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读诵 > 佛教经典 > 经疏部
说无垢称经疏 (12卷)〖唐 窥基撰〗
---经疏部

说无垢称经疏卷第二(末)(至第三之始)

经。所以者何。

赞曰。自下别显有二。初征后显。此征词也。有何所以诸有情土。是所严土。

经。诸善男子(至)严净佛土。

赞曰。下有五重。旧有四重。阙此第二。亦可合新二以为旧一。名随化众生而取佛土。理虽亦同。然义难知五重分二。初二重。明随众生发心修行。即摄彼生。以严佛土。后三重。明随众生应以如是严净佛土而得成熟。即便摄受如是佛土。或初摄外凡生严变化土。后摄地前生严他报土。或初摄生。后摄行。二义虽殊。但以严众生土为严佛土。初中有二。初重明生众生生善离恶。即摄严净。后重明众生发起福慧。即摄严净。或初明众生发心修行。即摄严净。后明众生起余功德。即摄严净。或初明众生得乐离苦。即摄严净。后明众生增善灭恶。即摄严净。有三翻义。此初文也。以增长者。生起善故。或发心故。或得乐故。以饶益者。或离恶故。或修行故。或离苦故。旧云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合初二重。所资益有情名所化生。亦得。

经。随诸有情(至)严净佛土。

赞曰。此第二重。明随众生发起福慧。起余功德。增善减恶。即摄彼生。以严佛土。一一对前。有三翻释。

经。随诸有情(至)如是佛土。

赞曰。下有三重。明随众生应以如是严净佛土。而得成熟。即便摄受如是佛土。中有二。初一重。随众生应以如是严净佛土。而得息恶。即摄是土。后二重。明随众生应以如是严净佛土。而能获善。即摄是土。此初文也。调伏者。调和控御身语等业。制伏灭除诸惑业故。应以如是严净佛土者。修诸菩萨一切胜行。名严净土。严净土因故修因曰严。此中意说。随诸众生应以如是菩萨妙行而得息恶。即便摄此菩萨妙行。如自持。戒调伏他恶。严佛土者。本利生故。

经。随诸有情(至)如是佛土。

赞曰。此之二重。明随众生而得获善。即摄是土。有二。初明未得果者。随得果善。后明未得因者。随得因善。佛智者果善故。圣根行者因善故。得圣根者菩提心。得圣行者此后行。或圣根者信等五。其圣行者余万行。或圣者佛也。圣根即行。行为根本。而得圣故。或圣根者无漏慧。圣行者此余因。

经。所以者何(至)清净功德。

赞曰。此第三释所由也。文有二。初释所由。后举喻显。此初文也。先问后答。此中问意。前言诸有情土。即是菩萨严净佛土。有何所以。而今乃言随诸有情增上饶益。即摄彼生。以严彼土。佛言善男子。菩萨根本。摄受佛土。严净佛土。所为所作。皆为有情增长饶益起净功德。更不为余。故以有情增长饶益等。而为佛土。若诸有情。不增长善法饶益与乐起净功德。此非佛所化。不是菩萨严净佛土故。旧文略。意亦微有异。

经。诸善男子(至)终不能成。

赞曰。下以喻显。初喻后合。此喻也。此喻有四。一大。二空地。三宫室庄严。四虚空。其庄严者。以诸珍宝而庄严之。人于空地。不安宫室。于空不成。

经。菩萨如是(至)如是佛土。

赞曰。下合也。人如菩萨。虚空如所执人法体无。法为本故。但言法空。其空地者。喻依他性。一切有情造生宫室庄严等者。喻彼有情增长饶益生净功德证圆成实。即便摄受如是佛土。

经。摄受如是(至)非于空也。

赞曰。除菩萨外。一切有情。于其所执空无之法。摄受佛土。必不得成。返显必于依他有情增长饶益生净功德证圆成实。

经。复次宝性(至)来生其国。

赞曰。下第二答问严净因。于中有二。初答严因。后诸善男子如是菩萨随发菩提心下。显土因所为利益。今有十八严净土行。旧有十七。无此第三。十八番中。分之为七。初四如文。以六度合。名止息诸障。四无量。四摄事。巧方便。菩提分。此之四法。名发起说。息无暇。自守戒行。十善业道。三名寂静故。皆有二文。初皆出因行。后皆显得果。此初翻也。若诸菩萨发无上心土者。即是严待当净土因。次前文说诸有情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故言菩萨自发心土处即是严因。内因既尔。外感发起大乘有情未生其国。旧经当第三大菩提心。五根为体。大愿为缘。以不退屈。而为策发。所有余义。如幽赞说。问。佛地经说。净土因圆满者。胜出世间善根所起。何故此众。说发心等。为净土因。答。彼据正因能反之因。能导行因。唯智为性。此据要由万行圆满。方感净土。故发心等为净土因。亦不相违。

经。纯意乐土(至)来生其国。

赞曰。此第二番。梵云何世耶。名为意乐。不杂恶名纯净意乐。意乐内纯净故。有不谄曲不虚诳瑕悟众生来生其国。内纯善直修故。旧云直心。直心之体。虽纯意乐。无有痴直故。

经。善加行土(至)来其国。

赞曰。此先所无。妙修福慧。如功而修。名善加行。故有发生善行有情。任持不舍善行有情来生。加行体慧。或通诸善。

经。上意乐土(至)来生其国。

赞曰。上者增上。凡修善时。发起增上猛利威势。名上意乐。故其善法有情来生。旧云深心增上猛利之意乐。亦是深心故。义得文疏。

经。修布施土(至)来生其国。

赞曰。此中六度。合名止息。止息障故。其体如前。布施除悭。外感能舍。戒舍犯垢。此即十善业道。故感十善有情来生。安忍除恚。故能感得三十二相。以自严身。三十二相。至下当知。由耐怨害。外感堪能忍受诸苦。由安受忍。外感柔和。由谛察忍。外感寂静有情来生。旧但云三十二相众生来生。理与此乖。勤除懈怠。外感可知。定除散乱。故感念知定者来生。由正念故得定。由闻思以定生。闻思二慧体正知故。又由念故得定。由定故以慧生。慧即正知故。旧本无此正念正知。慧除愚痴故。感入圣有情来生。入正定者。得见道等。此聚有三。一正定聚。入见道故。二邪定聚。诸邪见者。三不定聚。除二所余故。入正定即诸圣者正定。亦通凡夫。信定亦名正定。于理未乖。

经。四无量土(至)来生其国。

赞曰。下有四番。令名名发起。既除障已。发起善故。此以五门分别。一列名。二释名。三辨行相。四出体性。五辨差别。列名者。慈悲喜舍。释名者。瑜伽第十二云。缘无量境。普缘一切有情。起此四故。起无量行。行解亦复极广大故。感无量果。得大梵福。成如来故。名为无量。四者是数。带数释也。辨行相者。法界有情。总为三类。一无苦无乐者。无倒与乐名慈。无嗔为体。二有苦者。拔苦名悲。不害为体。三有乐者助喜。不嫉善根为性。复于无苦乐者。起离痴想。于有苦者。起离嗔想。于有乐者。起离贪相。平等欲令离诸恶故名舍。令舍恶故。善舍为体。出体性者。今为三法为体。谓无嗔不害及舍。辨差别者。此各有三。一有情缘。作有情想。二者法缘。不见有情。唯作法。后于诸法。离分别心。作真如想。名为无缘。此三之中。初共外道。次者共二乘。后唯菩萨。初三安乐。后一利益。感果可知。

经。四摄事土(至)来生其国。

赞曰。此以三门分别。一释名。二辨相。三出体。释名者。以此四摄。摄取众生。令向菩提。令得胜果。故名摄事。辨相者。一者布施。与布施波罗密别者。彼与他财。此后摄受。故二差别。二爱语。常说悦意。谛实如法。引义之语。远离[口*賴][口*感]。含笑先言。命进问安。随宜尉喻。乃至广说。依四净语。起八圣语。三利行。由爱语故。先示正理。随所学处。悲无染心。劝导调伏。安处建立。令获财位。出家离欲。轻安解脱。乃至广说。虽受大苦。倍生欢喜。虽处财位。而自卑屈。如奴如仆。如弥荼罗。如孝子等。四固事。以此义利。若劝他学。亦自修学。令他善根坚固不退。见已行故。彼倍增修。本摄众生。令向菩提。故得果时。解脱有情来生其国。出体者。施以无贪三业为性。爱语以语业为体。利行同事三业为体。合以二法为性。谓无贪及思。

经。巧方便土(至)来生其国。

赞曰。巧方便者。智慧之用。此有二种。一回向。二拔济。合有十二。至下当说。由此回向拔济二巧。故得果时。善观诸法有情来生。智因巧故。旧经云。于一切法。方便无碍。亦善观义。以后得智为体。

经。修三十七(至)来生其国。

赞曰。此三十七。略以五门分别。一释总名。二明位数。三出体性。四明修位。五有漏无漏。释总名者。菩提觉义。所求佛果。分是因义。此三十七。为觉果因。名菩提分。二明位数。略为七位。一念住。由念明记。慧于境住。邻近为名。此有四种。身受心法。观此四慧。是念住体。二正断。此有四种。一律仪断。已生恶法。方便断之。二断断。未正恶法。遮令不生。三防护断。已生善法。护令增长。四修习断。未生善法。修习令起。于此四中。精进起用。能正断故。名为正断。于所能断令生不生。体皆精进。故言正断。三神足。妙用无方曰神。即变化心神之所依名足。体即是定。此别有四。谓欲勤心观。为此四种。而修定故。定名神足。四根。出生善法名根。五力。难可屈伏名力。二体各五。谓信精进念定慧。如名为体。初修为善本曰根。后修难可伏名力。六觉支。觉者慧也。支者分义。此有二种。一觉即支。择法觉也。二觉之支。谓余六慧支分故。此有七种。谓择法精进喜念定舍轻安。三为别境。择法念定。三为善法。精进舍轻安。一为遍行。喜哾支也。七道支。道者圣道无漏慧根。支者分义。一道即支。二道之支。谓余七法。如前可知。此总有八。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定。正精进。其正思惟。以慧为性。在佛身中。无寻伺故。无嗔痴二。所发身语。名正语正业。无贪一种所发身语名正命。对五邪命。所以独立。此三身语。俱以无表色思为性。明体性者。三十七种。合体有九。一慧。二精进。三定。四位。五念。六喜。七舍。八轻安。九无表色。故瑜伽五十七言。信等五根。三十七品中不摄。何等谓有六法。喜安舍语业命。业命三即无表故。此中遍行一。谓喜。别境三。谓念定慧。善有四。信精进舍轻安。色法一。谓无表色。此说佛位。若非佛位。十法为体。成唯识说。正思惟说。是无漏寻。彼有二说。此义为正。修位者。念住正断神足。初修在解脱分善位。五根在暖顶位。五力在忍世第一法位。七觉在见。八道在修。有漏无漏者。唯位可知。见道前唯有漏。若见道后。可通无漏。乃至佛位。可唯无漏。广说其相。如对法说。

经。修回向土(至)众德庄严。

赞曰。此第七段。凡所修善。回向菩提。名为回向。不求生死。故得果时。其国具足众德庄严。回向即愿。愿向菩提。具众境故。愿以信欲胜解为体。

经。善说息除(至)趣无暇。

赞曰。下有三翻。合名寂静。寂静二恶故。一寂八难。即寂恶果。二寂犯禁十恶业道。即寂恶因。此初文也。八无暇者。旧名八难。恒受众苦。无暂闲暇可修善事求菩提故。八无暇者。三恶趣为三。四生盲聋喑哑等诸根不具。五世智辨聪恶邪见者。六佛前佛后。七生北俱卢。八长寿天。谓生色界。非圣天中。依成实论。天人四轮。能摧八难。一住善处。生中国是。此除五难。谓三恶趣北州长寿天。二依善人。谓值佛世。此除一难。谓除佛前后。三发正愿。谓正见心。此除一难。世智辨聪。四植善根。此亦除一。盲聋哑等。又修五行。除此八难。一受持戒。治三恶趣。二乐行法施。除盲聋等。三正信解。除世智辨聪。四近善友。除生佛前后。五生中国。除生北洲及长寿天。菩萨常说初四种轮。或后五行。息除八无暇。故得果时。离三恶趣及八无暇。无暇总也。恶趣别也。

经。自守戒行(至)禁之名。

赞曰。寂静之中。下止恶因。有二。一受善起恶。二性自为恶。此初也。守戒不缺。自恶数悔。他恶不讥。他善能赞。故得果时。其国尚无犯禁之名。何况有见诸犯禁者。

经。十善业道(至)来生其国。

赞曰。此止性自为恶。十善业道。略以三门分别。一出体。二释名。三辨果。出体者。不杀等。身初三。不妄语等。语次四。无贪等。意后三。俱以思为体。三业之体。皆是思故。成唯识云。前七业道。亦思为体。不但后三体是思故。身语表彰意之思故。假名表业。此思熏种。假名无表色业。体实非色。显扬论云。身语二色。性非善恶。表善恶故。假名善恶。故体即思。思有三种。一审虑思。审虑所作故。二决定思。决定将作故。三动发思。正起动作故。取此第三。为业道体。二释名者。十者数也。善者顺理益物义。业者造作义。道者所游履义。能通生义。此思类别名十。能有顺益名善。体能造作名业。成唯识云。此第三思。为前二思所游履故。通生当来异熟果等。亦名为道。游履者。缘虑引发义。与成业同然。瑜伽论第六十说。思是业。非业道。杀生乃至绮语。亦业亦业道。贪恚邪见。业道非业者。随转理门。随萨婆多等说故。成唯识论。真实理门。又彼亦是真实理门。彼论意说。若业道思。造作游履。可名为道。由第三思非业道思所游履故。不与道名。成唯识中。但说第三思为他所游。通生当果。与业道名。不相违也。又身语表由思发故。假说名业。所作业故。思所履故。假名业道。瑜伽依此复说。杀生乃至绮语亦业亦道。其实非业。可名为道。非能作故。邪见等三。彼此无别。释此别名。翻恶可知。如瑜伽论第八第九。三辨果者。有漏善业道得四非离系。无漏善业道得四非异熟。若互相资。各得五果。一一翻十恶业道说。如理应知。此中所言十善业道。极清净者。无漏业道。名极清净。非有漏故。明成佛时无异熟果。由行不杀。得后果时。寿量决定。离不与取故大富。上二皆等流果。离欲邪行故梵行。离虚诳语故所言诚谛。离粗恶语故常以暖语。上三皆增上果。间语故眷属不离。此等流果。离杂秽语故。善宣密意。此亦增上果。离贪恚邪见。得余三种。此三皆等流果。此中合说离杀盗离间语贪恚邪见六业。得等流果。余四得增上果。今互相准。如理可知。即厌繁文。故略不说。皆如瑜伽第八第九五十九六十。对法第七。成业唯识等广说。旧经云。善和诤讼。是不杂秽语果。善宣密意故。密意者。谓隐心理。若绮饰文辞。便翳理故。正直语者。便能宣义。言必饶益。是无贪果。若贪欲起。不饶益故。不嫉不恚。俱无嗔果。次嫉之体即是嗔故。若依新文。便无疑难。

经。诸善男子(至)则有寂静。

赞曰。自下第二显严土因所为利益。于中合有十七转。分之为二。初之八转。牒上十八番行之次第展转相。有后之九转相。明严土因所生胜果。此初文也。旧有十三转。初之七转。牒上诸番。后之六转。严土所生。此中第五转止息者。合牒前六度。止六蔽故。此第六转发起者。合牒前四无量摄事巧便菩提分法。发起自他二胜益故。此第八番寂静者合牒前二息八无暇自守戒行十善业道。寂众恶故。十八番中。第十六息无暇。第十七自守戒行。严此二因。人无恶器。严余十六因。器无恶人。旧经。初直心。次发行。发行合是深心。深心应是大乘心。然文倒错。发行为第二。道理难知。调伏者。牒上六度。伏六蔽故。如说行者无量摄事巧便道品。此四种修行故。第七方便者。即说八难自守戒行十善业道。此之三种殊胜方便。寂静恶故。

经。随其寂静(至)严净佛土。

赞曰。下有九转。显严土因所生胜果。于中有二。初之两转。明严前因感净土果。后之七转。明净土成更生胜果。此初文也。由严前因感胜众生。故言由此有清净有情。离恶而修于善。此乃菩萨本所欣求。乃为如来佛土清净。诸有情土。是佛土故。内有情界土。既为清净。外器界土。自亦清净。以心净故。佛土清净。

经。随其严净佛土(至)诸妙功德。

赞曰。下有七转。明净土成更生胜果。于中有二。初一转。能化利益果。后六转。所化利益果。此有二义。一是转法轮义。展转相生。故有彼情土。既有严净已。便能化他。故有法教。法教既施。化生妙福。生天人中。受胜福故。次有漏闻思修三妙慧生。妙慧生已。无漏智起。无漏智起已。生无漏行。无漏行生已。即八识心一切清净既净心已。得果圆满。无量妙德。无不具足。如是复名严净佛土。二是可施他义。彼有情土。既严净已。便可以十地教而教化之。有情土净。是十地故。法教既施。有无漏福。受十王果等种种福故。次后复有无分别慧生。无分别慧生已。复有后得智生。后得智生已。无漏行生。无漏行生已。八识心净。八识心净已。万德具足。遂致作佛。此愿由严净。土因已。感净土果生。感净土果生已。生此胜果。旧经此中唯有四转。阙无妙福妙行二种。合智与慧。而为一转。

经。诸善男子(至)严净自心。

赞曰。如来广说中。下文第二劝发严心。有二。初劝后释。此初也。

经。所以者何(至)严净佛土。

赞曰。此释所由。诸修行者。自心严净。外感有情器土亦净。自心不净。何得净地。所以菩萨自心清净。五蕴假者有情亦净。内心既净。外感有情及器亦净。佛地经言。最极自在。净识为相。故识净时。佛土便净。上来但说有情为土。本所化故。不说器界。有情土净。器界自净。不说自成。

经。尔时舍利子(至)杂秽若此。

赞曰。说因圆满中有三。自下第三明决疑也。于中有四。一鹙子疑生。二圣者慰喻。三佛现净土。四鹙子疑除。此初文也。乘前严心。遂此疑生。若心净故。有情土净。有情土净。器与净者。牒前文也。莫我释迦因心不净佛土杂秽。勿者莫也。此言意显乃是我佛先心不净。今成佛土。秽若斯耶。梵言舍利。唐曰春莺。以母辨才。指喻为号。显彼所生。故名为子。少闻多解。声闻上首。故佛加持。令兴疑念。

经。佛知其念(至)而盲不见。

赞曰。下圣者慰喻有二。初佛喻。有三。一问。二答。三告。此初文也。

经。对曰不也(至)非日月咎。

赞曰。鹙子答也。

经。佛言如是(至)而汝不见。

赞曰。世尊告也。初总告。为众生罪故。不见我之佛土严净。后别告之。我土严净。而汝不见。法花经云。我常住于此。以诸神通力。令颠倒众生。虽近而不见。众生既信伏。质直意柔软。一心欲见佛。不自惜身命。时我及众僧。俱出灵鹫山。又云。我净土不毁。而众见烧尽。忧怖诸苦恼。如是悉充满。是诸罪众生。以恶业因缘。过阿僧祇劫。不闻三宝名。乃至广说。即是此也。

经。尔时持髻(至)最极严净。

赞曰。下持髻喻。文有五重。一持髻告。二鹙子诘。三持髻喻。四鹙子指陈。五正理慰喻。此初文也。勿作汝心谓土不净。今此佛土最极清净故。旧文有三。无第二诘。乃合第三喻答。为第一。最后文中。复少差别。

经。舍利子言(至)严净云何。

赞曰。此鹙子诘佛净土相。

经。持髻梵言(至)亦复如是。

赞曰。此持髻喻。显庄严已前举喻。我见已下正示。欲界第六天。名他化自在。他为变化诸欲尘境。得大自在。而受用之。此最胜故。寄以为喻。虽知有漏非无漏喻。举近况远。令易解故。

经。舍利言(至)秽恶充满。

赞曰。下鹙子指陈。指所见秽。以征前净。

经。持髻梵言(至)为不严净。

赞曰。下正理慰喻。有二。初显彼心不净故见秽方。后显菩萨心净便见净土。此初文也。净心高下。行不严净。复谓佛智意亦有高下。而便见土恒不清净。故诸异生及二乘位。皆见土秽。

经。若诸菩萨(至)最极严净。

赞曰。此显菩萨心净便见净土。内心平等。功德严净。亦复谓佛意乐亦复净。便见佛土最极清净。故十地菩萨所见之土。常极清净。旧文稍殊。不依佛慧者。乍似不修佛慧。应云不依佛之净不等慧。谓佛慧不平故见土秽。义意大同。

经。尔时世尊(至)妙宝庄严。

赞曰。自下第三。佛现净土。佛土义。以八门分别。一显差别。二出体性。三显因行。四彰果相。五释分量。六解处所。七共不。八诸门辨。第一显差别者。佛地论第七云。佛身有二。一生身。二法身。若自性身。若自受用。俱名法身。诸功德法所集成故。若变他身。若他受用。俱名生身。随众所宜。数现生故。一切佛土。必有身居。身既有二。故土亦然。生身土通净秽。法身土唯清净。或身有二。一实。二权。实即法身。权即生体。土随亦二。净秽如前。佛地经说。佛身有三。颂曰。自性法受用。变化差别转。彼论云。自性法者。即是如来初自性身。体常不变。故名自性。力无畏等诸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受用者。即受用身。能令自他受用种种大法乐故。变化者。即变化身。为欲利益安乐有情。示现种种变化事故。虽净法界体性无差。别而有三身种种相异。转变不同。故名差别。身既有三。土随亦尔。一法性土。二受用土。此二唯净。三变化土。通净及秽。成唯识论第十卷说。佛身有四。佛土亦尔。一自性身。依法性土。称赞大乘功德经言。是薄伽梵。住法界藏。说彼经典。住法性土也。二自受用身。依自受用土。三他受用身。依他受用土。佛地经云。住最胜光耀十八圆满也。四变化身。依变化土。此经所云住广严城也。初三身土。唯净非秽。后变化土。通净及秽。为十地菩萨。现身及土。非秽唯净。为地前菩萨二乘众现。通净及秽。若为分别烦恼及所知障未尽。未证二空真如者。所现身土。或净或秽。若为二分别障尽及已证二空者。所现身土。必是净故。佛地论说。三身有四句。一受用非变化。谓自受用身。二变化非受用。谓变化身。三亦受用亦变化。谓他受用身。四非受用非变化。谓自性身。亦同唯识。大般若经第五百六十八胜天王会第三卷说。佛有十身。一平等身。二清净身。三无尽身。四善修身。五法性身。六离寻伺身。第七不思议身。八寂静身。九虚空身。十妙智身。天王白言。何位能得如来十身。佛言。初地得平等身。通达法性。离诸邪曲。见平等故。第二地中。得清净身。离犯戒失。戒清净故。第三地中。得无尽身。离欲贪嗔。得胜定故。第四地中。得善修身。常勤修习菩提分故。第五地中。得法性身。观诸谛理。证法性故。第六地中。得离寻伺身。观缘起理。离寻伺故。第七地中。得不思议身。方便善巧智行满故。第八地中。得寂静身。离诸烦恼戏论事故。第九地中。得虚空身。身相无尽。遍一切故。第十地中。得妙智身。一切种智。修圆满故。天王复言。佛菩萨身。宁无差别。佛言天王。身无差别。功德有异。以一切法同一法性。故身无差别。诸如来身。具诸功德。菩萨不尔。故功德异。广说无量譬喻显之。故知十身皆唯法身。法依义。既有十名。是故真如随于胜德。亦成十土。一遍行土。二最胜土。三胜流土。四无摄受土。五类无别土。六无染净土。七法无别土。八不增减土。九智自在土。十业自在土。亦随能证。别分十土。依义别故。佛地论云。又余经说。有十种佛。即花严经。一现等觉佛。二弘誓愿佛。三业异熟佛。四住持佛。五变化佛。六法界佛。七心佛。八定佛。九本性佛。十随乐佛。前五世俗。后五胜义。随其所应。三身所摄。且随粗相配三身者。初五化身。次二法身。后三受用。既即三身。土亦三土。更无别义。瑜伽第四云。复有超过净居大自在住处。有十地菩萨。由极熏修第十地故。得生其中。即花严云。有妙净土。出过三界。第十地菩萨。当生其中。亦即十地云。现报利益。受佛位故。后报利益。摩醯首罗智处生故。梵云摩醯首罗。即瑜伽所云大自在。第十地菩萨也。第十地菩萨。将成佛时。往色究竟上。坐大宝莲花。成正觉故。感得此土。既成佛已。土便无边。更无别处。对法第六云。复有清净世界。非苦谛摄。非业烦恼力所生故。非业烦恼增上所起故。然由大愿清净善根增上所引。此所生处。不可思议。唯佛所觉。尚非得静虑者境界。况寻思者。此自受用土。唯佛所知。尚非十地二乘境界。况非圣住有寻思者之所能知。虽有诸教种种不同。及如上说。身土差别。不过三四。更不释余。如理应知。第二出体性者。自性身土。即真如理。虽身土体无差别。而属佛法相性异故。以义相为身。以体性为土。以觉相为身。以法性为土。体具恒沙真理功德。此佛身土。俱非色摄。非心心所。但依一如差别义说。自受用身。还依自土。谓圆镜智相应净识。由昔所修自利无漏纯净佛土因缘成熟。从初成佛。尽未来际。相续变为纯净佛土。唯以无漏色蕴。香味触相续四尘间断。亦声五尘为性。体具事相色法功德。对法所言。唯佛所觉。尚非得静虑者静虑境界。况寻伺者。即是此土。他受用身。还依自土。谓平等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无漏纯净佛土因缘成熟。随第十地菩萨所宜。变为净土。器亦以无漏色蕴四尘五尘而为体性。譬如世间人王国土。以有情界及器世界以为体性。离二无别王国土故。由此他受用身所有净土。亦以成十地菩萨五蕴。及金银等所成四尘等器土。以为体性。此卷上说。诸有情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一切菩萨。随诸有情增长饶益。即便摄受严净佛土。乃至广说。十善业道土是菩萨佛土。菩萨成佛时。大富梵行乃至正见有情。来生其国。故知有情及彼器界。俱称佛土。持髻所言。我见释迦佛土严净。复有无量宝功德庄严。亦他受用土。持髻乃是第八地故。法花经言。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稳天人常充满。梵网经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花台。一花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即他受用土。世亲菩萨净土论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皆他受用土。此之佛土。佛所变化者。定唯无漏。菩萨变者。通有无漏。第八五识所变唯有漏。第六识或第七识及所变通无漏。其有情土。通以五蕴功德为性。其此器土。具十八圆满。佛变化身。还居自土。谓成事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无漏净秽佛土因缘成熟。随未登地有情所宜。化为佛土。或净或秽。如弥勒土净释迦土中。说无垢称经。足未按前。现秽非净。足按已后。暂令见净。说法花时。十方佛。净而非秽。未集已前。秽而非净。涅槃亦云。尔时三千大千世界。以佛神力。地皆柔软。无有丘墟土石沙砾。亦化土摄。随所宜生。而现土故。此土亦以有情五蕴及器四尘等。以为体性。佛变唯无漏。余有情变。通有无漏。第六识及所变。通有无漏。余识及所变唯有漏。虽有种种众宝庄严。依法出体。外土唯色。内土通五。所化有情五蕴成故。或似有功德。或似无功德。第三辨因行者。此上经言。发起无上菩提心正。是为菩萨严净佛土。菩萨证得大菩提时。一切发趣大乘有情。来生其国。纯意乐。善加行。上意乐。六波罗蜜。四无量。四摄事。巧方便。三十七种菩提分法。修回向。善说息除八种无暇。自守戒行不讥彼短。十善业道。合十八种净修佛土。皆净土因。经下文言。成就八法生于净土。香台品言。堪忍世界辨诸菩萨众。成熟八法。无毁无伤。从此命终。生余净土。一作思惟。我于有情。应作善事。不应于彼希望善报。二作思惟。我应代彼一切有情。受诸苦恼。我之善根。悉必回施与。三作思惟。我于有情。应心平等。心无挂碍。四作思惟。我应于彼一切有情。摧伏憍慢。敬爱如佛。五信解增上。于未听受甚深经典。暂得听闻无疑无谤。六于他利养。无嫉妒心。于己利养。不生憍慢。七调伏自心。常省己过。不讥他犯。八恒无放逸。于诸善法常闲寻求。精进修行菩提分法。观无量寿经。广说诸观生净土因。乃至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十念成熟。皆净土因。佛地经论。及摄大乘。皆言胜出世间善根所起。唯说无漏善根为因。虽有如是诸文不同。各随所化。机宜不同。宜闻说行。非定唯尔。故对法云。非业烦恼力所生故。非业烦恼增上起故。然由大愿清净善根之所引发。总而言之。净土因者。一由善根。二由大愿。若不修善根。佛土无因。不发大愿。佛土无缘。因缘具足。方感果故。如是世有友资爱取润。方感内外二土果故。要修众行。以愿为资。方得生于佛土之中。不尔便无见佛闻法生佛土义。总相虽尔。然佛四土胜因各别。谓法性土。唯以二空无分别智。为其因缘。证法性理。唯此智故。自受用土。唯以自利后所得智。为其因缘。证事五蕴。唯此智故。他受用土。及变化土。唯以利他后所得智。为其因缘。般若经云。庄严佛土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佛土。是名庄严佛土庄严佛土。天亲论云。智习唯识通。如是取净土。非形第一体。非严庄严意。广如彼说。正与此同。此说佛土所化众生。其因乃别。其法性土。十地菩萨。亦以无分别智。为其因缘。圆满法性土。十地不生。分有证会。菩萨亦得。如前已说。故诸论云。初地已往生如来家。谓净法界。名如来家。于中证会。名为生故。自受用土。十地不生。知而不证。他受用土。十地菩萨后所得智。为其因缘。无分别智加行智等。为其助因。佛地亦言。无分别者。相资通论。理智不为事因缘故。若变化土。地前凡夫。以加行智。二乘亦以后所得智。为正因缘。此上所说。皆正因缘。若兼助因及缘助者。随应理土。以事行及愿为缘助得。若事土者。以理行及愿为缘助。生有漏土。以无漏为助。无漏土以有漏为助故。对法云。唯以大愿善根为因。而得生起。诸教所说。种种不同。皆随所宜。应时而说。非即决定。无垢所言。八法无疮。生于净土。佛地所言。胜出世间善根所起。此二皆是他受用因。无垢经言。发起天上菩提心土。乃至十善业道。是为净修佛土者。通说有漏无漏二因相资。生于他受用土。亦可通说生变化净土。观经所说诸观。及孝养父母等。乃至十念。为净土因者。此有二义。一云。准摄大乘等。西方乃他受用土。观经自言。阿鞞拔致不退菩萨。方得生故。非以少善根因缘而得生故。无著天亲净土论言。女人根缺二乘种等皆不生故。摄大乘论云。非唯由愿方乃得生。别时意故。如以一钱货得千钱。别时方得。非今即得。十念往生。亦复如是。十念为因。后方渐生。非由十念死后即生。为除懈怠不修善者。令其念佛。说十念力因生净土故。又说阿弥陀佛身量豪相如五须弥也。非他受用。何容乃尔。又观音授记经言。阿弥陀佛灭度之后。观音菩萨。次当补处。十地大形。说当补处。非他受用。是何佛耶。二云。西方通于报化二土。报土文证。如前所说。化土证者。鼓音王经云。阿弥陀佛。父名月上。母名殊胜妙颜。有子有魔。亦有调达。亦有王城。若非化身。宁有此事。故观经说九品生中。有阿罗汉须陀洹等。故生彼者。通有三乘。其土通是报化二土。若依前解。此是他受用身示现。亦有父母王国。实即无之。实无女人恶道怖等。九品生中。阿罗汉等。借彼名说。实是菩萨。二释任情。取舍随意。第四果相者。佛地经言。最极自在净识为相。彼论释言。佛无漏心。以为体相。唯有识故。非离识外别有其土。谓法性土。即法性心。此不离于无分别智相应净识。识实性故。自他受用及变化土。皆不离于佛后得智相应净识。然识有异。自受用土。即第八识。他受用土。即第七识。其变化土。即前五识。随应是彼后所得智相应识故。十地菩萨。见法性土及他受用土。地前三乘。见变化土。皆随所应。不离见者有漏无漏能观净秽。故此经言。若欲勤修严净佛土。先应方便严净自心。随诸菩萨自心严净。即得如是严净佛土。天亲菩萨般若论云。智习唯识通。如是取净土。故修智因果便识净。内识既净。外感众生及器世间国土皆净。广如经说。亦随见者所应之识。如前准知。第五分量者。佛地唯识皆说。法性土虽非色摄。不可说其形量大小。然依事相。其量无边。譬如虚空遍一切处。自受用土。十地经说。第十地菩萨。得生大自在宫。有十果相现。有大宝莲花座。周圆如十阿僧祇百千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量出。第十地菩萨。座登正觉。既成佛竟。尽未来际。相续变为纯净佛土。周圆无际。众宝庄严。随法性土量无边故。他受用土。随十地菩萨所宜而现。或大或小。或劣或胜。前后改转。梵网经说。我今卢舍那。方坐莲花座。一花百亿国。一国一释迦。摄论等云。初地菩萨。悟十百门。见百佛土。一佛国土。三千世界。三千世界有百亿四天下。四天下各有一化佛。三千界中。有百亿化佛。初地菩萨。见百个百亿化佛一受用身。受用身居一大宝花台。花有百叶。叶即三千大千世界。一受用佛名卢舍那。百个百亿化佛名为释迦。不离一卢舍那身。有众释迦。二地菩萨。见一受用佛坐千叶莲花。乃至第十地见佛极大。花叶无边。且二地中。见初地所见十受用身卢舍那。千个百亿化身释迦。乃至十地。见九地所见无量受用身卢舍那。无量化身释迦。大千世界。佛数虽多。不离释迦之化。故名一佛所化。又小乘中。唯言一佛。无多化身。亦随彼机。说一佛也。或资粮道。见一四天下有一主佛。加行道中。见三千界有一立佛。初地以上。渐渐增故。故他受用土。其量不定。变化土。或净或秽。或小或大。前后改转。亦无定限。随生所宜。一时现故。无垢称经。佛足指按。大千界净。无垢将至。预变毗耶一城为净。说法花经。初变大千。次变十方。各二百万亿佛国令净。后更重变。故知大小随时不定。璎珞经言。毗卢遮那佛是法身。卢舍那佛是受用身。释迦牟尼佛是化身。故作是说。第六处所者。其法性土。即真如理。无别处所。自受用土。亦充法界。更无别处。他受用土。佛地经言。超过三界所行之处。彼论释言。非三界爱所执受。故离相应所缘二缚。随增言超过三界故。是道谛善性所摄。彼有三释。有义各别。有处说在净居天上。有处说在西方等故。有义同处。净土周圆。无有边际。遍法界故。如实义者。自受用土。周遍法界。无处不有。不可说言。离三界处即三界处。若他受用土。或在色界净居天上。或西方等。处所不定。法花亦言。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稳。天人常充满。十地所见。乃是报土。地前所见。乃是化土。随宜而现。何得定方别指一处。欲令众生起胜欣心。别指处所。随心净处。即净土处。化土必随三界处所。任物化生。即便现故。古人于此种种分别。三界之外。别有处所。以为净土。理必不尔。所化必有异熟识在。异熟识在。必是界摄。何得出界。由非界系。言超三界。非处有别。随所化故。第七共不共者。成唯识云。其法性土。一切如来同所证故。体无差别。自受用土。虽一切佛各变不同。而皆无边。不相障碍。余二佛土。随诸如来所化有情。有共不共。所化共者。同处同时。随应诸佛。各变为土。形状相似。不相障碍。展转相杂。为增上缘。令所化生自识变现。谓于一土。有一佛身。为现神通。说法饶益。如是土众生。宜闻释迦弥勒弥陀。此等诸佛。即共变之。于不共者。唯一佛变。诸有情类。无始时来。种性法尔。更相系属。或多属一。或一属多。如底沙佛。令释迦菩萨超九劫等。故所化生。有共不共。不尔多佛久住世间。各事劬劳。实为无益。一佛能益一切生故。由此变化他受用土。有共不共。第八诸门者。于中有十。一土主。二辅翼。三眷属。四任持。五事业。六摄益。七无畏。八游路。九所乘。十入门。第一主者。佛地经云。如来所都。谓诸佛土。诸佛为主。以殊胜故。非余所都。唯属世尊。或唯世尊摄受。非余。即三佛身。各于自土。为主非余。谓法性土体性唯一。法身为主。自受用土。虽遍法界。一一自变。名自为主。不相障碍。他受用土。及变化土。虽诸佛变。然一合相。亦一相身。各各随应摄受为主。不相障碍。二辅翼者。其法性土。及自受用。唯有佛居。而无辅翼者。十地菩萨。虽分能证。非是法身之能辅翼。法身无相。不说之故。他受用土。佛地经云。诸大菩萨众所云集。谓此净土。常有无量大菩萨僧。常来辅翼。故无怨敌能为违害。诸佛慈悲。于自识上。随菩萨宜现粗妙土。菩萨随自善根愿力。于自识上。似佛所生净土相现。虽是自心各别变现。而同一处。形相相似。谓为一土共集其中。佛地论云。如是十地所变净土。为是有漏。为是无漏。略有三义。有义无漏。自无漏种子愿力资故。变生净土。于中受用大乘法乐。能证真如。得真无漏。常见诸佛。故道谛收。有义有漏。谓自心中加行有漏净土种子愿力资故。变生净土。于中受用大乘法乐。七地已前。烦恼现起。十地修道烦恼。及所知障种。在第八识体。能持彼故。现受熏故。犹是有漏无记性摄。故非无漏。又非有情有二实身。身既有漏。所依净土云何无漏。故唯有漏苦谛所摄。如实义者。十地菩萨。自心所变净土有二。第八所变。唯是有漏。有漏第八相故摄故。为有漏身之所依故。虽无漏善力所资熏。其相净妙。而是有漏随加行等所现亦尔。若随后得无漏心变净土影像。是无漏识相分摄故。从无漏善种子生故。体是无漏。道谛所摄。其变化土。三乘众集。二乘圣人菩萨凡夫之所集故。佛所变者。唯是无漏。余所变者。有义唯有漏。无漏后得不能变为净土相故。有义亦无漏。无漏后得随佛所变增上缘力。亦变事相。理不乖违。故此释善。第三眷属者。佛地经云。无量天龙人非人等。常所翼从。其法性土。自受用土。二无辅翼。无相如前。他受用土。唯有天人。以为眷属。无有余类。虽超三界天等仍是三界摄故。净识如是摄受变现。为严净土。故不相违。或为成熟所化有情。示现如是变化种类。如为调伏劫比拏王。现化无量转轮王众。眷属围绕。或佛自化。或诸菩萨化作此类。住持净土。庄严供养。引导他方。翼从如来。无量寿经亦言。命命鸟等。皆是阿弥陀佛之化作。化为二乘。庄严净土。亦复如是。变化土中。亦以真实八部辅翼。他受用土。菩萨为真。二乘八部。皆为权现。非是真实得生中。变化土中。二乘八部。皆是真实。十地菩萨。皆为权迹。十地不应生变化土。权示化形生于中故。第四任持者。法性二依。不假任持。自受用土。自法乐持。他受用土。佛地经言。广大法味乐所持。十地菩萨。大乘法味喜乐所持。食能令住。是任持义。已超三界。性是无漏。能断有漏。不应名食。是任持因。故亦名食。如有漏法。虽障无漏。然持有漏。得名为食。无漏亦尔。虽断有漏。然持无漏。云何非食。诸佛菩萨后得妙智。能说能受大乘法味。生大喜乐。又正体智。受真如味。生大喜乐。法味生大喜乐。能任持身。令不断坏。长养善法。故名为食。七地以前。犹分段生。非不资于段触等四。八地以上。及一切佛。不资段食。可说资余。诸论说为示现依止住食摄故。若变化土。实资四食。亦得资法味为食。如闻妙法花六十劫住故。然此经下菩提分品言。既餐不死法。还饮解脱味。以涅槃不死而为食者。所证妙境。生于喜乐。可名食故。能持无漏。亦与食名不相违也。然此食体。诸教不同。广如别章及法花疏。第五事业者。其佛法身。或唯自利。为二身依。或通二利。自受用身。唯有自利。若他受用及变化身。唯属利他。为他现故。佛地经云。作诸众生一切义利。佛虽寂定。由先所修。如行愿力。任运能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他受用土中。多说妙法。少作神通。作利十地菩萨义利。变化土中。多作神通。少说妙法。作利三乘一切义利。第六摄益者。自性身土。及自受用。已断圆满。不说摄益。其他受用摄益义者。佛地经云。灭诸烦恼灾横缠垢。即诸烦恼名缠垢。如是即名诸灾横因。烦恼缠垢。此中无故。所作灾横此中亦无。或烦恼者。即十烦恼。三界见修。合有一百二十八种。缠有八种。谓无惭无愧惛沉睡眠掉举恶作嫉悭。垢有六种。谓害恨恼谄诳憍。灾横即是彼所发业。及所得果。所知障中。种名烦恼。现起名缠垢。离此二种。名为摄益。如世封主。虽不摄受。但不为灾。对户亦言主摄益我。此亦如是。又现证得得解脱烦恼灾横缠垢殊胜福智。故名摄益。化身二中。二乘圣者。唯此亦尔。凡夫菩萨。虽未永断。制伏现行。亦名摄益。地前名为损力益。能转道故。然此诸位。分别二障。此心中渐能制伏。于四善根加行道中。能顿伏尽。初地顿断。名为摄益。俱生二障。加行道中能渐伏之。十地随应能渐断之。初地已上。能顿伏尽。故名摄益。第七无畏者。内无损益。外无怖畏。法性身土。自他受用。及变化身。久已无畏。佛地经云。违离众魔。魔即四魔。是怖畏因。由此能生诸怖畏故。佛皆无彼。故无怖畏。他受用土。十地菩萨。离粗四魔。无五怖畏。烦恼蕴死。渐断位次。随应说之。其义可解。变化土中。三乘圣者。亦分能离。十信菩萨。八相成道。能伏天魔。加行道中。亦能制伏分别烦恼。离烦恼魔。十住第四生贵住中。舍离生死。出三界故。分离死魔。入初地时。分离分段死。亦名分离五蕴之魔。是故无畏。第八游路者。佛地经言。大念慧行。以为游路。彼论释言。若诸如来大念。即是无分别智。由念安住真如理故。无分别智。为法性土所游之路。大慧即是后所得智。分别诸法真俗相故。为二受用。及变化路。此二皆有造作净土增上业用。故俱名行。通生净土。故俱名路。或大念行。是自利行。内摄记故。是法性土。及自受用路。大慧行者。是利他行。外分别故。是他受用。及变化路。上说佛已。十地菩萨大念者闻慧。大慧者思慧。大行者修慧。以此三慧。随其所应。亲疏相资。为其有漏无漏土路。三慧皆通有无漏故。若变化土。地前三乘。亦以三慧。为其游路。二乘修慧。亦通无漏。凡夫菩萨。唯是有漏。为其游路。第九所乘者。御此所乘。行彼路故。佛地经言。大止妙观以为所乘。止谓三摩地。等持也。观谓波罗若。慧也。止观等运。故名所乘。路是总位。位中止观。别名所乘。佛之三身。恒乘于此。入三佛土。十地菩萨。乘此入于他受用土。地前三乘。随应前乘此止观品。入于净土。若化秽土。通散定慧。以为所乘。不尔无由生佛土故。第十入门者。从此入门。御彼入故。佛地经言。大空无相无愿解脱。为所入门。解脱者涅槃。缘之妙智。名之为门。或无漏智。亦名解脱。离系缚故。因此三门。入净土故。且一义云。因无相门。入法性土。观法无相。证真如故。因无愿门。入自受用土。于三界中。无愿求故。因空门。入他受用及变化土。达二无我。入二土故。或云三门皆入三种佛土。论说三门。或各别观三种自性。或皆能观三种性故。此说佛门。若诸菩萨。因此三种无漏之门。入他受用土。若地前二乘。亦因三无漏或复有漏。入于化土。凡夫菩萨。唯因此三有漏等持。入于他土。不名解脱门。非无漏摄故。理实他受用及变化土。皆有事乘游路门等。为令有情欣乐实德。故就行说。其法性土。及自受用。皆量无边。不说别有事门等相。他受用土。既有分限。皆依莲花而方建立。佛地经云。大宝莲花之所建立。观经亦言。作悬鼓想。有莲花座。化土不定。或有或无。唯此佛土。无莲花故。佛现土中。文有其三。一明佛现。二举喻彰。三显众观。此初文也。菩萨之心。由来见净。声闻劣意。未睹净方。令变下情。令见净刹。故假指按大千方变。此化净土。令凡见故。

经。譬如功德(至)宝庄严土。

赞曰。此举喻显。宝庄严佛。他受用身。宝庄严土。即无漏土。佛身不改。唯土变净。举他报土。以喻化土。或假喻显。佛举宝身。其土亦尔。

经。一切大众(至)坐宝莲花。

赞曰。下明众观。暂变彼心

念为平等。故见坐花。见土亦净。未久心净。故令暂见。久者必由行成。近者佛令可得。

经。尔时世尊(至)佛土不。

赞曰。下第四鹙子疑除有三。初指土为问。次鹙子喜答。三述理除疑。此初文也。

经。舍利子言(至)严净悉现。

赞曰。此鹙子喜答。

经。告舍利子(至)杂秽土耳。

赞曰。下述理除疑。此文有三。初总告。次喻示。后结成。此初文也。者如义。我心久净。土净如此。为愍劣生。随现劣生土。土本非我所严故。三乘众生所宜见故。

经。舍利子(至)其食有异。

赞曰。此喻示也。妙高山顶三十三天。四面各八。帝释居中。而为主故。旧言饭色。色见类义。

经。如是舍利子(至)所见有异。

赞曰。下结成也。此且总成。佛土虽同。唯释迦土。有情心异。见净秽殊。地前三乘。见土秽故。十地菩萨。恒见净故。

经。若人心净(至)妙宝庄严。

赞曰。下别结净。如有持髻心净。便是净故。

经。当佛现此(至)正等觉心。

赞曰。下品第四段利益圆满。有二。初大乘益。后小乘益。大乘益中。初明二益。后摄神足。此初也。初得无生在初地。任运无生在八地。既闻严净。明彼未知佛之净土。今得无生。故入初地。或时无生。得入八地。发心有二。一创发。始入初劫。二无漏发。在初地前。未得初地。故知发心方入初劫。

经。时佛世尊(至)还复如故。

赞曰。无变净方。令兴大意。大果斯得。故摄神足。虽小果亦证。不为斯现净土故。所以后说。

经。求声闻乘(至)善解脱。

赞曰。下明小益。知无常者。见土转变。顺无常理。违苦谛故。此文见道。远尘者无间道。断障故。离垢者解脱道。离垢证无为故。得法智故。名法眼净。永离诸漏。烦恼障尽。离所缘缚也。心善解脱。离相应缚也。此明证得阿罗汉果。旧云。不受诸法。不取我我所。不受生死果故。意解者。心解脱故。

说无垢称经赞卷第二(末)

天保六乙未中冬中七日昼写毕沙门游识


返回目录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