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洞祖庭洞山普利禅寺, 
历时四年艰辛建设, 
终于顺利落成开光。 
  
此次, 
洞山普利禅寺大雄宝殿所供佛像, 
以及所供小型佛像, 
乃台湾詹文魁先生奉南怀瑾先生命而造。 
  
“琉璃造像三尊” 
  
南师与文魁先生谈“三笑之别” 
  
南师曾问文魁先生曰: 
“释迦佛的笑、阿难尊者的笑、迦叶尊者的笑,之间的区别如何?” 
  
答曰: 
释迦佛清净自在圆满的笑, 
阿难法喜充满的笑, 
迦叶尊者会心一笑。 
  
  
南师说道: 
迦叶尊者一生苦行,眉头深锁, 
当下悟道会心“破”颜微笑, 
亦即“展”颜微笑。 
  
  
此三种不同会意的笑, 
希望在日后的洞山祖庭佛像中, 
尽力将其诠释表达出来。 
  
  
经古道师和李慈雄先生提议, 
文魁先生前往大学堂拜见老师, 
报告洞山祖庭造像的设计方案。 
  
其精神核心为: 
  
“明心见性,体空无禅” 
以“取其意,拙其形,虚其相,空其性”, 
作为禅宗佛像的表现概念, 
来阐扬甚深不可言说的空灵至圣境界。 
  
   
詹文魁先生请益南师 
大与小 
  
某日, 
文魁请问老师, 
“文魁一心发愿想造大佛可否如愿?” 
  
师曰: 
“什么是大?什么是小?清楚了再说!” 
  
数日之后, 
老师要文魁上台报告造佛像心得。 
  
举心动念,无不在造相,无不在觉性之中, 
心有多大,佛有多大。 
故造佛即造心,大佛即大心,大佛就在自己的心中。 
  
老师闭目静听,未发一语。 
  
  
“专一” 
  
一日, 
文魁请问老师: 
“如何善用其心?” 
师云:“专一” 
  
再问:“如何成其大愿?” 
师云:“专一” 
  
又欲问, 
师云: 
“止!不要再问!先把专一做好!” 
  
  
  
现因社会各界要求, 
经洞山普利禅寺主持古道师同意,
  
寺院现在可以提供此小型佛像, 
透明琉璃体,白色(铸铜)两种材质版本的预订。 
一组三件 : 
释迦佛像:高42cm,宽22cm. 
阿难与迦叶尊者像:高26cm.宽9cm。 
  
因为材质和制作工艺的限制,数量不多。请各方多谅解。 
  
我们会陆续发布预订情况,和造像的图片信息。 
(后续情况请关注洞山寺微信公众号:洞山兰若。微信扫描下面二维码添加) 
   
此次收到的资金,将全部用于寺院禅修中心的收尾工程。 
后期,我们将详细公布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备各方监督。 
 
  
预订佛像联系人:何先生 
联系电话:15970520676 
  
  
  
詹文魁先生简介  
詹文魁先生,是台湾著名的佛像雕塑家。 
曾于1999年至2002年应惟觉老和之邀,完成中台禅寺廿四尊佛像,受到国际佛教界瞩目, 
2002至2006年到大陆四川省、海拔3077公尺的峨嵋山金顶,完成48公尺高的十方普贤萨。 
2009年在陕西省法门寺完成三身佛,分别是高23公尺的报身佛、15公尺化身佛以及最小尊155公分的法身佛。 
詹文魁先生为响应印度佛教复兴运动,雕塑“行禅中的佛”,在印度龙城开光安座。 
这尊佛像高12.8公尺、宽5公尺,连同莲座及基座,总高17公尺。 
这尊大佛是两岸佛教共同集资1500万元完成,也是印度800年来第一尊户外大佛,引来大批印度人前往礼佛。造成轰动。  
 |