,行阴很难,识阴也很难。
所以五阴炽盛,象火一样在烧,炽盛两个字注意啊,第八苦叫做五阴炽盛苦,我们生命活着,就在一个火炉里头受煎熬。所以佛经上说,三界不安,三界就是指我们这个世界,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叫做三界。三界不安,犹如火宅,人生的境界永远不安祥,等于在火炉里头受煎熬,这是基本上四谛法门讲苦谛的看法。
为什么我们重述它呢?一讲八苦,学佛的人都懂,但是谁能真体会到人生毕竟是苦?很难体会到。你尽管学佛,乃至学佛了以后,哎哟修道,忙忙碌碌跑到山里头修道,为什么?有所求,想成佛想成道,这也很茫然啊,佛是什么样子?道是什么样子?理论自己都没有搞清楚。然后在山里头又不吃饭,又拼命受苦,又打坐,那真是五阴炽盛苦,那苦中加苦,因为他理论不懂。你说哪一处是安?三界不安犹如火宅。三界是包括天人的境界啊,你跑到天上也苦啊,天人有天人的缺陷。这是娑婆世界。所以苦的真正体会到没有?
所以第一个是苦谛,谛就是一个总纲很仔细,你要搞清楚,人生是纯苦无乐。那么一切众生不知道自己生命在苦中,在求苦,把暂时偶然的轻微的痛苦当成了快乐,错误,所以众生颠倒。颠倒这个意思是佛学的名词,我们现在讲就是犯了最大的自己自我的错误,把轻微的痛苦当成了快乐。
譬如我们说眼睛看书吧,拼命想求学问、求学位,拼命的读书,眼睛近视了,多痛苦呢。一个眼镜一带上,很好,看得很清楚,很高兴,又加了一个负担。所以我戴着眼镜看书的时候,我到现在都很讨厌,我很想不读书也不看东西了,应该废了这个眼睛,老了嘛,加了一个东西就觉得麻烦。可是众生呢?加了以后觉得这很好啊,这个科学的恩惠呀!啊,很高兴,实际上负担很重。汗出来,这个眼镜就挂在鼻子这里变成鼻镜了,那个样子也不好看,可是众生在这个时候觉得科学的文明。譬如说举这个例子,很多,仔细的体会没有真正的快乐,没有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除非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本来。
生命本来没有找到以前,都在集谛,集苦为乐,集就是去抓,一切都去抓,一切抓来以为是真的。我经常讲过这个故事,一般在这里同学听我讲惯了,叫做猴子偷苞谷,四川人的话。猴子偷苞谷当然你们没有看过的,至少看过猴子,猴子偷东西很有意思的,山上。我们在山上那个时候求苦啊,自己在求苦,以为修道的时候,看得很有趣。猴子偷东西呀,偷那个玉米那个苞谷,它一来了以后,猴子看到玉米,一掌,东看西看手就来摘哟,它那个摘,猴子也没有穿衣服,苞谷一摘来它就一夹,夹着了,这个手又去,又捧起来,这样掉了一地。掉了一地,哎哟他忙得很,一边还要看人,怕有人有来的。我们看到它抓了一地,很多了,故意“哟”,它就跑了,跑了连最后一个也没有了,这就是人生。人生就象猴子偷苞谷,生下来的时候两手就抓着,到了民权东路傧仪馆最后放掉了,猴子偷苞谷,什么都没有抓到。光光的来,光光的去,当然后来有些人还给你加一点衣服啊,弄一把电火给你烧一烧,其实也很多余,当时来也没有什么烧啊,回去了还要烧一烧,这是集谛。众生以集,集:抓住,就是集中了痛苦自己认为是快乐,错误颠倒的认识。这是四谛的前面两个。
所以集是因,苦是果,因为来抓这个东西,才有所求,集就是求的意思,人生有所求,就有痛苦。那么要灭掉痛苦,众生的目的,不只人生啊,凡是有生命的一切众生有个共同的目的是离苦得乐,脱离痛苦求得幸福得快乐。真正的快乐要灭一切痛苦才能得一切快乐。
所以第三个是灭谛,灭不掉。譬如我们思想,要睡觉要失眠了,想睡觉求不得苦,血压高了失眠了,想睡觉都做不到。年纪大了想自己身体灵便一点做不到,求不得,一切都是求不得。所以想灭除痛苦做不到,灭掉苦就是乐,不需要求乐,只要灭掉了痛苦自然就是乐。所以灭谛我们很难,譬如我们学佛修道打坐,想念头思想把它宁静下来空一下做不到,灭不下去。怎么样才能真空真灭掉一切苦啊?道谛,除非你证道。得了那个道,道是什么呢?空就是道,怎么样空呢?不晓得怎么办!
所以众生永远在那里轮回,成天学佛想空空不掉,空不是没有,空掉这个受阴,感觉上,空掉这个思想,基本从这里开始。想阴中被这个生理物理牵起走而做不到,所以学佛的人说四大皆空,你半大都空不了。今天天气冷了,你不穿衣服,站在那里试试看,四大皆空嘛,冷算什么?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你看看,马上就感冒就生病,半大都空不了,这是风大,天气冷了,风大你也空不了。可是这四谛的道理呀,在学佛的基本,大家没有去想,没有去求证,所以一点苦谛的因、集所求的因、得苦的因、都没有动手灭掉,只有自己找了更多的烦恼,乃至去信一个宗教也好,任何宗教,乃至去信佛,本来还没有关系,一信了佛两夫妻还吵架啊,信一个宗教啊,家里头变成一个问题的家庭,我们看得多了。这又何苦上教堂?何苦跑庙子呀?本来为了离苦得乐,这是离乐求苦,多矛盾呢,这是因为心有所求,集谛,要观察得清楚。观察清楚。
四谛法门我们都晓得,佛最初说法说这个四谛,同时在佛学里还有个名称,三转四谛法门。三转:转了三次,三转怎么转法?四谛就是四个字、四个范围,那么有几种说法,说佛的三乘道,小乘的声闻乘他的最高的成果是罗汉罗汉果,那要定慧的功夫做到;中乘道就是缘觉乘,我们《楞严经》上两次才讲过独觉佛缘觉佛,这是中乘道,十二因缘,上次刚刚说过的,这是中乘道;最后大乘菩萨道,出世而入世的,救世救人的。上面两乘道绝对出世,菩萨道大乘道是入世的。所以你看佛教的诸位大菩萨都是在家相,形象都是在家相,除了十八罗汉,五百罗汉,那是声闻缘觉道是出家相,表示绝对出世的。大乘菩萨道都是在家相,不过出家里头也有出家菩萨也有,但是大乘道是最后。所以三转四谛法轮,不管是声闻乘、缘觉乘、大乘道,一切佛法要四谛为基础。
那么这个四谛的道理呢,要怎么去修证它?在这里我们要研究《楞严经》目的不在懂得佛学,懂得求证的方法,本来一切佛经是告诉我们求证的,求到实验的方法,不是做学理来研究的,做学理来研究那变成了思想了,那佛学就是哲学,就是论辩的,那没有什么用处,一切的佛经记载就是修证的经验之谈。那么如何求得了这个四谛的苦空到达,那么基本上原则《楞严经》第二卷里头讲到过,骄陈如等佛最初说法度起来五个比丘,五个出家的弟子,跟佛一起出家修道的。佛问过他:你最初听我讲四谛的法门,那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只有三十二岁哟,开始出来说法的时候只有三十二岁,他说你最初听我说法的时候,因四谛法门而悟道,你何以能够悟道?能够证果呢?
我们现在回转来把《楞严经》上面大家听过的,引起大家注意啊。那么骄陈如等这五个人的报告,他说当时听了佛的说法,因悟了“客尘烦恼”四个字,中文翻译后来变成最高的文学。我们唐宋以来很多的文学都用这个东西“客尘烦恼”,尘就是物理世界物质世界、人文的社会里头一切的人事、一切的是非,都是心地上面的灰尘,染污的灰尘。所以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感情来来往往,都是心里头的灰尘,客尘它是客不是主。我们知道自己在思想知道自己有感觉,那个能知道的那个是主人,那个不动的。那些使我们动心的使我们有感觉有思想,这是客人,它是不留的。来而则现,这个思想依他起,外界一引诱就起来了,所谓依他起,譬如大家坐在这里听这些话,听我在乱讲,你本来脑子里空空没有这个思想,因我一讲呢,一引起来都是依他起,客尘,这些尘劳越装多了越痛苦,都把它丢掉。所以心中脑中把这些客尘烦恼都丢开了,此心自然清净,所以悟到了客尘烦恼而成道,这是基本原则。
但是我们也读了《楞严经》,也懂得了客尘烦恼这个文字的含义,这是佛学的文学,毕竟我们自己马上能够把客尘烦恼去得掉吗?去不掉,因此,他产生小乘里头的很多的法门。所以法门都是先给你训练自己的心理,最后达到把客尘烦恼洗刷干净,恢复我本来的清净。
那么佛因此产生小乘经典来告诉我们修证的方法有十念法,十个念。哪十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 念天、念安般、念身、念休息、念死十念法。所以念佛不过是十念里头的一种,佛在声闻乘、小乘法门《四阿含经》,南传佛教原始佛教根本的有十念法。
那什么叫念呢?要注意哟,现在人就讲观念、思想,那么在学理的名称逻辑上,哲学的名称是意识形态,观念思想,观点,普通话你的看法,你怎么看法,再么说白一点,你怎么想?那个想就是念。那么念是什么内容呢?就是我们自然的呼吸,生命没有死以前,自然的呼吸,一呼一吸之间叫做一念。注意哟,一念是一出息一入息一呼一吸之间叫做一念,所以一念之间有八万四千个烦恼。烦恼不是念哪,当然念一定是烦恼,有念必烦恼。念的内涵呢?这个烦恼有八万四千种,一念之间,一呼吸之间。你说佛说的这个话真说的大话,大家没有注意哟,我们真注意,我们呼吸一往来,这样一呼一吸等于这个时钟滴答就是这一下,滴答一下一呼一吸,有八万四千烦恼,我们那个思想能够思想的比呼吸还要快,转得非常快的。
所以我常常给有些同学讲,我说你们写文章就知道了。我们有时候一篇文章灵感来,要写快呀,笔来不及写,脑子思想想了,想快点写下去了,哎哟,只要停一下这个灵感就跑掉了,记不住了,这个写得慢,用打字也来不及,思想非常快的,念是很速的,它的快速很快,大家在一呼吸之间自己念有那么多的思想、烦恼,烦就是烦忧自己,苦恼自己的东西,属于情感性的、理念性的,统统都在内停不掉。所以一念之间这八万四千烦恼,那么要把这些烦恼慢慢地修理干净,只有采用这十种法门。
好,这十种法门,你说念佛怎么念?念法怎么样念?念僧怎么样念?乃至念死怎么样念?念死就是修白骨观,修不净观,修止观,可是内容做起来都很难。一般研究佛学的讲经教的呢?把四谛一说清楚了,好象就会成佛了,成不了。好象证得罗汉,证不了。它有修证的功夫,因为你理懂了,不是那么高明的。高明的人呢?那容易啊,有为皆苦,放下无求就好了。但是放不下,真放下了就是休息啊,第九个念休息,大休大息。所以《楞严经》上也提到过,狂心顿歇,歇即菩提。这个歇就是休息,这个“歇”字是唐朝的俗语,普通话并不是文字啊。如果讲广东话客家话闽南话里头有这个字,休息就是歇一下,不过闽南话不讲歇,那么客家话照老辈子的,歇一歇。那么在长江一带啊,两湖一带这个俗语是经常要用的,休息是歇一歇。歇就是休息,狂心顿歇,歇即菩提,才能够证道。
但是假设一切空了,证到道了,这个得个什么果位呢?罗汉果位,声闻的罗汉果。那么罗汉有几个阶层呢?四果,初果罗汉二果罗汉到四果。所以四果里头有不同,得到空,有些人得到空,究竟了没有?没有究竟,初果罗汉现在假使开始修道,证到清净的空性了,这个身体死了以后,你就得了罗汉果了?没有。这叫做罗汉向,初果罗汉向,换句话说后补初果罗汉。相当于民选的时候候补初果罗汉,那么佛学叫做罗汉向,初果向,向这个初果的路上走。要如何呢?从现在开始修,证得了一切放下,休息了得到空性乃至一入定可以入定几十天都不动念了,这个样子说得道没有?没有。初果罗汉向,这个肉身坏了,七返人间。还要七次到这个世界上来,再做人再修过。
你看我们这个世界修行大学并不坏呀,这些罗汉最后还要到这里来的,这个时候升天,升天以后享受一下,再到这个世界来做人,做了人以后他自然会晓得修持,也同你们诸位一样,生来就喜欢《楞严经》啊,好佛啊,你们都是初果罗汉向啊,或者四果罗汉向啊,或者是三返人间、四返人间,不知道,真的不知道。罗汉有隔阴之迷,定力很高,一投胎就忘了前生。那么你说忘了怎么晓得修道呢?带来的习气个性,这是阿赖耶识带来的种子,他喜欢接近宗教,喜欢接近修道,这个个性就是他的习气。至于说我前生究竟是哪个和尚,哪个庙子里?或者我是哪个修道人?这个忘了,因为罗汉有隔阴之迷,隔了一个中阴身,上次讲到中阴身就迷掉了。菩萨也有隔阴之迷,除非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萨,不动地不退转的,否则都有隔阴之迷。所以初果罗汉还要七返人间,最后身才证得四果,证得四果啊,证得真的空的定。
所以小乘的修法你不要看小乘不行,有些年青人学佛,我要学大乘,我要学密宗,小乘我才不干呢,哎呀,你小乘不干,我还不请你干呢,你还没有资格呢。你不要看到小乘不行。小乘就了不起,初果就了不起,至于二果罗汉那更了不起,一返人间最后是即身就在空定中,大阿罗汉,所谓到无心之地,修行不是个简单的事。
到了四果罗汉,大阿罗汉,声闻缘觉最高的学位,对不起,在整个佛法里还属于有学位,还非究竟,那有个名称叫做担板汉,只看到空的一面,有的一面没有看见。晓得性空不知道妙有,知道清净不敢起用,可以出世而不敢入世,还没有谈到说可以成佛也可以成魔,那是大乘境界。小乘境界到四果罗汉,可以出世而不敢入世。大乘菩萨才有这个资格说可以成佛也可以成魔,那是更高了,不谈。所以只能出世不能入世,非究竟。
所以观世音菩萨说这些声闻乘的罗汉果们,“修道入灭得四谛空”,得到空果了,
“修道入灭”他自己懂了这个理来修道,“入灭”灭尽了一切烦恼,不起心动念,等于孟子说不动心了,一切不动心,入灭。
“胜性现圆”自己认为自性已经明心见性了,他知见有限,认为自己最高了,再不能进一步呈现圆满的境界。观世音菩萨说象这一类人,
“我与彼前现声闻身而为说法”,那么我就自然来化身来在他前面,化身来他也不知道是观音菩萨来度他,“我于彼前现声闻身而为说法”。
“令其解脱”,解脱什么?解脱声闻乘的得少为足,以中国禅宗来讲,知道空不知道有,可以出世而不能入世的担板汉,就是得少为足。所以禅宗的语句这些祖师的骂人是很艺术的,四个字叫滞壳迷封,透不出来,那观音菩萨就现前为他说法了。那么象这一个故事,你说观音菩萨在哪里呢?观音菩萨就在世间,一切皆有。
譬如我们举一个中国禅宗的古人修道的公案,禅宗那位牛头山牛头融禅师就是这个公案,就是这个境界就是这一条,牛头是山名,现在在江苏南京一带,法融禅师年轻出家入道,他在牛头山山涯里头打坐修道,百鸟街花供养,你看一打坐,这个花不要买的哟,空中的鸟给他衔来供养他,当然还没有到达天人送食。百鸟衔花古人很多啊,真修到那个境界,得空性的境界,百鸟衔花供养,天人送食,日中一食一天吃一餐饭不要自己做的哟,到了正午的时候,空中的天女就给你送来了。青年人不要妄想,哎呀,我赶快修到还可以看到天女,那你就完了,那个魔障就来了。他因为无所求,到这个时候百鸟衔花供养,还没有到天人送食,那还得了?
所以后来你看禅宗的四祖道信禅师,偏偏到牛头山去度他。因为他“修到入灭,胜性现圆”,以空为究竟,并非究竟。这一段公案你们诸位自己去研究了,我现在不报告,因为报告了,我口音也不对,他们写黑板也写得很苦,这段公案一讲起来《楞严经》也不要讲了,那很闹热,很有意思,诸位自己去研究,找他们出家同学那里有资料,不过要看原书,要中国文学有一点底子,不然看不懂了,里头文句也很妙,故事也很妙,好,我们把它姑且跳过去了。现在下一条,观世音菩萨说:
“若诸众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尘。欲身清净。我于彼前。现梵王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若诸众生”观世音菩萨说,这个“诸”字要注意哟,他不是指定哪一个,我们大家都有资格。这一切众生,“欲心明悟”,要想明心见性,明心见性这是一个名词,不是说明心见性就悟道啊,是悟道,悟了道不能说马上就证果啊,悟后才能起修,不悟道还不能修呢!等于学科学一样,你那个学理都不懂,方程式都不懂,你想到试验室去求证那全错了。所以悟后才能起修。
他说有一些众生要想求得明心自己悟道。“不犯欲尘”,这就很难了,尤其是狭义的欲,男女之间的爱。三个字,情、爱、欲都不犯了,不犯是戒哟。那硬要防守,很痛苦哟,不犯欲还容易,男女说身体不接触还容易,最难了的是情,比爱还难办。有人觉得我一辈子不犯欲,这个身体呀也不结婚,哎,他此情难了啊。这个情啊微妙得很啊。你说这个情,有些人讲我可以不动情,什么都容易吹,这可吹不得哟,情,广义的情,父母的情你可以了吗?对儿女的情你能够了吗?男女之间的情,说那个家伙那个男朋友,或者想那个男朋友,我恨死了他,因为你恨他,你以为你自己无情啊,我恨死了他这一句话是最高的多情。因为情多了,所以恨,无情就不恨了。你看那个无情的东西你会恨它吗?你为什么要恨他要气死他呢?因为你对他很有情,不能了。所以情、爱、欲三样都属于欲,都属于欲哟。这个欲尘就是染污的,尘就代表染污。所以这个梵行,什么叫梵行?梵代表绝对清净谓之梵。
所以我们看常常我们引用,你看密宗的教主黄教的教主达赖,不是这一代呀,这一代达赖谈不上,第六代的达赖当然那个还是真转生过来的。那宗咯巴大师要他死后也要再来,死后也要再来。到第六代以后成问题了,到了乾隆这个阶段啊,大家都说转生的好几个孩子,抱到中央来,抱到朝庭,乾隆说那抽签,所以乾隆发了一个金瓶,实际上铜子镀金的了,金瓶抽签,抽到了哪个是转生就算哪个是转生,就是这样。第六代达赖是活佛啊,那真得道了,他有情诗五十五首,很有名的,最有名的一句是“最恐多情胜梵行”,最怕自己多情有害于修行,最怕了,“入山又怕负倾城”啊,那你就断了一切念头入山修道打坐去啊,他说入山了又舍不得呀。所以有些人叫他闭关了、出家了、我妈妈了、父亲了、孩子了、丈夫怎么办呢?就是入山又怕负倾城。“世间哪得双全法”,你看连达赖都在叹气啊,世间哪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不辜负了佛又可以成佛又可以度你,你看这个贪心多大?这就是欲啊,这是达赖的情诗。你看这位法王,这位活佛多多情啊。所以菩萨佛都是多情种子,这是他的名诗。我们为什么讲到他的这个诗呢?就是梵字这个意思,梵就是清净,最恐多情胜梵行,入山又怕负倾城。世间哪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这个恐怕我们在坐的诸位都有同感,诸位达赖,诸位法王。
所以梵天是很高的,天人这还没有得道啊。大梵天,欲界天玉皇大帝是欲界天的天主啊,玉皇大帝是归欲界归太阳月亮这个系统啊,超过太阳月亮系统,管银河系统那个梵天啊,那个天主就高了。大梵天要悟了道,再能够守戒,不犯欲尘,但是有限度,身清净,身不犯不是说心不犯,心不犯还做不到啊,是身可以做到无欲,心不犯和身不犯怎么说法呢?
这个古人有副对子,我们中国文化里头有一幅对子的,你注意。这副对子怎么讲啊?“百善孝为先,一切修行好事啊,要孝父母,孝是第一,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孝道是一切善行的第一条,但是孝只看心孝不孝,不看行为,假定一定要行为上论这个人孝不孝,那穷人,他孝不起父母嘛,父母跟着受苦,他并不是不肯给父母享受啊,自己都没有办法,只好联带父母受苦。所以万恶淫为首,男女之间淫为首,论迹不论心,有没有这个行为?不管你心里。论心世上少完人,论心的话,心里他想一下,这个没有办法的,如果说这个人心里都不动了那除非大菩萨,大阿罗汉境界。如果论心世上少完人,这是中国文化的裁判,善恶的裁判,最高明的。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就是这个道理。
不但世上,这个世上包括了天人,梵天也是如此,梵天很高了,很干净了,欲身清净,还不谈心呢,论心他还不能,梵天还没有跳出三界哟,做上帝做天人,上帝还没有跳出三界啊,所以上帝还要修,梵天还要修。那么梵天里头有大自在天,我们看到大自在天梵天的天主,大梵天的天主,你们研究比较宗教就清楚了,你们翻开新约看看,启示录,基督教最难讲的那一篇。基督教里也有密宗啊老的基督教里有密宗哟,因为你们没有研究过比较宗教不知道,而且老的天主教基督教也讲打坐,不过不象我们这样,他这样坐,那个坐的地方啊,象那个警察站岗的那个方亭一样。
我当年看见在成都有一个朋友西班牙人一个神父,他坐着可以悬空,真可以悬空,不过只在那个亭子里头,所以我们俩很好朋友。我说你不敢动念,他说对,他说我晓得悬空了,想再高一点,这个念头一动,咚就掉下来了,就是这样。所以现在的天主教基督教也变了,真修持功夫没有。
大自在天的天主全身是白的,白冠白的帽子皇冠白的衣服,印度婆罗门教以前是白的,我们的白衣观音也是白的。白衣是在家入世的,所以象我们居士写信给法师们,象我写信有时候给和尚老和尚,白衣,就是自己。我也不好称自己老兄,也不好称自己老弟,我也不好称自己老师啊,就是我这个在家居士“白衣”两个字南某某,当然不是白衣南某佛啊,那就要皈依观世音了。这个梵天就是这样,
他说“我与彼前现梵王身”,这个梵王是欲界天的梵王,还不是大梵天,我刚才讲的大梵天,穿白衣的那很高了,比色界还高。他说这个天人,要注意哟,他悟道了没有?那么你说人怎么可以变天主呢?因为持戒。好好守戒,尤其不犯淫戒,这个他生来世升华做十善升天,变天人,不过对不起啊,天人算得道啊?不算得道。天人也分啊,天人变天王变天主那是要智慧和功德俩到了的,如果有些差一点的变天女啊。那么到了这一生守戒,男女之间不发生,一生保持此身的清白,不犯淫戒。淫戒不止男女之间哟,乃至诸位将来后面要讨论到的,所谓漏丹不漏丹,戒除淫戒的问题,那个时候再来讨论,这个很难了。但是你变了梵天啊,糟糕了,一个天主啊,四五百个太太,天女都是你的,这个时候有犯哪。所以守戒不守戒,什么是戒的究竟?要研究清楚啊。
所以我常常说有些人讲,某某人啊,前生有修持啊,这一生富贵功名好啊,但是欲念特别大。我说因为他前生守戒守得好,这一生来在功名富贵中,不要守戒了,呵,因为前生饿极了,这一生拼命吃啊,造业就再堕下去了。
升到天人也是如此啊,你以为升了天不犯戒,所以我们这里有三界天人表,佛学里头,越是天人越多啊。你说不相信天人有五百个夫人啊?那你就问问那些夫人吃不吃素呢?天女照样的吃素。你看研究佛学啊,这个就是佛学的基本啊,你说人和天人的心境是一样,动物也一样,你们看看昨天晚上中视的那个动物世界里头就有,你看是在阿拉斯加还是什么依索比亚的那个探险的,发现有一种猴子,这个猴子,一个公猴王五百只母猴是他的太太,老了,那个母猴还在吃醋啊。昨天晚上我刚好打开一看,十一点钟,那个母猴看到别的公猴一来,呵呵,那个样子生气的。我看了以后,又悟到一道,娑婆世界连猴子都如此啊,何况人也!所以众生皆苦,天人世界,所以观音菩萨在梵王里头会现身来度脱梵王。
“若诸众生。欲为天主。统领诸天。我于彼前。现帝释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帝释是什么呢?这一降下来,欲界天的最低层,就是我们讲的玉皇大帝,在佛经里头就是帝释天。这个玉皇大帝是这个欲界里头的天主,这个玉皇大帝佛经称成释提桓因,释提桓因是他的名字,是印度人的名字。我们中国人的玉皇大帝根据封神榜上姓张的,据说现在一贯道把他换了,明选换成关公了,最近玉皇大帝是关公来接位,不过我们也没有接到通知,他们爱换就换。
所以我们小的时候读小的故事。老师们讲啊,诸葛亮给关公看相,关公要诸葛亮给他看相,他说军师啊,你给我看相。诸葛亮说君候(是很恭敬的称呼)生不过封候,在生啊只封候而已。讲这个关公的官位,因为三国的时候刘备封的不算数,最大的官是汉承平候,汉献帝封的。死后三千年大运。所以关公死后越来越走红,现在美国也有关帝庙,美国都开始有了,上一任最前任的总统杜鲁门都到华侨社会的关帝庙上香,所以他越来世界性的了。因此难怪玉皇大帝也换位,让他了,现在的玉皇大帝据说,不过我也是据说是关公。过去那些道士啊,画符念咒上表文报告给天上啊,玉皇大帝张。现在要写那个表文,道家有的,上表文玉皇大帝关,称关大帝了,这就是帝释天的比方,欲界天的最低层。
那么他们悟道了没有?为什么能够当玉皇大帝呢?在佛法里头就要问了。你们研究比较宗教同其他宗教不同,其他宗教上帝只有他也可以做,别人不能做的,一切人不能做上帝啊。所以佛法是无主宰非自然,众生平等,我们都可以做上帝的,上帝犯了错误犯了罪照样堕落变众生,众生修了道一样可以做上帝,这是佛教的基本教义同其他宗教不同的。佛教不是无神论者,有神论者,他是多神论者,承认有神。这些天人三界天人怎么样来的?并不要悟道,并不要悟得菩提,不要大彻大悟,修十善业道,就可以升天。
什么叫十善业道?就是我们人“身三、口四、意三”,这三种恶业,断除了这些恶变成了纯善。十种,身口意,意就是思想,嘴巴,十种都转过来就是十善业。
身业三种,杀、盗、淫是身业三种恶业,要转到善业,不杀,绝对不杀,不偷盗。什么是盗戒呢?占便宜就是偷盗,占人家的便宜贪便宜就是偷盗,非我之所有非我之属就粘来的就是盗,占便宜就是道,淫就是刚才讲过了,杀盗淫身三。
意三:贪嗔痴。贪欲嗔恨痴情,痴迷就是没有智慧,三业转过来不贪不嗔就是慈悲布施忍辱,就是慈悲喜舍,都要转了,有般若有智慧,意业转了。
嘴巴四业很难转啊,第一是妄语:说谎。我们人类天生爱说谎,据我所了解,包括我在内并不是我在外,人好象生来就不会说真话,都说假话。孩子见到娘无事都哭三场,假装就爱哭就是孩子在说谎的开始,耍赖在心理行为就是说谎就是开始。
两舌:挑拨是非。挑拨是非,其实我们觉得并没有两舌,有时候犯了两舌戒很多啊。哎呀我听人家说啊,哎呀我劝你啊,两舌,已经把人家中间拉开了,是有感情的破裂就是两舌戒。两舌就是非常多,至于说是非,是的非的,是非我们觉得很正义感啊,哎哟,这个不对的,所以我要劝你啊,不对就是非嘛,认为对就是是,谁知道我们来讲是非,犯了两舌。所以中国人,昔时贤文,我们从小的课外读本上,有两句话,我们小的时候都背得“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人碰到人讲什么?没有正经话,讲别人,都是讲别人。呀,今天你看到了?我看到了,他去看电影了,又讲他嘛,对不对?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呢?都是一样的。所以当领袖的人,当老板的人希望部下都拥护我,绝不埋怨我,绝不骂我,那是傻瓜,做不到的。你不要看到当面哎呀,老师啊,了不起,他转过来你就起不了了。所以不要上这个当啊,当面恭敬你总经理万岁,转过来你半岁都没有了!千万要注意啊,这个人类的坏习惯是天性,这个是两舌。
恶口:我们经常犯的,当然骂人,骂国骂《三字经》啊,当然是恶口之一了,那还是小的恶口啊,有时候恶口啊,会出口伤人,自己觉得说了一句好话,过后一想是个恶口,很坏害了人,这就是恶口,等于两舌一样的严重。
还有第四种很难,绮语:黄色的话固然很绮了,“绮”字很难解释,幽默的话、黄色的话、带粉红色的话这一些等等都叫做绮语。譬如文学家多半是绮语,譬说如我们写一个文学形容人家,譬如说白居易的《长恨歌》,你们都念过的,全篇都是绮语,那全篇都是绮语。你看《长恨歌》最好的,“闻道汉家天子使,花冠不整下堂来。”那个绮语到极点啊,没有一句是对的,可是文学境界那个绮语最好。你看《西厢记》上那个绮语“待月西厢下,云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你看象我们这个头脑就犯了戒,绮语,《西厢记》这种小说还背来,你看看,这个变很糟糕,又痴,意识犯了痴,嘴巴还犯了绮语,这还不算数,还有《西厢记》这些诗啊,反正犯戒再犯给你听吧,这都是我们十一二岁犯的戒,背来的到现在,童子功啊,“自从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就是为了你装病不下床,你真的来看,我还病得更重,更不下床。这就是本人犯绮语戒,思想里头第三个贪嗔痴戒,十二岁就看小说,这些好的都背得来,凡是这些风流的多情的那非把它背来不可,到现在我头发白了,它也丢不掉,此乃痴也。我是现身说法啊,现身说法叫你们反省自己哟,不得解脱这种东西都是你障啊,修道的障碍,得了解脱都是功德。怎么把这些变成功德?所以绮语随时会犯。有时候逗人家说一个笑话,其实我在笑啊,笑自己又犯了绮语戒,现在就犯了。
所以你看这十恶业我们随时都在造,身三意三口四,叫做十恶业。十恶业都把它转了,都转了,变成十善业道,十善业道积功累德才能得天人果报啊。所以叫你守戒,出家学佛先三皈五戒,沙弥戒,比丘,比丘尼戒。你戒守住了才能得天人果报,还没有说一定成佛道。人天乘你修好了,才能够得上修声闻乘啊,声闻乘才跳出欲界呀。声闻乘修好了,才够得上修缘觉乘啊,缘觉乘修好了,才够得上修大乘啊。真正的佛法是五乘道,以人天乘十善业道为基础的哟。所以讲到这个地方,诸位千万记住,什么是佛法的基本,戒律与修持,记得一个偈子,不是我说的,佛说的: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你什么经都可以不要念,四句念来了,到阎王前面把四句话一念,阎王马上退位就看不见了,你就马上上升了,升天,真的哟,这个话不是绮语,不骗你的,骗你我要下地狱的。四句话记住: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是一切佛的真正的教义,第三句话最重要,看你能不能自净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