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南怀瑾老师 > 南师开示

南师:世事纷杂,时常保持这样的态度处世才能平安长久!

时间:2019-09-27  来源:  作者:
一事不谨,
即贻四海之忧;
一念不慎,
即贻百年之患。
世事纷杂,
保持谨慎的态度处世,
才能平安长久!
 
 
子 曰:
多闻阙疑,
慎言其余,
则寡尤;
多见阙殆,
慎行其余,
则寡悔。
 
南师 亦说:
谨慎的人,
过失比较少;
放荡的人,
容易犯错;
讲话随便的人就容易失信。
 
拾 趣 小 故 事 
子张学做官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子张是孔子的学生,他姓颛孙,名叫师,少孔子四十八岁,是位年轻学生。他到孔子这里来是要学干禄的。什么叫“干禄”呢?就是怎样去谋生。古代俸和禄是两回事。

“俸”等于现在的月薪;“禄”有食物配给。禄位是永远的,所以过去重在禄。“干”就是干进、干求、干禄,就是如何拿到禄位。换句话说,孔子希望弟子们学仁学义,子张这位学生来的时候,大概填志愿表与众不同,直截了当,干脆两个字——干禄;要找饭吃,怎样找公务员当。

但是孔老夫子没有气得把他撵出去,反而传授他一套办法说,想做一个好干部,做一个良好的公务员,要知识渊博,宜多听、多看、多经验,有怀疑不懂的地方则保留。阙就是保留,等着请教人家,讲话要谨慎,不要讲过分的话。本来不懂的事,不要吹上一大堆,好像自己全通,最后根本不通,这就丢人了。如不讲过分的话,不吹牛,就很少过错;多去看,多去经验,对有疑难问题多采取保留的态度。

换句话说,对于模棱两可的事,随时随地都用得到古人的两句话:“事到万难须放胆,宜于两可莫粗心。”第二句就是多见阙殆的意思,这个时候要特别小心处理,不要有过分的行动,这样处世就少后悔。一个人做到讲话很少过错,处世很少后悔,当然行为上就不会有差错的地方。这样去谋生,随便干哪一行都可以,禄位的道理就在其中了。

 

一个人一生做事,

随时要谨慎小心。

如果能谨慎小心来处世做事,

永远不会有过失。

 

1

谨慎处世,无所失矣

 

孔子研究大过初爻,对人生处事问题的看法是:“苟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苟是假使,错就是安置。孔子说,假使是很好的东西,摆在地上也可以,何必为垫底呢?等于现在送礼还要用包装纸,往往看到很小一个礼物,用包装纸包了好几层,这不是一种浪费吗?所以真正好的东西,不必再垫底了。

 

“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本来摆在地上也可以,诠了特别特别小心保护这个东西,下面还是用白茅草垫底,免得它破损了,这个当然也可以,没有错呀爻这个卦象就是如此。他的道理是什么呢?就是教人做人做事为谨慎——“慎之至也”。要小心、小心、特别小心。他说:“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孔子说,白茅这个东西,是草嘛!没有什么了不起。虽然是一些草,但是用得得当的时候,这株草便是宝了。这里我们懂了一个道理:天下事没有哪样叫好,没有哪样叫坏,也没有哪个人叫对,哪个人叫不对的;只为用得对,即使一株茅草,也能得到重用。所以一个人一生做事,随时要谨慎小心、一“慎斯术也”。

 

“慎”也是个手段,道德也可以说是种手段,但是宁可用“谨慎”这个最好的手段,不为用别的手段,“谨慎”是最好的手段,也是一种方法。“慎斯术也”,如果能谨慎小心来处世做事,“以往,其无所失矣”,永远不会有过失。换句话说,不要莽撞,不为随便,不为主观,不为存有成见,尽量地小心,不为像大过卦一样,一个不对了,以后错误就非常大了。可是尽管有那么大的错误,只为加以谨慎小心,便不会有更大的过失了。

 

——《易经系传别讲》

 
 

2

谨慎行事,功成名遂

 

“谨而信”,作人非常谨慎,但是谈到这“谨”字要注意,不要变成小器。谨慎与拘谨是两回事,有些人作人很拘谨,过分了就是小器。“谨慎”在历史上有个榜样,就是我们中国人最崇拜人物之一的诸葛亮。所谓“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是一副名联,也是很好的格言。

 

吕端是宋朝一个名宰相,看起来他是笨笨的,其实并不笨,这是他的修养,在处理大事的时候,遇到重要的关键,他是绝不马虎的。那诸葛亮则一生的事功在于谨慎,要找谨慎的最好榜样,我们可多研究诸葛亮,这里暂且不提。总之,所谓谨慎不可流于小器,这点修养要注意,这个人能谨慎处世而信——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一切都言而有信。

 

——《论语别裁》

 
 

3

谨慎自律,减少过失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这是讲到用仁之重要。孔子说古代的人不肯乱讲话,更不说空话,为什么不随便说话呢?因为怕自己的行为做不到。所以行仁的人,有信义的人,往往不轻易答应,不轻易发言。

 

我们历史上有句话——“重然诺”,这就是说不肯轻易的答应一句话,答应了一定要做得到。我们又在历史上看到“轻诺则寡信”的相反词,这是说随便答应一件事的人,往往不能兑现守信,所以孔子指出了这个道理。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因此个人的修养也好,处理大事也好,小事也好,最好注意“以约失之者,鲜矣!”约就是约束、检束、小心、谨慎,意思是要常常约束自己。谨慎的人,过失比较少;放荡的人,容易犯错;讲话随便的人就容易失信。所以个人行为道德能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失败的事情就少了。

 

——《论语别裁》

 
 

4

德位越高,越当谨慎

 

魏国的新王——襄王即位了,第一次召见孟子,两人见面谈话的情形和内容,没有作客观的直接记述,只说孟子见了襄王以后,出来了对别人说:这位新王,一眼看上去,给人的第一印象,就不像个皇帝。“望之不似人君”这句话,成了名言,成了大家的口头话。

 

几千年来,直到今天,大家常会借用这句话去批评别人,每个人都可以体会一下,当借用这一句话去批评别人时,自己的心理、情绪上,是什么状况,那一种心理状态也是颇为复杂、微妙而难以形容的。孟子又补充一句说:等到接近他时,再仔细地看看,他一点谦虚之德都没有,一点恐惧戒慎的心情也没有。

 

我们知道一个越是有德的人,当他的地位越高,临事时就越是恐惧,越加小心谨慎。尤其当时的魏国,在战略地理上,处于四战之地,强邻环伺,而又已经打了几次大败仗,正是国势不振的时候,他应该知道,这个国君是不好当的。别说是这样一个国际现势,就是天下太平,身居如此高位,也该诚惶诚恐才对,可是梁襄王一副公子哥儿的作风,满不在乎的样子。

 

所以孟子说他 “就之而不见所畏焉”。不但一国君主应该戒慎恐惧,就是一个平民,平日处世也应该如此,否则的话,稍稍有一点收获,就志得意满。赚了一千元,高兴得一夜睡不着,这就叫做“器小易盈”,有如一个小酒杯,加一点水就满溢出来了,像这样的人,是没有什么大作为的。

 

——《孟子旁通》

 
 

5

为政治世,慎用权法

 

《论语》上这里也说,要“谨权量,审法度。”这个法度,就是现在所谓的制度,各种办事的制度,要严格注意,这是第一层的意义。其第二层的意义,如果我们不根据《尚书》记载的传统而讲,“谨权量”的权量,就是权变的意思。

 

我们中国文化中,尤其儒家喜欢讲究两个字,所谓“经权”之道,经就是常经,大原则不变,永远不变的,如人之穿衣饮食是经。但吃白米或吃面包,穿西装或穿中山装,可以随意,则是权变。“权”具有了这样的意义。

 

在为政的大原则就是“谨权量”,对政治权能的分辨,要非常谨慎。以个人而言,如领导一个单位,对某同仁在权力上应该使用到什么程度,要量才而用。要非常谨慎,这也是对人事而言。“审法度”是对制度而言。固然说为政在人,但是制度的发挥,非常重要。人治法治并重。

 

——《论语别裁》

 
 

6

文字久远,谨慎下笔

 

下面,《孟子》的原文又换一个话题了,如果用白话文加以改编,《公孙丑》下章可热闹了。用白话文改写古代的历史当然是件好事,但是也不要太离谱。例如有人说伍子胥和西施谈恋爱,就实在是冤枉了古人;又例如说韩昌黎是得风流病(梅毒)死的,也实在是太过分了。

 

我们以文人或者学者的身份来说,一旦下笔,就必须对文字负责,说清楚点,就是必须对历史文化负责。写上一篇好文章、有价值的文章,流传五百年的话,就好比你活了五百年的寿命,这五百年当中有多少人会看这篇文章?有多少人会受它的影响?所以古人写文章都不轻易下笔的,一旦下笔,一定非常谨慎,因为稍有不慎的话,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孟子与公孙丑》

 
 

7

谨慎有度,恰到好处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季文子姓季孙,名行父,谥文,是鲁国的大夫。做事情过分的小心,过分的仔细。“三思而后行”,一件事情,想了又想,想了又再想叫“三思”。孔子听到他这种做事的态度,便说:“再,斯可矣!”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从前老学究们的解释认为:“做事情要特别小心,孩子们,想三次都不够,孔子说‘再斯可矣!’还要再想一次哪!”这种解释是不对的。

 

其实,孔子认为他想得太多。作人做事诚然要小心,但“三思而后行”,的确考虑太多了。学过逻辑就知道,学过《易经》的道理更懂得。世界上任何事情,是非、利害、善恶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但是要三思就讨厌了,相对总是矛盾的,三思就是矛盾的统一,统一了以后又是矛盾,如此永远搞不完了,也下不了结论的。

 

所以一件事情到手的时候,考虑一下,再考虑一下,就可以了。如果第三次再考虑一下,很可能就犹豫不决,再也不会去做了。所以谨慎是要谨慎,过分谨慎就变成了小器。大家都有几十年的人生经验,过分小心的朋友,往往都犯了这个小器的毛病,小器的结果,问题就多了。所以孔子主张,何必三思而后行,再思就可以了。

 

——《论语别裁》

南师著述推荐

微信截图_20190830133931.png

点击图片购买
 
敦众好课推荐
 
0.jpg
点击图片购买
 
微信图片_20190817171935.jpg
▲购买咨询扫码添加敦众书童▲
640(8).jpg 640(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