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读诵 > 佛教经典 > 密教部
尊胜佛顶修瑜伽法轨仪 (2卷)〖唐 善无畏译〗
---密教部

大正藏 No. 0973 尊胜佛顶修瑜伽法轨仪

唐 善无畏译

2卷

尊胜佛顶修瑜伽法轨仪卷上

三藏善无畏

尊胜真言序品第一

稽首一切薄伽梵  及以东方金刚部

雄猛阿閦金刚藏  宝生如来虚空宝

达磨句攞无量寿  观自在王莲华眼

毗首羯磨大牟尼  不空成就萨埵尊

四波罗蜜四供养  八大佛顶转轮王

为利一切修瑜只  速成尊胜大悉地

乐修无相说瑜伽  为求有相兼说相

有无一体真大空  是故我今修瑜伽

文字观照实相智  三种般若无一体

身口意业三密门  应化法身即三密

五轮即是五智轮  五智便成五分身

五轮尽摄法界轮  三密即是三身故

是故我今礼瑜伽  瑜伽即是大日尊

是故我今修瑜伽  为利法界诸含识

我今略说尊胜陀罗尼法。即是除一切障灭一切地狱傍生等身。故号尊胜佛顶之义。是故如来为善住天子。说除七遍畜生之身。即此修瑜伽者不同事法。若于一念顷证无生。转五智成五分法身。悟三密即三身。初发心时便越百六十种心。度三无数劫行。证普现色身三昧耶。即是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是故我今为求有相者。为说有相。若求无相者兼说无相念诵之法。虽说多种。我今略说两种尽摄一切。一者为求世间除灾增益等故。略说有相之法。二者为求无上菩提修瑜伽者。即说无生顿入普现色身之法。其世间念诵者略有四种。所谓除灾增益降伏摄召即是。方圆三角半月曼荼罗等。及护摩炉法即是。四种念诵。若增益念诵时。每真言上下。加娜莫二字。若除灾念诵时。真言初后加以娑嚩二合贺二字。若降伏念诵时。加以吽泮吒二合三字。若摄召念诵时。每真言前后加以诃哩二合贺入二字即是。除灾增益降伏摄召增加句。并称所为者名字。其色相者黄白赤青是。或以面上及遍身衣服皆想本色。所有供养香华涂末香。并诸饮食黄白赤青香美淡辛等。各依本法相应作之。护摩等法各有殊异所有焚烧柴木等。亦须临时看取本法相应作之。

尊胜真言持诵法则品第二

复次若欲作法念诵时。先须入净法界三摩地。于顶上想有蓝字。三角智火形。色如日初出时。遍身为智火焚烧四大五蕴。唯有空寂其法界真言曰。

娜摩三曼多勃驮喃嚂&SD-A648;

心念口诵想顶及遍体为三角智火T19036901.gif形如上图。次即入五轮三摩地。便入金刚轮三摩地。观己身脐已下方形紫金色。为金刚轮。便诵真言曰。

娜么三曼多勃驮喃阿&SD-CFC5;

每字想时。口诵并归命。心想本体字。其形如图。阿字金刚轮黄色。次观脐中嚩字。为大悲水轮色如商佉或如乳色。形如满月。如图在下。鑁字水轮真言曰。

娜摩三曼多勃驮南鑁&SD-A660;

次说火轮真言曰。

那摩三曼多勃驮南嚂&SD-A648;

当心上观三角火轮。色如日初出时。光焰猛利如劫火形。其形如三角曼荼罗。

次想诃字。大空点形如仰月黑色。名含字。即是天风轮。安置于眉上叆叇如劫风T19036902.gif

次观于顶上欠字。大空具一切色种种众形。号为大空轮。此名为五智轮。谓地水火风空。即以普通印加持五支。即成真实智。即说普通真言曰。

唵(一)萨婆他欠(二)嗢那檗谛(三)萨啰醯[璊-王 月](四)伽伽那剑(五)莎嚩(二合引)贺(引六)

次以定慧二手叉十轮。顶戴及以加五支。即成金刚不坏身。即入三昧耶故。即同一切诸佛菩萨三昧耶身。作三昧耶身施作佛事。先入三昧耶。真言曰。

唵(一)嚩日谰(二合二)惹里(三)三么野(四)

每加印处。并诵真言而加持之。其手印相智定相叉。齐轮合掌以智押禅。此名一切佛心三昧耶印。因作此印生一切印。是故先作此印从三昧耶起。即同从三昧加持五处。顶及咽喉即名五支。其五轮图如左。

大空点具种种色。名为T19036903.gif欠字T19036904.gif唅字风大T19036905.gif蓝字火大T19036906.gif鑁字水大T19036907.gif阿字地大。金刚轮腰下。大空轮顶上。风轮眉上。火轮心上。水轮脐中。 T19036908.gif(一本无此图也) 既去有为五蕴四大立无为金刚不坏五蕴。即名无漏智身即无为。曼荼罗地亦然。其曼荼罗五轮加持。名为地水火风空。去有为五大立无为五大。故先观曼荼罗地相(上)时。先从空起上观风等如左(图)。

&SD-CFD3;&SD-A660;&SD-A648;&SD-A6B2;&SD-A456; T19036909.gif

以净法界心。先烧曼荼罗地中秽恶触等。然后依次第安立五大轮。即以结界护身辟除。光显净除三业坚固菩提心等。是故复入金刚三昧耶真言及印。真言曰。

唵(一)嚩日啰(二合)满驮(二)怛啰(二合)吒(三)

其手印相。作前金刚掌印。便合作拳置系心上。当系心时散其合拳双下三系。此名结金刚界印。三系心已。由是真言及印力故。能净三业坚菩提心。

次于持诵处遣除秽浊及为障者。凡献香华涂香末香并诸供养。辟除去垢发光增威。作金刚界结诸方界。护身及伴护居止处。如上所说及有未详。临事要须一一皆诵此真言作印护持。能使成就无诸障难。当以降三世真言及手印而加持。各能成办诸事等。

次诵降三世真言曰。

唵(一)宁(上)三婆(二)嚩日啰(二合三)[合*牛](四)

此名降三世尊言及手印。名成办诸事者。其印相智定各为拳。竖其风幢。屈二大空轮入掌内。以地水火三轮押之即成。其印以定手印置在心上。以智印用触诸物。及结地界四方乃至上下等界。右转三遍上下即成结界。

尊胜佛顶真言召请本尊等品第三

复次应警觉诸佛及八大佛顶轮王或本部尊等。从三昧耶起观瞻。愍念真言者故。降赴道场。所谓发生真言曰。

唵嚩日啰(二合二)底瑟吒(二合三)

其手印相。智定二手。地轮钩锁相连。其大空令入掌中。以水轮及以火轮双押空轮。风幢向前相著。以掌向上便诵真言。以印从下发起诸尊。是名发生之印。

次请本尊等。真言手印发请真言曰。

其手印相以智定相叉作金刚拳。不解此拳。以智风轮拨智大空。定手亦然。如是三弹即成发请诸尊之法。心想本尊所在之处建竖楼阁。想其楼阁内有宝莲华。上观大圆明。内有九轮。金刚界道每轮中本尊令坐。图如左。

T19037001.gif

其大圆明内分为九圆。八宝瓶。十二金刚杵。四宝轮。从八宝瓶口竖八金刚杵。承四金刚轮。从轮四面横拄四金刚。每瓶及金刚皆继彩带。叆叇垂布大圆明内。各坐九圣者。中心大毗卢遮那如来。头戴五智宝冠。坐七师子座上。结跏趺坐结法界印。自余诸尊。下曼荼罗品具明。

迎请真言曰。

唵(一)嚩日谰(二合引)俱舍(二)惹(急重呼三)&SD-A4C1;

其手印相。用降三世印。以二风轮举作钩形。而动其钩便成奉请。

既蒙来赴。次应请入念诵道场请入真言曰。

唵(一)嚩日啰(二合)跛舍(二)吽(三)&SD-CFC1;

其手印相。以金刚拳竖二地轮。二空轮交结入掌。右押左。既奉请入三昧耶。依请而住。请住真言曰。

唵(一)嚩日啰(二合)建吒(二)阿(短急呼三)&SD-CFD4;

其手印相。作金刚拳竖二地轮。二空轮交结入掌右押左。请召乃至欢喜。令其坚固故。而诵真言。坚固真言曰。

唵(一)萨啰嚩(二合)怛他檗多(二引)毗三菩地(三)捺[口*栗](二合)荼(四)嚩日啰(二合)底瑟姹(二合五)

其手印相。智定相拍便成坚固。

次应灌沐本尊及己身。灌顶真言曰。

唵(一)嚩日啰(二合二)诺迦咤()

其手印相。以其智手水轮空轮相捻。余轮并竖按诵水器。想沐浴本尊。洒印己身顶上。奉献阏伽。想灌尊顶。亦用此印拜诵真言七遍。

尊胜佛顶真言修瑜伽奉献香华品第四

次献香华饮食灯火等。以本真言诵持而用奉献。

先奉烧香真言曰。

唵(一)嚩日罗(二合二)度弊(三)

其手印相。作金刚拳按其香上。持诵真言经一七遍。即成真实宝香遍满十方虚空法界。

次奉献华真言曰。

唵(一)嚩日啰(二合二)扶瑟(二合)弊(三)

其手印相。合金刚掌用印加持。诵真言经一七遍。即成真实宝华等。

次奉献宝灯真言印。真言曰。

唵(一)嚩日啰(二合二)地币(三)

其手印相。作金刚拳。竖二大空置于心上。持诵真言经七遍。便成宝灯遍虚空界。

次奉涂香真言曰。

唵(一)嚩日啰(二合二)誐度(三)

其手印相。智定覆掌散舒其轮。以智大空押定空轮。持诵真言经一七遍。

次当归依三宝出罪忏悔随喜功德劝请功德。常住发菩提心赞叹佛德发胜上愿。其归命三宝者。愿从今身乃至当坐菩提道场。归依如来无上三身。归依方广大乘法藏。归依一切不退转菩萨摩诃萨僧。应当如是归命三宝。次应出罪忏悔者。自从无始乃至今时。烦恼覆源久流生死。三种业障造罪无边。今日诚心发露忏悔。惟当广忏悔令使罪除。次应发菩提心者。始从今日乃至当坐菩提道场。誓发无上大菩提道心。誓度无量诸有情类愿皆令离生死大苦。今所发心复当远离我法二相。我法平等无自性故。应当如是发菩提心。以真言加持。令菩提心坚固不退。真言曰。

唵(一)菩提质多(二)牟怛跛(二合)陀夜弭(三)

其手印相。合金刚掌发菩提心。持诵真言经一七遍。随喜功德者。三世如来及诸菩萨。为众生故备无量功德。所有功德我当随喜。劝请常住者。唯愿诸佛久住于世。依瑜伽理趣无住涅槃。复请转大法轮遍十方界。发胜上愿者。愿诸众生多饶财宝。常当勇施具足智慧。常怀大忍乐作善缘。得宿命智悲念有情。愿诸众生所生之处。常获如是种种胜事。

次运心供养。以心运想。水陆诸华无主所摄。遍满虚空尽十方界。及以人天上妙涂香云海烧香灯明幢幡种种鼓乐歌舞妓唱真珠罗网悬诸宝铃。华鬘白拂微妙。磬铎宝绳罗网如意宝树衣服之云天。诸厨膳上妙香羹宫殿楼阁宝柱庄严天。诸严身头冠璎珞如是等。瑜只运心遍满虚空。以至诚心如是供养最为胜上。是故行者以决定心。而行此法运心供养。诵持真言及作手印。如上所想悉皆成就。运心真言曰。

唵(一)萨婆他(二)欠(三)嗢怛檗帝(四)萨叵(二合)啰醯么暗(二合五)誐誐娜(六)剑(七)婆嚩(二合引)贺(引八)

诵真言七遍。即成普通供养。

其手印相。作合金刚掌置于顶上。诵此真言经七遍。即成就诸供养具。次以真言及印护身五处。真言曰。

唵(一)质多(二)钵啰(二合)底(三)吠能(四)迦路弭(五)

诵此真言令住一切如来具足三昧耶。能办一切诸佛事业。速得成就。

尊胜真言修瑜伽五智品第五

复次修瑜伽瑜只者。自住妙菩提心故。速入观菩提心智。观菩提心真言曰。

唵(一)菩地质多(二)牟怛簸(二合)那夜弭(三)

此名发菩提心真言。亦名大圆镜智。速令发菩提心。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即是法身之义。

次说平等性智真言曰。

唵(一)底瑟姹(二合二)缚折啰(二合三)

诵此真言。速令心住不令散乱。即是应身之义。

次说成所作智真言曰。

唵(一)拽他(二)萨啰嚩(二合)怛他檗多(三)娑多(二合)他痕(四)

次说妙观察智真言曰。

唵(一)娑嚩(二合)婆嚩(二)戍(入)度痕(三)

此名妙观察智。是应身之义。亦是后得智法身之义。

次说方便究竟智真言曰。

唵(一)萨啰嚩(二合二)三谟痕(三)

此名方便究竟智。化身之义。或进修门中以方便为究竟。即是后得智法身之义。此明中胎五方安之。其五智真言。印相以智定二羽外叉。合掌为拳。直竖二火轮。以二地轮亦合。二风轮屈各在二火轮背上节。去二三分许。二大空并竖。形如五股金刚。以此一印通用五智。后乃用大日法界印加持五处。即成具足五分法身万德之身。其法界印相。以权智各作金刚拳。智手执权风幢加持五处。便住当心上。己身为毗卢遮那如来之身。头上五智佛宝冠。即是五顶轮王。具五智义。便以一切佛顶轮王心印真言加持五处。

其一切佛顶轮王心真言曰。

唵(一)度噜[合*牛](二合二)[合*牛](三)泮吒(四)

其手印相。两手内相叉为拳。竖直二中轮即是。此印真言通一切用辨事。召请发遣结界护身一切处通用。复次说本尊真言曰其印相者两手外叉。合掌为拳曲钩右风幢。即加持五处。增益时用。或一手作摄召时用又经中所说以两手合掌。以右手大指押左大指上。除灾时用。若降伏念诵时。以左押右即是。便执数珠合掌顶戴。当心上执数珠念诵。当一一与本法相应念诵。速得成就所求之愿。除不至心及以恶事。却被自损。

尊胜佛顶修瑜伽本尊真言品第六

复次我今略说修本尊真言法。每月十五日自诵。或遣人诵满一千八遍。能除一切灾殃长寿增福。或每日三时。观本尊心上圆明中。或观己身为本尊。于心上圆明中。旋转安布尊胜真言。如字轮形。一一字随本法。临时本色相应放光。皆变成为曼荼罗圣众。即是己身为尊胜佛顶法界曼荼罗体。其本尊尊胜佛顶真言曰。

(此陀罗尼本。中天竺国三藏善无畏。将传此土。凡汉地佛陀波利已来流传诸本并阙少。是故具本译出流行如上)。

念诵疲乏随意住。或观己身心圆明中安本尊。己身坐于圆明中。遍法界为一身心。以真言轮至于乏极。即广作发弘愿。回向施诸众生。向所修善业回施众生。令免离种种地狱等苦。如是随喜等。一如前方便次诵真言所列胜愿回向皆得成就。列愿回向真言曰。

唵(一)萨啰嚩(二合)俱舍逻慕攞宁(二)钵啰宁度夜弭(三)萨啰嚩(二合)俱舍逻慕攞(四)三摩多(引)钵 啰(二合)半遮达啰莽(二合)多(去五)娑嚩(二合)婆(去)嚩悉地夜(六)啰誐曩(去)多曳(七)

持诵既毕。次应发遣本尊解金刚界次以真言解所结界。解界真言曰。

唵(一)嚩折啰(二合)谟乞洒(二合)谋

其手印相。智定相叉。作金刚拳向顶上解。是名能解所结之界。亦能成发遣本尊等事。从已后具明曼荼罗画像护摩等事。

第一法者。若人欲得寿命长远不堕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道及灭诸罪者。每时至心诵此陀罗尼二十一遍。起大慈悲怜愍一切众生。即得四恶趣罪业消灭。即此第一法耳。

第二法者。若有飞腾罗刹鬼神入国。恐怖恼乱一切众生者。称南无佛心忆念。诵此陀罗尼一百八遍。即得如上诸难皆悉消灭。

第三法者。若有人不信者。但制心一处专作此法。即得大验。即令不信者能起大信心。若作法得验。时当有白风旋来入身。身上所有粗恶黑皮及诸厄难。皆风吹恶皮变退厄难消灭。

第四法者。若人欲得为大自在者。于七日中对四方诵咒一百八遍。以七种谷捏作人形安置四方。必得所愿称意。

第五法者。若人欲得灭自身重罪者。即于城门底作前法。

第六法者。若人欲得灭先世罪者。即于十字街头(柯崖反四通道也)。

第七法者。若人欲得灭一切众生罪者。即于佛塔前作前法。

第八法者。若欲得救地狱中一切众生罪苦者。每时结佛顶印诵真言二十一遍。即向四方散印得罪苦灭。

第九法者。若人能欲得施饿鬼浆水者。取净水以真言加持二十一遍。以水散洒四方。作施彼之心。鬼等即得水吃。

第十法者。若有人欲得救一切畜生罪苦者。取黄净土以真言加持二十一遍。散于畜生身上。及散四方。即得罪苦消灭。

第十一法者。若欲得救人天罪苦及堕落诸恐怖者。剪五色杂彩华。以真言加持二十一遍。将散三宝及佛顶上。即得一切罪苦自然消灭。

第十二法者。若有王难百官难军兵并口舌等难者。以真言加持五味香汤二十一遍。将洗佛及灌佛。即得诸难消灭。

第十三法者。若有沙门婆罗门毗舍首陀四众等。欲得福报具足者。每日发愿忏悔诵此真言七遍。以此功德回施一切众生。但作此心即得如愿。

第十四法者。若有人欲得灭除一切众生业障者。当以五色彩帛作拂。当用诵真言加持拂。扫故像及故经。常作此法。即得一切众生罪障消灭。

第十五法者。若有人口舌起者。取好蜜以净器盛之。以朱砂和蜜。以真言加持二十一遍。将用涂一百八躯佛像唇口。即得口舌即消灭。

第十六法者。若人长病在床。若复有人欲得一切爱念敬重。复有人欲救一切世间出世间事。心未得定。被鬼神恼乱梦想颠倒。当取金薄一百八番。以真言加持二十一遍。将用贴一百八躯佛像形顶前。作摩尼宝珠形。即得一切诸事消除所求如意。

第十七法者。若有国内被鬼病所著。及时气疫病流行。当于四城门上以青纸写真言。用白檀香木作函盛之。锁函门别以蜡印函。当于四城门上之。以五色伞盖函门别安一本。即得诸鬼病等即皆消灭。

第十八法者。若有国内五谷不熟风雨不时。当以白绢作幡书真言于上。并画作佛顶印。悬一百八十尺刹上。向正南著之。即得风雨调适五谷成熟人民安乐。即得恶龙回心作善。阿修罗王不能障碍。

第十九法者。若多雨不止。即以绯绢书真言二十一道。悬著正南刹上。即得雨止天晴。

第二十法者。若有恶贼起于国内。当以青绢书真言二十一道。中心画乾闼婆儿善住两手调箭。悬于正东刹上即得恶贼自然退散。

第二十一法者。若有国王衰祸欲至。当以杂物作一百八个浮图相轮。又打金薄叶各书真言一本。于一相轮最上头函内盛之安置。即得衰祸消灭福祚延长。

第二十二法者。若有贵人贱人。欲得常拥护他人。及自护身所求财宝称意者。常起善心心不散乱。每日每时于佛像前。结印诵真言七遍。瞻仰观佛面目。不动如此作法。即得种种福禄充足命终之后必有福报不堕恶趣。

第二十三法者。若有女人欲求男女子者。于一百日办香美饮食。乞与贫病人吃。施食之时。口常诵真言。念念不绝如此作法。必获福德男女儿子。

第二十四法者。若有夫妇相憎者。将绢帛诵真言加持二十一遍。即将作衣与夫婿者。即便得和顺。

第二十五法者。若有女人嫁娶不结者。取好净盐不限多少。诵真言加持二十一遍。施与现前僧吃即便女得嫁处。

第二十六者。若有外道及国王王子大臣百官等。不信佛法者。取无疮瘢黄乳牛三头。诵真言加持水草二十一遍。与牛食之。日欲出时。即将取乳以银器盛之。又诵真言加持乳二十一遍。即于四方净地写之。其将乳人须著白衣。口云乾闼婆儿善住。及天王帝释。今有此事当自处分。行者当即入城见国王王子大臣百官。及诸外道不信佛法人等。见此行者深生欢喜。行者所说悉皆信受。得信之心无有改动。

第二十七法者。若有人所在处界内。所有恶鬼神恶鬼毒龙等。行者欲得降伏者。取牛乳加持二十一遍。即写著有龙水中。若有龙出来。行者语言。汝莫损此界内众生。即令依旧安置龙。若薄媚不出来恶业不息者。即诵真言加持沙二十一遍。散于池中即得池平如地。行者别将龙向余处。安置遣令得所。行者即更加持二十一遍。莫遣东西。其恶鬼神。加持饮食二十一遍。以施之。行者告言我今语汝。若不损害众生任汝住此。若拟损害众生即须出去。其鬼神薄媚不受处分者。即此作铁橛长十二指。以真言加持二十一遍。即钉入地。恶鬼神即散出走去。行者仍安置鬼神。遣令得所。又告言。一如处分不得东西。

第二十八法者。行者每欲出行之时。常作一白拂诵真言加持一百八遍。手常持行。若逢诸类一切畜生等。皆拂之一遍。即得畜生恶业离苦解脱。

第二十九法者。若欲令先亡离苦解脱者行者当于尸陀林中安坐七日。日别三时诵真言。任意多少满七日已。即取行者坐处土散之时。亡者即得离苦解脱。悉得生天永离恶道。

第三十法者。若有人顾卖不售。所求不称意者。行者为结印诵真言二十一遍。安置善住形像于密处供养。即得所求顾卖称意。

第三十一法者。若有人欲入山林。逢师子虎狼毒蛇恶兽等者。欲入之时。预于山前诵真言二十一遍。加持黄土七遍即取上土口含之。数数诃气入于山中口云。于此山中恶毒禽狩等所有恶毒气悉皆消灭。此地属我。若能依我法行者任听汝住。若不能依我法行者。即须急出。若不出者。口即闭塞开口不得。行者见虎狼禽狩等开口不得。即须急出。若不出者。行者见虎狼禽狩口开。即须集之一处。以右手摩挲其头上。加持二十一遍。行者口云。我和上令开汝口。即放出界外守护地。勿令伤损此界内一切众生。行者发遣乃已。仍须安置令遣得所。行者常坐山中二月余日。更不得住。即须且东西去已后更来坐。若其久住。诸禽狩等即不得安隐。

第三十二法者。若山中有悭鬼神悭龙等。不许行者于山中隐逸者。行者知见此事。即依法处分者。行者口云我乐此地乞汝与我。若不与我当共汝住。若不许者。你即须出去于三百由旬外安置。若其薄媚不受谏劝者。我即禁系汝不令东西。行者即以铁杵长十二指加持一百八遍。用钉住处门首。即令诸恶禽狩等。于一百由旬内住止安稳。

第三十三法者。若有诸龙。被外道等禁系致令国中无雨。行者当于有龙水泉边作一小坛。以桑木作橛八个安于坛中。又以乳酪三碗亦安坛上。总加持乳橛等一百八遍。即以木橛钉泉水四边八处。又以乳酪写于池中。又以金薄叶加持。著荷叶上著泉中。行者口云。善知识今有厄难。被诸外道禁系。今此作法已讫。以陀罗尼护汝发遣。收领其荷叶与真言没水去。行者诃气三遍。外道禁法即便破坏。其龙即得解脱无难。其龙当即出来供养行者。龙口云。曹主有何处分。行者口云。汝可每依时兴云致雨。将此陀罗尼顶上安置。令汝等永得无难。

第三十四法者。若有大水泛涨损伤人者。即诵真言加持水二十一遍。将投大水中更不泛溢。

尊胜佛顶真言修瑜伽画像品第七

复次我今更说修瑜伽速证有相无相悉地。准例内外有异。外相法者。先须画像。择取吉善好月时日。晨朝起画。好月者。正二三四五六七十二月等。此为最上好月。好日者。日月蚀时及地动时鬼宿日。此为上好胜日。或取白月十五日。或取二十三日等。已择取日月时节。唤画师沐浴。与三昧耶戒。或与三昧耶灌顶。每出入洗浴换衣。食三白食不杂秽食等。亦不还价。其画物白毡。或好细布绢等物中。如法画之。一依图上如左。其所画布绢[疊*毛]等。大小随意。中心。画大圆明白色。又大圆明分为九圆。八方置宝瓶。于瓶口中插以名华。上置三股嚩折罗。中心圆外四隅安四宝轮。皆以嚩折啰相拄。宝瓶及嚩折啰腰。缠彩带垂之。中圆画毗芦遮那如来。头戴五佛冠。种种宝华光。于七师子座上结跏趺坐。手结法界印。左圆明中画白伞盖佛顶轮王。头戴五智冠。左手执莲华。于莲华上安置白伞盖。右手扬掌半跏趺坐。其身光及头光。如五色车轮形。右圆明中画最胜佛顶轮王。头戴五智冠种种庄严。背圆光及以通身光。状如车轮具种种色。右手持莲华于莲华上安八辐宝轮。具种种色光焰圆绕。于莲华上结跏趺坐。左手扬掌。中圆明前画尊胜佛顶。亦名除障佛顶轮王。于莲华台上结跏趺坐白肉色。两手脐下如入禅定。掌中承莲华。于莲华上金刚钩。如上顶轮王等。种种光明五智冠等。一依瑜伽图。皆于白莲华座结跏趺坐。大日如来后圆中画放光佛顶。或名光聚佛顶轮王。左执莲华。于华台上画佛顶印。于佛顶上放光。五智宝冠光明等。一如上说。右手扬掌。其尊胜佛顶左边。圆明中画胜佛顶。左手执剑。右手扬掌。五佛冠种种庄严。轮光明中亦如上说。其尊胜佛顶右。画广生佛顶王。右手持嚩折啰。左手扬掌。五智冠。轮光焰璎珞等。一依上诸尊等例。光聚佛顶右圆明中画无边声佛顶王。右手持莲华。于莲华台上画商法。左手当奶房上扬掌。五佛冠。轮光庄严等。随意种种庄严。光聚左圆明中画发生佛顶王。左手执开莲华。右手右膝上半跏趺坐。轮光璎珞同如上说。皆大仁慈悲相。下左边画降三世尊。于半月轮邪立走势。青色拘牙上出。四手。两手结三昧耶印。一手结心印。一手执缚折啰。右边三角赤光中画无动尊。于盘石上半跏趺坐。一目怒出一目合咬下唇。一边反出。赤发交锁垂下左边。身复肥满如童子形。右手把剑左手执索。两明王中间修瑜伽者坐。前香炉。其像上画宝盖。两边画六个乘云首陀会天童子形。半身涌出各执香华宝鬘等。一依如上图。或如外观像法。修瑜只者。观己身为毗卢遮那法身。周遍法界同一体相。更无异相。我今略说观像及画法则已竟。凡欲作法受持佛顶尊胜陀罗尼神咒者。先须画像。画像法者。取好绢。或用白[疊*毛]。绢用三幅高一丈。彩色中勿用皮胶。须用香胶。画师须清净。不吃熏辛。从黑月一日起首。画像满七日即须造了。当画作甘露山。山中作种种树林华果流泉鸟兽。山中作禅窟。窟内作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佛右边作天主帝释。一切眷属围绕。左作乾闼婆儿。名曰善住。容貌端严如似菩萨。头发衣冠亦复如是。以种种璎珞华冠庄严。又以白[疊*毛]巾斜勒左肩上。右手把毬杖又作乾闼婆眷属。围绕善住歌舞作乐。佛左右各作两个四天王及其眷属。又于佛左边作大梵天王并魔王。画像了已。即须作坛受法。作坛法者。先觅净地勿令有瓦石。以五种香汤和净土作泥。泥地方一丈。又作坛中心方圆。一肘内作一佛顶。青色于坛四面外各安饮食。面别七盆。四方各置一具香炉。烧众名香。南门安一铜瓶。瓶中盛香水。安帝释坐处。东门安乾闼婆儿善住坐处。于西门咒师自坐。面向东方。佛像面向西方。又以五色彩帛作幡。悬坛场外四边。又安五盏灯。一盏处中高著。四盏四角下著。如似塔形。坛场内散诸杂华。供养物等。并于坛外四面安置。勿于坛内。七日之中于道场内诵咒。数须满一万遍讫。佛顶放大光明。咒师七日之内。须数数发露忏悔起大慈悲发弘誓愿永不退转。当尔之时即知法成。更莫疑虑。

尊胜佛顶真言修瑜伽法卷上

曩谟婆(去引)誐缚帝(引)怛赖(二合)路(引)枳也(二合)钵罗(二合)底尾始瑟吒野没驮(引)野婆(去)誐嚩帝(引)怛你也(二合)佗(引)唵(引)尾戍驮野尾戍驮野娑么娑么三(去)满跢(去引)缚婆(去引)娑娑颇(二合)罗拏誐底誐贺曩娑嚩(二合)婆(去引)嚩尾秫第阿(上)诜鼻左睹[牟*含]素誐哆嚩罗嚩左曩(引)阿密嘌(二合)哆鼻矖罽(平)摩贺(引)曼怛啰(二合)跋乃(引)阿(去引)贺罗阿贺罗阿(去引)臾散驮(引)啰抳戍(引)驮耶戍驮耶誐誐曩尾秫第邬瑟抳(二合)洒野(上)尾惹野尾秫第娑贺娑啰啰湿茗(二合)散祖你帝萨啰嚩(二合)怛他(去引)誐多嚩路(引)迦[寧*頁]娑(上)吒幡(二合)啰弭哆(去引)跛里布(引)罗抳萨嚩(二合)怛他(去引)誐哆纥哩(二合)娜野地瑟姹(二合)曩地瑟耻(二合)多摩贺(引)母捺哩嚩日啰(二合)迦野僧贺多(上)曩尾秫第萨罗嚩(二合引)嚩啰拏(鼻引)播野讷蘖底跛哩尾秫弟钵罗(二合)底[寧*頁]袜啰哆(二合)野阿(去引)欲秫第三么野(引)地瑟耻(二合)帝么抳摩抳摩贺摩抳怛闼(去引)哆部多句(引)致跛哩秫第尾娑普(二合)吒没地秫第惹野惹野尾惹野尾惹野娑么罗娑么罗萨嚩没(引)驮地瑟耻(二合)多秫第嚩日哩嚩日啰(二合引)蘖陛嚩日览(二合)婆嚩都么么(某甲)设哩览萨罗嚩(二合)萨怛缚(二合)难左迦野跛哩尾秫第萨嚩(二合)誐底跛哩秫第萨罗嚩(二合)怛他蘖哆(去引)室者(二合)铭三(去)么(引)湿(二合引)嚩(平)沙琰睹萨啰嚩(二合)怛他蘖多三么(鼻)湿嚩沙(去引)地瑟耻(二合)帝没地野(二合)没地野(二合)尾没地野尾没地野冒驮野冒驮野尾没驮尾没驮野三满跢跛里秫第萨罗嚩(二合)怛他蘖多纥哩(二合)娜野地瑟姹曩地瑟耻(二合)多摩贺母捺哩(二合)娑嚩(二合)贺

&SD-A5A9;&SD-A5ED;&SD-A5D9;&SD-A458;&SD-A656;&SD-A55D;&SD-AA65;&SD-A652;&SD-A6C0;&SD-AABC;&SD-A559;&SD-A658;&SD-A664;&SD-CD4B;&SD-A5F1;&SD-E3AD;&SD-D9FA;&SD-A5F1;&SD-A5DA;&SD-A458;&SD-A656;&SD-A55D;&SD-A557;&SD-DA4A;&SD-A564;&SD-DA42;&SD-A658;&SD-A666;&SD-D9F9;&SD-A5F1;&SD-D957;&SD-A67A;&SD-A5E5;&SD-D957;&SD-A67A;&SD-A5E5;&SD-CA56;&SD-A656;&SD-A5DA;&SD-A67A;&SD-CDF1;&SD-A5FD;&SD-A54B;&SD-A458;&SD-A559;&SD-A458;&SD-A6A8;&SD-A5A9;&SD-B064;&SD-A5DA;&SD-A656;&SD-A658;&SD-A666;&SD-D9FC;&SD-CFC5;&SD-A5DB;&SD-E064;&SD-A47C;&SD-A55B;&SD-A5EF;&SD-E0BC;&SD-A458;&SD-A557;&SD-A656;&SD-A5FD;&SD-A656;&SD-A47C;&SD-A5A9;&SD-CFC5;&SD-DA78;&SD-A558;&SD-A5DB;&SD-A675;&SD-A447;&SD-A5E5;&SD-A6A9;&SD-A656;&SD-E0F5;&SD-A5B5;&SD-E4BC;&SD-CFC5;&SD-A6A8;&SD-A5FD;&SD-D957;&SD-CFC6;&SD-A5F5;&SD-A67A;&SD-CA7B;&SD-A5FD;&SD-A54D;&SD-E1CE;&SD-D9F9;&SD-A5F1;&SD-D957;&SD-A458;&SD-A458;&SD-A5A9;&SD-A658;&SD-A666;&SD-D9FC;&SD-D1F3;&SD-E0C7;&SD-A66E;&SD-A658;&SD-A4B6;&SD-A5F1;&SD-A658;&SD-A666;&SD-D9FC;&SD-A67A;&SD-A6A8;&SD-AB75;&SD-A5FD;&SD-B2CE;&SD-A6A6;&SD-E0BC;&SD-A571;&SD-A55D;&SD-A67A;&SD-B7A3;&SD-A557;&SD-A564;&SD-A458;&SD-A558;&SD-A656;&SD-A643;&SD-A440;&SD-A5AB;&SD-A66E;&SD-E0F6;&SD-A5FD;&SD-A5E7;&SD-A557;&SD-A5B5;&SD-A640;&SD-E042;&SD-A5FD;&SD-A54D;&SD-A67A;&SD-B7A3;&SD-A557;&SD-A564;&SD-A458;&SD-A557;&SD-CC68;&SD-A56F;&SD-A5F2;&SD-A57D;&SD-CD4D;&SD-A5AA;&SD-A57D;&SD-CD4D;&SD-A557;&SD-A5E5;&SD-A6A9;&SD-E043;&SD-AA7C;&SD-A656;&SD-A9BD;&SD-A441;&SD-A5F1;&SD-E0B1;&SD-A6A9;&SD-A557;&SD-A5A9;&SD-A658;&SD-A666;&SD-D9FC;&SD-A67A;&SD-B7A4;&SD-A656;&SD-A5FD;&SD-A54B;&SD-A5D9;&SD-A5F1;&SD-E1DA;&SD-B5B1;&SD-A559;&SD-A5B5;&SD-A640;&SD-A658;&SD-A666;&SD-D9FC;&SD-AABC;&SD-A559;&SD-A5AB;&SD-A656;&SD-DAB1;&SD-A5F1;&SD-CFC5;&SD-E0F7;&SD-A666;&SD-D9FC;&SD-A67A;&SD-A5E6;&SD-A5F2;&SD-A57D;&SD-CD4D;&SD-A55D;&SD-A5E5;&SD-A54D;&SD-A5E5;&SD-A54D;&SD-A5E5;&SD-A6A9;&SD-A5E5;&SD-A54D;&SD-A557;&SD-A564;&SD-A557;&SD-A5DE;&SD-A557;&SD-A448;&SD-A4DC;&SD-A5B5;&SD-A640;&SD-A666;&SD-D9FC;&SD-A658;&SD-CDF9;&SD-A4DA;&SD-A5D5;&SD-D9FB;&SD-A666;&SD-D9FC;&SD-A4B6;&SD-A5F1;&SD-D957;&SD-A658;&SD-A4B6;&SD-A5F1;&SD-D957;&SD-B2CC;&SD-A5FD;&SD-B2CC;&SD-A5FD;&SD-A67A;&SD-B7A3;&SD-E3AD;&SD-D9FA;&SD-A57D;&SD-CD4D;&SD-A557;&SD-A666;&SD-D9FC;&SD-A656;&SD-A9C0;&SD-A656;&SD-A9BD;&SD-A458;&SD-B757;&SD-A656;&SD-E07A;&SD-A5D9;&SD-A656;&SD-A55B;&SD-A5E5;&SD-A5E5;&SD-A662;&SD-A640;&SD-A648;&SD-A67A;&SD-B7A3;&SD-A67A;&SD-AF5A;&SD-E040;&SD-A47C;&SD-A441;&SD-A5F1;&SD-A5B5;&SD-A640;&SD-A658;&SD-A666;&SD-D9FC;&SD-A67A;&SD-B7A3;&SD-A458;&SD-A559;&SD-A5B5;&SD-A640;&SD-A666;&SD-D9FC;&SD-A67A;&SD-B7A3;&SD-A557;&SD-A564;&SD-A458;&SD-A557;&SD-E0BD;&SD-A5EB;&SD-A67A;&SD-A5E6;&SD-E0AB;&SD-A67A;&SD-A5FB;&SD-A55F;&SD-A67A;&SD-B7A3;&SD-A557;&SD-A564;&SD-A458;&SD-A557;&SD-A67A;&SD-A5E6;&SD-E0AB;&SD-A67B;&SD-A57D;&SD-CD4D;&SD-A55D;&SD-E3AD;&SD-E059;&SD-D957;&SD-A658;&SD-E3AD;&SD-E059;&SD-D957;&SD-A5D5;&SD-A57B;&SD-A5F1;&SD-D957;&SD-A658;&SD-A5D5;&SD-A57B;&SD-A5F1;&SD-D957;&SD-A67A;&SD-A5E5;&SD-CA56;&SD-A5B5;&SD-A640;&SD-A666;&SD-D9FC;&SD-A67A;&SD-B7A3;&SD-A557;&SD-A564;&SD-A458;&SD-A557;&SD-CC68;&SD-A56F;&SD-A5F2;&SD-A57D;&SD-CD4B;&SD-A5AA;&SD-A57D;&SD-CD4D;&SD-A557;&SD-A5E5;&SD-A6A9;&SD-E043;&SD-AA7C;&SD-B065;&SD-A6A9;

尊胜佛顶真言修瑜伽轨仪卷下

善无畏三藏

大灌顶曼荼罗品第八

我今复说修瑜只者观曼荼罗并画诸圣众样者。净与不净。但发菩提心为净。内外缘合不择时日。若择清净者。内外净。一一依如上说。日月时节及清净胜地佛堂殿宇兰若伽蓝山林树下。一依四种曼荼罗法。方圆三角半月等形。及以青黄赤白。各依本方而作曼荼罗。今略金刚顶大毗卢遮那经。并释义十卷。苏悉地。苏摩呼。如意轮。七俱胝。瞿醯且怛罗。不空罥索等经。撰集坛仪举一法现其三种。唯形色等异。图如左。

T19037801.gif

如上所说。图曼荼罗时。先观如前所说五轮及净界讫。然后作之。若画曼荼罗。及画尊像等。结界召请供养时。要须先用一切佛顶轮王心真言及手印。难胜忿怒王真言手印。辟除护身。然后起首作诸事业。和彩色。但所用物。皆须此二明王真言印等。其一切佛顶轮王真言曰。

其手印相者。以两手勾内叉十指合掌。直竖二中指合头。加持五处为护身。加持所用器物彩色。及指地为清净光显护净等事。若召请时。二中指合屈来去三召。若奉送本尊等时。向外拨之三遍。结界护身辟除等。以难胜忿怒王真言及手印。便成办事。一切处用。难胜忿怒王。真言曰。

若不得此二明王及印。作一切佛顶法。法则不成。要须作前件一切法等真言印契了。仍须加此二法。宁不得上件所说诸契真言等。但用此一切佛顶印真言难胜忿怒王真言印。即得办诸事业无不成就者。一切召请结界光显。辟除护净自护护他。护道场界。奉送诸尊等。皆同用此二明王真言印契无不成办。其持诵结印功德。唯佛乃能说之。余一切菩萨声闻所不能知。何以故。一切佛顶心最为胜故。一切佛顶中尊胜佛顶能除一切烦恼业障故。号为尊胜佛顶心。亦名除障佛顶。难胜忿怒王真言印者。准一切佛顶心印。唯改右中指上节屈。拄左中指上节即是。其所画方曼荼罗法则者。方八肘或十二肘或三十八肘。若自为众生造。四肘或七八肘等亦得。若大作者。或官府上下为国者。上至一百八肘。下至三者任意大造。其八肘者四肘者为中心。大圆更分为五圆。四隅半月轮。每圆画九尊。其半月轮画六足尊。大圆四面画八瓶四轮。十六嚩日啰(二合)为柱。等皆絓彩帛。四肘分两院各二肘。其二肘分别为两院。又两院各分三道。第二院外缘画三道。白黄赤表三佛顶之义。亦是戒定慧三学义也。第三院外缘画五道。白黄赤青黑。此表五佛顶五智之义。其两院中各分三道。从外第一院诸圣众座位向内。第二道布列诸宝瓶香炉灯明阏伽饮食果盘诸浆等处内。第三道是办事侍者。行食来往之道。第二院亦准此。其中台画大圆明。中又分为九圆。每轮中更分为九圆。其圆画九圣者等。中心圆中画毗卢遮那如来。四面尊胜等四顶轮王。四隅四波罗蜜菩萨。四隅半月中心各画四大顶轮王。各画四供养波罗蜜等。一依瑜伽具有法则。不能一一载名字。其第二院直东。释迦牟尼如来结跏趺坐作说法相。座下左右天帝释。并善住天子。合掌恭敬两膝著地。瞻仰如来请问。世尊云何除灾。云何延寿。云何去七返畜生之身。如是请已。尔时世尊慈悲愍念。便入除障三摩地。从如来顶上发生惹耶三摩地。状若轮王之像。白色首戴五佛宝冠。手执金刚钩。项背圆光。通身如车轮状。晖曜赫奕。现此三摩地时。十方世界六种震动。十方世界一切地狱六趣众生应堕恶道者。皆悉灭除一切恶业不复受。若便得生天及十方清净国土。为此善住天子七返恶道之身一时消灭。是故号为除障佛顶轮王。即是五佛顶轮王之一数。并通三佛顶八大顶轮王也。如来左右弥勒菩萨。手执法界印。曼殊室利菩萨。手持青莲华。各执本契。一手把拂。皆侧向如来立。其如来左右。如来毫相。如来心。如来舌相。如来眼。如来鼻。如来牙。如来耳。如来脐。如来腰。如来槊。如来无畏。如来力。如来马阴藏。如来眉。如来口。如来无能胜明王。如来无能胜明妃。院四角。香波罗蜜三昧耶。宝波罗蜜三昧耶。华波罗蜜三昧耶。涂香波罗蜜三昧耶。相对各在圆明中。其余如来毫相等。各执本契。种种庄严。结跏趺坐。四面各画十方佛并二仕菩萨等。又四大阿罗汉四辟支佛等分布四面。其北面中心画观自在王菩萨。左右画莲华部内眷属得大势至观自在菩萨。二白处尊观自在菩萨。苾俱胝观自在菩萨。不空罥索观自在菩萨。多罗观自在菩萨。如意轮观自在菩萨。乔哩观自在菩萨。吉祥观自在菩萨。大吉祥观自在菩萨。佛吉祥观自在菩萨。水吉祥观自在菩萨。马头明王观自在菩萨。莲华军荼利明王观自在菩萨。一髻明王观自在菩萨。如上诸圣者等。皆执本契种种庄严。于莲华座上半跏趺坐。次南面中心画执金刚王秘密主菩萨。手持嚩日啰(二合)结跏趺坐。于菩萨左右金刚部内诸圣众次第安置。金刚母菩萨。金刚拳菩萨。金刚锁菩萨。金刚眼菩萨。金刚忿怒菩萨。金刚索菩萨。金刚军荼利菩萨。金刚槊菩萨。金刚火菩萨。金刚铎菩萨。金刚喜菩萨。金刚棒菩萨。金刚心菩萨。金刚苏波呼菩萨。金刚童子菩萨。金刚赤身菩萨。金刚青面菩萨等。如上诸金刚菩萨等。各执嚩日啰(二合)轮索棒槊等本印契次第而坐。光焰璎珞等庄严之具。皆如法状之。其西门左右安置八大菩萨等。虚空藏菩萨。地藏菩萨。除盖障菩萨。慈氏菩萨。曼殊室利童子菩萨。持地菩萨。莲华手菩萨。秘密主等。次第门左右安置之。各执本契种种庄严。其外院各安十方护法神王等。各领眷属。左右画四个侍者。如东北角伊舍那。手执怛利首罗。左右各二侍者。随执本方印契。东门北东方提头赖吒天王。手执琵琶并四侍者。东门南上方护法天帝释王。手持嚩日啰(二合)各领四侍者。外院四面各画辟支佛四大声闻众东南角火天神在于火焰中坐。手持澡罐数珠。左右各二侍者。南面画阎罗王。手执死王节印。阎罗后及判官鬼类等眷属。左右画之。西南角画罗刹王。手把剑各有二侍者。手执刀而坐。西面门南西方水天神。被甲头上蛇头。手把龙索。四侍者左右两膝跪坐。合掌而住。门北下方地神阿修罗王。手把宝瓶。四侍者亦如是。又南门西面日天子并后。乘五马车。两手把开莲华坐圆轮。七曜各其本色。手执本印。在日左右围绕。门东面月天子并后。乘五鹅车。手执风幢上伏兔。坐白月轮中。二十八宿各执本契。随本方色状若天形。绕月天而坐。其东面南北面闲处。各画诸悉地仙天等。各有三四侍者。如上诸圣众。如法一一具画本形像。名为上曼荼罗。若单画印契。于莲华台上放光明焰。名曰中曼荼罗。若画莲华台上书种子梵字。光焰围绕。或但写梵种子字者。号曰下曼荼罗。若国难除灾者。第三院中画五岳四渎君王军兵众地界国内神祇等。如法画之。若起逆贼者。临时改变。第四院画贼徒失度之状。半入坛下镇之。如是画毕。结界辟除召请。便下宝瓶香炉燃灯果盘涂香末香凡香等及诸妙浆阏伽。随诸尊位下之。临时看事相应任意大小。若大一百八肘。或三十五肘。或十五肘已来者。宝瓶二十五个。若八肘已来者十一个。下至六个。余供养者随时而奉献之。中心九圆中各各下之。外二院共十六。四角四门相对名增益曼荼罗。息炎曼荼罗者唯改圆。若降伏三角。若摄召半月形。余皆同。

尊胜真言证瑜伽悉地品第九

复次如是画上中下曼荼罗。如法供养作法念诵十万遍。必得上悉地。若一百二百三百四百万遍不作法亦得成就。一切世间所求胜事无不随意。除遣五逆事背恩德等余皆成就。若千万遍必获无生悉地。即同本尊之身。若初持诵十万二十万百万数内。有种种相现必不得取舍。一心之外更无余物。自心是佛。如实知自心即是菩提。故但知求无上菩提。得成之日自知。某时有如是相现。为如是事应了了自知。不假须妄生分别。必堕毗那夜迦境界。若灯焰自然高。或一尺二尺已上。先不烧香香炉忽有焰起。或幡无风自动。或微雨或天华等者。或齿落更生。或白发须髭变黑更生牙齿。或先有病患自然除差。或先无福德福德增加。或先愚痴加以聪慧智慧日益。先是愚痴除痴慧生。或先所求解才笔文章日新悟解。世出世间胜事随意即成。或曾未解真言印契秘密法等自然悟解。先不通大乘经典善知通塞。如是等事皆是灭罪除障之相。未是成就真言之法。或见诸佛国土。或见自身为诸佛国遍满法界。如是等事不可具说。欲成就真言近悉地之相。更勤功德念诵必得成就。非但得长寿增福。如法持诵必获无生悉地。悉地有三种。下悉地者长生不死。地仙中为王。或世间一切胜事巧妙合练赤白。种种胜事多闻智慧福德无不具足。住寿万万岁。中悉地者隐形。悉地中为转轮圣王。住寿一劫。上悉地者所加持药物器杖等三相具现。得证五地已上八地已来菩萨之身。一念之间无量诸天大梵天王无量帝释天众毗沙门天王等。各领无量大威德天众迎来。一念之顷。过十佛刹微尘数佛世界。一一佛前承事供养。随众生趣化度众生。如是说者名为有相悉地之法。其念诵药物器杖者。光明砂雄黄牛黄大小还丹龙脑香水精珠宝珠真珠等。如是皆有分数。其器杖者。嚩日啰(二合)五股三股独股轮钩数珠及宝冠等物。一一皆依法作之。其无相悉地者。前三种悉地为下悉地。若无相中悉地者。或得本尊身。若得应化身乃至十地位之菩萨之身。号曰中悉地。其上悉地者。三业即是三密。三密即是三身。三身即是大毗卢遮那如来智。若得如是毗卢遮那之身。若证法界普现色身。同一法界同一体性。一心之外更无一物而可得立。诸佛虚空相。虚空亦无相心同虚空故。修瑜只者亦同一体。一念之顷越三妄执度三僧祇行。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即是悉地之身也。此是无相悉地中最上悉地之法也。

尊胜佛顶真言修瑜伽护摩品第十

我今复说护摩之法。护摩虽有多种。今略说四种。尽摄一切护摩之法。所谓除灾圆炉。增益方炉。摄召半月。降伏三角。如是四种护摩具有两种。一者外护摩。二者内护摩。若外护摩者。一依常度依事法。对于曼荼罗外相望处。净治地泥涂。量取四肘。中心掘深一肘。方圆等。唇高八指。唇阔四指。外安重缘。亦阔四指二肘。各分两边。分四面安置诸圣众。炉四面布茅草。以末押根顺押之。净泥捏作轮。阔一磔手高一指。具八辐辋。而作安于炉底。以枫木为柴。长一肘以本押末而顺押累之。著火之法。必不得口吹。要须取净处火。随法而用。或以扇扇之。火著已。即洒净香水。请火天令坐炉中。即捧华散其炉中。以阏伽水献之。取苏三遍。以大杓一一真言泮炉中。次取油次乳次酪次蜜。各护摩三遍。次乳粥粳米饭。又取五谷粥皆护摩。次取长一寸黑沉香白檀木紫檀木。各取三枝揾酥中掷之炉中。又取柏木长十二指一向本末束之。取三条还酥中揾上下掷之炉中。又用杨枝亦准前法烧之。次取沉香木等各三遍。次取沉香末香白檀紫檀煎香末等。已上末以蜜和湿泮之。安悉末。丁香末。熏陆香末。健怛啰娑末。已上和苏泮之。甘松末。藿零陵末。已上和蜜泮之。乳头香。安悉香。健怛罗娑阇啰娑香。龙脑香。丁香颗用之。豆蔻白芥子和香。如是等。坚木香。坚木香末。脂香。脂香末。次第取各三遍护摩之。然后奉送火天还本座位。即请本尊奉华阏伽等。奉坐炉内令生欢喜。即取酥等以大杓三遍。次小杓一百八遍。或千遍护摩。然后护摩蜜乳酪油诸香水末及五谷等。一依如上。即奉阏伽还本位中。每所供养香及木等皆满三把。留五谷粥器中。次第大曼荼罗中诸佛顶轮王。及外院佛及菩萨。下至十方护世天神等。一一护摩之。或都诸色物等。各三遍护摩。一依如上。诸木苏等尽护摩之。其所供养香物等。都和五谷粥中相和。先为国主皇后及太子诸王公主宰相百寮法界众生乃至自己身。各为三遍护摩。最后取炉四面供养饭果盘等。一一加持护摩之。其火坛四角。置五宝瓶香炉果盘等。一依大坛法。方圆三角半月火炉。一依如上大坛法用。若能如是作法无不成矣。

若其恶相。正护摩之时。忽然火死。或黑焰或驴骡等声。皆是不成之相也。若火色与本法相应即是成相。或声音相貌。本法不相应不成之相也。若除灾法火色白。若增益法火色黄。若降伏法火色赤。若摄召法火色青。相貌者如伞盖嚩日啰(二合)莲华铎。焰光善妙声音。皆与本法相应皆是成就之相。凡念诵护摩作法之时。依本时而作。速得悉地。所谓从初夜二更三更为除灾时也。夜半摄召时。后夜至明增益时。日中降伏时。其四种护摩。各各木香药炉形等。各有殊异。准苏悉地具明。临时采作之。已说事法护摩之仪。

第二内护摩者。三处同一体。三处同一体者。大曼荼罗。即是护摩曼荼罗。护摩曼荼罗。即是己身。己身即是火天。火天即是毗卢遮那如来。毗卢遮那如来。火天。己身。三种无二等无差别。同一体故具足三身。大日遍照法界。无所不遍。不生不灭离言离想。生与无生无非大日。故号为法身。护摩者。此方为火天。火能烧草木卉林无有余。天者智也。智火能烧一切无明株杌无不尽烧。遮那大日即是法身。火天智火即是应身。己身能住方便即是化身。故经云。方便为究竟。能作一切佛事。是故自身为化身。此三种同一体相入五智轮。顶上观法界生智火烧除一切业障等。能满一切众生愿。其四种护摩随本法作。若除灾等一依外护摩。能转一切障。令生诸福德。一依毗卢遮那经十二种火法次第而用之。

尊胜真言修瑜伽祈雨法品第十一

我今次说祈雨之法。为利群品。略说祈雨之法。天气亢旱甘泽不调。赤旱千里苗稼不生。万类惶惶国土不宁。火天灾竞起。水陆众生命在朝夕。修瑜只者。见如是众生受苦起大慈心。即略作祈雨曼荼罗。其祈雨曼荼罗大小。准上临时任意。坛基高一尺。净泥及和牛粪涂地。更加坛外。四五尺净地泥饰。以种种杂香末和为水。细细涂之。下及外三尺净处。其曼荼罗高一尺。四门安蹈道。更基一二肘。缘以为画诸八大龙王并妃眷属。东方三首身长三肘。南方五首身长五肘。西方七首身长七肘。北方八首身长八肘。中央九首身长九肘。妃等亦准王。各领侍从。一首二首三四五六七八等。种种身形相类(此下有画样)。

T19038101.gif

上件祈雨曼荼罗大小有殊。若国作方三十八肘。若郡县造方十五肘。若坊村邑作八肘。若无主请。自私请为法界众生作者。或在山林兰若。或寺舍伽蓝聚落村邑念诵者。阔四肘或二肘。随时大小。其曼荼罗分为三院。中心大圆又分五圆。又每圆中分为五圆。中心画尊胜佛顶轮王乘金翅鸟王为座。张翼忿怒举一足欲捉诸龙头脑势。其龙等皆合掌低头。其本尊把金刚钩。怒形向前搭势。其四圆各画白伞盖佛顶等为中心五圆。四面各画四波罗蜜等。皆乘金翅鸟王为座。状如中院形势。举足蹈龙王等之状。以四印押龙等尾上。外院四角四供养。东西面画佛并二菩萨。左右画无能胜王难胜忿怒王。北面中心画观自在王菩萨。左右部母尊部心尊明王孙婆何耶曷利(二合)婆持明王等。南面秘密主执金刚藏王菩萨。左右部母尊部心尊。军荼利金刚菩萨忿怒大明王等。西面门南北。各画降三世尊不动尊明王等。外院各画本方十方结护神并眷属四个侍者。南门东西。各画日天子月天子并妃。四面空处。各画七曜二十八宿等各执本印。四面闲处画诸悉地仙。各有侍者。及大菩萨并侍者。一如图样安之。其三十八肘国力作。已下府县造十五肘。八肘者一依上画之。或就中国内。五岳四渎五方龙等。于曼荼罗最外更涂画围绕。图画讫。内外诸院著种种饭食。一如大坛供养食香华等同。其四肘二肘者。不假须如法画形像。但画印契或但书种子字或书名字。其曼荼罗外二尺平净处。以苦栋叶捣取汁遍涂青色。四面各画大龙王并侍者等。又对画妃并眷属等。三首五头七八九首等。各依本方画之。其西门蹈道中涌出半身。中央龙王并妃眷属。向诸尊等恭敬供养降伏请降甘。其三十八肘十五肘已上者。宝瓶二十五个。八肘已下者。五个瓶即得。其瓶青。瓷[(工*几)/瓦]或新瓦瓮。每日新水和青黛五宝五谷。口插竹枝柏叶等。青彩长七八尺者系项。坛上张青伞盖。四面县幡四七口等身青幡。坛直东悬四十九尺青幡。诸饮食香华等。一如大坛同。西面外去坛三五肘作护摩坛一炉。具四种炉形。及炉内四方各书种子字。其种子字。阿字方形黄色东方。诃字青色西方半月形。鑁字圆形北方白色。览字赤色南方三角形。底各画印契等。东方画轮。北方莲华。南方嚩日啰(二合)西方钩。依本方画之。或当方别造。召请火天本尊及诸明王等。一依如上护摩法则更无异唯初日除灾。第二日增益。第三日摄召。第四五日降伏。第六七日极忿怒降伏等事。若所期日得甘雨即止。便与除灾增益等护摩。为诸龙等事。其降伏时用橿子木。两头尖用触火。将苦练木棘刺。以黑芥子油揾两头护摩。或将蜡和黑白芥子末毒药等作龙形。寸寸假护摩。得雨便乞欢喜等事。

又法取帛图写梵字尊胜陀罗尼。四面画诸印契。加持念诵送龙池中。即得雨下。若有国土。旱涝不调。阴阳不顺。赤旱千里。无有青草苗稼等者。或背恩德起逆心。杀害无量众生。见如是事。智者必获发大慈大悲心作降伏法。以大悲愿故。其人彼此生天。无有获罪。先须为国除障。诵佛顶尊胜真言一千或万遍。若为臣佐。诵五百遍。若为一切百姓。诵一万遍。若为法界众生。诵一千遍。然后一一依前件降伏等护摩。便意遂意。

又法每日四时护摩念诵。加持白芥子。每日打龙王心上一千八遍。即得遂意。

或想己身为除障佛顶身。乘金翅鸟王。忿怒飞腾。欲蹈龙势。以金刚钩。拟钩搭状。便得甘泽。或每诵白芥子打诸龙等。或和白芥子安悉香赤芥子油。护摩一千遍或一百八遍。或但是坛内诸明王等次第护摩。皆加降伏句。如是作法。即得降雨。便施除灾增益等护摩。毕更与灌顶诸龙王等。广设供养令生欢喜。更加食饮。。其食饮皆著荷叶里。送河流水中。或龙池中。其五方彩帛便当前埋之。其佛菩萨等施物。依法处置。正作法时。著青衣。或各随方著衣等。其护摩坛安五瓶。诸饮食等一依大坛法不异。若不依如是者。法不成。后回难请。必须依法作之。速得成就。

尊胜佛顶陀罗尼入成就境界品第十二

我今复说修瑜伽者欲成就真言之相。若具说者。穷劫不尽。唯佛乃能说之。若有瑜只者。百千万遍必获成就。若欲成就时。先应七种吉祥上妙境界。必知瑜只者速得悉地。

第一梦见入我十方一切刹土三世一切佛毗卢遮那如来大如意广大尊胜佛顶大灌顶秘密曼荼罗印三昧耶会。我等一切如来为授灌顶曼荼罗印三昧地品。我诸如来一时同声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得十方一切佛刹一时门开。任汝游往彼诸佛刹土。各有九十九亿殑伽沙俱胝那庾多一百千一切如来。忆念加被。得如是境界。勤加精进。不得取舍。

第二梦见入我十方一切刹土三世一切如来大莲华种族尊胜佛顶大摩尼宝曼荼罗印三昧耶宫殿会中。我诸如来为授大莲华种族尊胜佛顶大摩尼宝灌顶曼荼罗印三昧耶品。及得一切如来尊胜佛顶大摩尼印灌顶曼荼罗印品。现前我诸如来同声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得大莲华种族尊胜佛顶灌顶曼荼罗印三昧耶品。为诸如来摄受加被。大摩尼印三昧耶。

第三梦见入我十方一切刹土三世一切如来大金刚种族尊胜佛顶大摩尼宝灌顶曼荼罗印三昧耶中。我诸如来为授金刚种族尊胜佛顶大摩尼宝灌顶曼荼罗印三昧耶品。及授我等一切如来金刚种族尊胜佛顶陀罗尼三昧耶品。一切金刚同声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得一切如来金刚种族尊胜佛顶大摩尼宝曼荼罗印三昧耶品。得诸金刚摄受加被大摩尼宝金刚印三昧耶。

第四梦见入我十方一切刹土三世一切如来大摩尼宝种族尊胜大灌顶曼荼罗印三昧耶品。见我一切如来大摩尼宝种族尊胜佛顶大摩尼宝幢灌顶曼荼罗印秘密成就三昧耶。诸如来同声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得我一切如来大摩尼宝种族尊胜佛顶灌顶曼荼罗印秘密心品。现前加被。此灌顶法是我一切如来大如意宝种族秘密心真言三昧耶品。

第五梦见入我十方一切刹土三世一切如来不退轮尊胜大灌顶秘密曼荼罗印三昧耶中。我诸如来为授不退转大灌顶秘密曼荼罗印三昧耶品。我诸如来同声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得我十方一切刹土三世一切如来不退转尊胜佛顶大灌顶秘密曼荼啰印三昧耶品。

第六梦见我等十方一切刹土三世一切如来住菩提树坐金刚座现等正觉作大法王灌顶地法。尽见十方一切刹土三世一切如来坐师子座为授一切如来不退法王灌顶地法。时诸如来同声赞言。善哉善哉。坚固者今得一切如来不退法王灌顶护念坚持不舍。

第七梦见释迦牟尼如来菩提树下。坐金刚座。放大光明。转大法轮。燃大法炬。雨大法雨。建大法幢。吹大法螺。系大法鼓。摧大魔军。并见十方一切刹土三世一切如来菩提树下坐金刚座转大法轮摧大魔军最胜大灌顶秘密曼荼罗印三昧耶品。得如来为授转法轮大灌顶秘密曼荼罗印三昧耶印品。时诸如来同声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得真言宝坚固解脱转法轮大灌顶秘密曼荼罗印三昧耶。

如是如法常勤精恳佛瑜伽观。受持读诵。恒不间废。则获如是七大善梦。证我一切如来五顶轮王尊胜佛顶。亦名除障佛顶轮王真言神变之法。当入十方一切刹土三世一切佛顶轮王大毗卢遮那如来大曼荼罗印三昧耶会。入一切处三昧耶门。得见十方一切刹土三世一切如来尊胜佛顶王大毗卢遮那如来四波罗蜜等。及东方阿閦如来执金刚秘密主等。南方宝生如来虚空宝等。西方无量寿如来莲华眼等。北方不空悉地如来毗首羯摩等。四智四三昧耶等。无量圣众微妙色身。恭敬供养。当持十方一切刹土三世一切尊胜佛顶大毗卢遮那如来一切名号。当得十方一切刹土三世一切尊胜佛顶大毗卢遮那如来为授除障佛顶等印陀罗尼三昧耶神通法品而最第一。若有过去一切十恶五逆四重诸罪烬燃除灭。若有众生随处得闻此大灌顶光王尊胜佛顶轮王真言一二三七遍经于耳根者。即得除灭一切罪障。若有瑜只者愍念一切六趣有情。于高山顶上各礼十方。各诵尊胜真言一遍。眼所及望处一切众生。皆悉免离一切罪苦当来生不动佛国。或写幡上安于山高顶。竖幡竿头悬幡。幡脚所指方处。一切众生十恶五逆四重罪等。皆悉得消灭。或高幢上梵字写安置。亦准前说如上所说七种善梦相应。即知瑜只者速得证普现色身大三摩地。便入无生平等五智。成就大毗卢遮那如来之身矣。

尊胜佛顶瑜伽轨仪卷下

尊胜佛顶瑜伽法轨仪二卷。无畏三藏译。慈觉圆行慧运之请来也。而今所锲未决是孰师本。但以灵云净严大苾刍之挍本及别本。而挍阅之。然传写异同不少。故猥冠注之。后贤犹质之耳。

享保纪乙卯春三月十五日丰山长谷轮下无等志


返回目录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