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读诵 > 佛教经典 > 经疏部
大般涅槃经义记 (10卷)〖隋 慧远述〗
---经疏部

涅槃义记卷第八

隋净影寺沙门释慧远述

自下第二明贪缘生非是本有。通脱说之。于中有三。一略明贪脱从缘集生非是本有。二从缘生贪从缘脱贪广辩其相。三以是义故诸佛菩萨不定说下总以结之。

前中初先开列二门。终不定说心有净性是其一门。及不净性复为一门。次总释之。净不净性无住处故不作定说。下别释之。从缘生贪故说非无明无净性。本无贪性故说非有明无染性。广中初先开列两门。从缘生贪则为一门明无净性。从缘心脱复为一门明无染性。次列二缘。先标后列。随于生死是其染缘。随大涅槃是其净缘。下约二缘对贪明脱四门辩之。先列后解。

于初门中先问后释。此门偏就凡夫说之。若凡未断修习贪心如是之人共贪生灭就起者说。现起贪欲名为修习。一切生下就成者说。于中初法次喻后合。下重释之。法中一切不断贪心共生灭者。有人虽复得定伏贪而未断除。使性在心故共生灭。次以喻显。欲界众生一切皆有初地味者此名初禅。以为初地。禅有三种。一者净禅。所谓上界有漏净心。二无漏禅。谛理之静。三者味禅。分别有三。一就通以论。初禅地中一切烦恼通名味禅。味著境界故名为味。禅地法故说之为禅。二偏就爱说。爱心著境与定相似说为味禅。三正论体。界中烦恼心边相应定数是味禅体。故杂心云。味为爱相应。味禅如是。此之味禅欲界众生皆具有之。一切染法味断已来在下其必成就上故。问曰。何故偏说味禅。净及无漏修习方有。不同味定身在下地于上地中未断之处性常成就。故取为喻。问曰。味禅下皆成上。以何义故偏说初地。且举初地余类可知故略不论。又问何故偏说欲界众生皆有。欲界众生望初地味未起而有。似彼贪欲不起而有。故偏举之。在初禅者现起说有理在易知何待言论。二禅已上不成下味为是不说。若修不修常成就者显前皆有。遇缘得者显前成就。言因缘下显前缘相。次合后释。文皆可知。

次释第二。先问后解。此门约就三人释之。一就声闻外凡中说。有缘生贪骨观治之名不共灭。此望起惑。若望使性。骨观不除犹与贪灭。二就声闻内凡上说。暖等已上未证四果有缘生贪。证果时灭。向中亦灭就显说果。三就不动菩萨释之。得不动时心共贪生不共贪灭。从前七地入八地时名得不动。前七地中有。爱佛心名共贪生。八地舍之名不共灭。故地经云。佛心菩提心涅槃心等一切不行。况世间心。

次释第三。先问后解。此门唯就菩萨释之。自无贪爱名不共生。随他现起名共贪灭。

次释第四。先问后解。此门约就四人释之。一就罗汉。二就辟支。三就如来。四除不动就余菩萨。何故如是十地菩萨分为三阶。初至七地功用之位合为一阶。恶贪为过。善贪为治。未说为患。于此位中不善之贪一向不行。故不共生亦不共灭。善贪非患故不说之。八地菩萨独为一阶。善贪为患。无贪为治。于此位中始背。善贪未能舍离名共贪生。终能除尽名不共灭。非是一向不共生灭故今除之。九地已上合为一阶。望彼善贪一向全无。是故说为不共生灭。以有是义故除不动。其余菩萨悉皆名为不共生灭。

前略次广以是义下第三总结。以是义故不决定说心有净性及不净性。

自下第二对前德王本无之执明非本无。真识之心本为惑覆。非先无染。而不与彼贪结等合。非本无净。本有染故所以可脱。文中有二。一就凡时明心相染而体性净。二诸佛菩萨永破贪下约就前义明有解脱。前中初法次喻后合。准喻法中文少不足。若具应言是心虽为贪欲嗔痴之所覆蔽而不与彼贪结等合。文中直明不合便罢。被覆不论。喻中初言为烟等覆是以不见喻前所少。日月喻于真心之体。烟等喻于贪等诸结。日月虽明而为烟云尘雾等覆。真心如是性虽清净而为惑覆。虽不见下喻前不与贪结等合。烟云尘雾及修罗手是其五翳。下合显法。心亦如是以因缘故生于贪结合前日月为烟等覆。众生虽下合上日月不与翳合。于中初先正明不合。若是下释。贪即贪性明妄异真。不贪即是不贪性者明真异妄。不贪之心不能作贪真不作妄。贪结之心不能不贪妄不作真。以是下结。此义犹是胜鬘经中自性净心不染而染染而不染。此初段竟。

诸佛菩萨永破贪等约就前义明有解脱。

自下第三对上德王不定之难明非不定。从恶因缘心则定缚。从善因缘心定解脱。故非不定。于中初先开列两门。一切众生从缘生贪是定缚门。从缘心脱是定解门。下广释之。先解初门。初别后结。别中有六。一为魔缚。二五欲缚。三倒见缚。四有见缚。五我见缚。六邪业缚。

初中先喻。喻中有四。一法位差别喻。雪山通喻三界出道。人喻诸魔。猕猴喻凡。悬峻之处人与猕猴不能行者喻出世道魔及余凡不能行也。或复有处猕猴能行人不能者喻上二界余凡能到魔不能至。或复有处二俱能者喻欲界地魔及余凡皆能行也。举此为取□□住处。就之以显魔能惑凡。

二诸魔惑凡喻。人与猕猴能行处者牒前第三。猎师以胶置案上者以五欲胶置于人天之案上也。捕猕猴者用惑凡也。问曰。五欲众生业果何关魔事。说魔以欲置人天案此非一切。今此且举魔所作者。如魔将女惑持世等。三凡夫被惑喻。猕猴痴故往手触者。五根之中多先以眼视其色也。触已粘者见生爱也。言欲脱者五根取境互相易代名为欲脱。非欲解脱。触境皆贪斯名粘著。如是五处悉无脱者于五根中皆生著也。四为魔摄持喻。猎师杖贯负还家者邪法之杖入心名贯。摄为魔民名负还家。

下次合之。文别有五。初言险者喻佛菩萨所得正道合初段中悬峻之处。二猕猴者喻诸凡下合第二段。向前说言人与猕猴能行处者猎师粘胶置之案上故今合之。猕猴喻凡。猎师喻魔。黐胶喻于贪欲境界。文中略故但言喻贪。三人与猕猴俱不能下重合初段。四凡夫之人五欲缚下合第三段触皆被粘悉无得脱。五令魔波旬自在将下合第四段杖贯负归。先合后帖。

上来魔缚。如国王下是其第二为五欲缚。得失相显。先喻。次合。后重辩之。

云何名为系属魔下是其第三为倒见缚。先问。次辩。后总结之。

复次若见诸法真下是其第四为有见缚。有见犹是法著我心。先辩后结。复次若见我是色下是其第五为我见缚。此乃宣说二十身见为我见矣。先辩后结。

我声闻下是其第六为邪业缚。初辩后结。辩中初言离十二部修外典籍明无正解。不解出家寂灭业等明无正行。上来六门广明被缚。以是因缘心共贪等总结显过。下次广上。从缘解脱亦非不净是故我说心得解脱总以标举。次别显之。前六缚中但翻后门。若不受等明其行正。为涅槃等彰其解正。当知是下总以结叹。是名第八总以结之。

第九德中初问。次辩。后总结之。辩中具以五德为体。初先总举。次列。后释。下叹其能。菩萨修经初发五事是总举也。于十德中后四胜进胜中初一修习对治。次一明其对治成就。次一明其正道修正道成就。此德是其修习正道。望后道成说以为初。是故名为初发五事。次列五名。先征后列。信者是其摄行方便。于法决定故名为信。后四正行。前二摄福。为善不曲名为直心。防过不作说之为戒。后二摄智。亲师求法名近善友。闻法博受故曰多闻。下广释之。信中初问次解后结。辩中有三。一对境辩信。二若沙门下叹以显胜。三虽有下明信离相。初中先辩。后总结之。辩中有八。如地持说。信佛法僧即以为三。信佛菩萨神通之力通前为四。信因及果通前为五。信真实义通前为七。谓信菩提有大义利。信得方便通前为八。谓信菩萨所修学道。今此所说与彼地持大同少异。信于三宝是彼初三。施有果报是彼第五。信因信果信二谛者是彼第六。信真实义信一乘道为生分三。彼中略无。亦可此言即是彼中信佛菩萨神通力也。分一为三是说自在。亦名神力。信第一义是彼第七信得义也。无上菩提义利中极名第一义。非是理义。理义是前二谛中收。信善方便是彼第八得方便也。自下第二叹以显胜。若沙门等所不能坏叹其信坚。得圣人性叹信所成。有此信者堪为佛种名圣人性。修行施等得近涅槃不堕生死叹信利益。能离生死近大涅槃。初就施论。后类戒等。是名下结。

自下第三明信离相证实以成。故虽有信而亦不见我有此信。是为初事总以结之。次释直心。文别有二。一就外化明其直心。二复次云何质直心下就自利行以明直心。前中先问次辩后结。辩中初论。德王白下问答重显。前正论中文别有二。一明菩萨正直不曲。二虽见下明心虽直而巧随物不同世人愚直恼他。前中于生作质直者明修直心。一切生下明离曲心。一切众生遇缘生曲举凡显圣。菩萨不下辩圣异凡。菩萨不尔正明异凡。何以下释。善解诸法悉因缘者解知邪曲是生死缘。巧随物中初明菩萨见恶不说。何以下释。后明菩萨见善赞叹。云何下释。先出善体。后显赞意。为令众生闻性发心。下重显前赞性令人发心之义德生先难。难意如何。明有佛性自然得佛何假赞叹。文中初言如佛所说菩萨赞性令生发心是义不然牒以直非。何以故下广释显非。先征非意。下对辩之。辩中先牒上三病人。若言遇已下就所牒中将上类下明皆自得不假叹性。就牒前中有喻有合。今先牒喻。如来初开涅槃经时说有三种总以标举。如来向前现病品中说有三人。故今指彼为初开时。说学行中彼为始也。下别牒之。一切众生亦如是下牒上合文。众生如是是总合也余是别合。先合中人。次下后上。何故与前所说不次回上在后。欲约设难故不同前。下就设难。初言遇与不遇悉发如来云何说言赞性令生发心。就前所牒上人设难。若过不过。悉不发下就前所牒下人设难。执上类下明皆自得不假赞性。于中难辞有六复次。相从为四。难辞六者。一明阐提有性得佛。难破佛说不作佛义。二如说何等名为一阐提下明一阐提性善不断。难破佛说断善根义。三如佛昔说十二部下明其阐提性善常在。难破佛说入地狱义。四佛性不断非阐提下明性不断。难破断善作阐提义。五若因佛性发菩提下明有佛性自然向佛。难责如来为说法义。六从佛说因果性下明其因中定有果性能得菩提。难破佛说因无果义。相从四者。第四一难与第二同。第五一难与初难同。故下无答。宜审记知。

就初难中名遇不遇。悉不能发是义不然牒以直非。何以下释。如是之人当得菩提略释显非。第二难中初牒如来断善之言直非不然。何以下释。不断佛性略释显非。性理不断云何说断重释显非。第三难中先牒向前初功德中所说二善列其名字。下就设难。无常可断可堕地狱。常善不断何故不遮。第四难中佛性不断非一阐提自立道理。如来何故说言阐提非破佛语。

第五难中若因佛性发菩提者直举道理。何故为说十二部经责佛为说。譬如已下广明有性自然得佛成说不应。有两复次。前中先喻。后合显法。菩提之心亦如是者明诸众生但一发心佛性力故自然得佛如河赴海。不假如来为说方得。后中先喻下合可知。

第六难中先牒直非。如佛所说因中果性非有无者是义不然。何以下释。先征后辩。初就譬喻明因有果成佛不然。以是下结。

下佛答之。先叹后释。叹中初言善哉总叹。有二下别。先问益希中泛举六种二人明皆希有。为取第六举余类之。益中转法显正之益。枯十二等破生死益。能与魔下摧邪之益。下释难辞。释意如何。如中品人值友闻法则能发心。不值不闻则不能发。我就此人说赞佛性令其发心。不为上下。文中有四。一辩释三喻。二约显法。三一阐提亦得已下释去难辞。四结已须赞。初段可知。第二段中约喻显法。上品人上难辞即遣。我为中人说赞佛性令生发心。何得就上难我不须。文显可知。

第三段中释去向前下人上难。难辞有六。佛但释四。第四一难同于第二。第五一难同于第一。故无别释。解初难中明阐提人亦有得佛不得佛义。舍阐提心即便得佛。不舍不得。不得说言一向定得。于中先明阐提亦得。所以下释。发菩提心非阐提故。下明不得。以何缘故说阐提得征前德王说得之言。实不得者正明不得。如命尽下喻显不得。阐名信下释第二难。于中文别有八复次。辩义唯二。一明佛性不断所由。不入所断善根中故。二明断善为阐提义断绝余善名阐提故。八复次中前六可解。第七番中初明阐提断无常善名一阐提。后明佛性不同所断。佛性是常不同无常为是不断。非善不善不同前善为是不断。于中初明非善不善。何以下释。先解非善。后释非不。第八番中又善法者生已得故明相异性。性非生得辩性异相。以断生得名一阐提就相论断。何者是其生得善乎。信等五根宿习令成。生便得之名生得善。以何义故偏断此善名一阐提。方便之善前已说故。断善根时先起方便邪思惟心。后起九品重恶邪见正断善根。前方便心断方便善。后九重邪断生得善。前第二句就始为言说断方便。此就后说论断生得。

下次解释第三句难。如汝所言阐提有性何故不遮地狱之罪牒其难辞。下对释之。明阐提中无有佛性故不能遮三恶道苦。是义云何。果性能遮三恶道苦。因性不能。阐提有因未有果性为是不遮。文中初明阐提无性。阐提云何遮下彰其不遮。前中阐提无有佛性法说明无。如王下喻。喻有八句。一众性闻性喻。王喻众生。箜篌喻身。声喻佛性。性称妙。闻皆爱好名心耽著情无舍离。二即告下随闻推求喻。臣喻如来。众性问佛性之所从名告智臣声出何处。三大臣下圣为开示喻。说性从于五阴中现名箜篌出。四五复语下请圣求见喻。求见性体名特声来。五臣即答下就因辨果喻。说阴为性开晓总心名持箜篌置于五前。就因辩果故云是声。六王语箜篌出声已下即相求性喻。亦名求性不得喻也。箜篌出声总相求性。求不得方性不显了名声不出。即断弦下别相求性。随一一阴破折分张求性不得名断弦等声亦不出。七王即嗔下不解谤圣喻。八臣白王下圣为解释喻。夫取声者法不如是呵情妄取。以众缘下显示证仪具行方见。名以众缘巧修乃悟名善方便声乃出耳。

下合显法。佛性如是合初句中箜篌声也。无有住处合第六句求声不得。方便可见合第八句方便声出。以可见故得菩提见成佛也。上来广明阐提无性。

下明不遮阐提不见。云何能遮正明不遮。若一阐提有信已下反显不遮。以不信下顺显不遮如汝所说乳无酪下释第六难。先牒难辞。下对显非。于中初法次喻后合。法中愚人作如是说呵邪乖正。智终不言辩正异邪。何以下释。以无性故智不言有。喻中三句。一无缘下出证酪本无。二如水乳下异缘不出证酪本无。三颇求下得缘方出证酪本无。下合显法。佛性如是合乳酪性假缘可见。假缘可得合得颇求即便成酪。待缘后成即是无性合若本有何故待缘。上来广答。

以是义故常赞人善名质直心结答上问。

前就化他。下就自行明质直心。先问次辩。后叹下结。辩中菩萨常不犯恶离过心直设有过下悔过心直。初明悔过。若人问下寄问显直。有五问答。文皆可知。以直心下叹以显益。信有佛性顺理之益。不名阐提离邪之益。名佛弟子归正之益。若受衣等消施之益。是名下结。

次明持戒。先问。次辩。后总结之。辩中初离凡夫之过次离小乘。后修大乘。离凡过中句别有三。一离凡夫异求之过。不为生天不意恐怖而持禁戒。二离外道邪戒之过。不受狗戒鸡牛戒等。三离凡夫毁犯之过。不邪四重名不破戒。离重方便名不缺戒。不犯轻过名不瑕戒。离轻方便名不杂戒。此离凡过。不求小果名为不作声闻之戒。此句明离小乘之过。下明修大。受尸罗戒学戒方便。得具不慢戒成离相。

次明近友。先问。次辩。后总结之。辩中先明菩萨善友。次明佛友。我身即是就已总指。是故能断富伽罗下举其性昔十二种事显已真友。以是义下总叹友益令人亲近。何故阿难说半梵行不知性因。从支生故。佛知今善及与往因皆从友生故说具行。是名下结。

次明多闻。先问次辩。六番简要令人量分而听受之。是名下结。

上来广释。自下第四叹其行能。于中初明依前五种能起自利。如父母下明能利他。前自利中先开三门。难作能作是精进行。难忍能忍是忍辱行。难施能施是其檀行。次辩其相。后明离著虽复能作不念我作就初离著。忍施如是类后两门。

下利他中初起慈行。若子遇下明起悲行。于诸众生不嗔喜下明喜舍行。慈中先喻后合可知。悲中先喻。喻中初明有病为治。后不计恩。下合显法。先合为治。终不念下合不计恩。于中初先不念自己为生除恼。先顺后反。唯作念下无念众生可为说法令断烦恼。下明喜舍。于诸众生不嗔是喜不喜是舍。初先正辩。德王白下问答重显。前正辩中初先法说。菩萨于生不嗔不喜略举喜舍。何以下释。以善修集空三昧故不生嗔喜。次以喻显。林喻菩萨。火等喻于能恼之人。而是林下喻无嗔喜。下合可知。

下重显之。显前善修空三昧义。德王先问。如来次答。答中不尽下重显之。就初问中先为两定。法性自空是一定也。空空故空是二定也。法体不空以其空观强破使空名空空故空。下就设难。若性自空不应修空然后见空就初设难。云何如来言修见空结非圣言。若性不空虽复修空不能令空就后设难。法体不空何观能空。

下佛答之。于中初明法体自空翻答后难。以相似下明由菩萨修空见空翻答初难。前中初言法性本空总立空义。何以下释。先征后解。一切诸法不可得故总释法空。色性已下随法别解。先就色论。后类余法。色不可得总明色空。下广释之。云何色性征问起发。下对辩释。明非有无为色体性。文别有四。一约四大明非有无。二约青等明非有无。三牒正破邪。四结成空义。初中约就地水火风破遣色相。破之云何。色非地等明色非有。不离地等彰色非无。是义云何。色者是其四大家相如镜中像。大是色体如即像镜。就大别分色相不立故非地等四大和合。色相存立故说不离。第二段中约就青等破遣色性。破之云何。非青黄等明色非有。不离青等彰色非无。是义云何。色者正以质碍为性。青黄赤等是色之相。相别碍通。彼青黄等虚幻不真。如阳炎水相有性无。性既不有。知复说何以为定碍故非青等。即就青等义说为碍故言不离。自下第三牒正破邪。非有非无是牒正也。非有牒前非地水等非青黄等。非无牒前不离地等不离青等。云何当言色有自性是破邪也。既非有无云何有性。自下第四结成空义。以性叵得故说为空。此明色空。一切如是类显余法。

上来广明法性自空翻答后难。

下明菩萨修空见空翻答前难。由凡计有故须菩萨修空见空。文别有四。一明凡夫见有所由。由见诸法续相似相。二明菩萨见空所以。以修向前信等五事故能见空。三若沙门下就前凡夫明有见过。若沙门等举有见人。此等乖理故偏举之。见法不空举有见情。下彰其过。非沙门等明其人非。不得修等彰其行非。谓不能得涅槃因果违圣顺魔。四一切法本自空下明前菩萨修空见空。于中有二。一以法显心。由法性空故令菩萨修空见空。二如盐下以心显法。由习空想故令诸法不空作空。前据真谛故说性空令菩萨见。后就世谛故说菩萨修空三昧不空使空。前中初言法本性空。亦因菩萨修空见空当法正辩。由法性空故令菩萨修而见空。理虽常空。人迷不见。故因修空方始见空。下以喻显。于中先举无常力为喻。如一切法性无常故灭能灭之分段无常。先顺后反。有为之法有生相故生能生之有灭相故灭能灭之是念无常。以色心体有可生可灭义故。法外四相能生能灭。下复举其苦义为喻。良以诸法性是苦故苦能苦之。第二以心显法之中先举八喻。如盐性醎喻修空想。心醎异物喻能空法。余亦如是。下合可知。

前问次答。于前义中有难解者下重显之。德王先问。后佛为释。问中两门。一对上后段以心显法执法性有难定是倒。二若空三昧唯见空下对向初段以法显心执法定无难定无见。前中德王复作是言若盐能令非醎作醎牒举前喻。修空三昧若如是者牒举前合。后征显过当如是定非善非妙。性是颠倒是乖法理所以非善。定不称法故曰非妙。观有作空故生颠倒。就后难中若空三昧唯见空者牒上菩萨修空见空。下就设难。空是无法为何所见。下佛答中先解初难。汝言空无为何见下释去后难。前中有三。二翻前难辞明空三昧见空非倒。三住九地下翻前难辞明空三昧见空是善。三有二说下翻前难辞明空三昧具空是妙。初中有二。一正翻前难明空三昧是空非倒。二以世间人见有女下遮防外难明圣随俗说有非倒。就前见空非颠倒中是空三昧见不空法能令空寂述成上义即为一门。然非颠倒翻答前难复为一门。如盐作醎三昧如是不空作空显上初门。贪是有下显向后门。于中先明贪与色境皆是倒有。以是义下翻对倒有辩明菩萨见空非倒。前中先明贪是倒有。后明色境亦是倒有。贪中直明是有便罢。略不论。倒贪是有性非是空性正明贪有。贪若空下破无成有。贪如是空不应随狱是破无也。若随地狱云何是空显成有也。下次明其色是倒有。句别有四。一明色是有。二何等下明色其倒。先征后辩。三以颠倒下显色是倒。约贪显之。倒故生贪正明是倒。若色非倒云何生贪难破非倒。四以生贪下显色是有约贪显之。以生贪故非不是有下次翻前辩明菩萨见空非倒。以是义故修空非倒总明非倒。以前色贪倒有义故。修空翻之不名颠倒。一切凡下别明非倒。凡夫见女即生女相举凡显圣。菩萨不下辩圣异凡。菩萨虽见不生女相翻前色有以明不倒。以不生等翻前贪有以明不倒。上来正明见空非倒。自下第二遮防外难明圣随俗说有非倒。何因道此。向者宣说凡生女相。圣人不生名非颠倒。若尔圣人亦说有女应是颠倒为遮此难故今释之。圣随俗说故非颠倒。文中初明菩萨随世亦说为女。若见男下明其非倒。见男说女是则颠倒反显不倒。是故我下引说证成。

自下第二翻前难辞明空三昧是空是善。以修空者见佛性故。于中先明取有迷性彰有不善。若见性下明空见性彰空见善。前中初言住九地者举有见人。谓从欢喜乃至善慧。见法有性举有见心。破相未穷故见有性。以是见故不见佛性彰有不善。有见覆真不见性故名为不善。问曰。凡夫二乘人等亦见有性。何故偏举九地菩萨。九地高胜尚不见空不见佛性。余则亡言故略不举。明空善中若见佛性则不复见一切法性悟实舍相。以修空相不见法性则见佛性舍相证实。修空见性故名为善。谁能如是。十地及佛。

自下第三翻前难辞明空三昧见空是妙。说有为凡空为圣故。先举二说。有无列名。下就人论。为生说有明有是粗。为圣说无明空是妙。为圣说无总以标举。次别显之。为不空者修空见空为前九地令入空也。无法性者亦修空故为第十地证穷空也。以是下结。以前两义故亦宣说修空见空。

上来三段释初难意下次释其第二句难。汝言空无为何所见牒其难辞。下为辩释无见为见。文中有二。一述前难辞明无所见。二是故菩萨见一切下即就无见以说其见。前中初言如是如是实无所见总述其言以明不见。无所见者即无有下略辩不见。修涅槃下辩明菩萨不见所由。以修涅槃故无所见。初先正辩。若有见下举有见过成前不见下明见中初先明其菩萨见空。是故我下明佛见空。诸佛菩萨修如是下总结修益。就初段中是故菩萨见一切无乘前总显。是前有见不见佛性乃至不得入涅槃故。菩萨见法悉无所有。菩萨不但因见已下历法别显。是故下结。后二可知。

是名第九总以结之。

第十德中先问次辩。三十七品得入涅槃是自利德。为众生说涅槃佛性是利他德。

上来辩德。若须陀下品中第二叹经令学。于中有三。一明信谤损益。二德王白下问答广辩信谤之相。三德王领解。初中须陀乃至菩萨信是语者得入涅槃彰信有益。若不信者轮回生死明谤有损。第二段中德王先问。但问谤人略不问信。下佛答中先广明谤。下略论信。谤中初言我灭度后声闻弟子正出其人。下明不信。文别有四。一略明不信。愚痴无解。破戒无行。喜生诤讼毁正立邪。舍十二部诵外道典显前愚痴。受畜不净显前破戒。言是佛听显前净讼。二呵以显过。先开五门。后广辩之。三以如是恶比丘下广明不信。于中初明害持法人欲立制度遮他习学。何以故下说是为非。初先总非。所以下释。释中五句。

四是人下结答前问。若有众生信此经下明其信人。解半句者或常或住。

下领解中解一句者解常及住。是名第十远结前德。

师子品者上明随缘造修之行。下明舍相入证之行。因师子吼启请宣说故就请人以题章自名师子吼品。此人内证师子吼定能吼所问故名其人为师子吼。此品答上一切法中悉有乐性唯愿世尊为我分别。然上问中单问所证。今此品中具以显之。下说佛性是其所证。下明见行是其能证。故外国人名此以为离诸放逸入证分矣。

此品有二。一问答辩法。二若有众生欲得了了见佛性下叹经劝学。三品末偈文师子闻法荷恩赞叹。前中有六。一如来劝问。二师子许问。此二一对。三如来听问。四师子正问。此二一对。五如来赞问。六如来答问。此第三对。

初中如来先泛举疑以劝其问。下许酬答。初中法门差别无量。今此且举十门劝之。一三宝门。二四谛门。谓实不实。实是真谛。不实世谛。四八修门。观生死法为无我等。观涅槃法以为我等。五三乘门。权有三乘。实无三乘。六佛性门。众生有性。外法无性。七假实门。假有众生实无众生。八有无门。有无多含。九真妄门佛性是真。妄情不真。十因果门。有因无因有果无果出世因果。有作无作有业无业有报无报世间因果。亦可前对性净因果后对方便。今恣汝者总劝令问。吾当为下许为酬答。我不见等明已能答。

自下第二师子许问。于中师子先许咨问。会有菩萨名师子吼标列其人。从坐起等启请方便。白佛已下彰已欲问庆蒙佛听。下佛对之。劝人供养。先劝供养。者何以下释劝供养。是故应下结劝供养。前中汝等深敬尊重劝意供养。言赞叹者劝口供养。以种种等劝身供养释中所以征劝所由。下明其人欲师子吼故应供养。于中有二。一明其人宿善今成欲师子吼故今供养。二如师子王下明吼同佛故应供养。先喻后合喻中先举师子之王喻佛如来。野干下举师子之子喻此菩萨。是中为明师子菩萨欲吼应供何故明佛。彰此菩萨吼同佛故。亦即明佛能酬答故。

前中有四。一能吼德。二晨朝下明将吼相。三为十一下明吼所为。四水性下明吼势力。初中师子喻佛如来。无畏自在故说为王。圣慧内照名为自知。六度行体说以为身。十力雄猛说之为力。破邪之智名为牙齿。明利难敌故曰锋芒。四如意定智德所依故说为足。又能进趣故说为足。定依净戒故曰据地。宁心四禅名安岩穴。振大悲尾出妙法声。若有下结。

第二相中启化之初名为晨朝。从德现化称言出穴。现通摧慢名曰频申。许说进善义称欠呿。照察物机名四顾望。初陈法化名为发声。法响逾盛故曰振吼。

就所为中为十一事总以标举下别显之。

下吼势中要分为二。一益正众。二摧邪人。细分有四。水性潜没。合正学中出家之众深入正法。陆行藏伏合正学中在家之众安住正法。飞者堕落合邪学中诸魔颠堕。香象失粪合邪学中外道退散。

上来喻佛。下喻菩萨。如彼野干百年不能举劣显胜。明二乘人不能吼也。若师子子三年能吼辩胜过劣。喻明菩萨能师子吼。

下合显法。先就如来合师子王。文别有五。一合初段能吼之德。二摧破下超合第三吼之所为。三为令正见四部众下合第四段吼之势力。四从圣行下却合第二将吼之相。五四足据下重合初段能吼之德。

就初段中如来合前师子王也。正觉合前自知言也。智慧牙爪合牙齿也。喻中无爪。合中有之。四如意足合前四足。欲进念慧是其四耳。六波罗蜜满足之身合前身也。果德圆备故云满足。十力合力。大悲合尾。安住四禅合安岩穴。为诸众生而师子吼合前出声。

第二超合吼所为中摧破魔军合坏实非师子言也。示众十力合试自力。开佛行处合令处净。为邪作归令为诸子知处所也。安抚生死合为群辈无怖心也。觉悟无明合为眠者得觉悟也。行恶作悔合放逸兽不放逸也。开示邪见令知六师非师子者合为诸兽来依附也。破富兰等合为调伏大香象也。令二乘悔合教子息。为教五住诸菩萨等合为庄严自眷属也。五住之名经文不列。准义论之进退不定。一义分别种性为一。解行为二。净心为三。二地已上行迹为四。八地已上合第二义者。地前为一名为信地。净心为二。行迹为三。八地九地决定为四。十地毕竟以为第五。第三依彼五忍永别。地前伏忍合以为一。初二三地信忍为二。四五六地顺忍为三。七八九地无生忍四。十地寂灭以为第五。皆得无伤第三超合吼势力中令正四众于邪四部不生畏者合初水性潜没深渊陆行藏伏。出家二众合其水性。在家二众合彼陆行。飞堕象走略而不合。若合不异吼所为中第一及与第九句故。

第四却合将吼相中圣梵天行合岩穴也。约喻名法说为窟宅。地持说此以为三住。与此窟宅其义相似。圣梵二行广如上辩。天行犹是八禅定也。上有五行。今以何义但说三行。良以此三是摄善行。余二离过。善正所依故偏论之。频申而出牒举前喻。为破憍慢约之显法。现胜神通故能破慢。欠呿牒喻。为生善者约之显法。如上文中举疑劝问许为解释为生物善。四顾牒喻。为令众生得四无碍约之显法。观众堪受四辩之机为说令成四无碍智。

第五重合能吼德中四足据地牒举前喻。令生安住尸波罗蜜显其化意。自住净戒故令他具师子吼者牒上喻中若具如是能师子吼名决定说总约显法。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别约显法。

上来合佛。下就菩萨合师子子。声闻缘觉虽逐如来不能吼者合前野干不能吼也。十地修三能师子吼合师子子始满三年即能哮吼。三行犹是圣梵天行。

上来释劝。是师子下结劝供养。

世尊告下是第三段如来听问。

师子白下是第四段师子正问。问中八句。前四问其所证之性。后四问其能证之行。就前四中云何为性问其性体。云何许法是其佛性。以何义故名佛性者问性名义。何故复名常乐我净问性体义。何故一切众生不见就人征责。此言即是问性有无。若实有性一切众生何故不见。众生不见当应无性。就后四中十住住何佛住何法问证性行。十住何眼。佛以何眼。问证性智。亦可前二问福德行。后二问其智慧行也。

自下第五如来赞问。于中有三。一佛叹师子具二庄严能知能问。二师子言云何慧下辩二严相。三师子言若有二严不应问下辩所问法就初段中善哉总叹。若人下别。别中初明为法咨启必具二严。次列两名。下叹其能。具二严者能知向前所问八义。

第二段中师子初问云何福慧。下佛为释。二庄严义广如别章。此应具论。文中先辩二庄严相。汝今具下叹其二能。

前中三番。一约十地体德分别。证体是慧。余德名福。故今说言慧庄严者谓从一地乃至十地福庄严者檀至波若非波若波罗蜜。是义云何。檀等六行各有二种。一随事造修。非波罗蜜不能到于诸法实性非是自性清净度故。令理成者是波罗蜜到法实性是其自性清净度故。然今文中分取波若。是波罗蜜为慧庄严见法实故。前之五度及波若中非波罗蜜悉判为福。不能见法如实性故。良以波若波罗蜜多行成在十地。是十地体。故就位论。谓从一地乃至十地。余非地体。当相以辩故言谓檀乃至波若。于波若中有非福德者宜须简别。故复说言非是波若波罗蜜矣。二就人分别。慧庄严者谓佛及与十地菩萨。文中略故直言菩萨不言十地。良以十地与佛同能眼见佛性。故合为慧。声闻缘觉乃至九地皆悉不能眼见佛性。同判为福。三体用分别。诸佛菩萨有二种行一是德体性实离相。二是德用起化随物。今言福者有为有漏有有果报有碍非常是凡夫法是其德用。用有起作故曰有为。示起染过名为有漏。现六道身名有果报。随化起灭是故非常。所作似凡名凡夫法。此犹是前常与无常。慧庄严者无为无漏无有果等是其德体。体无起作故非有为。出障清净名为无漏。六道身断故无果报。生灭永夷称曰常住。此犹是前无常共常。

上来直辩。二庄严相。下叹其能。汝具此二能问深义。我具此二能答深义。是中不欲明已能答。为显二种庄严功能。准下此中文少不足。若具应言汝具二严能问甚深一二之义。我具二严能答甚深一二之义。故下师子乘之为问不知何因。文中略无一二之言。

第三段中师子先问。问意如何。明一与二相粗易识不假二严方能问答。而佛说具方能问答。所以问之。文中有二。一乘言正难。二所以下释。前中菩萨具二庄严则不应问一种二种。难前菩萨具二能问。具二庄严应当解法无一无二。何缘正能问一问二。云何世尊说言能答一种二种。难前我具二严能答。然此问中言有隐显。准后类前前应有二。一自立道理。具二庄严不应问于一种二种。二征破佛语。云何说言具二庄严能问一二。准前类后后亦应二。一自立道理。具二庄严不应答于一种二种。二征破佛语。云何说言具二庄严能答一二。今前句中偏举道理略无征辞。后句之中偏举征辞略不立理。准此验前必知向者有其一种二种之言。亦可此言准义为问。向前问中导言佛性众生不见即是其二。佛菩萨见即是其一。如来就之说为深义故。今师子取以为难。就下释中先自征责。我有何以为此征问。释中诸法无一无二举深形浅。一种二种是凡夫相明浅非深。一二既是凡夫之相。何假具严方能问答下佛答之。文还有二。一翻答初段明具二严方能问答一种二种。于中偏就菩萨答之。若有菩萨无二庄严不知一二反答前问。具二能知顺答前问。二翻答后段明其一二深而非浅。于中先翻无一无二。后翻一二是凡夫相。前中若言无一无二是义不然牒以直非。何以下释。先征非意。下对释之。若无一二云何得说无一无二。由有一二故得就之说无一二。若全无者对何宣说无一无二。下翻一二是凡相中若言一二是凡夫相牒其难辞。是乃十住非凡夫相翻其难辞。何以下释。先征后解。于中先出一二法体。一谓涅槃。二谓生死。次释其义。涅槃体常不变故一。生常爱无明等前后分异是故言二。皆初征问。后释可知。下就人定。明一与二并非凡相。凡夫例惑不能解知生死无常涅槃常故。以是下结。以非凡夫所知义故具二庄严方能问答。

自下第六如来答问。于中经文粗判有二。一略显证义。二佛性者非内非外然非失下广显证义。细分有四。一对前八问略显证法。二若男女欲见如来应当修习十二部下约对前法劝修趣入略明证行。三性非内外然非失下广显证法。四师子言无相定者名涅槃下约对前法劝修趣入广明证行。就初段中先答前四问明所证法。师子吼言菩萨具几见不了下答后四问明能证法。佛性是其所证之法。诸佛菩萨证性之行。为他施习为能证法。此二须记答前四中初就众生现性答问。师子白佛佛与佛性无差别者一切众生何用修下就诸众生当性答问。性非当现约缘言耳。就现性中文别有二。一对上初问辩出性体。即约此体明其佛性常乐我净众生不见。此一分中答上三问。正答第一兼第四。二如汝言以何义故名佛性下对第二问解性名义。即约此义明其佛性常乐我净众生不见。此一分中亦答三问。正答第二兼第四。

就初段中先对初问辩出性体以是义故佛性常下超答第三明其佛性常乐我净。无明覆下超对第四明诸众生不见所由。

初中汝言云何为性牒举前问谛听许说。下正答之。就中宣说三义为性。一第一义空以为佛性。二智慧为性。三中道为性。

性者名为第一义空是初门也。佛性门中旷备法界一切种义。今此且就一空门说。就染说性喜同情取故说为空。性云何空略有二义。一离相名空。体虽真有而无一相。如净醍醐而无青黄赤白等相。亦如一切众生心识体虽是有而无大小长短等相。又如佛身体实妙有而无一相。无何等相。如马鸣说谓非有相。亦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亦非一相。亦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亦非自相。亦非他相。非非自相非非他相。非自他俱相。如是一切妄心分别悉不相应唯证境界。二离性名空众生佛性即如来藏。如来藏中广备法界恒沙佛法。是诸佛法同一体性互相集成。无有一法别守自性故说为空。空义如是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明空与慧更无别。体离相义边故说是空。觉照义边是故慧门。故无别体而第二门。良以说空喜同断灭故说为慧。既言是空云何名慧。解有四义。一空是慧境故名智慧。故龙树言说智智处皆名波若。二依此空理出生佛慧。因中说果故名智慧。其犹世人说食为命。三就体说。此之佛性虽名为空体是真心。心是觉性故名智慧。故华严云一切众生心微尘中有无师智无碍智广大智等。马鸣论中说为本觉。问曰。凡时未有智解。以何义故得名为觉。论自释言从本以来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一切法界义故。自性清净识知义故名之为觉。是义云何。真心体中具过恒沙一切佛法心于彼法同体照明。由来无障名照法界故名智慧。四约人分别。凡佛虽殊体性无别。体无别故将凡取性性名为因。据佛取性性即佛果。故上宣说苦集等实即是如来。是佛果故名为智慧所言空者不见空下是第三门中道为性。于中约就愚智显之。文别有四。一明愚人偏见。二智。者下明智人正见。三见一切下明前愚人所见非中。四中道者名佛性下明前智人所见是中就初段中所言空者标别愚人。愚谓二乘。二乘唯见生死法空。故言空者亦得说言若无常者及无我者。就始言耳。下言不见空与不空彰其所迷。二乘之人但能见空不能见空及与不空。故言不见空与不空。非全不见。此言略少。若具应言不见苦乐乃至不见我及无我。类初可知略不具论。人言空者牒前理空。云言水见空不空者导前空理非智慧故不能见空及与不空。粗看似是。细穷则非。空理不见何待言论。第二段中初言智者标别解人。人谓菩萨人言智者牒前智慧。乍看似是。审思则非。前空与慧并是所显中道之性。今言智者标举解人约之辩中。非牒前智。见空不空乃至无我彰其所解。空者一切生死已下辩其所解。自下第三明前愚人所见非中。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名中者约空不空以显非中。二乘唯见生死法空不能见于涅槃不空。偏故非中。乃至见于一切无我不见我者不名中道。约我无我以显非中。超苦无常故言乃至。义同前解。

第四段中中道名性。言少不足。若具应言见空不空乃至见我及与无我是名中道如是中道名为佛性。翻前可知故不具论。由见空等知法非有。见不空等知法非无故名为中。说此中道为佛性矣。上来一段对上初问辩出性体以是义下超答第三明性是其常乐我净乘前显后。以是第一义空为性。智慧中道为佛性故常恒不变。亦应宣说我乐及净类常可知。略不具辩。

无明覆下答第四问明诸众生不见所由。无明覆故令生不见别明凡夫不见所由。声闻已下别明二乘不见所由。于中初明声闻缘觉但见空等不见不空乃至于我。次明不得第一义空。后明不能行于中道。下明不能见于佛性。中有三下总明凡夫二乘不见。见中有三略以标举。此于中道正见邪见通名见中。次列三名。下辩其相。解定乐中菩萨邻生虽处阿鼻如三禅者为物甘处。如似世人乐三禅乐。非谓在中乐如三禅。言定苦行谓凡夫者。凡夫唯有生死之苦故名定苦。声闻缘觉行于苦乐作中道者有变易苦。以离分段得小涅槃名之为乐。二乘住此作中道想。以是义下双结后二不见佛性。

下次答上第二句问解性名义。即就明其常乐我净众生不见。如汝所言以何义故名佛性者牒举前问。下释有三。一总明佛性是其菩提。中道有三下别明佛性是其中道。三十二缘智即是阿耨菩提种下别明佛性是其种子。初中即是中道种者性是中道而与菩提作种子也。

第二段中三番辩中一通就理行以辩中道。二生死本际凡有二下偏就十二因缘之理以说中道。三众生起见凡有二下偏就十二因缘观行以显中道。是中举行为约显理。就初段中道有三种略以标举。次列三名。正辩中道余二显之。此上中下异于余处。余处所辩下法为下。中法为中。上法为上。今此所论下劣之法名上名下。据此下法向上望之有上可趣名为上道。向下望之下有三涂可以趣向说名下道。胜上之法说以为中。据此胜法向上望之无上可趣不名上道。向下望之不退趣入凡夫心中不名下道。不上不下故说为中。下释其相。下牒初门。梵天无常谬见常者此上求心。下有三涂可以趣向故名下道。上牒第二。生死无常谬见是常三宝是常计无常者。此是例惑求下之心。上有菩提终可趣向故曰上道。何以下释。先问起发。能得最上阿耨菩萨对问辩释。不将此心得上菩提。有此心者终得菩提故曰能得。中牒第三。下释其相。先辩后结。辩中四句。第一宣说第一义空理法为中。二从无常见无常下说行为中。三第一义空不名已下释前第一理法为中。第一义空不名为下非下故中。何以下释。凡夫不得故不名下。不名为上非上故中。何以下释。先征后解。体即是上更无上法可与为道故不名上。四诸佛菩萨所修已下释前第二行法为中。不上不下。义同前解。上来别释。以是下结。

上来通就理行说中。

自下第二偏就因缘理法明中。于中先明因缘中道。是故佛性常乐我下明性是其常乐我净众生不见。前中先辩因缘之相。生死本际凡有二种无明与爱举生死因。无明是其现苦家本。本亦有行略而不彰。有爱是其当苦家本。此名爱结以之为有。爱三有故。现在亦有取及有支略而不辩。是二中间有生老病死举生死果。此举缘相下就说中是名中道就缘辩中。问曰因缘云何为中。解有六义。一就破离断常分别于事分齐十二因缘次第相生。后藉前起是故非常。前能生后所以非断非常非断故名为中。二破我分别。因缘法中无我无人。以无我故因缘之法亦非我所则为非有。因缘相生故复非无。非有非无名为中道。三破性分别。十二缘法但集从缘无有自性所以非有。因缘相生是故非无。非有非无故名为中。四破相分别。因缘之法诳相而有穷理本无。不但无性。相亦叵得。如阳炎水近观之时非直无于水性而已水相亦无。穷理本无名为非有。诳相似有说为非无。非有非无名为中道。五破想分别。十二缘法更细推求心外无法。但是妄想自心所见。如梦所见皆是心起。以心起故于理本无名为非有。妄心自现说为非无。非有非无名为中道。六就实分别。十二因缘穷其本性真心所起如梦所作皆报心起。故地经说十二因缘皆真心作。真心即是如来藏性。古今常湛清净不变。何有因缘起作可得所以非有。随妄流转集起生死说为非无。非有非无故名中道。又彼真离性名为非有。体具法界恒沙佛法说为非无。非有非无名为中道。六中前五虚妄不真生灭流转。非是常乐我净之法。不能究竟为佛真种。今此不论。第六一门体真常乐我净之法能为佛种今名中道。与经中说生死二法是如来藏其言相似。如是中道能破生死故名中道释为中义。中道即是因缘实性。是实性中无因缘相故破生死。生死之有著边故起。故破生死名为中道。以是中道名佛性者结中为性。以是中道能破生死成佛义故得名佛性。

下次明其常乐我净。众生不见一处合论于中初法次喻后合。法中初言是故佛性常乐我净乘前显后。是前中道能破生死为佛性故。佛性得为常乐我净。以诸众生不能见故无常乐等辩相显实。此即明其众生不见。性实非下彰实异相成前不见。喻中贫人家有宝藏喻前性体常乐我净。是人已下喻上众生不能见等。有善知识而语已下喻性实非无常苦等寄得显之。于中先喻诸佛菩萨开化令得而语化始。即以方便令见化终。以得见下喻诸众生同化得见。合中佛性合前宝藏众生不见。有知识下合前知识而语等也。上来偏就因缘理法以论中道。

自下第三偏就因缘观行说中。于中初先正辩中道。性虽常下还明不见略不宣说常乐我净。就正辩中先对凡夫以明中道。众生起见凡有二种一常二断不名中道举边显中。无常断下明中异边。无常无断名中道者正辩中义。即是观照十二缘智出其中体。如是观智名佛性者结中为性。下对二乘以显中道。二乘虽观不名佛性明小非中。二乘但能见因缘相不及其实故非中道不名佛性。是中亦应明佛菩萨观行是中。义不异前故略不论。上来辩中。下明众生不见佛性故无中道。佛性虽常为无明覆不能得见明凡不见。又未能度十二缘等明小不见初先法说次以喻显。二乘观法未能及实。故如兔马不得水底。何以下释。以凡二乘不见佛性故能观智不名中道。上来三番合为第二偏解中道。

自下第三偏明种子。文还有三与前相似。于前三中从后向前次第说种。先就第三因缘观行以说种子。以是义下就前第二因缘之理以说种子。性者有因有因因下就前第一因缘理行以说种子。初中是观十二缘智即是阿耨菩提种者牒上第三因缘观智就说种也。

第二番中初先法说。以是义故十二因缘名佛性者乘前显后。以前所生因缘观智得为种故能生因缘名为佛性。性犹种也。次以喻显。譬如胡瓜名为热病立喻显法。何以故下释喻显法。能与热病作因缘故名为热病。下合显法。因缘如是能生向前因缘观智故名佛性。

第三番中文别有三。一就向前理行二门说为种子。二非因果故常恒已下还明常乐我净之义三以是故我经说下还明不见。初中为分理之与行二种因别须明二果为辩因果。通对非因非果以说故有五种。一是因性犹是向前因缘之理。二因因性犹是向前因缘观智。三是果性是前观智所生之果。四果果性是前因缘中道之果。因缘之理显为果故。五非因果性前四处体。彼体从缘说为前四。废缘就实说为第五非因果性。文中初先一番广辩是因非果。如佛性下结别其相。初中前四一处辩释。非因果性在后别论。释前四中初法。次喻。后合显之。法中初先开列四门。下牒辩释。因牒初门。即十二缘斥其体相。十二缘法近生观智远为涅槃正因种子故名为因。言因因者牒第二门。即是智慧斥其体相。观因缘智依前因缘从因起因故曰因因。果牒第三。即是菩提斥其体相。此前观智所生果也。言果果者牒第四门。即大涅槃斥其体相。此前十二因缘家果。因缘之理显为此果名大涅槃。向前菩提望于前因已受果名。涅槃是彼果家之果故名果果。理实菩提及与涅槃并有性净方便之义。但今文中方便之果偏名菩提。性净之果偏号涅槃。上下多然。性净就体彰寂显故。问曰何故性净之因直名为因。方便之因名为因因。及至果中方便之果直名为果。性净之果名为果果。释言互从皆得无伤。但彼因中从本起末。因缘之理是行根本故直名因。方便之因从前起故名曰因因。至果之时摄末归本。方便菩提对前满足已受果称。德成归本故名性净以为果果。

次以喻显。如无明为因诸行为果行因识果立喻显法。以是义下辩喻显法。向前法中四法相对彰其重因累果之别。今此喻中三法相对何故如是。喻取少分不可全同。又为显其所生行德。因果虽殊体无别故。以是义者。以前无明生行之义行生识义。彼无明体亦因亦因因者两法相对。无明是彼行果家因故直名因。三法相望行支已是识果家因无明是彼行因家因故曰因因。文义且然。将喻拟法全不相似。准法论喻应说行支以为因因。从因生故。准喻谈法应因缘以为因因。因家因故。盖亦是其少分喻耳。亦可向前因缘之理非直是因亦是因因。故今宣说无明为因及与因因以况彼义。云何为因。望涅槃果直为因故。云何因因。与观智因而为因故。言识亦果亦果果者两法相对。识支是彼因家之果故直名果。三法相望行支望前已是果竟。识支是彼果家之果故名果果。文义且然。将喻拟法而不相当。准法验喻。行支亦果识支果果。准喻论法。涅槃名果果。此亦是其少分言耳。亦可于彼涅槃之上具有果义及果果义。故今宣说识支为果及与果果以况彼义。云何为果。望彼因缘直为果故。云何果果。与菩提果而为果故。佛性亦尔合以显法。上来广释前四门竟。

下释第五非因果性。以是义故十二因缘不出等者。以前因缘中道之理体是常乐我净义故。常住不动不出不灭乃至非果。此不出等释有两门。一依世谛缘相解释。如中论说因缘假集无有一法自性可生名为不出。亦无一法自性可尽说为不灭。分分尽谢称曰不常。运运新生故曰不断。前后分异名为不一。从前起后非余处来故言不二。缘集始生非本至今故曰不来。因谢果兴非前到后所以不去。前无自性所以非因。后无自性是故非果。二就真谛缘实解释。因缘实性不从缘生是故不出。不从缘尽故曰不灭。体无定性所以非常。不可断灭是故非断。体备法界恒沙佛性故曰非一。诸法同体不离不异故曰非二。不从缘变故无去来。亦无隐显故非因果。良以就实以论其体。体外无缘是故不可约缘说出乃至因果。此后一义与圣行中辩性相似。今此所论义当后门。云何得知。此中辩释非因果性。即是真谛常乐我净不变之法。故上说言因缘中道常乐我净。前问所辩乃是世谛无常苦空无我之法。三乘同知。故非此义。上来一番广辩五义。

自下重复结别其相。是因非果如佛性者结前第一。指法名如。因缘之理能为佛因故名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槃结前第四。如同前释。即前佛性显名涅槃。是因是果如十二缘所生法者结前第二及第三门。因缘观智从因缘生名十二缘所生之法。非因非果名佛性者结第五门。此乃诸佛离缘平等法身之体故名佛性。

上来第一广明向前理行二门为种子义。非因果故常恒无变是第二段明其常乐我净之义。文但辩常余略不论。就前五中非因非果不随缘变正是常义。故偏牒之就明常矣。

自下第三明其不见。先举昔说明缘甚深众生不见。以何义下释显不见。前中初言以是义者。以是因缘从缘转变为因为果。体性常恒非因果故。我经中说甚深甚深无知无见。于中四句。十二因缘甚深甚深为第一句。直叹法深明凡二乘不见所由。无知无见不可思惟为第二句明凡不见。乃是诸佛菩萨境界为第三句寄人显深。非诸声闻缘觉所及为第四句明小不见。此举昔说。下释显之。前四句中初句别解。后之三句一处释之。解初句中何义甚深问以起发。不断常等对问正解。是中直就缘相辩深。因缘实性即是向前非因果性。若更辩深不异于前故略不论。良以缘实非定有无非断常故。依之起相相亦如是。故举缘相以显其实。文中六句摄为三对。初二一对当法分别。众生业行不断不常而得果者明非无果。业行若常亦不得果常不变故。断亦不得不生后故。不断不常方乃得果。虽念念灭而无所失明不失因。因体虽复念念尽灭能生之力常不失也。次二一对约人分别。虽无作者而有作业明其无有造业之人而有行业。虽无受者而有果报明其无有受报之人而得有果。无作无受即明非有。而有业果即显非无。下二一对约人就法而为分别。受者虽灭果不败亡约人分别。受人虽灭得果不亡。无有虑知知合而有就法分别。根尘识等三事别分知不可得名无虑知。此三和合便有知生名和合有。又一念心四相分别知不可得亦名无知。前后和合假名知生名和合有。问曰。何不即用此义以为缘实。而言此中就相辩深。释言此等若即是实即是佛性。二乘知此应知佛性。何故上言声闻缘觉虽观因缘不名佛性。又此所辩唯是世谛空无常苦无我之理若是佛性。佛性便非常乐我净。云何上言因缘中道名为佛性如是佛性常乐我净。又上文言从缘生法悉是无常。佛性常故不从缘生。明此所说但是缘相非是性体。上来解释初句甚深。下次解释后之三句。于中分二。一解向前无知见等明凡不见。即举向前佛菩萨境对以显之。二观缘智凡有四下解释向前二乘不及。还举向前佛菩萨境对以显之。前中有四。一明凡不见。二十住下明佛菩萨见。三一切众生不能见下明前凡夫不见之损。四是故我下明佛菩萨知见之益。初中众生虽与共行而不见者明不能解。不见知故无始终者明不能灭。起始未有尽时名为无终。第二段中十住见终不见始者。见已生死至佛当尽名为见终。不知根本起之所由名不见始。诸佛世尊见始终者。见因缘法原起所由亦见尽时名见始终。以是了了得见性者。佛性是其因缘之本。故佛如来见始终名见佛性。第三段中一切众生不见因缘是故转轮法说明损。次喻后合。下复喻显。第四益中言是故者乘前显后。是凡不见有大损故。我经中说知见有益。若人见缘即见法者见法实也。因缘之体是法性故。即见佛者见佛实也。因缘实性据佛望之由来清净毕竟无染。即是诸佛法身之体。是故见之名为见佛佛。即性者彼佛法身据凡望之为惑隐覆。与后显时净德为本故名佛性。何以下释。一切诸佛同用此理以为自性故名佛性。佛性是佛自体性故。

上来四段合为第一。自下第二释前声闻缘觉不及辩。举诸佛菩萨对显。是观缘智凡有四种总以标举。次列四名。下中二门解非声闻缘觉所及。上及上上释前诸佛菩萨境界。次解后结。以是义故十二因缘名佛性者。以上上智观十二缘得菩提故十二缘法得名佛性。下以佛性历即余义性理精上名第一义。离相名空。出离断常即名中道。即是诸佛法身自体故名为佛。离此之外无别佛故。据佛望之即是诸佛大涅槃果。离此更无别涅槃故。故经说言佛知众生涅槃相不复更灭。

上来就彼众生现性答前四问。自下就彼众生当性答前四问。总相虽然。于中细求唯答第一。云何为性辩答第四众生不见。第二第三略而不答。易解故尔。说彼当来佛果为性。名义显了何须更释。云何名性。佛是常等理在灼然何劳更解常乐我净。就所释中师子白佛佛与佛性无差别者一切众生何用修道重难起发。由佛前说佛性即佛故为此难。下佛释之。释意如何。明诸众生虽有佛性显用在当当果未有故须修道。文中初言汝问不然牒以总非。下广辩释。文别有六。一说菩提为性明凡未有。二说一乘为性明凡未有。三说首楞严定以为佛性明凡未有。四说我为性明凡未有。五说十力四无畏等以为佛性明凡未有。六说一切佛性为性明凡未有。

初中有三。一直明佛性当有现无。二举偈证成。三释偈显成。前中初法次喻后合。法中初言佛与佛性虽无差别牒其难辞。现性与彼当果体同故曰无差。辩同兼异是以言虽。然诸众生悉未具者翻其难辞。众生未证故曰未具。凡皆未具是以言悉。以未具故必须修道。喻中四句。一立喻显法。二何以下释。三是故我下引证成喻。四何以下释。初中如人恶心害母喻有性因。害母之罪定入地狱如彼佛性定得菩提故取为喻。害已生悔喻有惑障。以善况恶。三业虽善故名狱人喻诸众生三业虽恶定得菩提。第二释中何故问也。定当堕故对问略释。是人虽无地狱阴等犹名狱人对问广释。第三列经第四释经。文显可知。下合显法。一切众生定得菩提故说有性明其当有。一切众生真未有下彰其现无。上来一段直明佛性当有现无。

以是义下举偈证成。先标说处。下列偈文。前之半偈自立道理明惑与性两法不并。下之半偈遮他异说明惑与性有无非恒。下释偈文。显成当有现无之义。于中初言有者三种泛举有义。次列三名。下就人辩辩中有三。一约三世明有不同。二以是义下举说证成一切有性。三乃至下别释罪人有佛性义。初中先明未来世有该通上下。一切众生未来皆当定得菩提故悉有性。次明现有唯论下人。下人现在唯有烦恼。是故现在无其相好果德佛性。下明过有偏论上人。上人过去有断烦恼。是故现在得见佛性。虽举三世为就前二明诸众生当有现无。

第二举说证皆有中。以是义故我常宣说一切有者释有通别。通则以前未来有故说一切生悉有佛性。

第三偏释罪人有中初先法说。次喻。后合。法中初言一阐提等亦有性者直明其有。前已宣说一切有性何须别说阐提等有。阐提谤法及五逆等有性难知故须别论。下重辩之。现无当有。言阐提等无有善法佛性亦善明其现无。举一阐提等余罪人。彼现无善果性亦善。故彼现在无有佛性。以未来有。故阐提等悉有性者明其当有。何以下释。以定得故说未来有。上来法说。

下次喻显人喻向前一阐提等。家有乳酪喻现有因。有人问下明当有果。酪实非下辩其有义。

下合显法。众生亦尔合前人也。悉皆有心合有乳酪。凡有心者定得菩提。合有人问汝有苏耶答言我有。以是义故我说一切悉有佛性合以定得故言有苏。凡有心者皆有真识觉知性故定得菩提。外草木等无真心故终无得义。此乃宣说能知之性。若论所知境界之性一切皆有不局有心。

自下第二一乘为性。先出性体。后明众生有而不见。前中初先辩二毕竟。后约论性辩二竟中先总标举。望小大极故名毕竟。因果不同故分二种。次列两名。因能严果故曰庄严。果德穷满称曰究竟。世及出世约位分毕。十地已还通名世间。皆是变易世间摄故。佛名出世。下辩体相。庄严是其六波罗蜜究竟一乘。下约性辩。文显可知。

下明众生有而不见。先明其有。以是我说一切有者正明其有。以是众生所得一乘为佛性故我说一切众生有之。一切众生悉有一乘释成有义。以无明下明诸众生不见所由。先法次喻后合可知。

自下第三首楞为性。先广辩相。后释名义。前中四段。一明首楞是其佛性。二一切众生悉有已下明诸众生有而不见。三首楞严有五名下彰首楞严名别不同显首楞严即是佛性。四一切众生具三定下还明众生有而不见。就初段中性即首楞会名显示。两名虽殊会体不别是以言即。性如醍醐辩所即性。性通因果。因似乳酪。果如醍醐。性即首楞故须辩之。即是一切诸佛母者彰性功能成即首楞。首楞严者此翻名为一切事竟。良以佛性是诸佛母能生一切诸佛德。故得即首楞一切事竟。首楞严故而令诸佛常乐我净。彰首楞严三昧功能成即佛性。以首楞严能令诸佛常乐我净。故即佛性佛母之义。

第二段中一切众生有首楞严明其当有。以不修故不能见者彰其不见。

第三段中初先法说。首楞五名总以标举。次列五名。虽举五名正欲明其是佛性义。随其所作处处得名总以结之。次以喻显。如一三昧得种种名。或名为禅。或名定根。如是非一。首楞如是辩法同喻。

第四段中先明一切众生具有。下明不见。前中一切具三种定泛以通举。谓上中下列其三名。下辩其相。上谓佛性显其初门。何故佛性得名上定。说首楞严为佛性故。以是故言一切有者就人明有。以说佛性为上定故一切有之。中者一切具足初禅显第二门。有缘能修无缘不能明得不定。下出其缘。所谓火灾及坏欲结以是故言一切具中就人结有。下者十中心数定者辩第三门。十地广辩如杂心论。想欲触慧念思解脱忆定及受是其十也。此十遍通一切心中名通大地。以是故言一切具下就人结有。虽辩中下意显上矣。上来明有。

下明不见。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不能见者明凡不见。十住虽下举圣显凡。十住菩萨见上不了何况凡夫。上来广说首楞为性众生不见。

下解名义。首楞事竟严名坚者翻名解义。毕竟而坚名首楞严牒以结之。以是首楞名佛性者结首楞严以为佛性。以能造作果德事竟故名佛性。

自下第四说我为性。于中先说我为佛性。师子言下明诸众生有而不见前中有四。一明如来说我所由。二我亦不说悉无我下正明说我。三梵志闻下说我之益。四是佛性实非我下如来辩定我无我义。初中有四。一佛为起化尼连洗浴水陆同观。二明外道睹佛受乐嫌佛说断。三如来反问说断所由。四外道引佛所说以答辩难如来无我之义。文皆可知。

第二正为说我之中句亦有四。初我亦不说一切无我反其所闻明不说断。二我常说下显所不闻明恒说我。于中初先说一切生悉有佛性。性岂非下就性辩我。望直说我惧同情取。故先辩性后就我论。三以是义下结初不说。四一切众生不见性下就前所说明凡不见。亦即反推断见属彼。一切众生不见性故无常我等名说断见。

第三益中。初明梵志闻我发心。后明诸畜闻我发心舍离恶身。

第四辩定我无我中。初明佛性实非是我为生说我。问曰。上来数说佛性是其真我。今以何故说实非我。释言。佛性备含多义。亦有我义及无我义。亦有非我义。但向为彼我见外道爱喜我故偏说为我。虽为说我恐畏同彼先所建立。故复拂遣明实非我。此说非我亦是化耳。有因缘下明虽异说而非虚妄。于中通对佛我显之。句别有四。一明如来无我说我而非虚妄。二明如来说我为无我而非虚妄。随化说此故曰有缘。三辩初句佛性无我如来说我。佛性未有八自在用故名无我。四辩第二如来是我。佛说无我。如来具有八自在用故名为我。上来正说我为佛性。

下明众生有而不见。师子先问。若一切生悉有佛性如力士者牒佛前言。佛上宣说众生佛性如彼力士额上宝珠故今牒之。何故不见征问如来。下佛为辩。先明众生不见所由。如月初下彰其是有。前中有二。一明凡夫盲故不见。二明二乘倒故不见。前中为明凡夫不见举佛菩萨见以显之。于中先喻。色喻性体。盲不见者喻凡不见。虽复不见不得言无喻明性有。有目见者喻佛菩萨有眼能见。下合显法。佛性合色。众生不见合盲不见。十住已下合有目见。于中先明菩萨分见如来全见。次以喻显。菩萨分见如夜见色。如来全见如昼见色。下明菩萨从昧得明。于中先立治眼之喻。下约显法。十地如是虽见不了合眼肤翳见色不了。以首楞下合以药力得了了见。医喻如来略而不合。

下明二乘不见之中。先明二乘有倒不见。后举诸佛菩萨显之。前中初言见一切法无常我等非一切法亦无常等。泛明倒见不见佛性。言一切者名生死下辩法显倒。声闻已下就人指斥。下举诸佛菩萨显中。先明十住菩萨少见。见一切法无常我等明见生死一切法也。非一切法分见常等见涅槃也。此明菩萨分见所由。以是义故十分见一正明少见。下明如来全见佛性。见一切法无常我等非一切法见常乐等明见所由。以是义下正明全见。先法后喻。以是义下结叹首楞。由其见故。上来明凡二乘不见。

如月初下彰性是有。先喻后合。文显可知。

自下第五说力无畏大悲三念以为佛性。于中有三。一说力等以为佛性。二一切生悉有已下明众生有。三雪山下明诸众生藉教不同有见不见。初段可知。

第二段中初先法说明众生有。次喻。后合。法中一切众生悉有直明有性。三种破下举得显有。于中先举断烦恼得显性是有。断贪嗔痴名为三种破烦恼也。一阐提下举断业得显性是有。以是义下总结性有。

次喻显之。十二因缘等共有之亦内亦外略以标举。十二因缘即为一门。一切众生等共有之亦内亦外复为一门。就共有中现所具者名之为内。当有现无说以为外。下广释之。先广初门。何等十二问以起发。次辩其相。初二可知。现初受胎名为识者泛论识支。有其三种。一种子心识。过去世中造业已后所有心识为业烦恼之所熏故能生于后名为识支若复通论。过业烦恼相应心识亦是识种。二求生心识名为识支。谓中阴心。三初生心识名为识支。谓现报中最初一念染污心识。于彼父母精血之所妄想起于华池等爱。今此偏说受生心识以为识支。故言现在受胎名识。入胎五分四根未具名名色者。毗婆沙释。从识至于现身死来合有十时。胎内五时胎外五时。胎内五时名为五分。此五分中分为三支。最初一念说为识支。第二念后四根未具判为名色。色心初合但有身根。未具眼耳鼻舌四根名四未具。是时身根说之为色。四阴曰名。色相形现当相名色。四阴心法冥漠难彰。非名不别。故从诠目说之为名。故楞伽云以名宣说无色四阴称曰名矣。具足四根未名触时名六入者。前五分根具后判为六入。后四简前。未触异后。前色增长分为五入。前名增长说为意入。未别苦乐是名触。者出胎已后匍匐已前意识地中未能了别苦乐异名为未别。五识地中触境方觉故名为触。染习一爱名为受者。毗婆沙说。爱有二种。一者食爱。二者色爱爱著女色。匍匐已后但有食爱。未有第二色爱已来说为受支。习近五欲是名爱者。色爱已起未有追求色境界来说为爱支。内外贪求名为取者内色为内。财事为外。贪求是时说为取支。为内外事起身等业名为有者。为财为色造业粗显。现世世识名未来生现在名色六入触受名未来世老病死等将前类后。是名总结。

次广第二众生等有。亦内亦外。一切众生虽有十二或有未具总以标举。所具是内。未具是外。次别显之。先就欲界众生以论。歌罗罗死则无十二是未具也。于彼胎内五分之中。初分名为歌罗罗时。此时死者有前四支不具后八名无十二。所有四支即名为内。所无名外。从生至死具十二者斯名为内。次就色界众生以论。色界众生无三受者但有乐舍而无苦受。无三触者但有乐舍相应之触无有苦受相应触也。无三爱者但有乐舍所生之爱名无三爱。无老病者一切诸天悉无老病。所有是内。所无是外。亦名具者现虽不有以当有故亦名有具。下就无色众生论之。无色乃至无老病者。无色众生无其色支不具五入。触受及爱与色界同。亦无老病亦名具者当有同故。上来别论。以定得下总释其义。欲界众生现虽不具后生当备。上界众生在上虽无生下必具。故说一切众生等有。喻相如是。下合显法。佛性亦尔合十二缘。一切生下合等有之。

上来第二明众生有。

自下第三明诸众生依教不同有。初先立喻。雪山喻佛。草名忍辱喻涅槃经。牛喻菩萨。食出醍醐喻学是经得见佛性。异草喻于小乘经法。牛喻声闻。食无醍醐喻学小经不见佛性。虽无已下明虽不见不得言无。下合显法。佛性亦尔是总合也。余文别合。与前不次。先合雪山及忍辱草。次合异草。若能听下就前忍辱合牛食者即成醍醐。牛食异草则无醍醐略而不合。十二部中虽不闻者不可说无。合向末后虽无醍醐不可说言无忍辱草。问曰。向说忍辱草者喻涅槃经。今合不可说无忍辱。正应道言不槃。何得乃言不无佛性。性是经旨。故言不可说无佛性。

自下第六说一切法以为佛性。于中有四。一辩性体相。二叹经叹性令人习学。三重辩性相。四叹经叹性令人习学。

就初段中先开九门。后广辩释。释中乃有十二门别。后非苦乐非我无我非空不空。前开门中略不标列。当是本中漏脱故尔。下释可知。

第二段中若人思经如是之义则见性者举思见性叹经胜也。思前所说十二门义故能见性。佛性不思是佛境等。叹性深也。

第三段中曲有四句。一明佛性非阴界入。二明佛性非本无今有已有还无。三明佛性可从缘见。四明佛性非内非外。于中先别铁色为喻。铁喻众生。黑色喻性。火喻烦恼。赤喻佛性随缘成染。合之可知。下别草木种子为喻。略无合文。

第四段中大涅槃经具无量德叹经德广。佛性亦等叹性德备。上来一段答前四问明所证法。

自下第二答后四问明能证法。先答前二。师子初先重问起发。下佛答之但明菩萨具足几法。略不论佛。与下所说见性行同故此不辩。明菩萨中先举十数。此十并是因分所行。故虽见性而不明了。次列十名。前八自利。后二利他。前八犹是八大人觉。于中初言少欲知足是离著行。未得法中而起少欲。已得知足。余六是其摄善之行。寂静修止。精进修作。正念正定止行成就。系心在法名为正念。法来摄心不动名定。正慧作成。见法名慧。解脱即是不戏论也。是止作果。离缚称脱。下化他中赞叹解脱令其爱好。大涅槃化正授以法。

下广释之。于中五番。一一番中备含多法不可别名。就初番中先辩后结。辩中少欲知足二行一处论之。师子先问。少欲知足有何差别。下佛为辩。初先正辩。菩萨修集大涅槃明修所为。前中有三。一偏对染法彰其二别。二有少欲不知足下偏就净法彰其二别。三少欲知足复有二下双对染净彰其二别。初中四翻。一不求不取名为少欲。得少不恨名为知足。二少有所欲名为法事于世资生一向不忧名为知足。三离三恶欲并离二十五有之爱。及于未来所欲事中不贪不求。是名少欲。先离三欲。初举。次列。下辩其相。自身欲为一切众首令一切众皆随从已名为恶欲。欲令世人谓已是圣名为大欲。欲得生天及在人中富贵自在名为欲欲。不为此害名为少欲。第二言离二十五爱名少欲者不爱二十五有受身。第三不求未来事者不求未来五欲之事是名少欲。于前所欲得而不著说为知足。此第三番。四不求他敬名为少欲。得物不聚说为知足。

次众净论。先开四门。下辩其相。道言少欲谓须陀者须陀洹人但求罗汉心不慕大故名少欲。道言知足谓辟支者。辟支佛人证无学果生知足想故名知足。出无佛世不知有大更可趣求故无所欲。少欲知足谓罗汉者。愚法之人得无学果生究竟想名为知足。不愚法者知有大乘终须修学。已离重苦求去心微故名少欲。不少不足谓菩萨者。于自所得不生足想名不知足。广愿求佛名不少欲。

第三双就染净辩中。先举二数。次列两名。谓善不善。下辩其相。

上来广辩。下明修为。为见佛性故修此二。

就寂静中先举二数。身心列名。下辩其相。初先当法二门分别。下随人异四门分别。当法辩中两义释之。一约身心二恶分别。离身三恶名身寂静。杀盗邪淫是身三恶。离意三恶名心寂静。贪嗔邪见是意三恶二约起惑始终分别。身寂静者不近四众不预四众。所营事业离烦恼缘。心寂静者不集贪等离烦恼体。随人毕中为开白门。下辩可解。

精进念定智慧解脱及赞解脱六门可知。

说涅槃中分别有五。四暴犹是四流烦恼。

下总结之。此十是其因分行故。菩萨虽见见性不了。第二番中先辩后结。辩中少欲知足二行一处释之。先举四病。造业求有名为有欲。次明四治。谓四圣种。下就四治结为少欲知足二行。

寂静有四。先举次列。言出乐者地持论中名出家乐。出家学道解脱家难名出家乐。寂静乐者地持名为远离乐也。离于欲恶得初禅定名远离乐。永灭乐者地持名为寂灭乐也。二禅为首觉观止息名寂灭乐。毕竟乐者地持名为菩提乐也。无漏圣道永断烦恼名毕竟乐。此四乐中。初一是戒。中二是定。后一是慧。得四总结。

具四精进名精进者谓四正勤。四念可知。言具四禅名四定者谓四如意。亦可是其色界四禅。此四力强故偏举之。见四实故名正慧者见四谛也。余皆可知第三番中先辩后结。文显可解。

第四番中先辩后结。辩中修习十三头陀名为少欲。十二头陀经说多种。然今且依一相论之。处中有六。一住空处。余经论中名兰若处。去村五百弓名为空处。二端坐不卧。三在树下。四在冢间。五在露地。六随有草处而坐其上。食中有三。一者乞食。二随得为足。余经论中名一揣食。亦名节量食。三名一坐食。亦名一食。衣中有三。一畜三衣。二粪扫衣。他所弃衣名为粪扫。三著毳衣。余经论中说为纳衣。鸟兽细毛名之为毳。此之十二如别章中具广分别。修此十二名为少欲。行此不悔说为知足。次五可解。言离七漏名解脱者广如上说。见漏修漏根恶亲近受念七也。赞解脱中所列十相少异余处。上下多说。远离五尘生住灭法并男女相以之为十。此中说离生老病死五尘无常以为十也。无常犹是生住灭耳。

第五番中先辩后结。辩中初先破离恶欲名为少欲。行如来行名为知足。由前二种得近涅槃及五种乐名为寂静。但云五果不列其名。如上文中涅槃四乐加以受乐得是五乐。不知是非又地持中说有五乐。一名因乐谓情尘触及爱果业。二名受乐谓身心受。三苦对治众苦息已有乐知生。四断受乐谓灭尽定。五无罪乐所谓出家远离寂灭及菩提乐。不知此说当彼以不。余皆可知。以具几法是中应答。文中略无。

如汝言下答后二问。先牒问辞。下释有六。一正对前问就眼分别。十住菩萨慧眼见故不得明了。慧眼见空不见实故。佛眼见性故得明了。证实之智是其佛眼。二就行分别。为菩提行见性不了。不为行者见性了了。证实之时不见已外更有菩提可为行故。三约位分别。住十住地见性不了。无住无去见性了了。证实之时不见十地可以住中名为不住。亦无佛果可以趣向称曰不去。四对因分别。十住菩萨智慧因故见性不了。佛断因果故得了了。证实之时实外无缘。知复约何说因说果。故断因果方得了了。五约境分别。十住不能觉一切法见性不了。佛觉一切故得了了。良以十住缘观未尽。缘未尽故心有所在。是故不能觉一切法至佛息缘真心平等无处不在。无不在故无有一法在于心外。亦无一心在于法外。心与法界同体照明故觉一切。六就眼见闻见分别。先举二数。次列两名。下就人论两阶辩异一佛与十住相对分别。诸佛眼见故得了了。十住闻见故不了了。下明十住不了之相。唯能自知定得菩提。不知众生悉有佛性。二十住已上共九地下相对分别。佛与十地同为眼见故得了了十住菩萨眼见自身得菩提故。九地已还是其闻见。初言一切乃至九地闻见佛性正明闻见。若闻一切众生有下辩闻分齐。闻生有性不信之者不名闻见。能信已后方是闻见。何处众生闻能生信。若论成就种性已上少分生信。十信亦能。从初答问讫来至此四段之中。第一大段略明证法。

自下第二约对前法劝修趣入略明证行。文别有三。一依向前能证行法教见如来。二复有二种一为利养二为法下依于向前所证理法教见佛性三师子言如佛所说见于如来及见佛性义云何下双显前二。问曰佛性是所证法可须教见。如来非理何须教见。释言见性必由相入。佛是性相故须教见。今此文中教见如来趣入佛性。下第四段广证行中教见涅槃趣入佛性。义之左右。就初教见如来之中文别有三。一教寻经知见佛身。二师子吼言众生不知如来心下教其寻相知见佛心。三如佛说庵罗果下教以四亲知见佛行。盖乃教入之次第也。初中若有男子女人欲见如来标示所求。应当修下正教见法。寻教受持读诵解说知佛身相名见如来。如上金刚身品中说。亦如维摩阿閦品说。自下第二教见佛心。师子先问。一切众生不知佛心云何得知。下佛教之。一切众生实不能知略述其言。次正教示。后总结之。就正教中教依二见以测佛心。先举次列。若见以下六门广辩。一观佛身业名为眼见。观佛口业名为闻见。二见佛妙色名为眼见。闻佛妙声名为闻见。三观如来神通现化但为众生不为利养名为眼见观佛以其他心智通观察众生为说法时但为众生不为利养名为闻见。四观如来受身所为名为眼见。说法所为名为闻见。云何受者慈悲故受不以结。何故受者为益众生不为利己。为谁受者等为一切。云何说者慈悲心说不为利养。何故说者为益众生不为利己。为谁说者等为一切。五观如来他人以身加毁不嗔名为眼见。他人以口骂辱不恼是名闻见。六观如来八相成道名为眼见。闻八相时一切言说以为闻见。于中先闻未成道前所有言说。既成道下闻成道后所有言说。梵王先请。如来次违。梵王下复举利重请。下佛因请为之宣说。于中初先敕听许说。下明所说。宣说中道总明所说。次别显之。别有五句。初三约就化行辩中。次一约就化人说中。后一约就化益论中。就前三中初句化人断结行中明其中道。不破诸结明其非有。此如上说。无慧能破无惑可破名不破结。非不能破彰其非无随相论治有惑可断故非不破。又复圣人证实之时无惑可生亦名为破。非破不破是名中道牒以结之。第二化人度苦行中明其中道。不度众生明其非有。于理无人可化度苦名为不度。非不度生彰其非无。随世度人令出诸苦名非不度。是名结之。此二离障。第三化人成善行中明其中道。非一切成明其非有。于理无人可化成善故言非成。亦非不成彰其非无。随世化人成三乘善故非不成。是名结之。上来约就化行辩中。次一就其化人说中。不自言师明不自高。不言第子彰其不下。是名结之。下一就其化益论中。说不为利明无所得。非不得果明非无得。是名结之。上来别显。下总叹之。正实时真叹其语净。软言合法名为正语。离妄不虚说为实语。言无乖离应时乖合故曰时语。言无绮异称当法理说为真语。言不虚发语能益人微妙第一语能合法。上来广辩。如来心实不可见下总以结之。

自下第三教见佛行。师子先问。如先所说庵罗果喻四种人等牒佛上言。有人行细心不实等辩前四人。是初二种云何可知就之为问。如佛所说虽依是二不可得知重牒征问。如佛所说四种人中虽依是二不可知也。

下佛先叹。次述其言。所喻二人实难可知。下教捡验。于中先教能验之行。或有二下教示所验。前中先举四亲近行。初二验身。后二验心。广如上释。具足四下结叹四能。教所验中戒有二种举其所受。持者亦二举其持戒。究竟不竟双列二名。下辩其相令人识知。有人以缘受持禁戒明不究竟。为其世事因缘受持名有因缘。智者观下教其捡验。如来戒下明其究竟。于中有四。一明如来不为世事因缘受持故名究竟。二以是义下举因况果明佛究竟。毕竟究竟正是一义。重言显胜。亦可毕竟胜过菩萨。究竟过前不究竟戒。三我昔下即事以显。四不究竟戒尚不能下举劣显胜成佛究竟。不究竟戒尚不能得二乘道果况大菩提。佛戒能得无上菩提明究竟戒。

自下第二教见佛性于中有三。一教见性。二持戒比丘虽不愿下明所修行能相起发。三师子言若因持戒得不悔下问答料简。初中行别有十四阶。始从持戒乃至见性。戒中得失相形显之。凡有五对。一所为分别。先举次列下显得失。为利持戒不见佛性及与如来。为法能见。二浅深分别。先举次列下辩其相。三就为自为他分别。先举次列下显得失。四自持他教相对分别。先举次列下辩其相。五大小分别。先举次列下辩其相。后显得失。受声闻戒不见佛性及与如来。受菩萨戒则能见之。

下明不悔乃至见性。师子先问。下佛辩之。先辩后结。

第二段中明前诸行能相起发。得初后随。

第三段中师子先难。若因持戒得不悔果因于解脱得涅槃果牒佛前言。戒则无因涅槃无果以理征定。下就设难。戒若无因则名为常就前设难。不从因生故名为常。涅槃有因则无常下就后设难。然此不难涅槃无果。唯难向前从解脱因得涅槃义。先以有因难破常义。后难乐等。前难常中有因无常是略语也。若尔已下是广难也。若彼涅槃实尔有因。本无今有便是无常。如灯喻真。下难乐等。涅槃若尔云何得名我乐及净。下佛先叹。善哉总叹。汝曾下别。无量佛所种善能问叹问所因。不失本等叹能不忘。次敕许说。下为解释。先解初难明戒有因彰戒非常。文有五句。一明戒行因于听法。二明听法因于近友。三明近友因于信心。四明信心因于闻法及思惟义。五明信心与彼听法互相因起。于中初法次喻后合。法中信心因于听法听法因信正明相起。如是二法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果双牒重显。信心是彼听法家因故名亦因。听法彼因作因名亦因因。听法望信义亦同尔。信心是其听法家果故名亦果。听法是彼果家之果故名果果。听法望信义亦同尔。喻中尼干立拒举瓶色法为喻。如无明等心法为喻。问曰无明缘行可尔。云何行支能缘无明。解有两义。一前后分别。从前无明生于其行。行后还复生于无明。谓生[雨/復]业受生无明。二同时分别。前无明时亦有业思。后行支时亦有无明。互相因起。余亦如是。生能生下举其非色非心之法以为譬喻。大小八相广如上辩。今明此八互相因起。于中且就大小二生明相因起。余类可知。生能生法不自生者彼大生相但能生于色心等法不能自生。其犹世间眼不自见指不自触。不自生故由生生生明其大生由小生生小。生偏能生于大生故名生生大生。为此生生所生名生生生。生生不自生赖生生者明其小生由大生生。小生虽复能生大生不能自生。不自生故赖大生生。如是二生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果双牒重显。解不异前。下合可知。

次答后难。辩明涅槃无因生故得名为常。于中有三。一正明涅槃是果无因。二是因非果名佛性下举彼佛性是因非果。对显涅槃是果无因。三因有二下简彼菩提异于涅槃。是中宣说性净之果以为涅槃。方便之果说为菩提。是故涅槃不从因生菩提得为生因所生。前中复三。一明涅槃是果非因。二明涅槃无因是果。三以是义下总以结之。就初段中是果非因谓大涅槃总以标举。涅槃为彼了因所显故名为果。而不生他是以非因。又不同彼佛性唯因故曰非因。虽言非因宗显是果。何以下释。先问后解。但解是果。句别有六。初之一句对劣显果。涅槃一切果德中上故云上果。是上果故名为果矣。次有两句对因显果。谓沙门果婆罗门果。沙门名息。八圣道分能息烦恼故名沙门。涅槃由彼显了而得名沙门果。婆罗门者此名净行。三十七品能治烦恼故云净行。涅槃为彼显了而得名婆罗门果。后之三句对障显果。断生死者断除分段变易生死方始证得故名为果。破烦恼者破五住结方始证得故名为果。为诸烦恼所呵责者体违惑染故名为果。一切烦恼违反涅槃故名呵责。言烦恼者名为过过显前呵责。烦恼体是过患之法而呵涅槃。与彼涅槃而为过失故名过过。

自下第二辩明涅槃无因是果。初先正辩。师子言下问答重显。前中初言涅槃无因而体是果总以标举。涅槃不为生因所生是以无因。是果如上。虽举是果意显无因。何以下释。先顺次反后释名义以显无因。顺中七句。无生灭者常故无因。无所作者不从作生所以无因。非有为者不藉缘造是以无因。此三是本。下重显之。是无为者显非有为。常不变显非生灭。下无处所及无始终显无所作。若有处所则可造作。无处所故不可造作。又若始微终著之法则有造作。无如是义故无造作。上来顺解。言若有因则不得称为涅槃者反释无因。槃言因下释名显无。上来正辩。

下重问答显无因义。师子先问。如佛所说涅槃无因是义不然非破令无。下牒佛说推为六中。有时无因非一向无。若言无者则合六无牒以总推。次辩六无。皆初列名后辩可知。涅槃亦下别明涅槃合彼六中有时无因。

下佛答之。先取其义明同毕竟。世法涅槃终不对下简有异无明全不同。良以无因似彼世法毕竟不我故说为同。彼毕竟无乃无于我涅槃有我故说不同。初中汝说如是六义何故不引毕竟无者以喻涅槃乃取牒以教呵。涅槃之体毕竟无因。如无我等释同毕竟。第二辩明不同义中世法涅槃终不相对是故六事不得为喻略显不同。名前六无以为世法。就世以求唯空无我无有涅槃真我可得。知复将何对于。以无涅槃真我为对。故说世法毕竟无我。若有真我以为对者无我我所不名毕竟。若当就彼涅槃以求唯是真我无有世法无我可得。知复将何对于涅槃。以无对故不得宣说涅槃同彼世间之法毕竟无我。为是六事不得为喻。下重释之。一切诸法悉无有我彰毕竟无不同涅槃。而此涅槃真实有我释其涅槃不同毕竟。以是义下第三总结。以是前说六义是果七义无同。故涅槃法无因是果。上来第一正明涅槃是果无因。

自下第二举彼佛性是因非果对显涅槃是果非因。于中初言是因非果名为佛性略以标举。下释其相。先非因生故是因非果明性非是生因家果。非沙门果故名非果明性非是了因家果。何故名因以了因故释是因也。因有二种。一法佛性。二报佛性。如来藏体是法佛性。于此体上有可出生报佛之义名报佛性。其法佛性望彼涅槃性净之果。但是了因而非生因。故下文言涅槃因者所谓佛性。佛性之性不生涅槃云何为了。彼如来藏性是真法研之则明。从本已来有可显了成涅槃义故名了因。如瓶中灯有可见义瓶破则见。其报佛性望彼菩提方便之果是其生因。从本已来有可出生菩提之义故名生因。今从初义。是故说言以了因故佛性是因。

自下第三简彼菩提异于涅槃。方便菩提从因生故。先举二因。生了列名。次辩其相。生法名生证了名了通相分别。了因非一且就灯辩。烦恼生因父母了因别就内论。谷等生因地等了因偏就外说。下约显法。六句三对。初二一对。六度佛性望大菩提以分生了。六度为性。佛性为了。六度有二。一缘修六度。正能熏生方便菩提故名生因。二真行六度。正能集成方便菩提亦名生因。满为果故。由见佛性成菩提智。如似色尘发生眼识故名了因。此初对中佛性六度及菩提果即为根本。下皆望此以别生了。宜须识知。次二一对。望初对中佛性菩提以别生了。望前佛性以为了因。六波罗蜜能了性故。望前菩提宣说生因。首楞严定生菩提故。此首楞严犹前佛性。了彼成德名首楞严。此首楞严为缘熏发。于其体上菩提得生故名因生。如依金体起庄严具非前后生。后二一对。望初对中六度菩提以别生了。望前菩提宣说了因。八正能了大菩提故。是义云何。真心之体先为治熏。菩提德生。其德虽生犹为缘治之所隐覆不得显现。更修八道观真无妄息去缘治令真心中诸德显了故名了因。望前六度宣说生因。信心能生六度行故。

前教见佛。次教见性。自下第三双显前二。师子先问。如佛所说见于如来及见佛性是义云何。问其见相。如来之身无相貌下难其可见。于中先明佛身离相不可得见。后类佛性。

下佛答之。先对初问见相。如来之身有二种下释去后难明其可见。前中先明见如来相。佛身二种略标所见。常与无常列其二名。下约此二彰其见相。其无常者为度众生方便示现应化之身。可以目睹名为眼见常者真实解脱之身亦名眼见亦名闻见。初闻生信名为闻见。终证显了说为眼见。

下明见性。两门分别。一可见不可见相对分别。佛性二种总以标举。可见不可见列其二名。其眼见者名为可见。自余一切名不可见。下辩其相。言可见者十住诸佛可眼见也。言不可见九地已下一切众生同非眼见名不可见。二眼见闻见相对分别。其眼见者十住诸佛眼见众生所有佛性。于中别分十住唯见己身佛性。佛见众生所有佛性。今此自他所有佛性通名众生所有性故。宣说十住诸佛如来眼见众生所有性矣。其闻见者一切众生乃至九住闻有何处有佛性一切此如上辩。定能闻见种性已上。通则十信闻性不谤亦名闻见。此答初问。

下释后难。明佛与性皆是可见。于中有二。一明佛身有色非色。二明佛性有色非色。三总就此二明色眼见非色闻见。初中如来有二举数。次列两名。下辩其相。色者解脱实德身也。诸根相好皆遍法界无碍自在故曰解脱。非色如来亦断色者六道身灭故曰非色。

性中两门。一佛望余人相对分二。先举二数。次列。下辩。色谓菩提果德性也。佛见分明故名为色。非色凡夫乃至十住就人显示。十住菩萨见不了了名非色者释非色义就胜解释。余类可知。是故偏言十住不了。问曰已知佛见了了名之为色。余见不了名为非色。性实如何。释言佛性相空体有。相空非色。体有义边亦色亦心。体是真识故名为心。体是法身。眼耳鼻舌诸根之性故说为色。故经说言众生身中有如来眼如来耳等。今欲约之明见不见是故偏说为色非色。此一门竟。

二菩萨及佛望余说二。先举。次列。下辩其相。道言色者谓佛菩萨就人显示。初地已上见性分明同名为色。非色众生就人显示。地前众生见性不了名为非色。问曰前说唯佛是色今以何故地上所见亦悉名色。色有体用。如来藏中色性法门是其色体。依此集起凡圣色身是其色用。体唯佛穷故前宣说佛见是色。真用之色地上渐见。见一切法皆从真起。故今复说佛菩萨见悉皆是色。第三段中色者眼见非色闻者。于前所说佛及性中色皆眼见非色皆闻见。准斯地上一切菩萨皆得名为眼。佛及菩萨所有佛性皆名色故。从见如来至此第二。劝修趣入略明证行。

自下第三广明证法。于中有二。一广上初中所证理法。二一切众生不可思下广上初中能证行法。问曰前说有何不尽更须广乎。释言前者直出性体。未曾就人辩定有无。故今显之。又前约就菩提因果明能证法。未就涅槃因果以论。故下辩之。又复前者明佛菩萨行修见性。未明凡夫二乘修见。故下辩之。明有缚解修道等也。就初段中先开章门。后广辩释。性非内外然非失坏是开门也。众生身中即未有果名为非内。而有其因说为非外。以有因故必定得果名非失坏。其因现有果是当有故名悉有。

下广释之。先就向前第二段中众生当性明凡未有显成非内。师子吼言乳中无酪麻无油下广就向前第一段中众生现性明凡不无显前非外。汝不可以有退心故言无性下明有性因终必得果显非失坏。初中有二。一约乳酪转变因果明性非有。二约树子相生因果明性非有。前中有五。一师子吼当相立有佛破明无。二若乳无酪角亦无下师子以其非异因生证性定有佛破明无。二若乳无酪乳中亦无庵摩罗下师子以其不生异果证性定有佛破明无。四我今定知乳有酪下师子以其人取证有佛破明无。我若乳无酪云何佛说二因已下师子以其缘正二因证性定有佛破明无。就初段中有二问答。初师子吼牒佛上言执为定有。如佛所说众生有性如乳中酪金刚力士牒上因性。诸佛佛性如净醍醐牒上果性。云何说言非内非外将前微此。此问之中正征非内非外随来。下佛对之。明性非有。于中且就酪喻以答。我亦不说乳中有酪酪从乳生故言有酪释有显无。下师子吼乘言立有。乳实有酪。但一切法生各有时。酪法在于乳后而生非是先无。下佛对破。句别有四。一反有立无。二以二名破有立无。三举后类前。四释有显无。就初句中乳时无酪亦无苏等自立无义。一切众生亦谓是乳举世同知证成无义。是故下结。

自下第二以名破有成其无义。如其有者何故不得二种名字就乳正征。乳中有酪何故不得乳酪二名偏名为乳。如人二能举事类征。

自下第三举后类前成前无义。先举后酪以类前乳。酪时无乳苏至醍醐自明酪时无其余味。酪时无乳果中无因。无生苏等因中无果。众生亦谓非乳苏等举他证无。酪时既无一切余味。乳亦如是何得有酪。乃至醍醐亦如是者彰后生苏乃至醍醐并无余味。

自下第四释有显无。乳是酪因故言有酪非有酪体。文中初先举其二因。次列。后释。下就结有。

自下第二师子以其非异因生证乳有酪如来对破。有二问答。师子初言若乳无酪角中亦无何不从生举异因难。下佛印取角亦生酪。何以下释。角性暖故为缘生酪。如来何意说角生酪。为欲将角类显乳故。类之云何。角能生酪角中无酪。乳中生酪何得有酪。师子下以人取为难。若角生酪求酪之人何不取角。下佛为释。我说二因角缘非正故人不取。

自下第三师子以其不生异果证乳有酪如来对破。有二问答。师子初问若乳无酪今方有者乳中本无庵摩罗树何故不生举异果难。下佛先印。乳亦能生庵摩罗树。乳灌一夜生五尺故。如来何意说乳能生庵摩罗树。为欲将树类显乳故。类之云何。乳能生树。乳中无树。乳中生酪何得有酪。若一切下释去难辞。若一切法一因生者汝可难言何故不生。明因别故不生庵摩。如四大下明果异故不生庵摩。举彼四大造色各异。类明乳等生法各异。以是下结。以是因别果异义故不生庵摩。师子下复因喻请法。如佛向说正因缘因佛性是何。下佛为释二因所摄。正谓众生。缘谓六度。良以众生真妄集成其犹矿石。真妄成故能为离妄净德之本故曰正因。诸度但能除妄显真故说为缘。此望何果。释言望彼性净之果。众生实性以为正因。六度为缘。理在灼然望彼方便菩提之果义有两兼。一众生佛性以为正因。六度为缘。报佛之性正能生彼菩提果故。故下文言佛性正因发心缘因以此二因得菩提果。二六度正因佛性缘因。法佛之性不能正生菩提果。故故上文言复有了因佛性菩提。复有生因六波罗蜜阿耨菩提。正即是正。了即是缘。

自下第四师子以其人取证有如来对破。师子初言我今定知乳有酪性总相立有。何以下释。以人取故明知定有。是故下结。下佛对破。文别有三。一正破所执。二明当服苏今患臭下呵其妄取。三如有纸下教其正义。初中有四。一以人取破其定有。二何故卖人但取乳下以人不取破其定有。三世人无子故求娉下还以人取破其定有。四若乳有酪何故一时不见已下以人不见破其定有。初中有三。第一如来以人取刀类破师子人取证有。汝问不然牒以直非。何故下释。一切众生欲见面像即便取刀举事类征。人虽取刀刀中无面。求酪取乳何得有酪。

第二师子乘言执有如来对彼。师子初言以是义故乳有酪性准刀立有。以人取刀刀有面性。乳亦如是定有酪性。若刀无面何故取刀破无成有。佛答有三。一以所见颠倒来破。若刀有面何故颠倒。欲见南面而睹北像故曰颠倒。二以所见长阔。来破。有面应定何故竖刀则见面长横刀见阔。第三约就自他以破。若是自面应当似己何故见长。亦应责言何故见阔。且责一边。若是他面何得称言是己面像。若因己面见他面者。何故不见驴马等像。

三师子吼乘言救义。如来随破。师子救言刀面非长眼光到彼寻刀看面是故见长。亦应说言光到见阔。且举一边。下佛破之。光实不到总翻其言。何以下释。句别有六。前五破其光到方见。后一破其光去不到亦能得见。前五句中初以远近一时能见明光不到。眼光若到远应迟见。二以不见中间诸物证光不到若到应见。三见火不烧明光不到若到应烧。四遥见生疑明光不到。眼光若到到看应审何故生疑。五能见于水精物等明光不到。下次破其不到能见。因前被破人喜救义。眼光虽去无障碍处光到而见。有障碍处不到亦见。故今牒之若不到见。下就设难。等不到见何故但见水精中物而不见于壁外之色。如人上墙见墙外事眼光若去往至墙上何故不见壁外之色。上来六句广破光到。是故已下总以结非。上来第一还以人取破其定有。

自下第二以人不取破其定有。汝言有酪牒上执辞何故卖人但取乳价不责酪直就乳正征。偏取乳价。不责酪直明知无酪。卖草马下举事类征。

自下第三重以人取破其定有。世人无子故求娉妇举其取事。下就破有。句别有二。以先有儿征为非女。若先怀妊便是其妇何得言女。二若是女下以先是女难破有儿。句别有四。一牒以直非。若言是女先有儿性故应嫂者是义不然。二何以下破有儿性亦应有孙过分类征。若女生儿得有儿性。女中之儿亦应有儿故言有孙。三若有下破其有孙。恐其破征齐立有孙故复破之。若有其孙是儿与孙便是兄弟。何以下释。一腹生故。四是故下结无非有。以有儿性有前过故我说无儿。自下第四以人不见破其先有。先就乳等责其不见。次就树征。后类乳等。上来四段合为第一破其所执。

自下第二呵其妄取。明当服苏今已患臭立喻呵责。言乳有酪亦复如是合喻呵责。知酪后出先生有想。

自下第三教其正义。文别有二。一明性非有。二众生佛性不破坏下明性非无。前中有四。一喻说非有。喻别有三。文显可知。二一切法本无有性法说非有。三举前偈证成非有。四偈后释义以显非有。一切诸法因缘生灭泛明诸法非是本有。若众生内有佛性者应有佛身。如我今者正明佛性本无非有。此说无果不言无因。问曰经说众生身中有佛眼耳鼻舌身等如我不异。此说言无有何所以。释言佛性有其二种。一法佛性。本有法体与佛无别。隐显为异。如在矿金与出矿金多少无殊净秽为异。二报佛性。本无法体。但于向前法佛性上有其方便可生之义。如矿中金有可造作庄严具义。亦如树子不腐不坏有可生义。非先有树已在子中。以余经说。是法佛性此经言无是法佛性不相乖反。

第二明性非无之中文别有四。初众生性不破坏等法说明有。二如众生中所有空下喻说明有。于中初明虚空是有。若使众生无虚空下破无成有。以是义下引说证有。虚空界者是名虚空结空为有。三佛性如是合喻明有。四十住下就人分。有四。一明佛性佛菩萨见。二非是下明非凡夫二乘所见。三是故下明不见损。四见佛性下明见知益。

自下第五师子以其缘正二因证性本有如来对破。师子先问。众生有性如乳中酪自立有义。若乳无酪云何佛说有二因等破无成有。虚空无性故无缘因举无显有。佛破有三。一就喻破有。二就法破有。第三双就法喻破有。初中三番。第一如来对问正破。若使乳中定有酪者何须缘因待缘方有明知本无。

第二师子乘言救有如来难破。师子初言以有性故故须缘因总立有义。何以下释。为欲明见故须缘因。初先法说。次以喻显。喻别有三。乳中下合。是故下结。是故虽有要须了因结明须了。以是义故先有酪性结成有酪。下佛破之。文别有二。一约性酪征立性了。二若是了因复下须下难破性了成无性酪。前中初言若使乳中有酪性者牒其所立。即是了因征立性了。乳中既得有其性酪。酪由了有。明知乳中即有性了。

就后难破性了之中文别有四。初若是了因复何须了以内征外。乳中先自有其了因何须乳外醪暖为了。此即以外破。现见要须外事了因明知乳内先无性了。性了既无乌有性酪。

二若是了因性是了下征令自了。征相云何。若是乳中所有了因性是了者常应自了。使人眼见不能自了。使人眼见明性非了。既无性了宁有性酪。三若是不了何能了他难破了他。难相云何。乳中了因不能自了。何能了他乳中之酪令其性有。

四若言了因有二种下难破俱了。云何难破。乳中性了能自显了能复了他。乳中之酪义无斯理。文中初言若了有二自了了他是义不然举以直非。了因一法云何有二以理征责。若有二下将乳类破。若有二者乳亦应二准了责之。责之云何。乳中了因得有自了了他二种。乳亦应二。一者自性之酪。二有了因所了之酪。若乳无二云何了因而独有二以乳破了。乳中既无两种之酪云何乳中独有二了。了无二故不能自了亦不了他。何能了他乳中性酪令其有乎。此第二番。

第三师子乘言救义。如世人言我共八人自数数他。了因亦尔自了了他。下佛对破。了因若尔则非了因准喻破了。了因同彼我共八人故曰若尔。自色不能自数数他。了因同彼不能自了亦不了他何成了因。是故说言则非了因。何以下释。数者能数自色他色故得言八辩其数相。标牒数者智慧能数。自色他色是其所数。就所数中自色为一他色有七故名为八。次定是非。而此八中自己色性不能辩了己体为一他色为七名无了相。此显非也。无了相故要须智性乃数自他此彰是也。下约破了。是此了因同。其自色不能自数及数他故。不能自了亦不了他。上来第一就喻破有。自下第二就法破有。句别有四。一一切众生有佛性性何故修习无量功德难破有性此名佛果为佛性性。众生身中已有佛果何须修习。二若言修习是了因者已同酪坏难破须了。师子立意性体虽有须了之令现。故举破之。已同酪坏指同。前酪前酪喻中若有性酪应有性了。若性是了何须外缘以为了因。破此同彼名同酪坏。三若言因中定有果下重破有性成上初句。若言因中定有果者戒定智慧则无增长以理正破。前初句中有不须修。此句之中有无增长。左右言耳。我见世人本无渐增举见验非。四若言师教是了因下重破能了成前第二。若言师教是了因者举其能了。前第二中行为能了。此说师教以为能了。言左右耳。当受教时受者未有戒定智慧辩其道理。始闻未行是故未有若是了因应了未有云何乃了戒定智慧令得增长就之设难。难意云何。若彼师教是其了因正应了向所未有者戒定智慧今其使有。云何乃了性戒定慧令得增长。问曰上来何曾说有性戒定慧而为此难。彼立因中所有果性即是自性戒定智慧故为此难。

自下第三双就法喻破其本有。有二问答。初师子门。若了因无云何得名有乳有酪以理直请。下佛答之。先立三答。次辩其相。举后答前名为转答。默止令解说为默答。异法相并令疑舍取名为疑答。指文可知下。就三中初门对门我今转答总以标示。如世人言有乳有酪以定得故得名有者就喻转答。牛食水草定得乳故说言有乳。有乳之者定得酪故名为有酪。佛性亦尔有生有性以当见故就法转答。

下师子吼重复设难。佛说不然牒说总非。下广显非。文别有三。初过去已灭未来未到云何名有总难法喻。现若不有正得名无云何乃言当有名有。此正难当过去类之。二若言下别难前喻。若言当有是义不然牒喻以非。如世间人见无儿息便言无子举事类征。世人无儿正得言无不得言有。乳中无酪正可说无。云何说言当有名有。三一切生下别难上法。一切众生现无佛性正可说无云何言有。

下佛答之。于中初先泛立有义。后就答问。就立有中正明当有通论过去。文别有四。一明过有。如橘从芽其生一切甘甜。熟已乃酢酢由本子故名过有。二明当有。如种胡麻预说有油。三重明过有。如人骂王多年受殃。四重明当有。如问陶师预答有瓶。上来立有。下就答难。乳中有酪就喻以答。众生性下就法以答。佛性如是略明当有。欲见已下广显当有。欲见佛性应当观察时节形色。是故我说一切有者未来净身得见佛性。是故名为时节形色。

上来第一就其乳酪转变因果破定有性。自下第二就其树子相生因果破其有性。文别有三。一师子吼当相立者如来对破。二如佛说二种因下师子以其缘正二因证性本有佛破明无。三若尼拘无性何不出油下师子以其不生证性本有佛破明无。初中师子先立有义。一切无性云何而得阿耨菩提。以因故得。因谓佛性法说明有。一切无性云何而得破无成有。以因故得明有非无。何等因下出其因体。若尼拘下喻说明有。喻中尼拘正立其喻。如瞿昙下转喻显喻。尼拘陀子亦如是下合喻显喻。如世尊下帖喻显喻明有佛性。佛性如是合喻明者。下佛且就尼拘之喻以破其有。汝言子中有尼拘陀是义不然牒以总非。如其有者何故不见略以征破。如世间下广以征破。于中先举世间八种不见因缘。次明尼拘不同彼八责其不见。若言细下遮其同义。初先正破。本无粗下以理教示。破中若言细障不见是义不然牒以总非。人谓子中尼拘陀树同前第五细故不见。亦同第六障故不见。故牒非之。何以下释。先征后辩。树相粗等破前细也。子中之树必具根茎枝叶等事故言相粗。若言性细云何增长遮其救义。恐其宣说性细事粗故为此遮。若障不见常应不见破前障也。汝立性树障亦应性有性障故常应不见。下教示中本无粗相今则见等明粗本无。本无见性今则见等明见本无。子亦如是本无树下类以教之。所生之树同粗同见本无今有竟有何咎。

自下第二师子以其缘正二因证有本性佛破明无。师子初言如说二因尼拘陀子以了因故令细得粗乘言救义。由佛前言若性细者云何增长故为此救。佛破有四。初若本有何须了者难破有树。二若本无下难破无粗若无粗性了何所了是一破也。本无粗性竟何所了。若本无粗了故生粗何故不生佉陀罗树是二破也。二俱无故释破所以。粗与佉陀并皆先无何不俱生。三细不见下责其不见。若细不见粗应可见法说以责。如一尘下喻说以责。如是子中粗应可见合喻以责。何以故下辩相以责。辩明子中树有多果果有多子子有多树故名为粗。四若尼拘子有性生下举烧类破。于中四句。一将树类烧。若子生树便言有树见子被烧本应有烧。二若本有烧树不应生难破有烧。师子被征喜立性烧故须难破。三若一切法本有生下难破生灭两性并立。师子被征喜于树中建立两性。生性故生灭性故烧故复破之。破意云何。子中生灭两性既并。以何义故先生后灭不得一时。四以是义下结成无性。

自下第二师子以其不生异果证性本有佛破明无。有二问答。初师子言若尼拘陀无树生树亦无有油何不出油。下佛印取明亦生油师。子重征。何故不名胡麻油也。下佛为释。非胡麻故当问正解。如火下喻。尼拘下合。甘蔗下喻。文显可知。上来第一明众生中即未有果显前非内。下明有因彰前非外。师子先作无性之难。下佛释通。难中准答有十二。句文中少一。其十二者。一以业得果难破有性。二若生有性何缘阐提断善根下举一阐提断善堕狱难破有性。三若菩提心是佛性下举一阐提断菩提心虽破发心为佛性义。四若生有性何故名为初发心。下举初发心难破有性。五云何而言毗跋致下举退不退难破有性。六一心趣下执缘为正难破有性。七如乳下举有佛性征破假缘。八若定有性行人何故见三恶下举有佛性征破有退。九亦不须修六波罗蜜多下举修乃得证无佛性。其第十句举有佛性责人不见。文中略无。其第十一僧若常下举僧常住无作佛义难破有性。其第十二众生本无菩提心十举菩提心本无今有类性本无。准答定尔不得增减。

就初句中师子初言乳中无酪麻无油等牒佛上来无性之言。如佛先下破佛前来有性之语。何以故下自立无义。先征后辩。人天无性故可作等举近类远。菩萨以业得菩提等将远类近。

第二句中若生有性牒佛有义。何因缘下举事难破。

第三句中若菩提心是佛性者逆取佛意。下对征破。一阐提等不应能断是一征也。佛性常法云何可断若可断者云何言常是二征也。若非常者不名佛性是三征也。

第四句中若生有性牒其有义。何故名为初发心耶对以征破。此还约就发心为性故为此征。性是常法云何初发。

第五句中文少不足。若具应言若有佛性云何而言是毗跋致阿毗跋致。毗跋名退。阿毗不退。佛性常住云何得有退不退义。毗跋致者当知无性以退证无。

第六句中别有两句。一执缘为正。二难破别性。前中初言一心趣向是求佛心。大慈悲等念众生心。此二一对。见生死等厌有为心。观涅槃等求无为心。此二一对。信三宝等是归善行。受持禁戒是离非行。此二一对。上来举是等法名为佛性执之为正。自下第二难破别性。若离上来一心趣等别有佛性。何须此等而作因缘。

第七句中乳不假缘必当成酪举其所同。不假人功水瓶绳攒名不假缘。非全不假醪暖等缘生苏不下彰其所异。众生亦尔有佛性者应离缘得征同前乳。

第八句中先定有义。行人何故见三恶等举退难破。

第九句中先以有性难破须修。非不因下以其须修难破有性。

第十所少已如上辩。

第十一中以僧常住无作佛义难破有性。如佛先说僧宝是常举佛先言。如其常者则非无常以理审定。非无常下难破得果。僧若常下以不得果难破有性。

第十二中初先明其菩提之心及菩提果本无今有。次将类性。以是义下结成无性。

下佛先叹。后为辩释。释难不尽而复不次。前十二中但释九句。第二第六及第十二略而不解故云不尽。就所释中先答第一第四第八。却答第三第七第九第十及第十一。后答第五故云不次。文中初言一切众生实有佛性翻答第一明有非无。汝言有性不应初发牒第四句。下为辩释。心非佛性明性异心。何以下释。

汝言何故有退心者牒第八句。下为辩释。明有性故不毕竟退。实无退心正明无退。若有退下难破有退成心无退。以迟得下释成退义成非永退。以斯准验。但令一念发心求佛定得菩提无退灭理。

此菩提心实非性下答第三句。向前问言若菩提心是佛性者一阐提等不应能断。今明此心非佛性故阐提能断。文中初言心非佛性略为释非。何以故下释显非义。先征后辩。一阐提等断善堕狱举断显非。若菩提心是佛性下破是显非。两句破之。初明若心是佛性者是心则常。一阐提辈不能得断不名阐提。而菩提心为人断绝成阐提故明知非性。后明若心是佛性者则非无常。是无常故明知非性。上来释非。是故下结。

次答第七。汝言有性不应假缘如乳成酪是义不然牒问总非。何以故下释显非义。先征后辩。若言五缘成于生苏牒前问中所异之喻。佛性如是辩性同之。

譬如已下答第九句。向前问言若有佛性不应须修六波罗蜜。今此约喻明虽有性要修乃得。文中先喻。后合显法。喻中众石有金有银有铜有铁喻生有性。众石喻于种种众生各有性也。俱禀四大一名一实而其所出各各不同。喻诸众生得果各异。俱禀四大喻诸众生同以阴成。言一名者同一矿石。喻诸众生同名众生。言一实者同用四大以为体实。喻诸众五阴为实。而其所出各不同者喻性别故得果各异。要假众缘然后出生喻诸众生假缘得果。是故当知本无已下喻明佛果在因未有道其本无。显必假缘。下合显法。众生佛性合前众石有金银等。不名为佛合本无金。以诸因缘和合见等合假众缘然后出生。

次答第十所少之句。汝言有性何故不见牒其问辞。准此牒辞外国经本定有此问。不然总非。何以下释。缘未合故无缘不见。以是义下得缘方见。先举二因。缘正列名。正因佛性缘因发心辩定二因。以二因缘得菩提者明因得果。佛性望于菩提之果说为正因。此文最显。如石出金举喻类显。

汝言僧下答第十一。明僧常住皆由佛性不得说言僧常无性。先牒问辞。下为辩释。释中四番。第一明其圣弟子僧常由佛性。二明十二部经之僧常由佛性。三明十二因缘之僧常由佛性。四明佛僧常由佛性。四十初番就僧说僧。中二就法。后一就佛。问曰佛法云何名僧。释言分相佛法非僧。通论皆有和合之义故悉名僧。就初番中先总释名。下别显之。先举二数。次列后辩。世僧声闻义僧菩萨。良以菩萨证真成德故名义和。下就二僧明常无常。世僧未能证性成德所以无常。义僧证僧所以常住。于中先明佛性是常。下明义僧常同佛性。常由佛性何得难言僧常无性。

第二番中复次有僧谓法和合总以标举。谓十二部辩出僧体。十二部经言义相扶名和名僧。十二部常故我说僧常就之辨常。此直论常不辩十二常之所以。持实论之佛性常故能诠教常。教常由性那得言无。

第三番中僧名和合总释名义。下别显之。名十二缘出其僧体。十二因缘相顺不乖故名为僧。十二缘中亦有性下明十二缘由性故常常有性。先明有性。十二缘常佛性亦尔约性显常。依本显末应当说言佛性是常因缘亦尔。但今文中举末推本。是故说言十二缘常佛性亦尔。问曰因缘是生死法云何名常。释有两义。第一摄法从人就事。三世流转实是无常。第二废人以论其法。清净法界缘起集成。因缘法门无所属著无有彼此古今恒定故名为常。故下文言十二因缘无有住处故得为常。下文复言十二因缘有佛无佛性相常住。华严亦说十二因缘是无为法。此等皆说因缘法门不论其事。如十二因一切诸法例皆同尔。故下文中宣说法阴法界法入悉无住处故齐名常。然今且说因缘常矣。此因缘中旷备法界洹沙 义莫不皆常。非唯一相。第四番中僧名佛和举其僧体。佛德无乖故僧。是故我说僧有性者明僧有性。佛是僧故僧有佛僧是常。理在易知故略不论。

下答第五有毗跋致阿毗跋致。以此言广故在后答。汝言有性云何有退有不退者牒举问辞。次敕许说。下广释之。文别有四。一广明退。二明不退。三明不退不名佛性。四明退者不无佛性。初中有五。一十三法退。二六种法退。三一因缘退。谓闻苦行其退。四五种法退。五二种法退。明不退中初问。次辩。后总结叹。叹中初言亦名施主明能益他。能摄佛法施众生故。见如来等彰其益已。能调已下复明益他。善能护下复明益已。此第二竟。以是义故不退之心不名佛性是第三段明前不退不名佛性。

汝不可以有退心故言无性下是第四段明退心人不无佛性。然此一文义有两兼。近则明前退心之人不无佛性显其非外。远则广上然不失坏举修得果明本有性非外。以有性故终必得果名不失坏。于中有二。一明退人终必得果。二师子言云何有退不退以下明退心人终所起行。初中不可以有退心言无佛性遮其无见。二譬如二人俱闻已下举得显有。以是义故我经说下结成有性。就举得中先喻后合。喻中有四。一二人俱发喻。二路值下访问所求喻。三闻是事已一人悔下有进有退喻。四时悔还者见是事下退人后得喻。初中二人喻修行者。进退两分说为二人。俱闻他方有七宝等喻闻正法。说生死外有佛可求名闻他方。山喻涅槃。泉喻佛性。有能到者永断贫等闻到有益。得涅槃财名断贫穷。证性常住名增寿命。唯路悬等闻修有苦。时彼二人俱欲共往喻起思惟思欲趣向。一人严下喻明修行。先明二人起行因别。相与前进正明修行。

第二段中路值一人多赍宝等喻逢如来。便前问等喻问所求。其人若下喻佛为说。先明所求不虚。后彰往者有苦不谬。

第三段中先明二人进退两心。先退后进。是时二人一则悔下进退两行。先退后进。

第四段中悔人后得文显可知。

合中宝山喻涅槃等合上初段。所逢人下合第二段。一人还下合第三段。初先正合进退两人。下约论性。明人虽退性常不变。于中初法次喻后合。菩提道中终无退下合第四段退人后得。先出道理。菩提道中终无退者虽退还复必当得故。次举前喻后合可知。前喻及合合为第二举得显有。自下第三结成有性。以退心人终得义故我经中说一切有性。

上来第一明退心人终必得果。

自下第二明所起行。师子先问。云何有退终得不退。下佛为辩。于中初先总举赞叹。若修三十二相业缘得名不退是总举也。名菩萨下是叹胜也。修此业者名道众生故名菩萨。道生中大名摩诃萨等。坚守正道名不动转。能摄菩提饶益众生名怜。一切。超过二乘名胜一切声闻缘觉。更无退失名阿毗跋。次别显之。后总结叹。

上来广前所证理法下次广上能证行法。何故须广。前约菩提因之与果明能证法未论涅槃故下辩之。又上文中明佛菩萨有行有眼能见佛性。未明凡夫二乘人等证行有无。故下辩之。明凡二乘亦有缚解修得之义。文中初先开列四门。下广辩释。其四门者众生不思是第一门。佛境不思是第二门。业果不思是第三门。佛性不思是第四问。四中初一是修证人无一神主而能相续究竟得果故曰不思。后三证法佛境是果。大般涅槃是佛境界。随化去流实则常恒故曰不思。业果佛性此二是因。业果缘因缘因之行前后相起。能生为业。所生为果。业果不断。究竟佛德故曰不思。佛性正因。性随缘染而无失坏。终可显了成大涅槃故曰不思。是中宗意不欲明性。举性为成大涅槃矣。何以下释。如是四法皆悉是常常故不思是总释也。佛境佛性是常可知。一切众生云何名常。一切众生真识为体。真为体故起相不绝故名为常。所修业果云何名常。亦以真识依持力故起行不断故名为常。

下别释之。初先广前众生不思。有二因下广前业果不可思议。众生佛性为悉共有为各各下广前佛性不可思议。十六国下广前佛境不可思议。初中有三。一就前际明诸众生常不可思。二断常下约就后际明诸众生常不可思。三是故下结。初中众生烦恼覆障故名常者以如来藏依持力故烦恼不断。常为彼覆故名为常。第二段中初明众生断却先际。常有烦恼故名无常。所受乐下明证后隥涅槃常法故得名常。前中初言断常烦恼故名无常以理正辩。若言已下破他定常常不可断。何故修习八圣道分为断众苦众苦若断即名无常翻邪显正。证常可知。第三结中是故我言众生恼覆不见佛性不得涅槃顺结初段。反结后段。云何结初。顺明众生从本已来常为恼覆故不见性不得涅槃。云何结后。反明众生烦恼覆故不见佛性不得涅槃。即显断故能见佛性得大涅槃故名为常。

下次广上业果不思。文中有二。一明缚解业果不思。二师子言众生阴空谁受教下明其修道业果不思。前明缚解令人断缚以求解脱。后彰修道便人修业以求其果。就缚解中有五问答。前三就凡明有缚解。后二就彼二乘之人明有缚解。就前三中初师子吼广以多义难无缚解如来释有。第二师子举无我人难无缚解。如来释有。第三师子乘言重难如来为解。初中师子广以三义难无缚解。一举如来所说二因难无缚解。一切净法有二因生故应无缚。一切染法有二因生故应无解。二举五阴生灭无人难无缚解。三举五阴前后生灭不常不断难无缚解。以不常故前不至后故应无缚。以不断故后生不绝故应无解。难意如是。文中初法次喻后合。下就结难。

下佛答之。先敕许说。后正为解。前三难中但释后明其有缚。若得亲下彰其有解。缚中有三。一从现起中。二名无差下从中起生。三生时诸根具不具下从生起缚。初中先明现阴死相。法喻及合文显可知。下明从现起中阴相。先法次喻。喻中有二。一举灯生闇灭为喻。二印印泥为喻。印喻有四。初印印泥印与泥合明现起中喻。二印灭下现灭中成喻。三而是下前不至后喻。四文非下后藉前生喻。下合显法。就印喻中但合后三。现灭中生合第二句。是现在下合第三句。中阴五阴亦非自下合第四句。如印印下举喻以帖。但牒第二。

自下第二明中起生。于中先辩中阴之相。中阴二下明中起生。前中三句。一约对现阴辩其同异。名虽无差是其同也。五阴名同故曰无差。时节各异是辩异也。时别中现故曰各异。二约眼分别。现阴粗故肉眼能见。中阴细故唯天眼见。三约食分别。现阴粗故多藉揣食。中阴细故多藉三食。所谓思触及与识食。意犹识也。四食如何。论释不同。依如成实饼果饭等名为揣食。思求揣食令命不绝名为思食。冷暖等触名为触食。心识持身令不灭坏名为识食。若依毗昙一切色法持身不坏悉名揣食。心数法中思为思食。触为触食。六识心王名为识食。此经所说多同毗昙。然今从多宣说中阴但有三食。理实于中亦有揣食。如杂心说食何等物。女人中阴还食人中所食香气。余亦如是。

下明起生。先法后喻。法中五句。一明中阴有二种思谓善与恶。二明中阴起二觉观谓善与恶。恶业熏心生于恶念名恶觉观。善业熏心生于善念名善觉观。三于父母交会之时乘业趣向。四到生处起三烦恼。男人受生于母生爱。见母是已交会女人所以生爱。于父生嗔。见父是其所竞男子所以生嗔。父精出时谓是已许畅已淫精是以欢喜。此谓已有是见。烦恼三毒分之是痴分摄。女人受生翻前可知。五以是下明由三惑坏中起生。上来法说如印喻之。

自下第三明从生阴起于系缚。四句辩之。一明生时根具不具。为依具根集起烦恼所以论之。二明依根发生烦恼。生爱生痴及生倒见。三明烦恼发生诸业业生烦恼。四结成缚义。是名系缚结成子缚。以是义故名五阴生结成果缚。

上来明缚。下次明解。初法次喻后合下结。法中初明亲近善人。便得闻下听闻正法。以闻法下明系念思。得大慧下明如说行。行有八句。喻合及结文皆可知第二对中师子初先举无我人难无缚解。空中无刺。云何言拔难无解也。阴无系者云何系缚难无缚也。下佛答之。明有烦恼系缚五阴名色缚生所以有缚。离此名解。文中先明烦恼系阴离之名解。后彰名色系缚众生离之名解。前中初法。法中明缚略不论解。烦恼缚法揽之成阴名缚五阴。恼阴同体故言无别。下约缚解双论。两喻两合文显可知。下次明其名色缚生离之名解。如说名色系缚众生明其有缚。名色犹是向前五阴。揽之成人名缚众生。名色若灭则无众生彰其有解。离名色已无别众生离众生已无别名色约就前解明人与法同体无别。以同体故但离名色则无众生。但离众生亦无名色。亦名名色系缚生等约就前缚明人与法同体无别。以同体故但有名色则缚众生。但有众生亦缚名色。第三对中师子初先执人异法难破向前名色缚生生缚名色。初言如眼不自见等自立道理。云何如来说言名色系缚名色难破佛义。何以故下释显难意。先自征责。如来上来未曾宣说名色还复系缚名色。我以何故为此难问。下对释之。如来向前宣说名色即是众生复言众生即是名色以是义故若言名色系缚众生即是名色系缚名色。

下佛答之。答意如何。彰彼名色集成众生生外更无故说即是。假实相缚非实缚实。是故不得宣说名色还缚名色。文中初先就缚正答。先喻次合后结可知。若离已下就解以答。良以生法无别体故远离名色。即得名为众生解脱。是故下结。

上来就凡明有缚解。下论二乘有两问答。师子初先乘前难后。若有名色是系缚者诸阿罗汉未离名色亦应系缚。佛答有二。一约有余涅槃以答。二譬如下约就无余涅槃以答。前中初先泛举二脱。次列其名。断生死因名为子断。灭生死果名为果断。下约二脱以答其问。答意如何。明阿罗汉现无烦恼故无子缚。阴身未灭故有果缚。文有四句。一明罗汉已断子缚。二未断果下明有果缚。于中初先明其有缚。不见佛性不得菩提彰其无解。三以是义故可言果缚结前第二。不得说言名色系缚结前第一。

下就无余以答其问。明阿罗汉现断烦恼后报不生是故一切系缚悉无。文中先喻。如油未尽明则不灭反喻罗汉因灭果存。若油尽者灭即无疑顺喻罗汉因尽果丧。下合显法。先合反喻。若得断下合后顺喻。

自下师子乘佛前言难喻乖法。初言灯油二性各异明喻异法。灯热油冷名性各异。众生烦恼不如是等彰法异喻。众生烦恼则不如是总明其异。下别显之。别中三番。一明众生即是烦恼。二明众生即是五阴。三明烦恼即是五阴。以此相即故不同喻。云何已下结难征佛法喻迢别。云何如来取灯为喻。

下佛答之。答意如何。明前喻者但取少分非是全喻。文中有四。一举八喻彰其所异。二凡所引喻不必尽下立少分喻彰其所同。三离水无下准于前法更立异喻。四若欲得合彼灯喻下唯于前喻更立异法。

就初段中先举八喻。喻实有十。简去少分及与多分故但言八。次列其名。下广辩释。虽举八喻为对最后遍喻辩异余乘论之。

第二段中初先泛论。一切引喻不必尽取或取少分或多或全。次立两种少分之喻。我言灯者约之显前。

第三段中准于前法更立异喻。两喻两合。文显可知。

第四段中准于前喻更立异法用合灯喻。谛听我说敕听许说。下正合之。合以显法。炷喻二十五有之身。油喻爱结。明喻智慧。除破黑闇喻灭无明。暖喻圣道。如灯油尽明炎则灭牒举其喻。众生爱尽合油尽也。其明灭者喻智慧灭。其炎灭者喻彼变易生死果灭。此等灭故证见佛性。见佛性故虽有真实法身名色不能缚系。亦可应化名色不缚。以不缚故虽现在于二十五有不为其污。

下次明其修道业果。初明有修。如说偈下明所修行。前中经文有三问答。初师子吼举无我人难无修道。众生阴空谁有受教修集道者。下佛答之。明虽无人而有念心智慧心等相续不断故有修道。第二师子乘言重问。念等尽灭无所成辩又无增长云何有修。于中初言如是等法念念灭者牒佛前言难无成辩。是念念灭重牒前言。难无增长。准下答文此言略少。若具应言是念念灭云何增长。亦相似下牒佛前言明定相似难无增长。云何修习总以结征。

下佛答之。先对初句明有成辩。汝言念念灭云何增下对第二句明虽生灭而有增长。如犊子下对第三句虽念念灭明后过前非定相似。初中如灯虽念念灭而破闇冥喻有成辩。次合显法。下复重举三喻显之。此即是其先后喻也。第二段中言念念灭云何增长举其难意。心不断故名为增长法说明增。如人诵下五喻显之。第三段中初先立喻明有增长。譬如犊子生便求乳实无人举其喻。虽念念灭初饥后饱故不相似明后过前。若相似者不应异生破定相似。若言相似不应异饥更有饱生下约显法。众生修道亦复如是合前犊子生便求乳。初虽未下合前初饥后饱等言。

自下第三师子举彼须陀洹人生于恶国难破向前增长之义。文中初言须陀洹人虽生恶国犹故持戒不杀盗等举佛旧言。下就设难。难中有三。初须陀洹阴即此处灭不生恶国修道亦尔不至恶者将身类道明不至后。须陀以前无道之身名为恶国。无漏圣王不居中故。后得道身名为净国。无漏居故。彼现五阴不至恶国。圣道亦尔道不至后。后则劣前云何相似。尚不相似焉有增长如犊饮乳。二若相似下难后似前。若后似前何故不生净妙国土而生恶国。三若恶国阴非须陀下遮佛非义。若佛宣说生恶国者。非须陀洹故不似前。云何不作杀盗等恶。

下佛答之文别有四。先答第三。次答第二。复答第三。却答第一。故有四文。初言须陀虽生恶国终不失于须陀名者答第三中若恶国阴非须陀洹。明虽生恶不得言非。阴不相似是故我引犊子为喻答第二难明后过前。非直相似是故说言阴不相似。如犊饮乳初饥后饱云何不似。去涅槃界近于前故。

虽生恶国以道力故不作恶者释第三中云何而得不作恶业明由道力。初先法说。如香山下四喻显之。就初喻中譬如香山有师子王喻须陀洹现阴身中有无漏道。一切鸟兽无敢近者喻恶不生。有时是王至雪山者喻无漏道流至末后得道身中。一切鸟兽犹不住者不敢住于空香山中。彼空香山喻须陀洹中间所受无道之身。由前道故恶业不行。下合可知。后之三喻并举总合文皆可识。

须陀洹阴于此灭下却答初难。先答初中须陀洹阴于此处灭不至恶国。明后所受犹故是其须陀洹阴非全不至。文中初法次喻后合。譬如人下答初难中修道亦尔不至恶国。明后还得非全不至。初先立喻。如人巨富喻须陀洹现备圣德。唯有一子喻须陀洹现在造作次生之业。先已终没喻彼生业起已谢往。其子有子在他土者彼业所生未来之果名子有子。果起在当名在他土。其人终已喻须陀洹现报迁灭。孙闻是已收其产业喻须陀洹无道身中起无漏得。得彼过去所修圣道。所得圣道过修非今名知财货。非其所作得之无障名为收取无遮护者。何以下释。相续□□名为姓一。下合可知。

上明有修。下次明其所修业果。师子先问。如来次答。有难解者下复重显。

初中师子先举昔偈。偈中上半明三学因。后半明得涅槃之果。此即是上业果不思。下问云何但问上半。下佛答中先解上半明三学行。坏疑心者为修道下释后半偈明近涅槃。又释前半明其行体。释后半偈明次第成。前中三番。初番明其护小乘行。第二明其破凡夫行。第三明其息烦恼行。亦可初番总利自他。修为众生名为利他。心无取著说为自利。第二一番偏明利他。第三一番偏明自利。初中先别。后总结之。别中先戒。戒中初先举劣显胜。云何真下辩胜过劣。先问次释。若为度脱一切生等是利他也。如是修时不见戒等是自利也。不见戒者不见戒体。体谓色等。不见相者不见戒行防禁之相。余者可知。若能下结。

定中亦先举劣显胜。初问次辩。后结显过。云何真下辩胜过劣。先问次辩。初为生等明其利他。句别十二。作是行下彰其自利。不见三昧不见定体。体谓定数。不见相者不见定心寂静之相。余者可知。若能下结。

慧中亦先举劣显胜。初问次辩后结显过。云何真下辩胜过劣。先问次辩。先明利他。如是修下明其自利。不见慧者不见慧体。体谓慧数。不见相者不见智慧能分别相。余者可解。是则下结。上来广辩。

下总结之。修集如是戒定慧等结前胜也。不能已下结上劣也。

第二番中先明修戒。为破十六恶律仪者。杂心论中宣说十二。彼十二中十种同此。所谓屠羊养猪养鸡捕鱼捕鸟猎师作贼魁脍狱卒及与咒龙。两种异此屠犬伺猎能为下结。

次明修定。先问次辩能断一切三昧是其总也。所谓下别。无身三昧是空处定。无边心者是识处定。缘无边识名无边心。净聚三昧无所有定。能于多缘心聚一处故名净聚。世边三昧依之起于有边之见。世断三昧依定计断。世性三昧依之计于八万劫外有其冥性。世丈夫者依定计有冥初丈夫。非相可知。若能下结。

慧中初问次辩其相。能破世见是其总也。所谓下别。别中有七。一能破于二十身见。一一阴中各有四句。二常即我下破断常见。先常后断。三作名我下破我我所见。见我为我。色为我所。作受互论故有两句。四无作无受自生已下破自然见。五无作无受悉自在天破无因见。六无作无受悉时节下破时节见。七作受悉无破五大见。若能下结。

第三番中修戒净身破身口恶。修定静心破离意恶。此除事过。修慧坏疑破迷理过。

下次解释杂亲近涅槃。句别有十。前四自为坏疑为修是一句也。修为见性是两句也。见性为得阿耨菩提是三句也。为得涅槃是四句也。下六为他。为断众生一切生死断其苦果。一切烦恼断其惑因。一切有者为断众生二十五有。一切界者断其三界。一切谛者断苦集谛。初一为断贯此诸句。此五为生断离有为。断生至谛为得常等为令众生证入无为。

前问次答。有难解者自下重复问答显之。有三问答显前涅槃。初师子吼执粗同细。若不生灭是涅槃者四相中生亦不生灭。以何义故不名涅槃。生相云何不生不灭。彼已起竟更不重生故名不生。生相非灭故言不灭。下佛为释。先述其言不生不灭而有始终释非涅槃。

第二师子乘言重难。若无始终即是涅槃生死之法亦无始终何故不得名为涅槃下。佛答之是生死法悉有因果故非涅槃。何以下释。涅槃之体无因果故。第三师子乘言重难。夫涅槃者亦有因果总翻佛语。次别难之。先举昔偈难破无因。偈后长行举佛昔言难破无果。我今当说沙门道果举佛。言沙门下举佛释辞。沙门三学。道谓八正。果谓涅槃。世尊已下就之结难。云何说下总征圣言。下佛答之。涅槃因者所谓佛性释通昔偈。佛性之性不生涅槃故言无因解通今语。能破烦恼故名大果释通昔言。不从道生故曰非果解通今语。故无因果就今双结。

下次广上佛性不思。有四问答。师子初问性之一异。先为两定。众生佛性为悉共有为各各有若共有等就初设难。一得菩提一切同得法说难也如。二十下喻说难也。佛性若下合喻难也。若各各等就后设难。若各各有则是无常以理正征何以下释可算数故。然佛说下举昔征今。佛昔说性不一不二云何各有。若各各下以今征昔若佛今说各各别有云何昔今诸佛平等佛性如空。下佛答之。初先法说。性不一二略立其宗。佛性如空一切共有明不二也。佛等犹前诸佛平等。如空犹前佛性如空若修即见明不一也。次以喻显。草名忍辱喻前共有。牛若食下喻修即见。下合可知。

第二师子乘言重难正难佛性。因前说言修道见故兼难圣道。就难性中先就前喻进退两定。一耶多耶。下就设难。如其一者牛食则尽难破别得。如草是一牛食则尽余者无分。若性是一一人得时余者无分云何说言修者皆见。如其多者云何而言性亦如是难破一义。其草若多性亦应多云何说言众生佛性同共有之如忍辱草。下难圣道。如佛所说修道见性是义不然牒以总非。何以下释。道若一者如忍辱草则应有尽执一难破别得之义。道若多下执别难破具得之义。其道既多云何一人能具修习。既不具修云何名得萨婆若智。萨婆梵语。此翻名为一切智也。下佛答之正。为解性。因其问故通论圣道。释意云何。明法虽一不妨别得。文中先举道树二喻。次约显法。后举门桥良医三喻。下约显法。

第三师子乘言重难。先难前喻。初牒直非。何以下释。先在路者于后则妨云何无障难破初喻。余亦皆尔。类破后四。圣道性下准喻难法。可佛答中偏解圣道佛性可知。如汝所说义不相应总非难辞。下广辩释。先明前喻少分非全一切众生同无明下更立全喻约之显法。前中我喻少非一切总明非全。下别显之。世间道等明喻异法。无漏道下彰法异喻。言无漏道则不如是总翻前喻。下别翻之。令生无疑翻前障碍。平等无二翻前无等。无有彼此翻前彼此。如是正道能为佛性作了因下叹以显胜。先法后喻。就后更立全喻之中十二因缘众生等有立喻显法。所修已下辩法同喻。所修如是合前因缘。等断众生烦恼已下合上平等。胎卵湿化是其四生。界谓三界。有者所谓二十五有。道谓六道。其有证者彼此知见无有障碍。远答向前第二难中道若多者云何具修。今明证者彼此知见无有障碍故可具修故名萨婆远答向前亦不得名萨婆若智。第四师子重难向前。佛性一义众生身异云何性一。下佛为辩。先喻后合。文显可知。

涅槃义记卷第八

应永三年六月十三日拭老眼补朽阙之处了。

法印权大僧都(生年六十四)


返回目录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